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幾十次差點中斷,為什麼依然能延續5000年?

溫伯陵

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設宴請客,君臣吃肉喝酒吹牛逼,非常開心,突然博士淳于越站出來說:

「周朝享國千年,主要原因是封功臣子弟為諸侯,有什麼事可以拉一把,像您這樣大權操於一人之手,連親密戰友都沒有,恐怕不是長久之計啊。」

平心而論,淳于越的話沒什麼問題。

後來秦國各地揭竿而起,分散在郡縣的武裝力量,基本不能組織有效的抵抗,最終形成分崩離析的局面。

如果和西漢初年一樣,在關東六國故地分封諸侯國,肯定能把起義撲滅在萌芽,或者說壓根就沒有起義了。

但是滅六國短短8年,秦始皇意氣風發,根本不願意聽淳於越的話,而且丞相李斯勸他:

「上古三代不足以效法,學者們重新提出分封的事,不過是借古諷今,甚至是用輿論裹挾國家。不如把亂七八糟的書都燒了吧,只有如此,才能統一大秦人民的思想。」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同意了。

隨後的一個月裡,從夏商周流傳下來的書,大部分都燒掉了,只在咸陽留下一套專供學者研究的書籍,以及秦國史官寫的史書。

至於普通黔首,敢談論《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馬上抓到鬧事斬首。

秦始皇為了國家長久,有自己的一套焚書邏輯,但是焚書差點斷掉中國文明的根基。

如果沒有書籍裡的知識和故事,人民的精神世界就是一片空白,那些「自古以來」的東西,又在何處?

書籍傳承文明,而文明塑造國家。

秦始皇站在歷史的轉折點,想和以前的時代徹底割裂,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塑中國,卻以簡單粗暴的手段,幾乎毀了中國。

他發出多大的力道,就要受到多少反作用力,從沒有人能跳出歷史的規律。

求仁真的未必得仁。

不過秦始皇沒有走極端,起碼給中國文明留了一套備份。

直到7年後,項羽帶著40萬諸侯大軍進入咸陽,不僅屠了秦國王室,還放了一把大火燒咸陽,秦始皇備份的700多座六國宮殿、70萬人勞動尚未建成的阿房宮、中國僅存的一整套書籍,全部付之一炬。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望著三月不熄的大火,感覺非常解恨。

他才26歲,剛把頭髮梳成大人的模樣,就有破敵滅國的成就,怎麼可能不驕傲。

可項羽的驕傲,讓中國文明再次遭受劫難,和秦始皇焚書不同的是,這次再也沒有備份了,那個已經成體系的中國文明,在咸陽的大火裡煙消雲散。

可以說,2200年前的中國,第一次處於最危險的時刻,稍有不慎,中國文明便徹底斷代了:

我們說起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的典故,都像虛無縹緲的神話故事一樣,根本沒有任何東西能證明,我們說的是對的。

這種沒有輝煌歷史和偉大文明的國家,又如何讓人發自內心的驕傲?

二、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2200年前的書是奢侈品,很多學問高深的人,一輩子也只能讀幾本書,和現在暢銷書爛大街的時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於是在秦始皇焚書的時候,很多學者捨不得燒掉視若生命的書籍,便冒著生命危險藏書。雖然一不小心就被斬首,但他們還是做了。

在古代學者看來,書比命重要。

秦國博士伏生,便利用職務之便,把竹簡寫的《尚書》裝滿一車,帶回山東濟南故鄉,藏在房間的牆壁裡,等待將來重見天日。

4年後,陳勝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天下大亂,齊國田氏的人起兵復國,自封為王侯將相,亂成一團。

隨後項羽分封諸侯,第一個起兵反叛項羽的,也是齊國田氏,於是項羽揮師北上血洗山東,不論貴族或者平民,一律坑殺,甚至放火燒城池房屋,然後俘虜婦女到軍中凌辱。

遂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人相聚而叛之——《史記·項羽本紀》。

不知項羽是不是命裡缺火,怎麼到哪都要放火……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亂世裡,山東濟南是重災區,伏生在故鄉活不下去,便帶著老婆孩子到處流浪,躲避一場又一場的兵災。

