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北溪,強美元,這個舉動很高明,但很缺德!

戎評

前幾天,俄羅斯修往德國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雙雙被炸,在全球掀起超級衝擊波,大家又把視線投向了危機四伏的歐洲。比起是誰炸了管道,如何解決民眾過冬問題成為歐洲各國的迫切訴求,這可能比正在發生的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更令歐洲政客感到頭疼。

對於全球金融市場來說,美聯儲激進加息引發的強美元仍在持續,而北溪管道被炸潛在利好美國,也讓強美元更加堅挺,這使得美國對全球經濟體的財富收割更趨深入,而激化俄羅斯和歐盟的矛盾使得俄烏戰爭在短期內結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俄羅斯遏制歐盟能源命脈的主動策略幾近失效,因為北溪管道被炸中斷了俄羅斯輸往德國的主要天然氣通道,使得俄羅斯不得不被迫關閉輸氣閥門,而北溪管道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輸氣,俄羅斯想要在談判桌上通過「斷氣」作為威脅歐盟的籌碼已經喪失了可能,這變成了一局死棋。俄羅斯已經失去了主動權,這對於其在俄烏戰場上的攻守態勢是極為不利的。

最為得益的自然是美國,除了歐洲會大量向美國高價購買替代石油和天然氣之外,美國的資金避風港地位將進一步強化,這使得歐洲的資金會繼續向美國市場轉移,從而再次強化美元的強勢地位,並對美國經濟的復甦形成資金支持。

北溪管道被炸,歐洲過冬瞄准中國

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使得本已舉步維艱的歐洲更加雪上加霜。

本來,俄羅斯可以通過天然氣的閥門作為與歐盟博弈的籌碼,如果歐盟不支持或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俄羅斯還可能打開天然氣閥門向歐盟輸送天然氣,這下可好,北溪管道被蓄意破壞使得短時間修復幾乎不可能,俄羅斯威脅歐盟的籌碼徹底失效,歐洲各國也只能破罐子破摔,不再將希望寄託在俄羅斯天然氣身上。

而如何過冬,成為歐洲民眾最為急迫的問題。

雖然說歐洲各國都在尋找俄氣的替代能源,包括從中東、非洲和美國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但畢竟天然氣進口非常依賴管道運輸,LNG運輸船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所以,這使得俄氣替代能源對歐洲各國的過冬需求是難以有效滿足的。

現在,歐洲民眾為了能夠過冬不挨凍,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取暖電器,比如中國製造的電熱毯、熱泵在歐洲賣脫銷就是最直接的證明。相比熱泵使用起來比較麻煩,即插即用的電熱毯成為性價比最高的選擇。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彩虹集團被爆炒的邏輯來源。

中國的取暖設備對部分歐洲人來說,的確是比用暖氣更加划算的選擇。比如售價方面,在亞馬遜上,便宜的電熱毯價格可低至20美元(約合人民幣143元)左右,貴一點的價格則在500元~600元左右,雖普遍比中國電商平台上的價格高,但還是比用天然氣划算。

不過,比起取暖電器的使用,發電來源才是更值得歐洲各國憂心的問題。

沒了天然氣發電和供暖,如何尋找如此龐大的替代能源呢?

面對今年的能源困境,主張環保的歐洲各國紛紛出台打臉的方案和措施。

先是奧地利和法國重新啓用好不容易關閉的火電廠,接著荷蘭也解除了對燃煤發電的限制,德國甚至被曝出可能要取消2035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6月,德國通過一項緊急法令,重新啓用被封存的燃煤電廠。根據相關數據,這將令德國煤炭發電量增加三分之一。此外,法國也於近期重啓了一座今年3月剛剛關停的煤電廠。眼下,煤電廠的工人們,正加班加點進行重啓前的緊急檢修工作,他們必須趕在嚴冬到來之前完成。

