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輿論場關注的焦點就是中美高層兩次會晤,一次是楊主任與沙利文,一次是中美首腦視頻會晤,說實話,外界對這兩次會晤的解讀連隔靴搔癢都算不上。
實際上這兩次會晤是美方精心設計的連環局,佈局精妙環環相扣,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方破局手段卻更加精彩。
今天就來給大家捋一捋其中的奧妙。
1、會晤背景
首先是交代背景。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輿論普遍評價美國是最大的贏家,有烏克蘭這個潰瘍面在,歐洲就一直失血,大量避險資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撐住了美國金融市場。
但以上只是硬幣的一面,硬幣的另一面就是俄烏戰爭持續美國代價也很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際油價大漲導致美國通脹指數節節攀升,2月已經達到7.9%了。
現在距離今年的美國中期選舉只有7個月時間,選舉前景對拜登政府非常不利,要實現中期選舉翻盤拜登政府必須在兩個問題上取得突破——內政要迅速解決通脹問題,外交要贏得俄烏戰爭的勝利。
解決通脹就要壓制居高不下的油價,這個問題也很棘手。中東的小兄弟已經明顯不聽招呼,把伊朗石油放出來也面臨頗多掣肘,拜登政府左思右想,要解決油價問題根本上還是要盡快結束俄烏戰爭——當然前提必須是俄羅斯灰溜溜撤軍。
所以,拜登政府要實現中期選舉翻盤,最後的焦點就只有一個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逼迫俄羅斯撤軍,從而贏得俄烏戰爭的勝利。
怎麼才能做到呢?
說實話,為了贏得俄烏戰爭的勝利,美國除了親自下場作戰,能做的基本都做了——
對俄羅斯,聯合西方盟友實施最為嚴厲的經濟制裁,力度已經達到與俄羅斯硬脫鈎的程度;對於烏克蘭要軍火給軍火,要錢給錢(甚至把國內防疫費用都砍了給烏克蘭),至於情報共享方面美國堪稱做出「巨大奉獻」。
按:簡單說說美國情報支持對俄烏戰爭的影響。
俄烏戰爭一開始,俄羅斯原來計劃就是打一場乾淨利落的閃電戰,具體戰術就是效仿前蘇聯的一套成熟的斬首行動打法。
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首先就是派出少量精銳奇襲佔領布拉格機場,然後大量空降部隊迅速跟進,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從而一舉癱瘓了捷克的中樞。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也是派出少量精銳奇襲佔領喀布爾機場,空降部隊迅速跟進,閃電佔領阿富汗首都。
這一次俄羅斯打法也是如此,開戰之初就派出精銳部隊奇襲佔領基輔國際機場,然後後續有整整3個旅的空降部隊準備跟進閃電佔領基輔。在戰爭之初,烏克蘭在基輔只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國民警衛隊團,正常情況下俄軍有很大機會取得勝利。
遺憾的是,這一次俄羅斯的斬首行動卻遭遇失敗,原因就是有美國盯著,俄羅斯首批空降部隊剛剛出動,美國立刻將情報分享給烏方,烏方迅速調動了3個旅去圍攻首批奇襲基輔機場的俄軍(俄軍大概只有一個加強連200人左右),俄軍這個加強連很強悍,硬是頂住了烏軍三個旅上萬人一天一夜的攻勢。
烏軍雖然沒有拿下機場,但是卻用重炮將基輔機場跑道炸毀,讓俄軍後續部隊無法降落,俄軍對基輔閃電戰宣告失敗,戰爭陷入膠著。
在戰爭陷入膠著之後,依靠美國的情報支持(軍事衛星、在烏克蘭邊境活躍的電子偵察機等等),俄軍軍隊調動對於烏克蘭軍隊基本就是透明狀態,所以烏克蘭特種游擊作戰非常活躍,伏擊俄軍後勤補給線屢屢得手,目前已經打死俄軍少將級別將領高達5人。
美國情報支持雖然對俄烏戰爭進程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還不是決定性力量,俄烏軍事實力差距巨大,俄烏戰爭雖然陷入僵持,但是戰爭主動權依然掌握在俄軍手裡——包括牢牢控制制空權,烏軍主力在烏東地區幾大城市中被俄軍合圍,外圍補給根本進不去。
也就是說,如果戰爭繼續拖下去,最先熬不住崩潰的大概率是烏克蘭。
一旦烏克蘭投降讓俄羅斯贏得勝利,對於拜登政府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怎麼辦?
兵法雲: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美國雖然不敢直接派兵參戰,但是在「攻心」方面,卻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只要能沉重打擊俄羅斯戰爭的意志,徹底動搖其持續作戰的決心,就有可能改變俄烏戰爭的結局。
怎麼攻心?
