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亞洲局勢變化,結論是美國正被擠出亞洲

風留痕

永久性獨霸世界一直是美國的夢想。拜登希望通過推進印太戰略來築固或重建其全球戰略。然而,盤點一下美國目前的全球戰略會發現,美國非但難以推進印太戰略,反而正在逐漸被亞洲邊緣化。

進入21世紀以後,亞洲正在呈現快速地崛起。自奧巴馬時期開始,美國就開始了戰略東移。提出的是亞太戰略再平衡。希望能夠以美國為主打造亞洲世紀。

挑起南海爭端,是希望通過製造南海危機強勢實現對亞太的戰略控制。可南海危機中美國非但沒有得勢,反而令東南亞國家堅定了不選邊、站隊的立場。奧巴馬想領導亞洲的企圖落空。

正因為如此,特朗普一上台就宣佈了奧巴馬的亞太戰略再平衡已死。但特朗普並沒有放棄亞洲這個戰略重點。他的戰略是在亞太戰略的基礎上擴大到印度洋。東南亞成為不了突破口,就希望能夠通過印度的影響力突入亞洲。

儘管特朗普組建了印太司令部,可他的美國優先原則受到了普遍抵制。而由於他忙於打貿易戰,印太戰略也並沒有得到推進。儘管建立了美日印澳四國機制。但由於印度的不冷不熱,也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到了拜登這兒。儘管猛批,可他基本上延續了特朗普的戰略思維和打法。不同的是,拜登是真的開始發力要推進印太戰略。

可是,儘管新組建了AUKUS聯盟,也升級了四國機制,可是印太戰略依然還是無法有效地推進。一是因為印度還在左右搖擺,不願意成為印太戰略的前沿陣地。二是歐盟不積極介入。歐盟推出自己的印太戰略,顯然是與美國保持距離。拒絕建立新民主聯盟,也是不想與中國正面對抗。三是東盟更堅定了自己的戰略定力,且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得到了強化。拜登一時間還找不到進軍印太的抓手,也可以說是難以在亞洲找到戰略支點。

盤點一下拜登目前的戰略要點,突然會發現美國非但無法推進印太戰略,反而還在逐漸離印太而去,特別是已經遠離東亞的政治經濟中心。或者說難以控制亞洲局勢的走向了。

一、東亞經濟一體化正在形成

東南亞國家已經明確拒絕選邊、站隊。非但不選邊,反而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不選擇美國就等於實際上選擇了中國。

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在逐漸加深,已經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重要的是,東盟國家積極推進亞洲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建設。RCEP的正式生效,不僅影響到經濟合作,也將加深政治合作。這足以促進東亞地緣政治的改變。即使是緊追美國戰略的澳洲和日本也加入了這一世界最大的自貿易體,說明與美國並非完全一心一意。東南亞與東北亞之間經濟合作加深,自然就難以體現美國的意志。

二、中東或西亞地區的局勢改變

為了集中力量推進印太戰略,拜登一上台就對中東戰略進行大調整。就是弱化對中東的干預,把力量集中轉向中國周邊。

首先就是與伊朗開啓了重返伊核協定的談判。這令以色列非常不滿,也令沙特聯盟非常不滿。而以色列總是想用戰爭來「留住」美國,這也成為了拜登政府的心病之一。

然後就是弱化了對沙特聯盟的在也門戰爭中的支持。這也令沙特聯盟不滿。而中東的另一個重要的大國土耳其與美國的關係也矛盾嚴重。土耳其更是在謀求建立土耳其帝國勢力範圍。

還有就是從阿富汗和伊拉克利比亞的快速撤軍。美國弱化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就意味著中東正在進入後美國時代。因此,目前中東各國都在紛紛地進行戰略調整。可以說都在紛紛地調整對美和世界大國勢力的關係。

最後就是,目前伊朗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基本上是三位一體,利比亞和伊拉克顯然也傾向於伊朗陣營。再加上俄羅斯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中東也正在建立新的不利於美國的動態平衡。

儘管中東已經不是美國的戰略重點,但畢竟還是世界能源重地和戰略要地,是連接亞歐的樞紐,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不可能完全放棄。所以,中東局勢對美國還是一個牽制。可美國對中東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卻弱化了。這是一大戰略損失。

三、東北亞局勢的變化

拜登上台之後,儘管一直向朝鮮拋橄欖枝,可朝方面就是不接茬。而拜登似乎也無暇顧及朝核問題。而朝鮮卻時不時射一枚導彈,甚至是已經三次宣佈試射了超高音速導彈。如果這是真的話,對半島局勢甚至是東北亞局勢的影響可就更大了。

已經進行過數次核試驗的朝鮮,差不多應當是實際上擁有了核武器。即使還沒有實現小型化或實戰化,可朝鮮肯定會悄然發展。一旦實現了小型化,再加上日益成熟的導彈,特別是超高音速導彈的成功,那對於駐韓和駐日美軍的威脅可就太大了。

因此,目前韓國是非常著急,總是想把美朝撮合到一起坐下來談談。可美朝似乎都沒有這個意願。半島局勢也就這樣相對地保持穩定。

雖然美國的破壞阻撓之下,中日韓東北亞一體化推進受阻。但日韓之間的矛盾也決定了難以形成美日韓同盟的一體化。日本效忠,而韓國則明確不選邊站隊。這對於美國的東北亞和半島戰略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美國在東北亞也使不上勁。