煤電成為天然氣發電的最直接替代者,儘管面臨環保主義者的抨擊,但是沒有了「麵包」,還要什麼「面子」?歐洲各國把雙標體現得淋灕盡致。

其它發電方面,受全球高溫影響,今年歐洲各地乾旱嚴重,很多河流、湖泊和水庫的水位大降,水力發電能力減弱。

而歐洲過去十年推倒了一座又一座核電站,核能在歐洲各國的發電比重也大幅下降。儘管法國還擁有一批核電站,並計劃建造更多的核電站,但並不足以滿足整個歐洲的用電需求。而且太陽能在冬天的歐洲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因此,歐洲的發電量大減。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歐洲的水力發電量減少了26%,核能發電量減少12%(僅前七個月)。

發電量不足是中國取暖器走俏歐洲的主要原因。但相比購買性價比高的中國取暖器,歐洲更為迫切的還是解決發電量不足的問題。

沒了俄羅斯天然氣,更需要尋找其它替代品,但替代品不足以滿足龐大的能源需求,使得歐洲的這個冬天將很難熬得過去。

徹底斷氣,俄羅斯能源博弈步入死局

很明顯,這次炸北溪天然氣管道主要是衝著俄羅斯去的。

有的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還認為是俄羅斯自己炸的管道,這明顯邏輯上說不通,俄羅斯要關閉對歐洲的天然氣運輸,只要關閉總閥門就可以了,犯得著去海底拿著炸藥包炸嗎?

其實,俄羅斯是此次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此前,俄羅斯打經濟戰比俄烏戰場上的熱戰還要精彩的原因,就是盧布結算令,簡單來說,就是買家要買俄羅斯油氣只能兌換盧布來買,俄羅斯因為在控制能源供給上有主動權,所以,能夠掐著歐盟的脖子,讓其不要在經濟制裁上過度跟隨美國,否則,俄羅斯就會拿斷氣作為威脅。

現在,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之後,俄羅斯雖然還坐擁天然氣,但是已經沒有說斷就斷的能力,因為北溪天然氣管道已經實質性中斷了,歐洲各國也就沒有了和俄羅斯繼續談判的希望和動機。反正已經斷氣了,不如破罐子破摔,和俄羅斯鬥到底。

因此,此次炸斷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幕後黑手,也有著希望俄烏戰爭繼續打下去的動機。

因為斷了歐盟的念想,意味著他們只能跟著美國一條道走到黑,繼續支持烏克蘭並制裁俄羅斯。這樣對於這次事件的潛在受益人來說,可以繼續不費吹灰之力就拱火俄烏衝突朝著長期化打下去,而誰最受益,答案不言自明。

美國和俄羅斯將矛頭互相指向對方。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前有關「北溪事件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的言論荒唐可笑。布林肯前一天稱,「北溪事件」的原因正在調查,「如果有關破壞活動的消息被證實,顯然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扎哈羅娃28日還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視頻並「點名」要求拜登回應。她發佈的視頻顯示,拜登在今年2月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曾威脅說:「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管道將被終結。」當有記者問該管道在德國的管轄之下,美國如何「終結」時,拜登稱:「我向你們承諾,我們能做到。」

不論如何,拜登此言論,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只會加重大家對美國的懷疑。

更何況,最近波蘭前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很簡單的一條推特,配了一張氣體洩露的海面圖,上面是一句話:謝謝你,美國(Thank you, USA)。

本來波蘭就是大家懷疑的對象之一,現在更讓全世界都看得目瞪口呆——北溪管道被炸,波蘭前外長感謝美國,這不是昭然若揭嗎?