等劉邦平定天下,山東先後成為韓信、劉肥的封國,伏生才回到故鄉。

公元前191年,漢惠帝廢除秦始皇頒布的「敢有挾書者族」的命令,允許民間自由傳播《詩經》、《尚書》等典籍,這才給中國文明的傳承打開一條縫隙。

短短12年時間,早已物是人非。

伏生扒開曾經藏書的牆壁,發現大部分竹簡都壞了,要麼被老鼠和蟲子啃噬,要麼自然腐敗,那些寫在竹簡上的文章,也拼湊不起來了。

伏生苦心孤詣的整理,才搶回29篇文章,這就是流傳到現在的《尚書》底本。

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於齊魯之間——《史記·儒林列傳》。

當時中國各地都有伏生一樣的人,他們從地窖、牆壁、荒野、祖墳里,翻出埋藏多年的竹簡,重新整理出殘缺的典籍。

雖然大部分都找不到了,但有總比沒有強,要是再過20年,伏生這代人都去世了,再也沒人記得竹簡藏在何處,中國文明才真的斷了。

我們之前說秦始皇差點毀了中國,就差在這一點,好在仁弱的漢惠帝、護書如命的伏生等學者,幫中國接上差點斷掉的文明脈絡。

天下太平,自然要追求文治。

當初劉邦入咸陽的時候,猶如暴富的屌絲,什麼都不管,直接跑到秦宮摟美女喝美酒逍遙度日,樊噲和張良怎麼勸都沒用。其他將領也覺悟不高,都在趁機撈好處。

唯有蕭何不喜歡財富,反而命令士兵封存秦國府庫,搶到秦國用100多年積累的戶口、田畝、政令等文書檔案。

以後幾年時間,蕭何帶著這批檔案南下漢中,接著又回到關中。

漢朝平定天下以後,蕭何給劉邦營造未央宮,順便在未央宮附近建造石渠閣,用來存放秦國的文書檔案,其實就是個初級圖書館。

和伏生回鄉、蕭何造石渠閣陸續進行的是,漢朝政府開始廣開獻書之路,號召家裡還有藏書的學者,抄一份給朝廷,或者直接到長安講學。

這件事從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一直做到漢成帝,持續近200年,而漢朝政府收集來的藏書,就放在未央宮旁邊的石渠閣。

漢朝君臣在石渠閣講經論道,談論治國政策和學術,而且司馬遷寫《史記》,也是讀遍石渠閣藏書才寫的。

可以說是石渠閣成就了漢朝的文治武功。

經過近200年藏書,石渠閣的典籍堆積如山,中國文明才稍微恢復元氣。但是有些東西,永遠消失在項王的煙火裡,再也找不到了。

三、

隨後千年,中國文明始終在毀滅、重聚的輪回中曲折前進。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起義軍攻入長安,漢朝用200年恢復的石渠閣典籍,基本毀於戰火。

東漢用200年時間重新恢復典籍,又在三國前夕、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和洛陽城一起燒毀。那些流落民間的布帛書籍,也被軍人搶走做成布包,用來裝零碎東西。

曹操掃平中原,重新整理典籍。

他知道學者蔡邕藏書很多,女兒蔡文姬肯定知道不少,便在贖回蔡文姬之後,讓她把讀過的書寫出來。

蔡文姬告訴曹操,蔡邕確實留下4000卷書,但是都丟了,現在只記得400卷。

曹操也沒辦法,那就寫下來吧。

經過曹魏和西晉整理,中國典籍恢復到3萬卷,但是西晉末年爆發五胡亂華,這些書又毀了,東晉遷都江南,只剩下3000卷。

南北朝的時候,別看南朝四國的武力不行,文治卻繁榮的一塌糊塗。

經過百年重新收集,謝靈運寫了《四部目錄》,共記錄典籍65000卷,到梁元帝時國家藏書14萬卷,可謂前無古人。

然而侯景造反殺入建康城,只剩下4000卷。

而北方渡過混亂年代之後,有了穩定的政權,也開始重聚典籍恢復文明,隋煬帝時代達到恐怖的37萬卷書。

倒不是中國的書突然變多了,而是隋煬帝擔心典籍失散,每部典籍寫了50個副本。

但是隋煬帝的苦心,被隋末亂世給毀了,只留下洛陽的8萬卷。

就這,也沒保住。

李世民在「虎牢之戰」後攻克洛陽,準備用船把8萬卷書運回長安,卻在河裡觸碰暗礁,這些書幾乎都翻到河裡去了,留存下來的不足20%。

李世民登基,唐朝進入上升階段,魏徵等人開始收攏典籍,要麼從民間買書,要麼請學者背誦,到唐玄宗開元年間,恢復到52000卷。

緊接著就是安史之亂,散亡殆盡。

晚唐重新收集到56000卷,在黃巢之亂的時候,和長安城一起毀於戰火。《舊唐書》裡的記載非常淒慘:

