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烏克蘭戰爭進入拉鋸模式,普京也在試圖求變。
所謂拉鋸戰,也就是消耗戰。俄羅斯並不是在和烏克蘭拼消耗,而是和整個北約拼消耗。
雖然說俄羅斯地大物博,不缺石油、資源、糧食這些戰略硬通貨;但是工業文明週期內,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僅僅只有石油、資源和糧食這些基礎物資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很多配套產業、國際社會的支持,以及產品銷售市場。
現在俄羅斯工業配套方面遭到西方制裁,國際輿論方面被西方塑造為反面角色,產品銷售方面也頗受影響。這種情況下,作為俄羅斯的舵手,普京在嘗試著打開新局面。
01 、軍事,極限施壓
軍事層面是兩手抓。
俄羅斯軍事層面第一步,蠶食更多烏克蘭土地。
俄羅斯打出的旗號是解放東烏,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羅斯的低階目標是烏克蘭裡海–黑海沿岸的領土,高階目標是整個烏克蘭。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7月20日在接受《俄羅斯新聞社》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地理環境不同了,這不僅僅是盧甘斯克和頓涅茲克,還有赫爾松地區、扎波羅熱地區(均位於烏克蘭南部)和其他一些地區。這一進程還在繼續,並將持續不斷地繼續下去」。
拉夫羅夫這番話,等同於代表俄羅斯向外宣佈,俄羅斯要佔領更多烏克蘭領土。
獲取更多領土的另一個目的,也有軍事恐嚇的用意。畢竟戰爭消耗很大,俄羅斯急切希望讓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以及東烏獨立。
俄羅斯軍事層面第二步,對烏克蘭軍方高層大力追殺。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主席亞歷山大·巴斯特里金表示,俄羅斯正在對參與炮擊頓巴斯地區的烏克蘭高級軍官進行調查。
「在初步調查過程中,已確認220多人參與了危害人類和平與安全的罪行,這一數字包括烏克蘭軍事最高司令部的代表,以及轟炸平民的軍事分遣隊指揮官。」
這個調查,相當於從個人層面對烏克蘭軍方高層施壓。但最終能起到多少作用,那就交給時間來驗證了。
02、政治,分化瓦解
政治層面便是極限施壓。主要有三招。
第一招,把澤連斯基政府和烏克蘭人民區分開來。
7月24日報道,拉夫羅夫在訪問埃及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對烏克蘭人民表示同情,他們本應過上更好的生活。讓我們感到遺憾的是,烏克蘭的歷史正在我們的眼前被破壞。此外,我們還對那些聽信烏克蘭及西方國家宣傳的人表示遺憾,因為這種做法是讓烏克蘭成為俄羅斯『1永遠的敵人』,這種企圖不會成功。俄烏兩國人民將繼續生活在一起,我們會幫助烏克蘭人民擺脫目前反人民和反歷史的政權。」
——相當於表態要顛覆烏克蘭政權。
這是一個標誌性的變化。要知道即便是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初,也聲稱不尋求顛覆澤連斯基政權。現在俄羅斯說要幫助烏克蘭人擺脫澤連斯基政權,體現出政治上極限施壓的目的。
從政治層面來說,俄羅斯當然不能直接說想要烏克蘭的土地,但是說幫助烏克蘭人擺脫澤連斯基政權,相當於尋找一個政治上的藉口。這絕對不是一個政治口號,而是有配套的行動。
第二招,吸納烏克蘭人入俄。
7月11日,普京簽署總統令,規定所有烏克蘭居民可通過簡化程序申請獲得俄羅斯國籍。這個法令有兩個作用。
其一,吸納烏克蘭親俄派加入俄羅斯。
由於歷史原因,烏克蘭有相當一部分親俄派。
其二,給不滿當局的烏克蘭人提供一個出路。
考慮到澤連斯基現正在烏克蘭抓內鬼,肯定有部分人心生不滿。
第三招,對佔領區搞去烏克蘭化。
7月25日,被俄羅斯佔領的赫爾松州宣佈,不再使用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全面轉為使用俄羅斯盧布。
此前還有消息宣稱,赫爾松要公投加入俄羅斯。根據現在這個趨勢,赫爾松公投入俄是遲早的事兒。
為什麼俄羅斯急於吞併赫爾松州?原因很簡單,赫爾松就在克里米亞旁邊。吞併赫爾松,就可以給克里米亞獲取戰略縱深。
03、外交,曲線突圍
實際上北約的輿論攻擊和政治封鎖,對俄羅斯影響也蠻大。所以普京需要帶領俄羅斯從外交層面突圍。
現階段,很明顯普京把突圍重點放在中東和非洲。
前不久普京去德黑蘭,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伊朗總統萊西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小聚了一把。其目標是通過伊朗和土耳其,加固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
7月24日,拉夫羅夫正式開啓「非洲之行」,將在5天內先後訪問埃及、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剛果(布)四國。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發佈了一段拉夫羅夫在阿盟總部(開羅)現場拍攝的視頻,並聲稱:「這是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對西方惡棍們的回應。」
視頻中,拉夫羅夫與阿盟各成員國的外長們握手時調侃,「夥計們,我聽說西方外交官要求你們,不應該給我拍照、與我合影、跟我握手、以及和俄羅斯簽署任何文件」,結果全場一片狂笑。
由此看出,俄羅斯在阿盟人緣還不錯。這主要得益於前蘇聯留下的紅利。
回到現實層面,由於中東和非洲需要俄羅斯的糧食,所以俄羅斯在非洲還是有一定的迂迴空間。
俄羅斯外交突圍的另一個方向在歐盟。
眾所周知,當今烏克蘭的事兒,烏克蘭自己說的不算,而是牽扯到整個西方。
西方支持烏克蘭,但也不是鐵板一塊。德國和法國的利益和英美完全不同。
美英想要歐洲和俄羅斯繼續耗,那樣歐洲的財富和精英就會持續不停地流向美英。戰爭爆發後,歐元貶值就是例證。
德國和法國還是從大歐洲的角度出發,想要俄烏和談。
普京也在嘗試武力施壓,測試德國和法國的底線。隨著夏日即將過去,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大增。法國和德國掌舵的歐盟,會承受更大的能源壓力。
在普京的預期中,最好德國、法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和美英翻臉。這個設想,目前看來很難,畢竟法國、德國還沒有和美英翻臉的勇氣。
簡而言之,烏克蘭戰爭是一場全方位的絞殺戰。俄羅斯、烏克蘭以及西方,都在全方位發力,試圖搞死搞殘對方。但是這些都改變不了戰爭的長期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