而中俄在東北亞地區的基礎建設上發力,中俄在這一區域的經濟合作必然會推動東北亞經濟合作。蒙古國則也沒有選邊美國。中蒙合作也在得到加強。這就對美國不利了。

儘管日本近來在台灣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致,甚至還揚言台灣的事就是日本的事。可這也只是說說大話而已。其實,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強力支持美國,最主要的是哄著美國放鬆對日本的控制,是想讓美國幫助日本強軍。重要的是怕美國弱化了在東海或西太平洋一線的軍事存在,因為日本正在承受中方強大的壓力。

四、中亞地區的局勢變化

近年來,美國一直在中亞地區活動,一直希望能夠控制中亞為己用,至少要成功地釘上一個楔子。

可是,從阿富汗撤軍之後,中亞國家拒絕與美國合作干預阿富汗局勢,反而與中俄的合作開始加深。

新近發生在哈薩克斯坦的美國顏色革命流產事件,則肯定讓中亞國家心驚肉跳,也更警惕美國的不良居心。而集安組織的意外激活,對於美國來說可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集安組織首次採取行動,就如此快地達成共識,如此快地出兵干預,這表明集安組織這一軍事同盟機制的激活,一方面壯大了俄羅斯的實力,另一方面也解除了俄羅斯的後顧之憂。對中國來說也是如此。美國就難以通過中亞干預亞洲局勢。

五、南亞的局勢

印太戰略的一個重要支點就是印度。儘管印度與美國走近,可雙方還是各懷心事。美國想拉印度打壓中國,可印度卻想的是讓美國幫忙打壓中國。印度不會傻到甘做美國的棋子、炮灰,也不會願意讓美國艦隊進入印度洋。

儘管與中國有矛盾,但印度也不敢更不願意與中國全面對抗。莫迪政府突然宣佈基於「鄰里優先」政策,不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突然熱心於與中國進行穩定邊境局勢的談判。這都表明瞭要與美國保持距離,或與美國對華戰略有分歧。

儘管與美國一道建立了四國機制,可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也不會冷卻。相反,印度並沒有因為美國要制裁就放棄與俄羅斯的S400交易。前不久在普京與拜登視頻會晤的前一天,普京還突訪了印度,雙方還簽署了一攬子重大合作協議。這表明印度不會成為美國的棋子。美國想利用印度打壓中國或介入亞洲事務,這一願望是難以實現的。

RCEP正式生效後,在印度內部也引發了熱議。如果印度繼續不合作的態度,就會被亞洲孤立。長期的徘徊在RCEP之外,印度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

有趣的是,儘管印度效仿美國與中國搞脫鈎,可中印貿易今年還是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巨額的貿易差說明,印度更需要中國。

六、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局勢

美國揚言要在日本部署中導,這必然招致中俄的強烈反對。俄羅斯已經明言,如果美國在日本部署中導,俄羅斯就把導彈直接對準日本。為此,俄羅斯還在日本專屬經濟區進行過大規模的導彈攻擊演練。而中俄也時不時地繞日本進行聯合戰略巡航向日本施壓。這顯然也是演給美軍看的。

目前,美澳英組建了AUKUS欲軍事威懾中國,或助其推進印太戰略。可是,英國艦隊也只是在太平洋上閒逛一圈而已。英國準備部署兩艘江河級巡邏艦在印太,簡直是戲耍美國。

洲雖然追隨美國戰略,但也時不時地要與中國通話拉關係。能夠批准RCEP生效,說明澳洲根本離不開中國經濟。

儘管澳洲海軍也經常前來南海周邊,儘管美國提出要幫助其獲得核潛,可這能有多大的威懾力呢?勞民傷財而已。

在南太平洋上,新西蘭都與之戰略不一致。澳洲緊追美國,實際上就是拉大旗作虎皮。是刷亞洲的存在感,也是努力想維持南太平洋王的地位。目前的澳洲,實際上已經被亞洲給邊緣化了。

七、歐盟的印太戰略

歐盟因為阿富汗撤軍和AUKUS一事,與美國的隔閡加深。這進一步地激發了歐盟的獨立自主意識。即使是在針對俄羅斯的問題上,美歐也有分歧。

美國要獨霸世界,歐盟要獨立成極。這就是一對矛盾。美國視中國為第一戰略對手而要強力打壓,甚至是搞脫鈎。而歐洲卻視中國為合作夥伴。歐洲最擔心的還是俄羅斯,更想把俄羅斯壓垮或阻止俄羅斯的復興。拜登卻要與俄羅斯建立穩定的關係。這也是一對矛盾。

總之,歐洲的戰略自主性在不斷增強。美國的獨霸世界心情越來越迫切。美國有美國的印太戰略,歐盟也推出自己的印太戰略。拜登提出要「重建更好的世界」的基建計劃,歐盟就推出了自己的「全球門戶」計劃。顯然一直是在與美國戰略上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是有點要與美國競爭的意思。美歐自然難以形成合力。印太戰略也就難以推進。

從以上來看,從東亞到西亞南亞,美國都難以完全控制和為己所用。也只有日澳這兩個國家最大程度上地配合美國戰略。可這兩個國家特別是澳洲有被亞洲邊緣化的危險。日本在亞洲的影響力也在下降。美國在亞洲真的很難插得上手。不要說主導亞洲事務,介入或干預亞洲事務的能力都在下降。美國只能通過破壞和攪局來干預亞洲事務,這反而更令亞洲國家反感。美國已經無法實現在亞洲的領導力,甚至連參與權都在失去。最多通過日本起到一點作用。實際上已經開始逐漸被亞洲邊緣化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