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去中國化」,中國「去美元化」,就看誰跑得快了

雲石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危機以及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驟變,美國推動在華產業外移的速度明顯加碼,甚至為了安全,連台灣和韓國的半導體產業,也被美國列入回遷計劃;而中國方面,也在逐步推動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美國「去中國化」和中國的「去美元化」針鋒相對,一時蔚為風潮。

不過,對於這兩種趨勢,很多人都不太看好。支持中國的一方,覺得以中國在產業鏈方面無可比擬的綜合優勢,迭加未來不可避免的全球滯脹,這種大環境下,美國根本就沒有可能實現產業鏈「去中國化」——這會導致美國經濟崩潰;而支持美國的一方,雖然不否認美元的信用乃至世界貨幣地位確實有所動搖,但至今為止,依然佔據絕對優勢,而且根本找不到替代者——所謂的各國本幣結算,嚴重影響交易效率,根本不可能大範圍推廣。所以只要美國還是全球第一——哪怕這個第一的成色有所下降,但只要不崩潰,否則中國的去美元化,其實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麼,這兩種觀點,有道理嗎?如果從絕對角度來說,確實是有道理的——美國不可能完全擺脫中國製造,中國也不可能在交易中完全摒棄美元。但問題是,所謂的「去中國化」和「去美元化」,本身就不是一個絕對概念,中美本來也不是真的打算將對方徹底摒棄;二者的這種背向而行,本質上是一種相對概念,是通過降低己方經濟(金融)對對方的依附,削弱對方的經濟競爭力,進而削弱其之政治競爭力,在達到這個目標後,再將去除威脅的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造,最後重新置於自己主導的、符合自身利益的新秩序當中。

這話怎麼理解?這意思就是無論是美國的「去中國化」,還是中國的「去美元化」,這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既然只是手段,達到政治、經濟目的的手段,那本來就沒必要趕盡殺絕,只要讓這種手段的殺傷力,達到目的需要即可。

當然,不可否認,「去美元化」和「去中國化」在現實操作層面確實都有困難。但也不應忽視,無論中美,都有「去美元化」和「去中國化」的必要性:

我們首先說美國。對美國而言,「去中國化」的現實操作難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中美經濟的深度捆綁,使得大量的美資——尤其是全球化資本,其利益已經與中國市場高度關聯在了一起。如果中國市場規模小倒也無所謂,但偏偏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國,也是跟美國同等量級的市場,最要命的是,相較於老態龍鍾的西方,中國市場還有極大的增長潛力,在未來的全球滯脹大環境中,中國也是看上去唯一一個有可能保持相對較高增長速度的主要經濟體。

這就使得美資,尤其是全球化資本對中國市場欲罷不能。畢竟逐利是資本的天性,鑒於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你想要他們一下斬斷與中國的聯繫,這個無異於從它們身上剜下一大塊肉,甚至有可能讓它們傷筋動骨。而美國又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是第一權力,嚴重影響它們的利益,這個自然就要出問題。

第二,美國確實找不到合適的中國替代者。其實自奧巴馬提出亞太再平衡起,美國就已經開始在全球扶植中國的替代者,希望將產業鏈移出中國——印度、東南亞乃至墨西哥,都是美國扶植的對象。

但十多年下來,成效不能說一點沒有,但並不明顯——基本上也就只是遷了部分襯衫鞋襪等低端紡織業,以及一些電子產品的終端組裝廠,整個產業集群依然牢牢把握在中國手中。而這十年時間里,中國不斷強化自己的產業優勢,大力推動產業升級,不僅依然將部分低端製造捏在手中,而且還不斷向產業鏈上游摸索,一步步對西方中高端製造業構成威脅。

這就讓美國很麻煩。美國是一個金融國家,靠消費立國。其邏輯就在於印出美元,然後外購工業製成品,這個過程中就將大量美元輸出到全球,實現美元的全球化,進而在此基礎上構築自己的美元霸權。美國用美元換回大量廉價工業品的同時,也通過這種美元霸權,完成對全球的一波又一波收割,進而讓自己可以舒舒服服的趴在世界人民身上吸血,鑄就燈塔的輝煌。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點:其一,印出來的美元,必須要通過大量外購消費品,來實現全球輸出;其二,鑒於美元長期濫發,必須要有大量廉價工業品等穩定供應,來壓制國內的通貨膨脹。

