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超英國——摸著中國的石頭過河!

纵横十

印度經濟超英國,成為了這兩天熱議的一條消息,想必諸位都已經知道。

對印度,作者的觀點一直是:印度想要發展起來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它能走多遠!

印度的發展,不會是問題

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當部長的時候,就注重學習中國,2014年成為印度總理後,更是如越南一樣,摸著中國的石頭過河。

總體來說,莫迪幹了三點:

1, 改革開放——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對內,莫迪進行了GST稅改,農業改革,甚至連廢鈔這樣的極端手段都搞出來了,不過阻力很大。

特別是去年的農改,大量印度農民持久性抗議,最後迫使莫迪政府不得不一定程度讓步與妥協。

對外,憑借自身14億的市場及眾多年輕勞動力,加大外資吸引力度,並利用中美交鋒的國際大環境,積極吸引外企入印度投資辦廠;

2, 大搞基建

也就是推進傳統的「鐵公基」建設,新建鐵路、鐵路電汽化改造、單線改復線、推進城市化,等等。

有一個數據大概可以說明點什麼,印度的水泥與鋼鐵生產都達到了世界第二,雖然只有中國的1/10,但絕對數量已經非常可觀了。

這一點,印度搞得還算是成功的。

3, 效仿「中國制度」,推進「印度製造」

這一點,印度幹得不怎樣。

服裝、紡織、鞋子這類勞動密集型產業,印度沒乾過越南與孟加拉國,印度只獲得了一些電子產品(如手機)的組裝產業。

莫迪原本的目標是將製造業佔GDP比重提升到25%,結果反而從16%降至了14%,製造業就業減少了一半,沒有就業導致上千萬人跑回農村務農去了。

上述三點,基建方面印度還算成功,製造業比較失敗,改革開放算是半調子、喜憂參半。

印度也有自身的一些特點與優勢:

1, 相對獨立自主

世界上真正能做到獨立自主的只有中美俄三國,但印度相對其它國家來說,還算是比較獨立、不受人操控,這就讓印度有了發展前提。否則,若是受制於人,你想發展,別人不讓你搞,就比較難。

2, 擁有大量平原,意味著印度能夠生產大量糧食,養活不少人;

3, 體量不小

擁有14億口;國土面積雖然只有中國1/3,但也不小了,大體量意味著印度擁有發展潛力。

4, 低端製造業無技術門檻,只是組織實施問題

在上述7個特性下,意味著印度要發展起來,並不是問題。

因為印度只要搞搞基建、利用自身體量吸引吸引外資、搞搞低端製造業、再搞搞房地產推進城鎮化什麼的,印度的GDP必然是蹭蹭上漲。

主要原因就是印度體量在這裡,要實現一定程度的發展,不會是問題。

印度能走多遠,才是問題。

這裡有3因素:

1, 印度自身問題

印度並未進行徹底土改,這會嚴重阻礙印度發展;

印度種姓制度在法律上雖然已經廢除了,但在社會層面卻是根深蒂固,嚴重制約著印度勞動力釋放;此外,印度婦女並未得到解放,這也會極大制約印度生產力。

如此等等。

2, 西方因素——不會放過印度

當前印度的國際環境是很好的,不論美國還是俄羅斯,都積極拉攏印度,包括中國也是盡量不得罪印度,這讓印度可以說是左右逢源,擁有良好發展環境。

然而,印度作為一個潛力國家,西方必然不希望印度發展起來,它當前日子好過,僅僅是因為它目前的體量還威脅不到美國,且有中俄頂在前面。一旦它後面體量大到一定程度對美國構成威脅、一旦美國從中俄騰出手來,印度的麻煩也就來了。

這世界上所有套路,如民主、自由人權什麼的,都不過是競爭話術,剝開這些表層,內部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資源爭奪。

關於這一點,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就已經說得很清楚,光是佔全球人口20%的西方白人進入現代化,就已經把地球糟蹋成這個樣子了,如果20%的中國人再進入現代化,就再需要一個地球,若是其它人種再進入現代化,則需要6個地球。

因此,為了資源爭奪不允許其它人種進入現代化,是當前世界一系列激烈過招的本質,西方會對印度網開一面嗎?自然不會。

3, 歷史原因——工業化背景已然不在

教科書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想進入工業化,那就先從農業生產搞起,資本富集後就進入城鎮化,隨著人口流入與資本進入,進而就實現了工業化。

可是,你在全世界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一個這樣的國家,只要有一個就行了,實際上是沒有的。

這套理論,完全就是照搬西方理論的忽悠話術。

當前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都有它的歷史背景。

西方就不用說了,它是利用了近500年時間的三次大躍遷才辦到的。

二戰後,實現工業化的對象主要就4個:中國、日韓與歐洲。各位可曾想過,為什麼是這4個?

那正是因為當時有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二戰打完後,世界就立即在討論三戰,三戰的前線一是歐洲,二是中日(韓),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蘇兩大陣營才積極武裝這些地區,甚至將軍事重工業直接搬到這些地區,當年蘇聯為什麼大力援助中國工業,並非蘇聯好心,根本原因正在於此。

美國對日本與歐洲的幫扶,也基本上是不計代價,這才讓被打成一片廢墟的日本、歐洲再度快速崛起。

結果是戰爭沒在歐洲爆發,因為在歐洲發生烈度太大,都受不了,三戰苗頭在朝鮮半島發生了。

也就是說,二戰後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除了自身因素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受到當時三戰背景影響、受到美蘇兩大陣營「幫扶」的影響,從而實現的。

除此外,你在全世界再找一個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看看,一個都沒有。

論人口、地理環境、體量,印度、非洲與拉美都很好,為什麼先發展起來的不是它們,而是中歐日韓這些地區,原因就在此。

介紹這段歷史,是想說印度沒有趕上這種歷史機遇,它還能不能上得來,就是大問題。

當然,有一點似乎是印度的機遇,即中美交鋒,美國有可能扶植印度對抗中國。但相較於當時面臨的三戰熱戰較量,中美間難以形成集團性熱戰,美國對印度的工業化扶持也就不存在;況且有了中俄的前車之鑒、加之上述第二點「資源之爭」,美國恐怕不會再幫扶一個潛在對手,讓一個新的威脅出現。

上述三點,決定了「印度能走多遠」將會是一個巨大疑問。

綜合起來看,鑒於印度自身體量,它會一定程度的發展,必然不是問題;然而,由於印度自身內部問題、西方遏制、工業化歷史機遇消失等因素,印度能走多遠才是問題。

當前印度,只要在基建、房地產(城鎮化)、吸引外資、低端製造業等方向多努力下,印度經濟會高速發展必然不是問題,並且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超過德國、日本也只是時間早晚。

但當它的GDP達到10萬億美元上下時,當它基建搞得差不多、當它淺水區改革搞得差不多、當它低端製造業已到盡頭,它還能不能繼續向前走得動、進入深水區改革還改不改得動、其製造業還能不能像中國一樣升到中端甚至是高端、西方還允許不允許它繼續向前成為西方的威脅……這都將是大大的疑問。■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