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俄烏談判的大國博弈!

花貓哥哥

按:這篇文章我是在4月3日完成寫作,4月5日基輔附近爆出布查事件,這個事件讓烏克蘭衝突和平解決變得更加遙遙無期,這與本文邏輯也是一致的。

3月29日,俄烏第五輪談判傳出消息,據稱談判異常順利,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宣稱,本次談判是「建設性」的,烏克蘭做出重大妥協——已經承諾放棄加入任何軍事同盟。消息傳出,全球資本市場歡欣鼓舞,歐美亞太股市都紛紛上漲。

那麼,俄烏衝突即將迎來和平了嗎?

在我看來,俄烏戰爭距離結束還很遙遠,本次談判雙方在關鍵問題上差距很大,所謂的談判取得「建設性」進展不過是俄烏雙方共同向外界演的一齣戲而已。

1、俄烏妥協的實質

下面我們來看看本次俄烏談判究竟取得哪些進展。

首先是烏克蘭方面做出的妥協:

1、烏克蘭承諾永久中立,但是需要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以及其它6個國家(土耳其、德國、以色列、意大利、波蘭、加拿大)提供具有法律意義的安全保障;

2、烏克蘭承諾不加入任何軍事同盟,包括北約;

3、烏克蘭不再堅持收回克里米亞,先放個15年,以後再談,頓巴斯兩個***立國家問題由全民公投決定;

然後是俄羅斯做出的讓步:

1、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2、俄羅斯採取步驟緩和烏克蘭軍事衝突,將大幅度減少在基輔與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行動。

以上就是本次俄烏談判取得的「成果」,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成果究竟有多大價值。

首先是烏克蘭方面。

烏克蘭的永久中立與不加入北約,是俄羅斯基本訴求,這個訴求不滿足,俄烏戰爭就不可能結束。

烏克蘭雖然表面上做出妥協,但是設置了很高的門檻——需要11個國家提供安全保障,而且這個安全保障需要寫入這些國家的法律。

這個門檻一看就不大靠譜,俄烏衝突別人來調停就很不錯了,還要提供安全保障,還要單獨為此立法,這還不是一兩個國家,烏克蘭一口氣開出11個國家清單,要求這11個國家為烏克蘭安全保障立法。

就問一句,憑什麼?

克里米亞與頓巴斯兩個獨立國家問題,雙方分歧更大,烏克蘭雖然表面上也願意談判,但是開出的條件是即使協議達成,還需要進行全民公投。

現在烏克蘭是啥情況?

俄羅斯族人在烏克蘭本來就處於少數,這幾年大多數還跑回俄羅斯,留在烏克蘭的都是親西方的民眾,這些民眾會同意頓巴斯兩個「國家」獨立嗎?會同意克里米亞歸俄羅斯嗎?

用腳指頭想也不可能啊!

烏克蘭方面打著全民公投的招牌,其實就是明確拒絕了俄羅斯的訴求(克里米亞歸俄羅斯、頓巴斯兩個「國家」獨立)。因為有民意這個最好的招牌,其它各方也不好指責烏克蘭。

俄羅斯對於烏克蘭這些小算盤當然心知肚明,所以俄羅斯方面做出的「讓步」也非常有限:

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過去俄羅斯就一直沒有反對過烏克蘭加入歐盟好不好?

俄羅斯採取步驟緩和烏克蘭軍事衝突,將大幅度減少在基輔與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行動——在這兩個方向本來就不是俄軍部署的重點(重點在烏東地區),現在馬里烏波爾即將拿下來,俄軍正好在烏克蘭戰場調整一下部署。

之前俄軍攤子鋪得有點大,區區不到十萬俄軍卻要在烏東地區合圍多個烏克蘭城市據點,光是維持烏東地區幾十萬平方公里的補給線就非常吃力。現在俄軍在基輔與切爾尼戈夫方向收縮,把主力集中在其它要點上,未來俄軍反而更能有所作為。

以上就是俄烏談判的成果分析,簡單的說就是這樣的情況:烏克蘭根本不想妥協,只是做出一個妥協的姿態,而俄羅斯呢?根本就沒有實質性讓步!

那麼,問題來了,為啥俄烏雙方要聯手給外界演這麼一出談判取得建設性成果的戲呢?