鑒於中國製造在當今世界中無可取代的巨大優勢,如果美國推動去中國化,勢必導致供應鏈中斷,這不僅意味著美國將陷入供應緊缺,通脹飆漲,而且美元擴散到全球的路徑也會被破壞——這將對美國的經濟運行以及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造成重大衝擊。而在美元信用已經大不如前,美國通脹居高不下——未來甚至會長期滯脹的大趨勢下,對美國的殺傷力將是超級巨大的,很有可能加劇美國秩序乃至體制的崩潰。

這就是美國對中國恨的咬牙切齒,卻又投鼠忌器的原因。

但是,美國也有不得不去中國化的理由。今日之美國,說白了是靠全球吸血維持的。美國能有今日之繁榮,絕不僅僅是靠這三億美國人的自身勞動,而主要是靠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供養。以美國今日高昂的霸權維持成本和體制維持成本,如果全球吸血能力持續削弱,那不僅美國的霸權將無以為繼,就連本就十分嚴重的內部矛盾也會因利益的逐漸稀薄而越發激化,進而導致社會秩序的崩潰和體制的瓦解。

美國之所以能全球吸血,歸根結底,還是靠美國霸權。霸權的存在,才能讓美國主導全球經濟秩序,才能讓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才能汲取全球的養分為己所享用。可問題是,中國的強勢崛起,已經對美國霸權的長久穩定性,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過去幾十年裡,中國一直老老實實的扮演著美國供養者的角色,向美國輸入大量廉價工業品,並接受美聯儲印鈔機濫印的美元——基本上除了不開放金融體系方便美國肆意進出收割之外,其他幾乎能做的都做了——而且比別人做的都好。

但問題是,這種情況不會永遠持續。畢竟誰也不希望永遠當廉價勞動力,永遠給人當奴口,隨著中國產業鏈的逐漸發展和資本積累的逐漸到位,中國勢必要向產業鏈中高端升級,勢必要讓自己的國家走向富強。最要命的是,中國不是小國,而是跟美國同等量級的世界級地緣大國,所以中國一旦崛起,勢必會對美國霸權構成致命威脅——就算中國本身無意取代美國,但光它自己的強大,以及對其他國家的吸附力,就足以讓美國全球霸權瓦解。

這對美國來說,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是關係到自己霸主地位,自己這套全球吸血模式還能不能繼續玩下去的問題。所以,雖然中國一直以來都很老實,但只要有這種趨勢,美國為了自己的長久嗜血,就必須把中國壓下去。

對於這一點,美國是有舉國共識的——不光是民間、政界,就是一直趴在中國身上嗜血的全球化資本,其實從長遠看,也是支持美國遏殺中國的。

只不過,由於過去這些年美國趴在中國身上吸血吸的太爽,養成了依賴症,所以如果立馬脫鈎,美國自己承受不了——不光是全球化資本,就是整個美國體制,都承受不了跟中國立馬脫鈎的嚴重後果。

長期利益與中短期利益,在這裡構成了正面衝突。

那怎麼辦?那就只有逐步脫鈎——一點一點的將產業鏈遷出中國,一步一步的將中國製造從自己乃至西方供應鏈中清除——這種緩步走,既可以實現消滅中國製造海外市場,進而削弱中國產業鏈循環運行能力,瓦解中國經濟動能的目的,同時所造成的損失又相對可控,不至於驟然猛烈到讓美國的體制、民眾以及資本都無法承受——這是最符合美國利益的選擇。也是美國推動「去中國化」的原因與現實操作邏輯。

而中國的「去美元化」,其實本質上跟美國是差不多的。

對中國來說,來自美國的遏殺,本質上也是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事——不管你本身有沒有顛覆美國霸權的想法,但你的體量和經濟成長自然路徑,決定了當你發展到這個階段,就勢必會威脅到美國霸權。所以被制裁遏制,這玩意不由你主觀意願決定,而是由客觀現實決定。