尺簡無存、所傳無幾、平時載籍世莫得聞。

此後北宋重新收集,毀於「靖康之恥」,南宋再恢復文明,毀於蒙古入侵。從秦始皇焚書到蒙古入侵,明朝胡應麟稱為「十厄。」

國興書聚,國亡書散,中國文明的命運基本如此。

承載中國文明的典籍不斷消散,卻又不斷重聚,很多典籍都消失不見了,但那些中國文明的核心如《論語》、《孟子》、《史記》、《漢書》等典籍,卻經過無數劫難,最終流傳下來。

歷經三災九劫,中國文明歷久彌堅。

時間進入明朝,朱棣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決定做出前無古人的業績來洗白,便想修一部巨著造福萬代。

他命令謝縉主持編纂一部大典,要求是包括炎黃以來的經史子集和天文、地理、醫卜、技藝等等。

總之一句話,把中國能找出來的書都編進去,保存中國文明。

經過4年的努力奮鬥,累計3000學者參加編纂,終於在1407年定稿,朱棣賜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共22877卷,11095冊,匯集古今圖書7、8千種,可以說是明朝以前的文明總結。

朱棣估計,只要中國有《永樂大典》,文明就不會斷了吧。哪怕遇到兵荒災禍,誰能把《永樂大典》毀了不成?

朱棣想的太簡單了。

中國歷史上毀掉的典籍近百萬卷,可能一場大火,就能毀掉一個王朝幾百年的努力,中國文明無數次走在毀滅斷代的邊緣,能連續不斷的走到明朝,已經是天佑中國了。

區區一部書,在歷史的洪流面前又算什麼?

而且《永樂大典》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只有一部「永樂正本」,沒有任何備份,稍微出現意外,朱棣和三千學者的心血便付之東流。

直到嘉靖末年,高拱和張居正才選出109名寫手,開始抄錄副本,足足用了5年時間,《永樂大典》才抄錄完畢。

但是後來《永樂大典》的正本突然消失了,有人說是給嘉靖陪葬,顧炎武說是全部丟了,到底怎麼回事,現在都沒人能搞明白。

現存不到4%《永樂大典》 每冊都孤本

等什麼時候開啓嘉靖皇帝的永陵,說不定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

而副本也在不斷丟失,到清朝乾隆年間,只剩下8000多冊,另外3000多冊已經找不到了。

1772年,安徽學政朱筠上書乾隆皇帝,請求恢復丟失的《永樂大典》,用官話說就是輯佚。

乾隆皇帝正處於「盛世」階段,沒理由不同意。

於是乾隆皇帝命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統統匯編到一起,賜名為《四庫全書》。

20年後《四庫全書》完成,共收錄書3460種、79000多卷、36000冊,共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是中國有史以來最豐富完備的大典,屬於中國文明的集大成者。

很多人覺得,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毀掉70000卷書,而且還在書裡修改史料,根本沒什麼可吹的。

其實這件事也要分別來說。

乾隆皇帝確實修改了很多史料,也毀掉很多書,這是板上釘釘的黑點,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但是《永樂大典》流傳到光緒年間,只剩下可憐的800冊,很多典籍都失傳了,如果沒有《四庫全書》的話,中國文明就是散亂的、沒有主線的,再加上面臨白人入侵的年代,很多東西就接不起來了。

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確實有問題,但有書總比沒有強。

《四庫全書》完成以後,乾隆皇帝命令建立紫禁城文淵閣、瀋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文津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分別珍藏這套大書。

至此,中國文明有了7個備份,除非亡國滅種,否則總有崛起的一天。

四、

在治亂循環的古代中國,除了國家定期整理恢復典籍,民間藏書也特別流行,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伏生」們,在朝廷之外保存了中國的文明。

到了清朝末年,中國有四大藏書樓:海源閣、皕(bi)宋樓、鐵琴銅劍樓、八千卷樓。

海源閣源自錢謙益的絳雲樓,後來絳雲樓失火,剩下的書被述古閣和汲古堂收藏,進入清朝又歸於徐、季兩家,再往後歸於樂善堂,樂善堂主人犯案被殺,藏書大部歸於海源閣。

其中宋元珍本有464部,明清本3216種,總藏書20萬卷。

皕宋樓興起於同治年間,收集了十幾家破產藏書家的藏品,數十年積累了15萬卷書。

鐵琴銅劍樓源自清朝初年。

黃丕烈等藏書家破產後,書籍大部分被藝芸書捨收走,清末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藝芸書捨破產,藏書一部分歸於海源閣,一部分歸於鐵琴銅劍樓。

此外又收了「宋元珍本甲於吳中」的恬裕齋,鐵琴銅劍樓的藏書達數十萬冊,足以和海源閣分庭抗禮。

八千卷樓是最傳奇的。

太平天國攻杭州的時候,文淵閣的藏書流落民間,藏書家丁丙、丁申兄弟抄底買書,基本買到文淵閣的精華藏書,其中就有8000冊《四庫全書》。

眼看文淵閣的《四庫全書》要毀了,怎麼辦呢?

