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修復困難重重,「吸走」歐洲製造業各國競相發力

觀剡財經

能源供應一波三折,關於如何「吸走」歐洲製造業的爭奪,東歐和東南亞短板明顯,中美兩國各自發力。

「北溪」天然氣管道突然被破壞,震驚的是世界各國,恐慌的則是歐洲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此前俄羅斯只是把住了「北溪」的開關待價而沽,而現在隨著不知名的外力破壞,根據損壞的情況「北溪」短期內想要恢復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已近乎不可能。

民間用氣歐洲各國在一番高價惡補之後已經有了差不多的儲備,也能鼓勵民眾略微克服一二,工業用氣則將受到嚴重影響,從美國飄來的高價LNG船數量和載量並不能很好的滿足歐洲大陸的產業用氣要求,差額較大。

穩定的能源供應是製造業正常運轉的基本條件,俄烏衝突以來持續的能源不穩定,已經讓嗅覺敏銳的歐洲企業被迫開始了從訂單流轉到產能遷移的自救之舉。這其中,尤其以汽車、化工等領域為主。受限產業基礎和市場規模,東南亞和東歐少許消化了一些訂單,較多的訂單流向產業鏈更完備、市場需求更強烈的中國,而產能的遷移,則成為中國和美國的競爭焦點——在「吸走」歐洲製造業這一目標上,兩國各有優勢,競合關係也頗為複雜。

歐洲製造業,準確地說是德國、意大利與西班牙等少數國家的經濟正在反復經受能源短缺的折騰,意大利的選舉結果已經說明了問題所在,德國出現了數十年未見的貿易逆差。

然而其他歐洲國家卻可能從這亂局裡獲利:核電發達的法國有自己的能源供應,甚至可以向德國出口以拿捏對方;北歐三國一方面有新能源一方面有油氣資源,只恨沒有地方和人手承接德、意等國的企業;東歐國家過去為德國貢獻了大量的高教育人口和基礎工人,現在它們可以反過來接收一部分德國的製造業了;波羅的海三國不差錢,只要能讓俄羅斯不快樂就行……

被「吸走」的歐洲製造業產能終有回流的時候,但現在,如何在全球經濟下行時期吃到這一波紅利才是關鍵。

印度似乎做好了準備,有的德國企業如汽車零部件企業Bgra就一邊將產能轉至捷克,一邊考慮在印度落子一二,但幾年來數千家外企從印度跑路讓德國企業心存疑慮,實際動作較少,反而是美國企業加大了在印度的投資。至於東南亞國家,歐洲企業只看得上在現代製造業與金融科技上實力強勁且利好政策步幅極大的新加坡,新加坡各大工業園正迎來歐洲企業的入駐潮,其他國家由於孱弱的產業基礎與尚有待加強的基建而不予過多考慮高端製造業,低端製造業則已被從中國轉移而至的企業佔據。

過去數月加速佈局中國或臨時轉向中國的歐洲企業,以化工企業與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為主,也有半導體與生物領域的投注。歐洲化工巨頭如巴斯夫、英力士、殼牌等今年以來動作頻頻,失去了俄羅斯廉價能源的歐洲化工企業必須另辟蹊徑鞏固自身的行業地位。

巴斯夫的三期工程價值百億歐元,英力士與中國石化的三項協議價值70億美元;巴斯夫搞出了中國化工領域的第一個完全獨資企業,英力士與中國石化的兩家均分股份企業分別落子上海、寧波和天津建設化工項目;殼牌和中海油的雲簽約敲定了160萬噸/年乙烯的惠州項目——中國最有價值的經濟發達地區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悉數在列。

海南自貿港也迎來了道達爾能源的關注,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涉及領域廣泛。德國科技公司默克在醫藥、生命科學和電子科技三條賽道同時加註中國:半導體薄膜材料和電子特種氣體的量產工廠、OLED材料生產基地、生物安全檢測機構或已建成或將在明年正式運營。

但真正的獲利者是美國產業界,能源巨頭的海量收益只是一波快錢,產能和工作崗位才是被看重的長遠收穫。鋼鐵製造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將德國工廠的產能轉給了位於美國的工廠,荷蘭化學公司OCI擴建設在美國的工廠,寶馬宣佈加重投資在美國的電動車市場,此外,大量的德國企業正在被美國資本加速持有,巴菲特對巴斯夫的持續加倉最具代表性。

大量的德國企業選擇在美國提高生產能力的原因非常簡單:美元的高穩定性和北美市場的超大容值,以電動汽車為例,美國銷量排行榜上,除了特斯拉、福特和日韓車企,德國品牌擁有可觀的佔比。但「強龍難壓地頭蛇」,福特已經開建最大最先進的汽車生產基地,美國電動車第一品牌特斯拉已經放棄了德國柏林的工廠計劃跑回了美國,而且特斯拉還有中國上海工廠成本低廉的源源產出。

德國擁有全球2700家隱形冠軍企業的近一半,這些德國企業因為體量不大,抗風險能力並不強,這一波產能轉移潮里,就算它們留下了總部在本土,轉移出去的部分免不了受損和失去主控權——誰能盡量多的得到這些德國中型企業都將獲利重大,目前看來,我國在這一塊的爭奪上並未有多少優勢。

市場需求、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原料供應、能源成本——和真正的贏家比起來,我們耐以吸引歐洲企業產能乃至資本的籌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重、那麼多,那麼獨一無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