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場突變,有四個關鍵問題被人忽略了

梅新育

近一周來烏克蘭軍隊的大規模反擊是否標誌著這場戰爭的全面轉折?

毫無疑問,烏克蘭及其支持者希望這場反擊能夠如同第四次中東戰爭沙龍突擊蘇伊士運河那樣全面扭轉戰局,烏軍確實也取得了2月24日開戰以來從未有過的戰果;

但綜觀各方面情況,烏軍此次反擊實際戰果不能過度高估,這是一場持久戰而非速決戰,持久戰結局主要取決於雙方自身而不是外援,俄羅斯綜合國力大幅度領先於烏克蘭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俄軍在這場戰爭中犯下的失誤並非決定性的,即使有西方援助,俄羅斯最終獲勝的概率仍然較高。

烏軍此次反擊實際戰果不能過度高估

烏克蘭軍隊這次先後在南線的赫爾松和中線的哈爾科夫-頓巴斯兩個方向發動了反擊,在南線赫爾松的反擊只能說是失敗,在中線的哈爾科夫-頓巴斯方向上取得了較大戰果。

但即使澤連斯基宣稱的已經奪回6000平方公里土地是真,與開戰以來俄軍奪佔的12萬平方公里土地相比,這也不過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並沒有看到烏軍殲滅俄軍多少兵力有生力量。

這次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方面戰報含水率比俄方戰報高出不少,將俄羅斯公司製作的遊戲畫面說成是烏克蘭空軍「吊打」俄羅斯空軍,宣稱烏克蘭老太太投擲酸黃瓜擊落俄軍飛機,把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中街頭鬥士向烏克蘭政府軍裝甲車投擲燃燒瓶的視頻說成是今年這場戰爭中烏克蘭民眾「抗擊」俄軍,烏克蘭軍隊背著移動界碑找地方拍攝然後宣稱己方反擊抵達戰前俄烏邊界,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被重傷、甚至擊斃……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即使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主席就哈爾科夫-頓巴斯方向伊久姆戰局接受採訪時,表態也很謹慎,稱他們看到的情況表明俄軍是主動撤離。

當前的烏克蘭戰爭已無可能迅速結束而必然延續相當時間,這對於冷戰後的俄羅斯並非初次經歷。

冷戰結束後,僅在本土,俄羅斯就經歷了兩次慘烈的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1994年12月開戰,1996年8月停火;第二次車臣戰爭1999年8月開戰,大規模作戰2000年6月基本結束,平叛主力2001年1月開始撤離車臣,反恐游擊戰此後繼續延續數年。

在延續較長戰爭中,最終勝利一方經歷過具體戰役失敗,這種情況在戰爭史上司空見慣,十月革命後紅軍擊敗白軍和外國干涉;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勝利後,蘇軍都經歷過戰役失敗,有的戰役失敗損失還很大;布爾戰爭中的英軍,……莫不如此。

因為這次烏克蘭軍隊反擊取得了一些戰果就認定俄羅斯已敗,這是把戰爭當作遊戲了。

冷靜全面評判俄軍戰鬥力

這場戰爭爆發迄今的俄軍表現,需要冷靜全面評估。

俄空降兵直取基輔機場,前鋒降落之後以少勝多抵抗住佔壓倒多數烏克蘭守軍進攻,充分顯示了俄空降兵的戰鬥力相當強。

北方戰線陸軍從切爾諾貝利方向突破,這個突擊方向選擇非常出敵不意,可與二戰時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之舉相比。

保留重兵防範西方干預,這也是正確的。

……

個人以為,錯誤之處是一開始投入入烏作戰兵力太少,外加一些舉動比較教條,如閃擊進軍的坦克裝甲車甚至乖乖等候紅綠燈,這類事情不像打仗。

俄羅斯、烏克蘭確實本是兄弟,民心是應該爭取的……但戰爭就是戰爭。

在結束閃擊之後、這次烏克蘭反擊之前的作戰中,俄軍暴露出了許多缺陷不足,特別是海軍主力戰艦的損失令人震驚,但陸軍在馬里烏波爾的巷戰打得不錯,表現好於美軍冷戰後打的主要巷戰,如伊拉克戰爭中的費盧傑巷戰:

費盧傑是伊拉克宗教城市,面積10.5平方公里,佈局與建築很大程度上停滯在中世紀水平,美軍對守城反美教派武裝佔有壓倒性裝備優勢,進攻費盧傑之戰從2004年11月7日至12月23日,費時1個半月,美軍共發起空襲540次,陣亡82人,非戰鬥死亡6人,負傷1100多人;伊拉克政府軍死8人,傷43人;美軍宣稱擊斃反美教派武裝1200餘人。

指揮美軍費盧傑之戰的「瘋狗」馬蒂斯後來於2010—2013年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監控中東、南亞,監督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特朗普執政時一度出任美國國防部長。

相比之下,馬里烏波爾市區面積244平方公里,是費盧傑的23倍以上,又是蘇聯工業化時期規劃建設的重工業城市,烏克蘭軍隊自2014年以來在此經營工事長達8年之久,守軍八千餘人為烏軍精銳,進攻方俄軍沒有太大兵力優勢,從3月中旬開始進攻到5月中旬亞速鋼鐵廠守軍投降,歷時約兩個月。

兩相對照,馬里烏波爾之戰俄軍表現優於費盧傑戰役美軍,表明俄軍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俄軍傷亡軍官較多,也表明這支軍隊保持了軍官身先士卒深入一線的作風。這一階段俄軍的戰鬥有些失之過於保守,缺乏好的圍殲戰,主要原因應該是烏軍自知不能與俄軍野戰對抗,選擇據壘固守,且頓巴斯、哈爾科夫等地經過了烏克蘭近8年的工事建設備戰。其次是俄方始終沒有動員,參戰兵力不足。

俄羅斯立足應對持久戰的有利條件

閃擊不成之後,無論俄羅斯方面如何期望盡早以有利條件結束戰爭,他們都應該作持久戰打算。

到目前為止,俄羅斯應對西方制裁狂潮的經濟應戰表現非常出色;而且從其鞏固農業生產等方面來看,俄羅斯是作了持久戰準備的。但其經濟持久戰要能成功,現在使用得比較令人眼花繚亂的能源戰手法就需要考慮下一步,即如何應對歐洲努力要搞的能源替代。

有些短期收益明顯的能源戰手法在長期內會激勵對方能源替代而事與願違,這就需要俄方著眼持久,通盤籌劃。儘管烏克蘭獲得了西方巨額軍援,但在持久戰中,武器自產國優於武器依賴進口和援助國家。

就總體而言,蘇聯是工業革命以來在制裁環境下從農業國實現工業化飛躍的國家,給俄羅斯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與精神財富;現在的俄羅斯與蘇聯初期相比,也有較好條件應對西方制裁。西方制裁俄羅斯狂潮雖然聲勢唬人,但這個世界上不願意盲從西方趟這灘渾水的國家是大多數;從世界經濟份額來看,西方陣營佔比也已經明顯下滑。

歐洲潛在變局可能影響烏克蘭戰爭走向

烏克蘭戰爭是冷戰後迄今全世界規模最大、預計對世界格局走向也最為深遠的正規戰爭,這場戰爭的突出影響之一,就是加速了歐洲在世界經濟政治體系中的地位下降。

俄羅斯對烏軍這次反擊的回應之一是開始打擊烏克蘭電力等基礎設施,相信還會繼續擴大打擊規模。由於烏克蘭從6月份就開始向歐洲輸電,且雙方籌劃進一步擴大供電,俄羅斯此舉除了對烏克蘭自身的打擊之外,還會加劇歐洲的能源短缺。

在通貨膨脹、能源短缺、戰爭、美歐貨幣政策收緊等重重衝擊之下,年內、明年不排除歐盟國家中爆發經濟金融危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波蘭,從經濟金融指標來看,這個國家已進入當前經濟金融危機風險概率最高國家行列;而且它是歐盟成員國但非歐元國家,意味著該國爆發貨幣大幅度貶值的貨幣危機風險高於歐元國家。

偏偏波蘭對烏克蘭戰爭反應比一般歐洲國家強烈得多,以此為由擴大軍費開支的幅度大得多,僅7月27日宣佈的韓國軍火訂單就有980輛K2主戰坦克、48架FA-50輕型戰機、648門K9自行榴彈炮。經濟壓力沈重、風險急劇上升之際如此大幅度增加軍備開支,波蘭會不會成為引爆歐洲經濟金融危機的突破口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