丁氏兄弟開始補書。

他們家是杭州土豪,本來就收藏了天一閣、絳雲樓、藝芸書捨等數十家藏品,家中藏書無數,比《四庫全書》收集的典籍都多。

於是在文淵閣重建之後,丁氏兄弟按照《四庫全書》的目錄,用7年時間,基本恢復文淵閣《四庫全書》的原貌。

此後丁氏兄弟在八千卷樓之外,另外建了後八千卷樓、小八千卷樓,其一藏《四庫全書》收錄的書,其一藏《四庫全書》沒有收錄的書,其一藏宋元明的珍本、善本。

三座八千卷樓,藏書超過20萬卷。

中國文明典籍傳到清末,和朝廷恢復典籍一樣,已經出現越來越集中的趨勢,這四座藏書樓幾乎收藏了最精華的部分。

那就有個問題,這數十萬卷書都去哪裡了?

其實都歸公了。

清末民國重起戰火,再加上洋人侵略中國,導致中國的小農經濟破產,以土地為經濟基礎的地主,幾乎都沒有實力繼續藏書了。

1907年,皕宋樓的陸家破產,藏書以10萬元的價格,賣給日本財閥,當時的人都罵陸家子孫是敗家子。

有了這個教訓,不僅國家政府開始收購私人藏書,民間藏書家們也願意賣給國家,而有些品行高潔的學者,甚至直接捐贈給國家圖書館。

不為別的,能維持生活又保存文明,何樂而不為?

在這種大背景下,包括四大藏書樓在內的民間藏書,開始向國家圖書館匯聚。

海源閣的藏書經過幾次劫難,一部分賣給北京圖書館(現中國國家圖書館),一部分捐給山東圖書館,還有一部分被國府帶到台灣。

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成立江南圖書館(現南京圖書館),為了防止古籍外流,把八千卷樓的藏書全部買來,藏入公立的江南圖書館。

鐵琴銅劍樓的藏書散落不少,剩下的全部進入北京圖書館(現中國國家圖書館)。

這四大藏書樓的書,凡是有條件的,都歸國家了。

而其他藏書豐富的學者,或賣或捐,基本也都歸於國家所有。

1919年梁鼎芬去世,其子捐獻600箱書給廣東省立圖書館。1929年梁啓超去世,4萬冊書永遠寄存北京圖書館。

1949年傅增湘去世,雙鑒樓藏書捐贈北京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

1951年潘世茲從香港運回家傳的宋版珍本,捐獻給北京圖書館。

其他如天一閣、嘉業堂、玉海樓、五桂樓等私人藏書樓,都在新中國成立後,將私家藏書捐獻給國家圖書館。

百川歸海,萬卷歸國。

自秦始皇和項羽焚書起,承載中國文明的典籍,經過2200年不斷的毀滅重聚,終於在官方層面以《四庫全書》的形式總結,民間層面以捐獻歸公的結局落下帷幕。

五、

全世界都有一個疑問:中國文明為什麼能夠延續5000年,從來沒有間斷過?

其實中國文明面臨很多次劫難,每次都是命懸一線,稍有不慎便會文明中斷,從此不知祖先的豐功偉績,也不知道自己從何處而來,和印度同病相憐。

但中國有一個優秀傳統:珍惜典籍。

不論是歷朝歷代不斷重修經典,還是伏生等學者以死護書,或者明清地主私人藏書數十萬卷,都在最大限度上保存了中國典籍。

不管他們各自有什麼目的,起碼中國文明的載體是守護住了。只要其中有人偷懶,中國就不是現在的中國。

可他們歷經數千年,卻不約而同地做出相同的選擇。

這就是烙印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基因:

書在、人在、國就在。

哪怕是國破家亡、哪怕是神州陸沈,只要有一個人、一本書,這個國家就沒有亡。

而這些典籍流傳至今,我們才能知道來自何處,未來將去向何方。

《典籍裡的中國》有句話說的非常好:

華夏為何一體?

自古就是一體。

正是伏生、曹操、蔡文姬、謝靈運、李世民、朱棣和丁氏兄弟等無數護書人的努力,我們才有資格說出「自古就是一體」這句話。

而有書有人有國,才成就了中國文明5000年不朽,並且繼續傳承下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