原因很簡單,俄烏雙方都面臨著巨大的談判的壓力,雙方都不願意承擔破壞談判的責任。

2、俄烏面臨的談判壓力

我們首先來看烏克蘭。

烏克蘭的壓力來自於歐盟。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直接導致歐盟國家通脹指數飆升,歐盟國家領導人為了支持烏克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國內壓力——簡單地說,歐盟國家民眾日子快要過不下去了。

歐盟統計局4月1日公佈,3月歐元區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增幅從2月的5.9%躍升至7.5%,遠超預期的6.6%。

能源價格約佔消費價格指數的11%,自俄羅斯發動攻勢以來,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自今年年初以來,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分別增長了52%和64%。

試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澤連斯基不拿出談判的誠意,而是強硬要求繼續打下去,估計歐盟就要撩挑子了!

所以,澤連斯基不得不在俄烏談判上擺出一副全面妥協的姿態,但是在關鍵問題上設置很高的門檻(有些門檻還打著民意的招牌),讓歐盟有苦說不出。

然後是俄羅斯。

俄烏戰爭以來,西方國家擺出一副硬脫鈎的姿態,這方面俄羅斯雖然是有預案與準備,但是壓力也很大。

現在的俄羅斯實際上非常希望一個有分量的大國站出來力挺,給予俄羅斯實質性的支持。

這個有分量的大國當然是中國——呃,印度同學你坐下,你分量還不夠。

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的立場其實很清楚,其一,不參與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貿易,第二,就是對俄烏雙方勸和促談。

簡單地說,中國的立場就是扮演一個發揮建設性作用的中立者。

但是,目前國際輿論環境很微妙,一方面美國拼命造謠,聲稱是中國支持,讓俄羅斯能夠逃脫西方的制裁;另一方面,俄羅斯方面的官方發言人表態也很微妙。

列舉一組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俄烏戰爭後的涉華言論。

2月28日,扎哈羅娃在回答俄羅斯在世界上是否還有朋友的問題說,「當然有,看看世界大國的反應。那些不自詡為巨人,卻是真正巨人的國家,特別是中國」。

3月4日,扎哈羅娃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直接指出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的角色,中國在評估某些事件時,不會上西方伎倆的當,莫斯科對北京不參與失實報導表示贊賞。

3月23日,扎哈羅娃在社交媒體上提到「看上去,他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撕成碎片』的下一個目標是北京。美國一年前『祭出』反華情緒,指控中方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負責,是他們首次『試水』,但中方並未向美國建立在謊言上的操縱企圖屈服」。

4月1日,在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有消息披露如果中國華為公司繼續在電信領域對俄羅斯提供支持,可能會遭到美國的新制裁。扎哈羅娃就此評論稱:「西方真的覺得北京能被嚇唬住嗎?他們太不瞭解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性格了。」

扎哈羅娃還指出,「中國領導層和中國人民接受了挑戰,擊敗了叛徒,應對住了制裁,建設了一個強大的以國民為導向的國家」。

扎哈羅娃這些言論單獨來看都沒問題,但是如果聯繫到這段時間西方世界甚囂塵上的所謂的「中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謠言,總感覺有點其它的味道。

中方的立場被外界歪曲,被誤解是肯定不行的。

所以,這一次借著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機會,我們就再次做出明確表態。

過去我們只是簡單表態「中俄合作無上限」,現在我們將給予這個「無上限」清晰的含義,就是爭取和平無上限,維護安全無上限,反對霸權無上限。

同時,對中俄合作也設置了底線,這就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這個表態清晰明確,是對美方涉華謠言最好的反擊。另外,我們再來看看王外長與拉夫羅夫會談的官方通稿。

2022年3月3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來華出席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安徽屯溪舉行會談。

王毅表示,中俄關係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新的考驗,保持正確前進方向,展現堅韌發展勢頭。雙方發展雙邊關係的意願更為堅定,推進各領域合作的信心更為牢固。中方願同俄方一道,以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為引領,推動新時代中俄關係不斷向更高水平邁進。

拉夫羅夫表示,在國際形勢發展的關鍵時刻,俄中兩國元首保持戰略溝通,為推動俄中關係穩步發展和促進全球多極化發揮重要作用。俄方願同中方一道,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落到實處,持續加強高水平戰略協作,深化雙方各領域互利合作。同時在國際和多邊舞台上,積極推進多極化進程,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

