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沉默中的殺機

史客郎

近段時間,有好多小夥伴在後台留言說:這段時間,世界有點靜啊。

這種感覺沒錯。

但這種靜,只是表面現象,因為各方都在排兵布陣,爭取把自己調整到最佳位置。等有一方覺得自己已經調整到這位置了,那鬥爭又會再次火花四濺、異常激烈起來。

所以說,這種靜,其實是暗藏殺機。

有點像一個幽暗深邃的森林,看似寂靜無比的四周,不知道藏著多少危險,有多少猛獸悄無聲息地潛行著,等時機一到,就會猛撲上去,咬開獵物的喉管。

但凡走過,總會留下痕跡。

所以寂靜背後的那種重重殺機,還是有蹤跡可循的。

最近就有一件事,讓人感到了濃濃的殺機。

什麼事呢?

還是關於「北溪」管道被炸的事。

普京突然對外放話說,瑞典人已經同意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參加對「北溪」管道爆炸現場調查,在爆炸現場,俄方專家發現兩個深度分別為三米和五米的彈坑。

他這話說得,故意非常平白,沒加任何評語。

這和平時普京講話的風格,非常不同。

他講話時,哪怕本身只要把這件事說清楚就夠了,普京也喜歡附上他的評論。

這種評論,要是往好處去說,是犀利。

往壞處去說,就有那麼點刻薄的味道。

像去年這時候,當時歐洲人抱怨說,天然氣不夠用,俄羅斯人在卡他們。當時普京就馬上回嘴,先開始擺事實,跟歐洲人說,就憑你的庫存,再加上我的管道輸氣能力,再和你消費能力一比,肯定不夠的嘛!

我們中國人,話說到這裡,把事情說清楚了,也就行了。

但普京說完這些後,馬上嘲笑說:誰讓你們搞新能源的?你們難道新能源不穩定?難道不知道歐洲的冬天既沒有風,陽光也不足?

當普京突然之間,非常平靜地,只是就事論事,不加評論時,其實意味著事情可能會要變大條,就看對方識相不識相了。

果然,但普京開始說這事時,他底下的人開始動了。

俄羅斯國防部對外放話了。

原話是這麼說的:根據已獲得的信息,英國皇家海軍代表參與策劃、組織和實施了2022年9月26日波羅的海KB主義行動,導致「北溪一號」「北溪二號」輸氣管道發生爆炸。

就這些,其它的話,統統都沒說。

但它這番話一說,懂的人,馬上就懂了:因為這意味著直接下手,去炸管道的,是烏克蘭第73海上特別行動中心!

大家還記得吧?

在今年5月份,當時烏克蘭組織了一次奪取蛇島的行動。

就是烏克蘭這個中心,在英國海軍軍官指揮下幹的!

當時俄羅斯人玩了個拖刀計,先偽裝戰力不支,駐島士兵撤走,烏克蘭人見了之後大喜,趕緊派出部隊,去搶島,結果島還沒登上,就被躲在一邊、冷眼旁觀的俄羅斯空天軍飛機一頓狂轟濫炸,損失慘重。

這世上,還有什麼有點戰鬥力的部隊,在聽「英國皇家海軍代表」的指揮?

只有烏克蘭第73海上特別行動中心嘛!

這支部隊有點可惜,因為它的前身是蘇聯時的海軍第17海上特種旅,屬於精銳中的精銳,非常能打。

同時在技術,這支部隊也挺過關的:比如說在1988年時,它們就訓練了海獅和海豚,裝上技術設備,專門在水下搞偵察。

這支部隊雖說號稱「旅」,其實人數很少,人數最多時,也只有412人。

和一個營的兵力差不多。

從這裡,也可見它的金貴程度。

今年2月開戰前,俄羅斯黑海艦隊還秀了一把他們訓練的動物,想顯示說他們還有這個能力,結果證明:他們要麼在吹牛,要麼在嚇唬烏克蘭人。

這支部隊的結局很可惜的。

後來趕上蘇聯解體了嘛!

這支部隊的駐地,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按照當時的規矩,就得歸烏克蘭了。俄羅斯人不甘心,乘著蘇聯還沒解體,要蘇軍總部下了道命令,把這400多人划到北方艦隊去。

但這個旅的指揮官不同意。

他想留在烏克蘭,所以就強迫這400多人宣誓效忠烏克蘭。

大部分人不同意,結果這支部隊就散了。

有的人回家,找地方打工,養家糊口去了。

有的人去了俄羅斯的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什麼的,但當時俄羅斯也不怎麼重視海上特種作戰,他們也沒得到怎麼重用。

烏克蘭人呢,也沒搞到什麼。

1995年時,他們只留到15個人。15個人再稱「旅」,就太搞笑了,所以改稱烏克蘭第73海上特別行動中心了。

因為這支部隊有這麼段歷史,俄羅斯國防部對他們,絕對是知根知底。

甚至可能因為當年那層關係在,說不定他們在內部還有老熟人,所以是很可能掌握了一部分證據的。

所以,俄羅斯國防部這段話,說得非常有藝術:我就說結論,但證據呢,不好意思,我暫時不說出來,就等著你否認!

英國國防部呢?