美國將目光轉向中國。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中方態度堅定,不僅在西方巨大壓力下堅持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貿易往來,堅定不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而且在僅僅二十多天的時間,中俄之間就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
第一項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宣佈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此前,中國主要的進口國為澳大利亞(佔28.14%)和美國(佔28.05%),從俄羅斯七個聯邦的小麥進口,僅佔中國去年進口小麥數量的0.5%。而俄羅斯2021年全年出口的小麥為3500萬噸,佔全球小麥總出口量接近17%,位居世界第一。這種進口來源的變化,意義重大。
第二項合作,俄羅斯銀行開展人民幣儲蓄業務,年利率為8%。
第三項合作,中國擴大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
第四項合作,中國和俄羅斯運輸公司簽訂過境運輸發展協議。中國和俄羅斯還打算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內建設聯合交通樞紐,俄方將有效利用中國的鐵路,擴大運輸到歐洲的貨物數量。
第五項合作,中俄準備在歐亞經濟聯盟內建立一個***立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眼看著中俄關係日趨緊密,對於美國而言是很焦灼的。站在美國的立場思考,如果能離間中俄關係,就有很大可能動搖俄羅斯戰爭意志以及持續作戰的決心。
怎麼離間呢?
從3月初開始,華盛頓高官就陸續開始對中國放出各種狠話——從「我們已經告知北京,我們不會容忍任何國家試圖彌補俄羅斯(對來自西方制裁)的經濟損失」,到「我們將毫不猶豫採取行動」。
這是恫嚇與脅迫。
如果是一般小國,美國這種恫嚇與脅迫是有效果的,但是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特別是曾經硬懟美國幾年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的中國,恫嚇與脅迫是沒有作用的——這一點美方應該心中有數。
所以,美方開始設局。
2、兩輪會晤
首先是沙楊在羅馬會晤。
這場會晤雙方通稿都平淡如水,所以外界普遍猜測是雙方「談崩了」——這種認識不免流於表面,其實這場會晤雙方還是取得相當成果的,只不過一般人看不出其中的門道而已。
中美高層公開的信息非常有限,要瞭解這次會晤深度的內容全靠對公開信息的分析推理的硬功力,我就嘗試做了這樣的挑戰。
簡單羅列一下當時公開的信息。
中方對外公開的信息:
—關於會晤時間。
中美高層會晤首先是發言人3月13日對外宣佈的,為啥會有這場會晤,當時發言人是這樣說的。
「這次會晤的重點是落實去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視頻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雙方從去年底開始聯繫此事,一直就會晤保持溝通,並根據雙方日程確定了會晤時間。雙方將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按照官方說法,這個3月14日確定是「根據雙方日程確定了會晤時間」,這個解釋就帶來幾個問題。
其一,中美首腦會晤是去年11月,到現在已經有5個月了,為啥過去5個月雙方的「日程」都安排不出來會晤的時間,恰恰在3月13日就能確定這個高層會晤時間呢?
其二,坊間流傳是為了談烏克蘭局勢問題,但是這個說法也未必就是真相,畢竟俄烏戰爭已經打了18天,為啥偏偏在3月13日確定要交換意見?
—關於高層會晤人選。
這一次是楊主任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會晤。如果是普通外交問題,正常情況下應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我們王外長談,楊主任出面肯定級別比王外長要高一些,但是美方這邊沙利文是管國家安全事務的,與布林肯分工有所不同。
理論上沙利文找我們楊主任要來談的應該不是普通外交事務,而是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議題。
—關於會晤內容。
官方給出的通稿基本都是楊主任的表態,而美方的表態基本沒有。這與過去的通稿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過去的通稿一般總要給美方留一點位置,描述美方的表態。只不過美方的表態都是雙方達成共識的部分。
這一次美方表態為0,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這一次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共識呢?
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下面是美方對外公開的信息:
—關於會晤背景。
在會晤之前,沙利文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3月13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對媒體公開放出狠話: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物質與經濟幫助的程度,我們已經告知北京,我們不會容忍任何國家試圖彌補俄羅斯(對來自西方制裁)的經濟損失。
這件事是很蹊蹺的。
正常情況下,兩方願意坐下來談就是都希望達成某些成果的。按照這個邏輯,雙方在會談之前不說是盡力營造良好的會談氛圍,至少也不該故意破壞吧?有啥問題明天就要見面了,什麼不可以談?為啥要在談判前放狠話?
有些人簡單理解為會談之前對中方施壓,這個邏輯是不對的——會談之前放幾句狠話就能對中方造成壓力?笑話!