拉夫羅夫通報了俄烏談判情況,表示俄方致力於緊張局勢降溫,將繼續同烏進行和談,並同國際社會保持溝通。

王毅說,國際局勢進入動蕩變革期,見證著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方一貫支持世界走向多極化、國際關係實現民主化,一貫主張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國際關係基本准則,一貫在國際事務中秉持客觀公正,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烏克蘭問題有著複雜歷史經緯和來龍去脈,既是歐洲安全矛盾長期積累的爆發,也是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造成的結果。

當前形勢下,我們支持俄烏雙方克服困難繼續和談,支持迄今談判達成的積極成果,支持現地局勢盡快實現降溫,支持俄羅斯以及各方為防止大規模人道危機所作的努力。

從長遠看,應當汲取烏克蘭危機的教訓,本著相互尊重和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回應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通過對話談判構建起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實現歐洲的長治久安。

雙方還就亞太局勢、朝鮮半島、金磚機制、上海合作組織、亞信等多邊事務交換了意見,協調了立場。

這個通稿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前面部分,王外長與拉夫羅夫都是互動的交流,但是到了最後面部分,就只有王外長的表態,而沒有拉夫羅夫的回應。

這是啥意思?

大家可以去翻看過去我寫中美會晤的文章,在出現只有一方表態,而沒有另一方回應的時候是什麼含義。

中方在俄烏衝突的立場非常清楚,「我們支持俄烏雙方克服困難繼續和談,支持迄今談判達成的積極成果,支持現地局勢盡快實現降溫。」

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俄羅斯在與烏克蘭談判中,要擺出一副為俄烏局勢降溫的姿態(俄羅斯採取步驟緩和烏克蘭軍事衝突,將大幅度減少在基輔與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行動),要擺出一副為了和平而做出「讓步」的姿態(俄羅斯不反對烏克蘭加入歐盟)。

沒有中方堅持勸和促談的壓力,對於澤連斯基在談判桌上耍的那些小伎倆,估計俄羅斯早就掀桌子走人了!

3、英美拱火

俄烏談判最近很難有成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英美一直在拱火。

在俄烏第五輪談判結束之後,英國第一個跳出來宣佈,不會承認談判結果。

對於拜登政府而言,今年就是美國中期選舉,拜登政府恨不得俄烏戰爭能一直持續到11月,屆時拜登自帶「戰時總統」的身份就是讓民主黨贏得選舉勝利一個很有利的籌碼,所以美國現在拱火乾得比英國更為極端。

3月16日,拜登宣佈普京是戰爭犯;

3月23日,布林肯宣佈,俄羅斯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

3月26日,美國宣佈額外為烏克蘭提供1億美元援助;

3月27日,拜登在演講中聲稱,普京不能再掌權;

中國在勸和促談,英美則在拱火澆油,所以澤連斯基才有恃無恐在談判中設置一系列不可能達到的門檻。

俄羅斯當然也很清楚,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更不可能拿到。所以,在俄烏談判向外界釋放「建設性進展」的信號同時,俄軍也在為未來大戰做準備。

3月27日,俄軍向烏克蘭投放了5個後勤保障營以及5個後勤保障基地,這是加強自身的後勤保障;

3月下旬開始,俄軍開始搶修擴建通往哈爾科夫的鐵路;

3月31日,普京簽署法令,計劃徵召13.45萬新兵入伍,如此大規模徵兵計劃在俄羅斯歷史上非常罕見。

雖然俄羅斯國防部部長紹伊古表示,這批新兵不會派往任何熱點地區,而且俄軍方還特別強調,沒有也不計劃徵召預備役人員——這個解釋也能理解,俄羅斯目前拼命向外界釋放談判取得「建設性」成果,這個時候再大規模徵召預備役人員就與釋放的談判信息前後矛盾,不符合俄羅斯正在努力為烏克蘭局勢降溫的形象。

但是,俄羅斯大規模徵召新兵入伍,經過短暫訓練之後是可以在國內置換一批職業軍隊投放到烏克蘭戰場的。

所以,俄烏戰爭一時半會是不可能結束的,戰事還會延續一個較長的時間。

4、從容應對危機

俄烏戰爭是一場多條戰線的較量,戰場上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熱戰,戰場之外是俄羅斯與西方世界的冷戰。