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只有想辦法應對。而應對的方法,就是去美元化。

去美元化本來就有很多好處——不必再被美國收鑄幣稅,也不必擔心被美國金融收割。只不過,以前我們要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經濟秩序,通過這種融入來發展經濟,所以不可能去美元化。但現在美國不想帶我們玩了——不僅不帶,還想圍堵封鎖我們,讓我們重新成為全球經濟孤兒,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就沒用再非要綁定美元的必要。

最重要的是,去美元化,本身也是打破美國圍堵孤立的最佳經濟手段。美國希望通過經濟封鎖和孤立,限制中國通過國際經貿獲取資源和財富的能力,進而逐步削弱中國的實力,封禁中國的發展上限。而我們自然不能讓其得逞,反而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盡一切辦法,拓展我們的全球經濟版圖。

那麼,中美誰能實現這個意圖?當然,是看誰能給第三方交往對象帶來更多的好處。誰帶來的好處多,誰說話的分量就更重,第三國就會更多的傾向於接受誰的框架,支持誰的意圖。

那怎麼才能給第三方更多的好處?這個根本層面當然還是要拼實力,拼市場規模——中美誰經濟更繁榮,自家市場規模更大,對第三方的誘惑自然就更大。但除此之外,貨幣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突破口。

你跟美國貿易,融入美國經濟圈,那自然就是要用美元。你跟中國貿易,融入中華經濟圈——按照中國的規劃,未來肯定會逐步吸引你使用人民幣。

美元的好處是佔據先發優勢——當了這麼多年世界貨幣,全球認可度和接受度高——用美元基本可以通行全球。雖然從趨勢上看,接下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確實會逐漸衰落,但那畢竟是以後的事,至少在當下,以及很長一段時間的未來,美元的全球影響力還不是任何一家貨幣可以超過的。

但用美元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劣勢。就是你不僅要承受美元長期貶值的後果,還會被美國反復金融收割。

這個是逃不掉的事。美國本身是金融立國,工業品全靠外購——這決定了濫發美元從中長期看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光印鈔票就能換商品,這種誘惑誰都不可能抵值的了;更重要的是,作為金融立國的霸主,它還會利用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製造美元潮汐收割全球——這是世界貨幣掌握者與生俱來的攫利方式。長久以來,美國對此形成了路徑依賴,賴此維持龐大的體製成本和霸權開支,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龐大的利益集團。所以你讓美國放棄美元潮汐,放棄金融收割,那是不可能的事——無論是美國國家、民眾還是利益集團,都不會答應。

但中國就不同了。中國是工業立國,攫利方式和路徑依賴是建立生產製造基礎上的貿易交換。而且中國本身不是霸主,相反受霸主打壓,所以姿態比美國更低,更需要第三國的積極支持和與合作。所以中國既沒有利用人民幣搞金融收割的能力,也沒有這個必要,更沒有這個慾望。所以用人民幣,你是不用太擔心中國搞金融收割的把戲的——甚至,鑒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比美國更好,所以未來人民幣大概率還會進入長期升值通道,所以使用人民幣,尤其是儲備人民幣,其實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

這就是去美元化,尤其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重好處。在這場封鎖與反封鎖的中美經濟博弈中,我們既可以憑經濟實力、市場規模這些硬條件,對第三國誘之以利,同時也可以針對美國金融攫利收割的特點,結合我們的國情,以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大義,讓第三國基於避險的訴求,加入中國的去美元化經濟圈,並借此打破美國的封鎖和圍堵,不斷擴大中國經濟版圖。

總而言之,美國的去中國化,與中國的去美元化,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美經濟博弈的主旋律,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兩大路徑,兩套經濟體系,兩套發展模式,將會隨著這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逐漸正式走向台前,而這兩套體系之間此消彼長,也將最終決定中美經濟博弈,封鎖與反封鎖的成敗。

思路已經明確,方向已然清晰,接下來,就看中美兩家,誰跑得快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