前段時間很多人讓我寫人口問題,其實我原來寫過4篇了,但是都是從不同角度或國外視角寫的,今天用一些原來的觀點做個總論,有不同意見歡迎在留言板反駁,但必須有理有據。
是誰希望中國人口越多越好,誰希望少一點,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很多人說,人口應該越多越好。
因為人多力量大,人多市場大。
而且持這種觀點的都非常偏執,經常不允許有任何反駁。
我先不反駁,但是問一下,多少算多?
這個問題要搞清楚。
20億夠不夠?50億夠不夠?是無限多還有有限多?
如果是有限多,多少算合適?總有個標準吧。
你總不能告訴我100億人口最好吧。
我們隨便說個數字,中國已經連續十幾年糧食豐收,去年產量為13277億斤,且連續五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現在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的糧食安全標準線。稻穀、小麥這兩大口糧的自給率達到百分之百,庫存超過一年的產量,可以供全國人民吃一年。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的耕地,是滿足14億人民的三大主糧的安全沒有問題。
但是要知道我們是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來保障糧食安全,如果是20億人口呢?
會不會有風險?有沒有問題?
還是那句話,多到什麼程度算合適?
美國因為土地資源天賦異稟,額,其實是太能搶,耕地面積在全球居於首位,美國傳統農作物僅出口產量達到1.3億噸,佔全球總出口總量的26%。
如果中國人口無限上漲,就只能找美國或巴西澳洲去買糧食。
可惜,日本糧食的自給率能做到低於40%,因為日本是美國的殖民地,只要日本想買糧食,美國就會賣。
但是四大糧商可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多次想狙擊中國,只是每次都被中糧儲爆錘,最後鎩羽而歸。
那好,我們即使拋開糧食問題,多少人口算多?多少人口算合適?
我們從國家、資本、個人,三個角度看問題,會發現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中國曾經遭遇了幾次危機,而多數危機的出發點是因為就業問題,從50年代上山下鄉到80年代的治安問題,到08年的大基建,出發點都是就業率。
解決了就業率,人口就是財富;
不能解決就業率,人口就是隱患;
企業是國家最基本的經濟單位,一個國家的企業多了強了,國家經濟必然好。
企業一方面解決就業率,一方面解決消費力,並帶動整個供應鏈條協同發展;
而企業能不能好,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企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本國居民能否消費得起。
注:未來的5年,我認為內循環至關重要,所以這裡談本國居民。
我們說過,中國能夠在經濟發展中一騎絕塵,是因為我們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全供應鏈單一市場。
我們所有企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面向14億人的大市場,這給了中國企業無與倫比的優勢。
企業做出來的東西如果14億人民都用得起,企業自然發展好。
比如我是做高新科技手機的,我的售價是5000元;
如果我在印度做,14億人口的市場,夠大吧,但是很可惜,這個市場其實對我來說有效人口只有5000萬人,因為大部分人買不起。
所以,我要麼做500元的手機,否則我還不如在日本開工廠,有效市場比印度還大。有消費能力才能構成規模!
儘管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速度超越全球,但是畢竟我們底子差,現在還有很多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元;
很多人對這個數據不理解,其實我們看看脫貧標準就可以了:
國家的收入標準是2011年的不變價農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價等指數,到去年底現價是3218元,計劃到2020是4000元左右。
這是從收入標準上講的。根據建檔立卡的信息,已經脫貧人口的收入人均都在9000元以上。
也就是說脫貧農村的月收入最低標準為800元;
我們再看一個數字: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按照這一數字,我國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月收入即為2561元。
從800元到2561元,生活相對來說是比較窘迫的,這個消費能力絕對稱不上強。
在這樣的收入區間,只能滿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是沒有什麼消費能力來支撐企業的生產力的。
就意味著企業生產出來的很多中高端消費品他們用不起。
所以,我們扶貧工作先滿足基本條件兩不愁三保障。
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是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
那我在這裡提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擴大內需,是要提升貧困人口的收入,還是繼續增加人口?
所以,你如果是政府,你要考慮的重點問題是什麼:
第一,提升貧困人口的收入,讓他們有更強的消費能力,讓企業有更大的市場;
第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更多人嵌入到中國經濟的循環中,讓他們能貢獻力量並享受中國經濟的紅利;
第三,向日韓學習,發補貼,鼓勵多生孩子;
顯然,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沒有解決之前,第三個問題沒有意義;
而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解決了,第三個問題也沒有意義。
或者我說直接點,你前兩個問題沒解決,你敢搞第三個問題嗎,到時候沒有足夠多的就業機會,造成大量的失業率,怎麼辦?
或者說現在我們只有能力提供8億人口就業的產業,但是我們20歲到50歲的人口是9億人,這沒有工作的1億人口將不是財富,而是負擔。
而國家產業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將負擔轉化為財富。
我們現在的核心問題一方面是鄉村振興,持續提升脫貧人口的收入也就是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帶動經濟的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是產業升級,創造更多的中高端就業機會,因為一個高端工程師的消費能力頂50個低收入人口;
他們的消費能力也能創造更多的市場機會。
而且現在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在轉移。
在15年前我剛到深圳的時候還有好多服裝廠和電子裝配廠,現在很多都找不到了。
原來的這些廠一下班,工廠裡面的人流量摩肩擦踵,但有一些產業現在跑到東南亞去了。
我首先說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社會在進步。
其實這都沒啥,沒有必要憂心忡忡,自己願意去工廠做一天做重復工作嗎?自己不願意,就不要問怎麼辦。
社會在進步是什麼意思,我小時候還經常聽到蛇頭這麼一說,就是很多人偷渡到美國刷盤子,現在這個生意絕跡了,因為傻了才跑到美國打黑工,不僅風險高,掙的還沒在中國多。
中國人對生活的要求在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到工廠去做枯燥的工作了。
深圳的服裝廠變少了,但是新興創業企業,高新企業卻越來越多了。
我有一次到科興科學園附近吃飯,吃完飯已經晚上9點了,我用滴滴打車,一看快暈了,排隊326人。
這地方全是密集的高新企業,7點多鐘的時候,旁邊的公交車站每天都是春運!