這不得不令人猜測,北溪被炸對於美國好處很多,但是不一定是美國人自己下手。也有可能是波蘭人下手幹活。波蘭不依賴俄羅斯能源,又是反俄急先鋒,也是最近美國在歐洲重點武裝的國家。波蘭人在美國指示下,炸了北溪,把德國等國徹底綁在一起,也是有可能的。

俄羅斯肯定也沒有想到,自己輸向德國的天然氣管道會莫名其妙被炸。這直接讓自己擺在能源博弈上的籌碼變成了死棋。其實,除了美國受益,最直接受益的還有烏克蘭。

且不說,對烏克蘭境內的油氣管道有利,烏克蘭可以繼續收取龐大的過路費。

現在,俄羅斯失去了有效制約西方國家的手段,西方國家對援助烏克蘭的顧慮也會減少,屆時烏克蘭可能會收到更多的援助,而俄烏衝突也可能因此持續更長時間,戰場上的形勢也會更加充滿變數。時間拉長,反而對烏克蘭有利對俄羅斯不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9月30日說,烏方已向北約遞交快速加入該組織的申請。這不能不說是事先有預謀的一步。俄羅斯面臨的國際環境正在加速惡化,手上可供打的牌已經不多,特別是能源牌,隨著北溪被炸已經快速失去了效力。

美國進一步捆綁歐盟,德國成最大輸家

北溪斷了,對於美元和美國經濟有極大好處。

上文已經分析過,俄羅斯對歐盟的能源戰略失效,會使得歐盟和俄羅斯兩敗俱傷,而歐洲爆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美元繼續強勢,美國經濟會成為吸引歐洲資金的避風港,從而獲得支持走向復蘇。

當年,德國一門心思的投資和俄羅斯合作搞北溪,實際上就是觸犯了美國在歐洲的根本利益。

美國最害怕的就是,俄羅斯通過廉價能源與德國法國等國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一旦俄羅斯德國法國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美國在歐洲就沒辦法繼續混了。

面對北溪被炸,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經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10月1日報導,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9月30日對記者說,美國認為,「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讓歐盟國家斷絕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布林肯說,隨著冬天臨近,美國希望歐盟減少燃料的使用。

報導稱,多年來華盛頓一直試圖說服歐盟領導人,用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來換掉俄羅斯的天然氣。

布林肯在華盛頓對記者說,美國現在是「輸歐(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

布林肯還宣稱:「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一勞永逸地消除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從而挫敗(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能源武器化的手段。」

報導指出,美國很可能從「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的行動中獲益最大。

北溪被炸,德國無疑成為最大的輸家。俄烏衝突前,德國大約5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而此次管道爆炸以後,德國在短期內從俄羅斯獲得天然氣的可能性都沒有。今年很多歐盟國家,尤其是德國能不能安全過冬成了政府的一個大問題。

數據顯示,9月,德國通貨膨脹達到10.9%,是德國自1951年12月以來月度通脹數字首次突破兩位數。面對物價飛漲,德國一些企業、醫院正面臨破產風險,普通民眾購買木柴以備寒冬,驅車趕往鄰國只為能加上更便宜的汽油。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9月22日說——

由於能源成本高於以往,德國今年經濟損失將接近600億歐元,明年損失則可能接近1000億歐元。

根據德國商業銀行的數據——

德國能源密集型企業的產值已經較俄烏戰爭爆發前下降了7%,預測德國將在今年冬季陷入經濟衰退。

9月26日,「北溪一號」和「北溪二號」遭到3處破壞,洩漏區域發生水下爆炸。德國安全部門認為,管道遭破壞後已經不適合再度投入適用,這意味著德國可能永久性失去了這兩條進口天然氣的大動脈。

面對如此教訓,近期曾前往中東求氣的德國總理朔爾茨也表示,即便可以在中東獲得液化天然氣,德國今後的能源進口也不能完全依賴該地區,以前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就是慘痛的教訓。

我國作為一個能源消費大國,其中的絕大部分都需要進口,德國的教訓一定能給我們很多啓示。此外,北溪管道被炸,也給我國在國外的超級工程敲響了警鐘,如何防範類似風險,也是我們值得認真考量的問題。

不得不說,對於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幕後黑手來說,這是一箭多雕的舉動,既遏制住了俄羅斯,又捆綁住了歐盟,還將俄烏戰爭中能源博弈的天平徹底倒向了美國這邊。但這一舉動違背了國際道義和原則,屬於國家恐怖主義的範疇,是國際社會嚴厲譴責的對象,不能讓類似恐怖事件再次發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