馬上跳出來,說:沒這回事!這是俄羅斯人在栽贓誣陷!

俄羅斯人挺有意思的,英國人否認之後,他們不還嘴,也不拿證據出來,又換了個人,出來說這件事了。

換誰呢?

普京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他說:俄情報部門掌握的信息表明,英國參與了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破壞活動。

然後他還撂下一句話:俄方正在考慮如何對英國的行為做出回應。

和俄羅斯國防部放的話比起來,佩斯科夫說的話,又更進了一步。

這次,英國人沉默了。

不說是,也不說不是。

這種態度什麼意思呢?

就是相互考驗意志:萬一你俄羅斯手頭,什麼證據都沒有,我多言多失,萬一被你誆出什麼來了呢?

俄羅斯人挺好玩的,總統新聞秘書說話,英國人不理,他們也不追擊,又換了一個人。

誰呢?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這次她就拿出證據來了:在「北溪」管道爆炸發生之後一分鐘,當時的英國首相特拉斯就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送了一條信息,說「搞定了」。

然後扎哈羅娃說:我們想知道倫敦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就有那麼一點步步緊逼,殺氣騰騰的味道了。

然後呢,一個證人也冒出來了。

這人還是個商人,搞雲存儲服務的,名字叫金·多特康姆。他告訴BBC說:特拉斯可能不太會用手機,居然用了個「不安全的渠道」,向布林肯發了信息,結果這條消息被截住了。

這位金·多特康姆,身份有點奇特,他其實是德國人,名字叫金·施米茨,以後德國和芬蘭的雙重國籍。

但他是搞互聯網的嘛!

所以就把姓改成了「Dotcom」,就是「.com」的意思。

而且更奇特的是:他把公司辦在美國,他的人卻常年住在新西蘭。

他為啥要站出來,證實扎哈羅娃的話?

背後的事,可能就非常隱秘,至少目前不會有答案了。

直到目前為止,對不管是扎哈羅娃,還是金·多特康姆,英國官方和特拉斯都保持沉默,反正不管你怎麼說,我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

簡單來說,就是看似平靜,其實步步驚心,大家誰都不肯走錯一步路,說錯一句話,免得大禍臨頭。

對這件事,有什麼地方值得注意呢?

得結合其它新聞來看,大致有這麼三點。

第一點是:從俄羅斯的這幾天不斷的披露來看,「北溪」管道被炸這件事,極可能是美國策劃幕後坐鎮策劃,英國衝到一線來指導,真正執行的可能是烏克蘭人。

第二點是:在這件事上,俄羅斯人還是留有餘地的。它現在,只是一口緊緊咬住英國人,卻還沒拖出美國人來。其中隱含的意思,當然就是:美國人,你好自為之!

這段時間,俄羅斯人一方面咬住英國人炸了「北溪」管道的同時,還在朝美國人喊話,從外長拉夫羅夫、到佩斯科夫,甚至普京本人,傳達的意思都只有一個:如果美國願意傾聽俄羅斯的關切並重新討論安全保障問題的話,俄羅斯願意以平等地位與西方國家對話,緩解目前的緊張局勢。

第三點呢,如果美國人不聽,俄羅斯把後手也準備好了。

它已經發出了先行警告,這些天俄羅斯人不是一直在說是「英國皇家海軍代表」指揮和策劃了這件事嗎?昨天俄羅斯直接下手,把這些「代表」住的地方給炸了,究竟炸沒炸到,死傷多少,西方媒體尤其是英美媒體,一聲不響。

然後呢,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放話了。他說,俄羅斯總共動員了30萬人,已經有8.7萬人派去了烏克蘭。

什麼意思呢?

就是給美國人出道難題:我那20多萬人,你說派,還是不派去烏克蘭?

要是派了,那就戰爭長期化,大家不死不休,什麼招都使上。

要是不派,你美國得給我個說法。

其實就在進行最後的要價。

今年歐洲的天氣有點怪,是暖冬,而且在往年烏克蘭東部這時候應該陰雨連綿,地上一片泥濘,今年也沒有,所以這段時間大家都有氣無力,在東部叮叮噹噹地,繼續搞著村級械鬥,今天你打我幾炮,明天我敲你幾下。

但就算這樣,在烏東地區,現在夜間氣溫也已經到零度了。再過十幾天或者一個月,就算再是暖冬,地面也肯定會凍結,那時才是動兵的好時候。

所以俄羅斯人也不急,他們都在慢慢地等著。

等得時間越長,就準備得越充分,戰爭會越血腥。

俄羅斯會這麼幹,不奇怪。

英美會那樣反應,也不奇怪。

但奇怪的是:「北溪」管道被炸,其實受影響最大的,不是俄羅斯人少了籌碼,而是歐洲企業從此徹底絕望,堅定了出逃的決心。

為最大的受害者,歐洲理所應當知道真相,並且採取報復措施。

但至今為止,只見俄羅斯人在指控,英國人要麼否認,要麼不回應。這段時間,歐洲那麼多國家,卻都在裝聾作啞,沒一個敢出來說哪怕半句話。

這才是真正的怪事。

所以問題就來了:歐洲的男人,都去哪兒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