深圳早就開始悄無聲息的變化了。
所以,不要問勞動密集型企業流失了怎麼辦,國家已經說了,淘汰一些低端產能,而要做的是產能升級。
2020年華為與美國的芯片大戰為什麼國家高度關注,能解決芯片的研發問題,可以給中國帶來一整條可以無限延伸的產業鏈,可以解決數百萬的高端崗位,這百萬級的就業將全面刺激中國經濟的再發展。
所以,這才是國家要做的事情。
日韓那樣給生育率給補貼,本來就是不務正業,或者說,東南亞被鎖死在製造業的低端,日韓作為美國的殖民地被鎖死在製造業的中端,給補貼,這也是日韓沒有辦法的辦法。
所以,我認為我如果在做這個題目,與其說給1000塊補貼,鼓勵1000萬個新生兒就需要花100億,還不如將100億投入到科技和教育。
或者我再直接點,你不想生,我給你1000塊錢你就改變人生的計劃會生孩子去了嗎?
當然,很多人說:人口少了,養老金怎麼辦?
這個問題本質是人口數量的問題嗎?不解決就業和產業問題,有10000個沒工作的年青人,對養老金有幫助嗎?
談完了國家,我們談個人和資本,是怎麼看人口問題的。
在目前階段,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經過農業社會-勞動密集型社會-技術驅動型社會三個方向的發展。
伴隨這社會的不斷發展,培養勞動力的成本越來越高。
農業社會有力氣就可以是勞動力,甚至非洲小朋友10歲就可以下地幫忙乾活;
工業社會的初期勞動密集型社會至少需要識字,成為技術工人;
技術驅動型社會需要專業的理工人才,學歷越高越好;
所以,任何農業社會不愁生育率,從來沒有一個農業社會生育率偏低的;
因為新出生的人口就代表家庭在未來的15年左右多一個勞動力;
而技術驅動型社會,多一個新生兒首先就是要不斷的教育投入,才能在未來持續創造價值。一樣的,沒有一個技術驅動型社會出生率高的。
一個是生產力,一個是投資,這自然讓人們對出生率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另外,作為一個個人來說,是希望未來人多還是人少?
面對房子、福利、醫療教育這些問題,我想沒多少人是希望未來人越多越好吧,因為人越多,競爭壓力越大,內卷越嚴重。
或者我直接說,如果我們高中入學率是100%,大學入學率是100%,我們的高端工作崗位增加一億。
會發生什麼變化?
首先大批的課外輔導班會倒閉!因為內卷不存在了。
解決了產業問題和就業問題,人口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當然,我原來一直以為,個人都希望人口少點,到一個合適的數字,但是後來發現,其實很多富裕人群和少部分中產並不是這樣想的,認真讀他們的留言,他們是希望中國的人口無限多的。
我想了半天,終於理解了他們的想法:
中國人口越多,貧困人口就越多,失業人口也多,低端勞動者也多,他們就會優越感爆棚,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去炫富。
他們巴不得底層人民內卷。
正是無內卷,不優越。
而且雇個保安保姆啥的也好談價格…….
這個就是我原來寫的,其實最擁護996的從來不是黃四郎,而是武舉人…..
這是個人的想法。
接下來我們談資本的想法。
如果你是資本家,你是希望人多還是人少?
理論上,資本家和打工人是合作雙贏的問題,打工者提供勞動,資本家組織生產付出報酬。
事實上這沒有誰賺誰虧。
因為你如果不在工廠做鞋子,一個月才能做一雙,你在資本家的流水線上,一個月能做1000雙,比自己做收入還高多了。
打工人在資本家這裡賺得比個人折騰要多,這是大實話,否則誰瘋了給資本家打工。
而資本家沒有打工人就只能破產。
但是為什麼資本家能剝削打工人,要打工人996?
如果某項技術就你一個人會,你大可以對資本家說:你掙100塊,你必須給我80塊,否則我不幹。
資本家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掙20,要麼一分錢不掙。
聰明的資本家一定會妥協。
但是,現在有10000個人會這個技術,整個市場只需要5000人,為什麼只需要5000人呢,因為需求有限,有很多人剛脫貧,他們買不起新產品。
於是資本家就可以告訴你:
給我996,給我007,否則你不想幹,一堆人想幹!
這是很簡單的問題,你想雇保安,總共需要10個,來應聘的就8個,你還敢不給高薪?
大約8年前我看到的勞動市場是怎樣的,從外地到深圳的打工人車剛一停下來,各工廠的招工辦滿臉笑容的跑過去,說自己的工廠福利多好多好,簡直是求爺爺告奶奶。
經歷過這段時間的人應該有印象,當時招工辦招到工人是按人數給獎金的。
為啥,當時訂單突然爆增,人不夠用!
但是如果中國有20億人口,資本家會樂開花。
他們選擇的空間,溢價的空間會無限增加。
至於糧食安全,就業率,這些才不關他們的事呢。
看了這些,你還覺得人口越多越好嗎?
國家,要鄉村振興,要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要解決產業問題,要科技興國,要解決就業率;
個人,在產業沒有蓬勃發展的時候,就會選擇少生;
部分富裕階層,希望人越多越好體現自己的優越感;
而資本,才會沒有限制的享受所謂人口紅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