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拐點已至,烏軍整體潰敗幾成定局

雲石

亞速鋼鐵廠內的烏克蘭傷兵

俄烏戰爭開打三個月了,雖然俄羅斯在更重要、也是更關鍵的場外金融戰、能源戰方面大放異彩,讓人刮目相看;但具體到戰事本身,俄軍的表現,卻一直被各方所詬病——雖然軍事進展不至於拖累俄羅斯的整體戰略規劃,但確實打的不算好看,遠低於各方預期,也不符合俄羅斯作為一流軍事強國的江湖地位。而烏克蘭方面則是上蹦下跳,一副血拼到底的架勢,西方更是摩拳擦掌,希望把烏克蘭變成阿富汗的翻版。

不過,現在情況終於發生了變化:這段時間俄羅斯可以說是進展神速,針對烏東的分割包圍和圍剿進度明顯加快。而反觀烏軍這邊,明顯呈現出潰敗之勢:前幾天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公開表示,烏軍現在士氣低落,精神渙散,缺少彈藥,頓巴斯烏軍出境十分不妙。而澤連斯基所在的人民公僕黨,則向最高拉達提交議案,檢疫在戒嚴令或戰爭狀態下,烏克蘭指揮官有權殺死臨陣脫逃或違令軍人。當最高司令都公開表示士氣低落,甚至政府都要通過立法形勢授予槍殺違令軍人,這只能證明,烏克蘭軍隊基本已經喪失了戰鬥意志,正在走向瓦解。

而這一切,都是在馬里烏波爾鋼鐵廠戰鬥結束後出現的。在此戰之前,雖然烏軍戰爭表現一般,軍人潰逃之事也不少見,但整體而言,還是能維持基本戰爭狀態的。但鋼鐵廠戰事結束後,烏軍戰鬥意志的整體性潰敗之勢明顯加快。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基本可以判定,馬里烏波爾一戰,就是這場戰爭的拐點。至少在軍事層面,經此一戰,俄軍終於完成了從優勢到勝勢的轉變。接下來,烏軍再組織大規模堅守的可能性已經大幅降低,而會像渡江戰役後的國民黨軍那樣,在俄軍的戰略攻擊下繳械投降和土崩瓦解。

為什麼馬里烏波爾一戰,會成為俄烏戰爭軍事層面的拐點?實際上這與俄烏雙方在軍事方面的思路和定位有著極大的關係。

俄羅斯的思路,一直是很明確的:就是在清除烏克蘭武裝力量的同時,盡量減少傷亡——不僅是減少自己傷亡,也同樣需要減少烏軍傷亡。之所以如此,除了俄烏斬不斷割不開的歷史和血緣外,也是因為俄羅斯的國力,並不足以支撐對烏克蘭的吞併和長期佔領,所以它要把烏克蘭從一路向西的執念中拉回來,歸根到底要爭取烏克蘭的人心。如果戰場上殺的人太多,俄烏之間那就真成了血海深仇,那自己就算軍事上取勝,戰略目的也是失敗的。

這也是俄軍前期在戰場上一直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除了本身軍事能力確實有問題,也跟其放不開手腳直接相關聯。

而烏克蘭那邊,則是另一個玩法:烏克蘭也知道自己軍事上不是俄軍對手。所以它的想法,其實也不是真要在戰場上打敗俄軍,而是用盡一切方法跟俄羅斯耗。這個耗有兩層目的:首先是把俄軍拖入阿富汗式泥潭,用戰爭黑洞吞噬俄羅斯孱弱的財政,最終讓俄因為經濟上的不堪重負而主動撤兵;其次,就是煽動士兵和民眾跟俄羅斯玩命——這種玩命的目的不是要打敗俄軍,而是要增加雙方傷亡——每多死一個俄軍,普京的國內輿論壓力就大一分;每多死一個烏軍,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血海深仇就加深一分。烏軍死的越多,俄羅斯降服烏克蘭人心的概率就越低,對烏整體戰略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死人,尤其是死自己人,這本身就是烏克蘭戰略上挫敗俄羅斯的一個重要手段。

只不過,俄羅斯不想殺人。所以烏克蘭想多死人,那就必須要給自家軍人打雞血,讓他們保持足夠的戰鬥意志和戰爭熱情。

但這個玩法,一開始時可能能行——畢竟戰爭初期大家情緒高漲,打雞血很容易;但隨著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問題就來了:

說白了,戰場是在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而交戰雙方,俄羅斯又明顯佔據優勢,烏克蘭只能被動防禦。隨著戰事的延續,戰爭的殘酷性就會逐漸顯現:生計的艱難、物質的緊缺、死亡的恐懼等等,都會逐漸消磨人的戰爭意志。如果這時候俄軍燒殺搶掠,那還可以堅定民眾和軍人殊死反抗的決心。但俄軍擺出一副王者之師的模樣,又不停的打感情牌,這種情況持續久了,且不說民眾,就是烏克蘭軍人,也會逐漸對戰爭厭倦乃至絕望,進而喪失戰鬥意志。

這對澤連斯基政府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雖然你們有沒有戰鬥意志,都不可能打贏俄軍;但有戰鬥意志,起碼可以讓你們到戰場上去送死——只要你們死,就可以加深俄烏仇恨,在戰略上增加挫敗俄羅斯的籌碼。可如果你們不願意去死,反而潰敗投降,那就正中俄羅斯下懷,這樣澤連斯基政府連最後的遏止俄羅斯的籌碼都沒了。

