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沒按美國劇本演,但沒逃出它的套路!美國的套路有多深

胡一刀、溫柔刀、李小飛刀

俄羅斯撤軍了! 而且,就在16日這天。

此前,美國總統拜登曾對歐洲國家領導人發出警告說,「俄羅斯很有可能在16日對烏克蘭發起軍事攻擊」。 是因為情報系統失靈,導致美國遭遇這一「恥辱性」地被打臉?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從白宮到每個部門全力以赴做大戲的動作來看,它的套路其實很深。而且,美國接下來99%會把俄羅斯的撤軍,說成是自己展示強大決心的「功勞」。

那麼,美國玩的是什麼套路,又要套路誰?

01

俄羅斯方面16日的消息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演習已經結束,士兵們正在返回他們的駐軍地點。

而且,在一天前,俄羅斯方面宣佈首次從烏克蘭邊境撤軍。

莫斯科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南部軍區的部隊已經完成了戰術演習,正在轉移到他們的永久部署地點。」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播放了軍事部隊穿過一座連接俄羅斯控制的半島和俄羅斯大陸的橋梁的畫面。

這下,世界媒體的目光齊刷刷看向美國這邊。因為,不僅拜登說俄羅斯有可能在16日打響戰爭,而且白宮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沙利文也曾警告,俄羅斯可能在任何時候「入侵烏克蘭」。

甚至英國媒體15日還援引美國情報單位的最新評估,不僅確認16日是攻擊發起日,連俄軍進攻時間都給出來了:基輔當地時間16日凌晨3點。

進攻的方式是:俄羅斯軍隊將以導彈和轟炸機揭開戰爭序幕,緊接著登場的是20萬大軍攻城掠地。

為了配合拜登和沙利文的連續警告,美國國務院不僅發出聲明呼籲美國公民撤離烏克蘭,還把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從首都基輔撤到西北部的城市利沃夫。因為這裡靠近波蘭,一旦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戰爭,美國的外交人員很容易撤離。

應該說,美國寫好了劇本,而且這場戲演得還算逼真,各方面傾力配合。但是,最後一刻俄羅斯不但沒有點燃戰火,反而做出後撤的舉動。

著實令美國被打臉。

不過,美國還在為自己圓場。在俄羅斯宣佈撤回部分軍隊後,拜登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可能性仍存在,美國尚未覈實俄羅斯軍隊的撤離。如果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制裁已經「準備就緒」 。

白宮在聲明中說,拜登「重申美國仍然對與盟邦密切協調,進行高階外交斡旋抱持開放態度」。

實際上,在美國的渲染下俄烏局勢看似戰雲密布,但天平15日已經向和平方向傾斜。

俄總統普京15日在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晤前,同意繼續外交斡旋。這已然亮明瞭姿態,俄羅斯不會在這個時候展開軍事行動,攻擊烏克蘭。

此外,俄國國防部15日宣佈西部與南部軍區部隊在演習結束後返回駐地。

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都說,「有些國家把烏俄局勢的緊張程度渲染得過頭了」。

02

對於為什麼拜登政府不斷渲染「俄羅斯會隨時攻擊烏克蘭」或者具體到「俄軍可能在16日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美國媒體和一些分析人士也有一套說法。

比如,《紐約時報》日前刊登了一篇題為《通過披露下一步,美國迎戰普京》的文章。這篇文章認為,拜登政府在烏克蘭危機中用到的策略和招數,就是通過不斷警告戰爭來臨這種「信息戰」,來攪亂俄羅斯的戰略部署。

因為美國不斷發出警告,俄羅斯就得不斷否認,這樣增加了莫斯科開戰的道義成本——而且他們想達到一個效果是「美國在玩弄俄羅斯」。

比如說,美國稱自己的情報顯示「俄羅斯將在16日動手」,那麼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俄羅斯不會在16日動手。因為如果莫斯科真的在這個時候動手,就證明美國的情報系統眼線已經滲透到俄羅斯最高軍事決策體系中。

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巨大恥辱,因此絕不可能在美國說的時間動手。

《紐約時報》稱,拜登政府故意的這一系列非同尋常的披露,是美國自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激進的情報披露動作之一。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策略,部分原因是拜登一再明確表示他無意派遣美軍保衛烏克蘭。

所以,不斷發出威脅警告,一方面是為了自己不能派兵烏克蘭脫責,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是想對西方民眾展示,自己不是為了發動戰爭,而是試圖阻止一場戰爭。並為外交爭取更多時間,甚至讓莫斯科重新考慮採取軍事行動將要付出的政治、經濟和人員代價。

最終,在白宮的催促下,情報機構解密了信息,這些信息又被通報給國會,並且與記者分享,同時由五角大樓和國務院發言人發佈。

當然,這只是美國媒體和美國一些人士的「一家之言」。是不是拋出這種言論來為美國情報界的無能開脫,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美國情報界的傳統來看,他們最擅長的技能是欺騙。

關於這一點,美國前國務卿、曾經擔任中情局局長的蓬佩奧就直言不諱,而且還引以為傲。

畢竟,要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武,美國只需要一袋洗衣粉。

03

有美國媒體透露,這次美國情報界的洗衣粉,是一家名為「大西洋理事會」智庫的傑作,是他們第一個做出了俄羅斯將要「入侵」烏克蘭的預測。

這家接受著美國國務院資金,卻號稱「研究獨立」的智庫可不簡單。早在成立之初,大西洋理事會就延續了「冷戰思維」,大肆污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並極力鼓吹北約組織應「抵擋社會主義侵蝕」。同樣,在阿富汗戰爭、茉莉花革命、香港「佔中」運動中,都有大西洋理事會的「鬼影重重」,可見其已經成為全球「顏色革命」的重要策劃者、實施者。

在這場「俄烏危機」中,大西洋理事會又扮演了怎樣不光彩的角色呢?