相反,美方這種在會談前公開表達強硬立場,反而有可能逼迫中方強硬對待。
大國還是要面子的。
—關於會晤信息。
美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在會談前就明確「預告」,會後不會有任何官方新聞與聲明。
這個「預告」就與沙利文的表態形成鮮明的區別,沙利文顯得非常高調,給外界的感覺這次會談美方就是給中方施壓,是來者不善。而美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官方「預告」又顯得非常低調。
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會晤的過程。
會晤之後,白宮方面還是釋放了一些信息,包括,
其一,本次會晤長達7個小時;
其二,楊主任與沙利文還進行了沒有下屬官員陪同的一對一會談(白宮方面描述的詞語是:you know, a one-on-one)。
以上就是公開的信息,然後我就根據這些信息推導出三個結論:
其一,這一次是美方有事找中方幫忙;
其二,幫忙的事情涉及伊朗;
其三,中方幫忙,美方是要買單的。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全是巧合:
3月14日,中美高層羅馬會晤之後;
3月16日,王外長給伊朗外長打電話;
3月16日,鶴總主持金融會議宣佈,中概股問題與美方取得良好溝通與進展;
3月17日,美國宣佈,考慮將伊朗革命衛隊從恐怖主義名單中放出來;
3月18日,華春瑩宣佈中美首腦今晚將通電話。
牛不?
我當時也覺得自己很牛。
但是後來的事情說明,我的推導還只猜對了一半,美國還有更深的陰謀——沙楊羅馬會只是一個連環局的中的第一局而已。
3月18日,中美首腦視頻會晤之後,第一時間我就看到了中方發佈的通稿,這個通稿我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心中疑雲大起——我從頭到尾沒有看出來美方急著找中方進行首腦級別的會晤具體的意圖是什麼?
這是什麼意思呢?
大國首腦會晤都是要做事要出成果的。比如上次中美首腦會晤就是美方在氣候、能源問題需要中方合作,所以老大之間見個面管控一下衝突,在需要合作領域達成共識定下調子。
這一次美方找中方首腦會面又是圖個啥?
外界猜測是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向中方施壓,壓迫中方改變立場。這種猜測顯得很幼稚,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而堅定的,美方如果有啥訴求正確的方法是開出足夠的條件(拿出足夠的誠意),雙方才有可能達成某些共識。
拜登啥也沒帶,就憑一張嘴說一些狠話就能讓中方改變立場?
笑話!
美方不是傻瓜,怎麼可能做這樣的白日夢?
但是看中方通稿完全是美方送上門被拎著耳朵教訓一番,完全看不到美方意圖是什麼,能得到什麼?
然後我又去搜索美方的通稿,連續幾個小時都沒出來,這更讓我疑竇叢生。
第二天總算看到了美方通稿(相比中方遲了整整6個小時),這個通稿還是平淡如水,還是沒有看出美方的意圖所在。
然後我苦苦思索了一天,直到3月20日,我才恍然大悟,美方玩的就是一個連環離間計,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方真正的目標是做給俄羅斯看的!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一切脈絡都清晰無比。
3、連環離間局
講美方的連環局之前,先來講一段三國故事。
曹操兵扣潼關,與西涼軍隊對峙時就玩了一個精彩的連環離間計。
先是故意在兩軍對壘之際,在陣前和韓遂兩人馬頭相交,單獨相談甚歡,讓馬超起疑,又親筆寫一封信,單送與韓遂,中間蒙朧字樣,於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故意使馬超知道,使之又生疑。
後來曹操的連環離間計果然奏效,讓西涼幾個軍頭相互猜忌最後火拼土崩瓦解。
現在對於俄羅斯而言,中美任何形式的高層會晤都是非常關注甚至是緊張的——美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首先是沙楊羅馬會晤,沙利文突然提出要一對一聊,還聊了一個多小時。站在俄羅斯立場會怎麼想?是不是有點「在陣前和韓遂兩人馬頭相交,單獨相談甚歡,讓馬超起疑」的感覺?
接下來中國、伊朗、美國「良好的互動」(參考前面的時間表)是不是讓俄羅斯更加緊張——既然中美可以在伊朗問題上達成某種交易,那麼在俄羅斯問題上是不是同樣可能達成某種交易呢?
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重頭戲——中美首腦視頻會晤來了!
我要是普京也會猜想,這種頂級規格的會晤一定是在重大問題上講數,現在國際上最為重大的問題就只能是俄烏戰爭啊!
所以,普京一定眼睛都不眨盯著這場會晤,不拿到雙方新聞通稿,普京可能連覺都不敢睡。
這場會晤其實焦點就是談了兩個方面問題,一個是台灣問題,一個是烏克蘭問題。
美方顯然是有備而來,拜登上來就開始表態:
「我願重申: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
這個表態是暗含玄機。
為什麼?
