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籍中並沒有「疼」這個字,那時候用的都是「痛」。
要到什麼時候才出現了「疼」呢?
這個字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裡面,如《靈樞經·刺節真邪》中的「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
《黃帝內經》雖然相傳源於黃帝,但成書經歷了漫長過程,現傳版本據考證應該大體成書於西漢時期。
所以「疼」這個字比「痛」出現的應該晚很多,看起來應該是專門為某種症狀造出來的醫學專業術語。
甚至直到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尚未收錄「疼」字。
但《說文》中有一個「痋」字,解釋為「動病也」,大概相當於運動造成的硬傷。
「蟲」字在古代不單指昆蟲,而是泛指一切動物,蛇叫長蟲,老虎叫大蟲,鳥叫羽蟲,魚叫鱗蟲,人叫裸蟲。
但凡活物都可以叫蟲,所以「痋」指的應該是活物運動產生的病,大概就是各種外傷了。
後來「痋」逐漸被棄用,取而代之的就是「疼」,後世注釋中基本把兩個字等同了。
如此一來,「疼」就具備了雙重含義,一種是繼承自「痋」的外傷引起的疼痛,另一種是其本意,「風寒入侵」引起的疼痛。
從「疼」的造字來看,這個聲旁「冬」字還真是挺應景,擺明瞭就是跟「寒」有關。
被揍了、打針了、被刀划破了,這些一般都會喊「疼」吧?
如果有人打針的時候說「好痛」,倒也不是不行,但多少是不是覺著有點彆扭?
因為這都屬於外傷嘛,外傷還用不著說「痛」,說「痛」感覺就有點矯情了。
還有牙疼、胃疼、腿疼、眼睛疼,一般也會說疼,因為這些大體也都是外傷引起的。
肚子疼比較特殊,叫肚子痛好像也行,但嚴格說,如果是沒蓋被著涼導致的應該叫疼,如果是消化不好導致的應該叫痛。
當然了,這種細微差別平時用不著較真,能說明白就得了。
相比於「疼」來說,「痛」字出現的就比較早了,先秦典籍裡比比皆是。
所以是不是可以推測一下,在「疼」出現之前,大家把所有類似感覺都稱為「痛」?
於是有了酸痛、脹痛、絞痛等各種痛,痛字的應用顯然也要比疼廣泛得多。
「痛」字的聲旁是個「甬」字,原意指的是懸掛編鐘的柄,引申為連接,後來演化出了「通」字。
所以「痛」造字時大概是指與「通」相關的病,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與「疼」來自於外傷相對,「痛」一般指來自於內部,即「不通」導致的疼痛。
(不過好像外傷也可以說是氣血不通,所以也可以用「痛」。)
所以「心痛」有一種「堵得慌」無處發洩的感覺。
而「心疼」就沒有,它只是一種心臟被錘了一下的感覺。
估計這也就是「疼愛」這個詞的來源吧,看到所愛之人遭罪自己感同身受,好像心臟受到外力打擊,所以才叫「疼」,而不能叫「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