一是鼓吹戰爭的「宣傳員」。自2022年1月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峙局勢強化以來,大西洋理事會和北約的諸多好戰人士便開始散布戰爭謠言,並聲稱普京秘密下令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入侵,時間則是2月中下旬,將會導致「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副主任梅琳達·哈林在公開場合宣稱,克里姆林宮很可能會從2月20日對烏克蘭進行「升級的入侵行動」,並稱俄方咄咄逼人的軍事行動「將在3月達到高潮」。

為了渲染「戰爭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大西洋理事會對俄羅斯的軍事演習格外關注,並聲稱「這是戰爭前兆」。但是,大西洋理事會對於戰爭風險的預判似乎大相徑庭,在一些關鍵數字上也語焉不詳,甚至自相矛盾。2022年1月22日,大西洋理事會剛剛宣稱「有3萬俄軍已經陳兵於邊境地區」,但僅僅三日後,大西洋理事會的簡報則稱「超過10萬俄羅斯軍隊正從三麵包圍烏克蘭」。這個數字在20天後又發生了變化,大西洋理事會2月15日其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內容則是「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地區部署了超過13萬」。

不知道到底是俄羅斯「兵貴神速」,還是大西洋理事會為了挑撥戰爭氛圍而「隨心所欲」?

二是攪亂局勢的「戰略家」。面對越來越緊張的俄烏邊境局勢,大西洋理事會於2022年1月6日舉辦了一場研討會,邀請前北約歐洲盟軍最高指揮官Wesley Clark、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前秘書Oleksandr Danyliuk、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高級主任John Herbst以及其他大西洋理事會的高級顧問,共同商討「俄烏危機中的歐洲局勢」。

然而,這場討論「巧妙」地預設了一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前提,使得整場研討會充斥著道德批判的色彩。

同樣的「戰略規劃」並不少見。1月25日,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副主任Melinda Haring主持了一場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動方案的小組討論,勾勒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六種情況」,並宣稱在入侵行動發生後,俄羅斯為了防止極端主義者干擾,可能會在邊境地區針對平民進行獵殺,也可能會通過轟炸的方式造成平民大規模傷亡。因此,大西洋理事會非常「貼心」地為烏克蘭「出謀劃策」,認為其應該主動向歐盟求援,並接受美國的「軍事援助」。

大西洋理事會如此「煞費苦心」地幫助烏克蘭,不知究竟是為了「平息戰爭」,還是想要讓美國力量繼續在東歐進一步滲透?

三是自詡客觀的「記錄者」。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爭議由來已久,而大西洋理事會則趁機發動輿論攻勢,意在將俄羅斯渲染為「霸權者」。2022年1月,大西洋理事會國防戰略中心主席Andriy Zagorodnyuk自稱「歷史見證者」,撰文梳理了俄羅斯自2014年襲擊烏克蘭以來長達八年的「侵略史」,並聲稱俄羅斯挑起的「侵略」使得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陷入連綿不斷的戰爭炮火中。

當然,大西洋理事會在「如實記錄」俄羅斯和烏克蘭爭議時,尤為擅長進行情感渲染。1月22日,大西洋理事會官網刊發了基輔莫希拉學院副教授MychailoWynnyckyj的文章《我們應該停止問普京想要什麼,而是轉向詢問烏克蘭人想要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其認為俄羅斯「在8年的戰爭中完全無視了4000萬烏克蘭人的意見」,並且宣稱「在戰爭中大約有14000名烏克蘭人喪生」,強調「俄羅斯強制佔領了烏克蘭7%的土地」,通過種種數字、採訪等方式將俄羅斯塑造為「霸權者」和「獨裁者」,從而激起烏克蘭人的民粹主義情緒,加大戰爭風險。

04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想盡一切辦法炒作俄烏戰爭危機呢?

一位資深美國問題專家認為,美國的目的在於控制歐洲,而歐洲也在反控制。

從美國的戰略上看,只有不斷渲染俄羅斯的威脅,甚至刺激俄羅斯做出一些軍事上出格的舉動,歐洲就會覺得自己在安全上需要美國,自己無力獨自面對俄羅斯這樣一個軍事能力強大的對手。

法德兩國這些年一直想推動「歐洲戰略自主」,而且馬克龍之前還公開提到「北約腦死亡」,法國還提出組建「歐洲軍」等等。

如果在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洲大國的推動下,真的實現了歐洲的戰略自主,那麼損失最大的當然是美國的盟友體系和全球霸權支柱出現裂縫。屆時,北約的重要性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是就此結束其使命。

美國不遺餘力渲染俄羅斯威脅,還有一個目的是讓歐洲制裁俄羅斯,把俄羅斯與歐洲的經濟和能源合作攪黃。這樣歐洲在能源上將會更依賴美國,對美國的需要會進一步加深。美國可以在安全和能源上,牢牢控制住歐洲。

這次俄烏危機中,我們看到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分別出訪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緊鑼密鼓地展開斡旋,這已經體現出歐洲大國不甘心總是聽命於美國,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

而俄羅斯也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