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蘇黎世會晤,有3個特色!

縱橫十

本次中美會談已經結束,仔細觀察,有3點特色:

1, 會談地點有講究

本次會晤地點不在中國,也不在美國,而是選擇在瑞士蘇黎世,這也應該是有講究的。

觀察地圖就能知道,它距離中美兩國的距離都在8000公里左右,有一個「對等」的含義。

雖然前面有BCI事件,瑞士的意識形態也偏向西方,但它既不屬於北約,也未加入歐盟,相對來講它比較中立一些,也是國際公認的「中立國」。

2, 會談身份比較特殊

本次會談的美方人員是總統國安助理沙利文,比較有特殊性。

別的職位如國務卿、貿易代表一類的,是要經過美國國會認可的,而「國安助理」一職是總統自己說了算,這相當於是總統的私人班底。

國安顧問能夠直接向總統建言獻策,有時候甚至能夠繞開美國國務院,以特殊手段搞定棘手問題,還能夠通過國安會的影響力,影響美國重大決策。

3, 雙方都想取得積極成果

根據鳳凰衛視記者張博諦的的現場報導,與安克雷奇那次相互「強勢」不同,這次雙方都未邀請多少媒體到現場,說明彼此都還是想談出些成果。

從美方一些表現來看,更是如此。

首先,如上所說,這次繞開了布林肯與美國國務院,派遣的是具有國家影響的總統「私人班底」,甚至有代表拜登親自出馬的意味,說明不是走官方過場,而是真想取得點成果。

稍早之前,美國方面也釋放了一系列積極信號:

釋放孟晚舟;

不斷表態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發展、不想挑起新冷戰;

戴琦也有不與中國脫鈎、再掛鈎、坦誠對話、長久共存、加大關稅豁免等表態;

本次會談,也確實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

雙方談了6小時,應該是有意談、且談了不少才會用了這麼多時間,要不然,20分鐘就結束了;

雙方同意採取行動,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

雙方的新聞稿,少了對對方的負面描寫與批評,對於有分歧的地方,用語也比較含蓄溫和;

雙方還討論了兩國元首在今年年底前進行視頻會晤的可能性;

美國方面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

總之一點,雖然本次會晤依然存在不少分歧,但較阿拉斯加那次少了很多火藥味,更多展現了「積極」信號。

對於本次中美會晤,怎麼看?

作者認為有2點:

一, 別聽美國怎麼說,要看美國怎麼做

總體來講,美國這段時間釋放了相對緩和的信號,但它對中美關係的基本定義,以及遏制中國的戰略基調,並未改變。

美國嘴上說的都很好,但行動上一會兒一個反華同盟,科技上依然在遏制打壓,只是在貿易上如今有種無可奈何天的味道。

只有讓美國無能為力或遭到失敗,它才會在某些方面反思。

所以我們不能對美國抱有幻想,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兩清三底」才是我們切實關注的。

二, 中國前面的路走對了

美國這段時間之所以有如上所述的「緩和」,主要原因應該是美國疾病纏身,想找中國幫忙。

能幫美國解決「三高」的大體上只有歐盟、中國、日本這些重量級選手,日本已被美國薅禿了,歐盟自己也有點風雨飄搖,當前經濟最穩定的似乎只有役情控制得最好的中國。

另一個原因,是其缺少應對中國的有效手段。

軍事上不敢,貿易戰已然失敗,科技上目前能卡一下中國的大概只有芯片,這早晚能突破出來。

反而是美國,如今只能靠濫發美元來刺激經濟,然而這樣做又不是長久之計。

地緣政治上,美國更是出現了一個搞笑場景,以前都是別的盟友借美國狐假虎威,如今反而是美國借同盟來虛張聲勢,今天一個四方機制,明天一個三國集團AUKUS,向別人傳達一個信息:「看,我盟友很多噢,我很強的,你怕不怕?」

所有上面這兩點原因,其實都傳達出一個重要信息:中國前面的路走對了。

中國前面的路,什麼路?

作者的理解是2點含義:一是做好自己的事,練好內力;二是在原則問題上、在核心利益上不讓步。

正是中國堅持做好了這兩條,它們的效果如今在慢慢顯現出來。

作者始終認為,中國的崛起依靠的是內生動力,即14億人的努力,不依靠外部因素就導致了外部因素難以干擾;同時,以如今中國的體量與實力,也無人敢強行壓制。

在此兩點之下,只要我們繼續堅持做好上述2點,中國的崛起就是必然,如果別人非要找尷尬,那尷尬就只會是別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