那怎麼才能讓烏克蘭軍人心甘情願送死?或者說怎麼不斷的維繫愛烏反俄的氛圍?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樹典型造英雄,讓它們獲得萬眾歡呼和愛戴,然後再讓這些典型和英雄去被俄羅斯人殺死。等他們死了,再來一撥悲情炒作,這樣就能起到煽動大眾情緒,營造反俄氛圍的效果。只要全國上下的反俄氛圍維持住,前線軍人就算不想打甚至想投降保命,也會因為害怕社死氛圍而猶豫不決,甚至在輿論煽動下繼續跟俄羅斯的血拼——然後他們在血拼中的死亡,又會成為新一輪的輿論彈藥,被澤連斯基政府包裝出來,成為鼓動下一波炮灰的工具。

而馬里烏波爾鋼鐵廠的這幫人,就是澤連斯基政府選定的最大一個典型。

之所以他們會被澤連斯基政府選中,一方面是因為馬里烏波爾本身戰略價值高,吸引各方關注;如果這裡失守,整個戰爭格局將會發生重大轉變——這會對烏軍士氣造成極大打擊。而且戰爭打到這個階段,民眾和軍隊都已經處在一個心理疲憊的關口——現在連西方都對澤連斯基演講越來越厭煩,國內民眾的意志動搖可想而知。

所以,澤連斯基政府需要在馬里烏波爾鋼鐵廠樹個典型。整個典型竪起來後,如果他們因此士氣大振堅守住,那既鼓舞了全軍士氣,也可以牽制俄軍戰爭進程。如果守不住死了,也可以用這幫「反俄英雄」的,來充當下一輪輿論煽動的關鍵性工具。

亞速鋼鐵廠守軍

而且,馬里烏波爾這幫人,看上去也確實是最適合當典型的。畢竟這裡是戰略要地,又是亞速營大本營,所以滯留鋼鐵廠地下堡壘的——不管是亞速營本身的那幫新納粹,還是烏克蘭國防軍,都是反俄意志最堅定的一波。再加上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目的之一就是清除新納粹,俄軍各部還都喜歡打著紅旗上前線,輿論上也到充斥著諸軍皆可赦,唯納粹不赦的聲音,所以在澤連斯基他們看來,鋼鐵廠下面這幫人也沒有退路,只能跟俄軍死磕到底——所以,這幫人是最適合做典型當英雄的——活著可以跟俄國人乾,死了還可以當打雞血的道具,一條命吃兩道,怎麼都是大賺。

可沒想到的是,俄羅斯那邊的所謂「亞速營不赦」只是個口號,只要這幫人願意投降,俄羅斯還真就答應——而且為了他們投降,俄軍還故意在合圍後不下死手,留足了時間跟他們談判;而更沒想到的是,這幫看上去最臭最硬的死納粹分子,居然最後還就真降了!

這就把澤連斯基政府和烏克蘭軍方坑慘了。馬里烏波爾戰略價值巨大,它的失守本來就會對軍心造成巨大衝擊;亞速營的投降,更是天然會重挫軍隊抵抗的決心——黨衛軍都跪了,國防軍還打個屁啊?

而最要命的是,由於吃定了亞速營會死扛到底,所以澤連斯基他們這段時間發動了所有輿論給他們封神。本來他們如願翹辮子的話,這就是痛斥俄軍殘暴,謳歌愛國英雄寧死不屈的最佳素材,可以激起民眾和軍人的新一輪反俄熱情。

可這幫傢伙居然投降!而且蓋世太保們投降的視頻,還被不厚道的蘇聯人——哦不,是俄羅斯人放到了網上。尤其是那些被烏克蘭方面重點封神的英雄,他們的投降過程,也得到了俄羅斯視頻愛好者的重點關照。

這一下,之前的所有正面宣傳,都成了負面效果——當初吹的越狠,寄予的希望越大,現在反過來對烏克蘭軍人士氣和反抗意志的打擊就越大。

這也是鋼鐵廠守軍投降時,澤連斯基政府睜著眼說瞎話,將投降強行矯飾為撤退的原因——這個負面影響實在是太過嚴重,重到澤連斯基政府他們實在沒法面對。

但不管澤連斯基他們是否願意面對,事實就是事實。隨著鋼鐵廠之戰,以烏方的投降而告終,俄軍不僅搞定了這個價值巨大的戰略要地,得以騰出兵力去圍剿困守烏東的其他烏軍主力;而這些烏克蘭軍隊的士氣,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這就有了我們看到的烏克蘭最高武裝部隊司令的公開消息言論,看到了人民公僕黨提案的氣急敗壞歇斯底里。

但這些有用嗎?沒用的!馬里烏波爾鋼鐵廠就是拐點——它既是俄羅斯軍事行動的拐點,更是烏克蘭人心軍心的拐點。此戰過後,烏克蘭方面不僅在軍事格局上徹底陷入被動,連挫敗俄羅斯的最後依仗——戰鬥意志,也已土崩瓦解。現在的烏軍,就如三大戰役後的國民黨軍一樣——雖然看上去依然還有不少建制,也有不少地盤,但實際上,內部已經軍心四散,接下來的一觸即潰,土崩瓦解,已經不可避免。

當然,澤連斯基也明白這一點。知道烏軍大勢已去後,澤連斯基不惜引狼入室,極力招徠波蘭軍隊入駐西烏——希望用北約的名頭唬住俄羅斯,給自己保留最後一塊地盤。

這是賣國嗎?這妥妥就是賣國。但這也是澤連斯基政府自保的最後辦法——既然所有依仗都已失去,失敗不可避免,那還想苟延殘喘,也只能引寇自保了。就算最後波蘭直接吞併西烏,自己地盤盡失,徹底成為光桿司令,但看著自己這麼賣力份上,起碼仍會給自己一場富貴,甚至還可以在西方政治舞台發揮點余熱。而如果烏克蘭被俄羅斯徹底降服,自己就算不被清算,在西方那裡也將失去價值。到那時,自己就真一無所有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