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賣台談判」正在進行!一個更危險的人物正式登台

刀劍笑

一輛駛往台北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經貿談判辦公室的小巴,這兩天讓島內綠媒很興奮。

車上搭載前來參加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的美方代表團。談判從14日持續到17日,綠營對於這一談判首次在台舉行激動壞了,一邊孤影自誇台灣在美心中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一邊對這份賣台倡議取得「早期收穫」釋放連自己都沒一點底的樂觀預期。

但美方代表團的表現,多少讓民進黨當局有點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

有媒體注意到,不僅行前沒怎麼宣揚,整個行程中的諸多具體安排也都表明,美方正在試圖拿捏如何既逼「台獨」當局深度讓利,又避免「在台海局勢緊張之際」對北京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就在美台談判開始第二天,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

這個頑固「台獨」分子將把兩岸關係帶向何處?他新喊出的「和平保台」到底意味著什麼?賴清德如果敢貿然揭開激進「台獨」的潘多拉盒子,又會觸發華盛頓怎樣的反應?

01

14日上午8點半,民進黨當局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人陸續趕到談判地點。10多分鐘後,美國助理貿易代表麥卡廷一行20多人搭乘小巴抵達。據所謂知情人透露,連續4天的談判相當緊湊。

綠營極力渲染這次談判「陣仗大」「有意義」。

鄧振中,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14日特意前往談判現場並借著現場媒體造勢,說這次美方代表團「相當龐大」。另一「知情官員」也是受寵若驚,在媒體上稱美台協議等級的談判「確實是首度在台舉行,有其意義」。

沿著這個調子,一位島內學者作出更加自不量力的分析。

他說,美方「大陣仗」來台談判,展現「台灣在美國心目中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甚至稱台灣因此應對自己有更多的期待,也要提高對自己的看重程度,在談判中「主動要價」。

什麼叫「要提高對自己的看重程度」?

大概就是也要把自己當人看的意思吧。

但華盛頓是否提高對民進黨當局的「看重程度」就難說了。

談判開始10天之前,1月5日,一個美國官員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美方雖然「在台海局勢緊張之際」仍執意派經貿代表團前往台灣,但在操作細節上明顯加了小心:

這次美方代表團是乘坐商用飛機而非公務飛機,行前還以「標準規範」為名與美國務院「就安全問題進行討論」。

到台北後,美代表團也沒安排跟蔡英文、蘇貞昌等人見面。

民進黨當局一會說是因為這次美方人員都是專業談判人員,一會說是因為談判行程緊湊。但蔡英文以往從不輕易放過任何這種對美表忠的機會,更別說這次來了這樣一個「大團」。

一種合理猜測,是美方這次沒想安排這種會見。

至於代表團規模達到20多人,連島內輿論都注意到層級並不算高,鄧振中這個美台經貿談判的主操盤手「再次派不上用場」,只是在場外露露臉,對著媒體吹捧炒作一番。

事實上,1月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派團赴台時,雖然距離談判開始只剩短短10天,但對於美方代表團具體是啥規模以及具體行程安排,民進黨當局還是一頭霧水:

議程「尚未完全確定」;美方人數「還不確定」;是否與民進黨當局更高層官員見面,也「要看美國在台協會安排」。

就看這協調過程,不知島內那些人是怎麼得出美國對台灣「上對下」的姿態已經改變的。

02

有綠媒報導,民進黨當局主談人楊珍妮進入談判場所時「神態輕鬆」。

她的輕鬆,不知是否因為早已準備好再次賣台以示「親善美國」,不掙扎了。

這個被綠營大加吹捧的「21世紀貿易倡議」,去年8月宣佈啓動談判,同年11月在美國舉行首次面對面談判,14日到17日在台北這場是雙方的第二次實體談判。

該倡議設定了貿易便捷、農業、中小企業、數字貿易等11項議題。

但這次談判開始前後,民進黨當局早就開始放風,聲稱依然優先鎖定貿易便捷、中小企業、反貪污和良好法規實務等4項議題。

為啥先拎出這4項?因為全部談根本談不了。

11項議題,用分析人士的話說,每項認真談起來對台灣都不會像楊珍妮表現的那樣「輕鬆」。在美台地位不對稱局面下,談判肯定要按美國的劇本演出,台灣只有讓利配合的份兒。

雙方「都在回避農業和數字貿易等更具政治色彩的領域」,華爾街日報12日的一篇報導注意到。

尤其民進黨當局,繼開放萊豬進口等事件後,又因台積電赴美問題而被強烈批評「賣台賣出新高度」。雖然對華盛頓奴顏婢膝慣了,但綠營現在也不得不有所顧慮。

據瞭解,正在台北舉行的這輪4天談判都是閉門。

14日晚些時候,民進黨當局官員對外介紹情況說,雙方第一天的討論順暢,並稱希望就這4項所謂優先議題取得進展,甚至期盼能以打包方式簽署一些「早期收穫」協議。

但顯然,這個「期盼」能否達成要看華盛頓的態度。

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在一場媒體簡報中表示,美台都「期望盡快推進」這一倡議。但耐人尋味之處在於,他在說這些的同時還帶上了一連串大大的「BUT」:

談判達成共識需要時間;實際結果要取決於談判情況……

什麼談判情況?說白了就是看「台獨」當局賣台讓利到什麼程度。

一位兩岸問題學者一語道破,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本質上是美國主導和美國利益優先的倡議,不管未來前景如何,結局必然甚至必須是台灣做出犧牲而讓美國獲利。

美方對於倡議表現出一定積極姿態,一是為了進一步將台納入美國主導的貿易體系,服務於美國國內經濟需要;二是在「印太經濟框架」應者寥寥的尷尬之下,美國亟需一個「標兵」,作出「親美反中」表率。

於是,做著「倚美謀獨」幻夢的民進黨當局,再次成為華盛頓眼中的最佳「大冤種」。

正如不少分析指出的,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並不涉及關稅減免和市場准入問題。也就是說,跟「印太經濟框架」套路一樣,美方根本不打算給予任何實質讓利。

03

一份「賣台協議」,顯然改變不了華盛頓在涉台問題上的一貫邏輯:

把台灣變成美國的「經濟殖民地」或是讓「台獨」做炮灰,眼都不眨一下。但因「台獨」瘋狂損傷哪怕一絲羽毛,絕不可以。

那麼,賴清德當選民進黨新主席後,問題就來了:

這個「台獨金孫」以後會成為美國手中的燙手山芋嗎?

15日上午,民進黨主席補選投票開始舉行。就在剛剛傍晚左右,民進黨代理秘書長林鶴明公佈結果,同額競選、也就是只有一個人參選的賴清德,不出意外地當選。

相關選舉結果將在18日民進黨中執會確認後公告,當天下午舉行黨主席交接就職儀式。

賴清德的「台獨」過往,恐怕不需要過於詳細地介紹了:

聲稱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民進黨執政下第一個公開主張「台獨」的台行政機構負責人;在最近競選過程中又提出「拒絕疑美」論調,在島內疑美情緒上升的情況下宣稱「懷疑美國,台灣會很危險」,被藍營斥為「直白地恐嚇島內民眾」。

賴清德當選後會做些什麼?進行黨內調整,同英系切割和暗鬥等,島內輿論多有分析。但在賴明顯鎖定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背景下,他對兩岸問題的表述尤其受到關注。

正是這個時候,賴清德模模糊糊地喊出了「和平保台」。

蔡英文「抗中保台」騙取選票的伎倆,以去年「九合一」選舉大敗為標誌宣告破產。賴清德和民進黨內一些「天王」趕忙拋出「和平保台」取而代之。有媒體說「民進黨有意調整兩岸論述」,但直到現在,民進黨內根本沒人能說清到底這跟「抗中保台」有啥區別。

有媒體說,這個「台獨少主」的頑固政治本性,已經使他的未來「看得見了」。

這樣的人「能為台灣利益說話嗎」?藍營的詰問實際代表著島內更多人的疑慮。

賴清德接任民進黨主席後會否貿然揭開激進「台獨」的潘多拉盒子?

一位台灣問題學者認為,這樣的「前景」讓兩岸關係不確定性大增。但正如過去很多時候一樣,華盛頓不得不在危險時刻踩剎車,因為它知道讓一個瘋狂「台獨」分子肆意妄為將會帶來什麼。

賴清德真那樣做,就是在給自己挖一個大坑。■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