去年11月,在中美首腦視頻會晤時,拜登就做了一模一樣的「四不一無意」的表態,但是後來美方根本就沒有執行這個表態。
所以,今年3月5日王外長與布林肯通話以及3月8日答記者問時,都公開表達了對美方言而無信的強烈不滿。
列舉一段3月8日王外長的表態:
我們注意到美方領導人和一些高官相繼表示,美方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對抗。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四不一無意」的表態,始終飄浮在空中遲遲沒有落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是,美方仍然不遺餘力地對中國開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競爭,不斷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攻擊挑事,接連在國際上拼湊打壓中國的小圈子,不僅損害兩國關係大局,也衝擊和損害國際和平穩定,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樣子,也不是一個講信用國家所做的事情。
中國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我們完全有權利採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自身的正當權益。
這段話翻譯成大白話基本就是指責美方——你們說一套做一套,你們說話不算數,你們毫無信義……
對外場合讓中方說這樣的話已經很重了。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拜登在與我方首腦視頻會晤時,偏偏上來就做了一模一樣的四不一無意的表態!
這是為啥?
主動把臉湊上來挨耳光嗎?
不是!
這是做給俄羅斯看的表演!
按照美方設想,在中方對美方沒有落實四不一無意的表態表達強烈不滿之後,美方總統再次親自隆重做出同樣的表態,中方在場面上總得有所表示,至少也得表達「贊賞」。
然後再談到烏克蘭問題,中方大概率還是官方統一口徑——比如「勸和促談」,比如「尊重各國主權完整」,比如「要按照歷史經緯」等等,這些表態已經不重要了,美方已經達到了離間中俄目的。
為什麼?
站在俄羅斯立場會怎麼看?
在中方對美方沒有落實「四不一無意」的表態表達強烈不滿之後,美方總統為什麼再次親自隆重做出同樣的表態?
中美是否已經達成某種交易?
比如以台海穩定換取減少對俄羅斯支持?再結合沙楊會之後中美伊之間「良好互動」,不能不讓俄羅斯疑慮重重。
只要在中俄之間種下這個芥蒂,後面就有大把分化離間的機會,就能極大動搖普京在烏克蘭戰爭的決心與意志。
這就是美方的如意算盤。
4、精彩破局
美方在中美首腦視頻會晤中玩弄這些伎倆與曹操給韓遂送信,「中間蒙朧字樣,於要害處,自行塗抹改易」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可惜美方的對手是中方,玩權謀我們領先西方幾千年啊!
簡單的說,中方不但在中美首腦會晤之前就洞察了美方的連環計,甚至在會晤時還預判了美方的預判!
那麼,中方又是怎麼破局的呢?
首先,在中美首腦會晤之前,我們就有不具名官員對外放風。
這個放風表達了兩層含義。
其一,中美首腦會晤是美方提出來的;
其二,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沒有變也不會變!中方同意會晤只是向美方表明嚴正立場而已。
假如我是普京,看到這個消息也可以寬心一半。
接著,對於中美高層會晤,中方在會晤之後第一時間發佈通稿顯得光明磊落——這麼短時間就發通稿是不可能隱瞞與造假的——這是什麼意思呢?相當於曹操給韓遂送私信,韓遂第一時間把馬超喊過來一起拆看。
對於美方在首腦會晤中設置的陷阱,中方顯然也是有備而來。
對於拜登「四不一無意」的表態,中方的表態是「重視」而不是「贊賞」。
不僅如此,中方還對美方過去沒有落實這個」四不一無意「的表態公開表達不滿。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這個至關重要的」四不一無意「的表態中方並不感冒,中方還要對美方「觀其行」。
站在俄羅斯立場,中方這個表態相當於清晰無比地向外界表達——在台灣這個重大問題上中美沒有達成某種協議,這只是美方的獨角戲表演而已——故意做出一副以台灣換烏克蘭的交易姿態。
其餘會晤內容都是枝節問題,中美首腦會晤真正的觀眾只有一個,那就是普京。中方做到這個份上,相信普京也是會心一笑。
對於美方而言,這場首腦會晤顯然大出預料,如同一個精心準備的演員卻搞砸了整台戲。所以美方顯得手忙腳亂,會晤結束之後整整6個小時都不知道該怎麼寫通稿。
本來美方搞了一個連環局準備離間中俄,結果中方出彩表現反而讓俄方堅定了信心。
這是哪個蠢貨三國演義看多了出的餿主意?
估計拜登正在白宮氣急敗壞地罵人。
俄烏戰爭牽扯的大國博弈有時比戰爭本身還精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