西方世界打擊俄羅斯的武器是經濟制裁與對烏克蘭的軍火支援、情報共享。

俄羅斯對西方的武器是糧食、能源、難民。

這三大武器雖然不能直接打擊英美,但是卻讓歐盟非常難受,只要歐盟內部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分化英美與歐盟關係。

俄羅斯將盧布強行與能源捆綁已經迫使歐盟做出妥協,下一步俄羅斯還準備將盧布與糧食捆綁。

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現在烏克蘭被打爛,俄羅斯又被西方制裁,未來國際糧價大漲將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糧食危機將是繼能源危機之後歐盟未來一個巨大的隱患。

另外,歐盟還有一個隱患就是難民。歐盟目前已經接收了300萬烏克蘭難民,如果戰事綿延持續,烏克蘭難民規模還會擴大,難民危機早晚會成為歐盟未來的炸藥桶。

相對讓歐盟以及其它國家焦頭爛額的糧食危機、能源危機,中國就從容得多,這一方面是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另一方面就是特朗普的神助攻。

2020年1月,中美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按照協議,中國要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包括小麥)與能源。

當時特朗普得意洋洋將這個協議作為討好美國農民與能源巨頭的政績大肆宣揚。誰也不知道,兩年之後風雲突變,由於拜登政府不斷拱火俄烏戰爭爆發!

中國在第一時間開放對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這個決策一定要點贊),加上按照中美貿易協議從美國大量進口的農產品,現在中國竟然成為全球小麥儲備最高的國家。

全球各國糧食儲備:各國小麥儲備佔全球比重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未來的全球糧食危機波及不到中國。

然後就是能源問題。

2021年10月,在原有中美能源協議基礎上,美國能源巨頭與中國簽訂了一份二十年天然氣永久供應合同,合同單價是恆定的,由美方按照235美元/千立方持續供氣給我國,美方擔心中方未來反悔,還設定了一個天文數字的違約金。

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國際天然氣價格一飛沖天,達到3500美元/千立方。但俄羅斯天然氣受到西方制裁,只能按照過去中俄天然氣合同以非常低的價格賣給我們,直接導致中國3月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超過去年全年的份額。

這種情況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就過剩了。

怎麼辦?

只能將美方天然氣含淚加價十倍賣給歐盟。

因為中美天然氣合同價格是到岸價,所以連運費都省了,只需要中方發出指令,美方還得用寶貴的運氣船將中方天然氣辛辛苦苦運到歐洲出售。

一艘運氣船中方就能賺好幾億美元,俄烏戰爭打了一個多月,我們就賣給歐洲幾十船美國天然氣,所獲利潤把去年中國全民疫苗費用報銷還有富裕。

因為中美簽訂的天然氣合同佔用了美方巨大的天然氣份額,所以雖然歐盟缺氣人民都快要暴動了(俄羅斯過去每年給歐盟提供1500億立方米),美國卻只能擠出150億立方米天然氣給歐盟,其餘美方天然氣份額只能眼睜睜看著中方做中間商賺得手軟。

(來源:騰訊網)

說起來很是奇怪,中國原來是糧食與能源進口大國,因為美國兩任總統的完美配合——簽訂糧食與能源出口協議,設定天價違約金;拱火一手促成了俄烏戰爭並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的制裁。

這一系列妙到巔峰的操作讓中國竟然意外成為全球小麥與能源最為富裕的國家,小麥儲備全球第一,能源多得能大量賣給歐盟。

這種躺贏的結果讓西方媒體看得眼紅,彭博社就酸溜溜指責中國發「戰爭財」,讓中國躺著也要中槍。

中國明明是一直在勸和促談好不好?

特朗普很聰明,俄烏戰爭一爆發,第一時間跳出來聲稱,如果還是他當總統,俄烏就不會爆發戰爭。現在回頭來看,這不僅是提前撇清自己干系,還將「資中」的屎盆子扣在了拜登頭上。

拜登也是有苦說不出,自己使出吃奶的力氣拱火俄烏戰爭,竟讓中國這個最大的戰略對手躺贏好幾輪——用美國的天然氣賺歐盟的錢;低價進口美國與俄羅斯糧食成為全球最大小麥儲備國;歐盟避險資金大量流入中國——最近兩個月,流入中國的外資同比增長高達37.9%……

這大概就是國運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