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毒雲漫天、民眾生死撤離、記者被捕…美國這事就這麼結束了?

楊蓉

當地時間2月4日,一列貨運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脫軌,現場冒出濃煙

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列車日前在美國俄亥俄州脫軌後引發連日大火。因所載的氯乙烯可能引起爆炸,當地應急部門其進行「受控釋放」,方圓數公里內的數千名居民被迫緊急疏散。

「這是一場噩夢,現在仍然是。」儘管當地部門已在8日、亦即事故發生5天後解除了疏散令,但民眾仍對可能遺留的化學污染憂心忡忡。公開資料顯示,長期吸入氯乙烯可增加罹患癌症風險,但當前鮮有針對這種有毒氣體短期內突然釋放的危害的研究。當地政府則警告,吸入氯乙烯燃燒產生的煙氣可能會致命。

俄亥俄州當地媒體9日報導直言,本次事故處理中「還有許多未被回答的問題」,例如恢復公眾信任、確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鐵路行業的公共健康與安全政策等。鐵路通常被視作最安全的陸路運輸方式,但有鐵路工會人士指出,由於廣泛裁員、人手不足,近年來這個行業正變得更加危險。

除此以外,事故簡報會上的一起涉嫌「暴力執法」的插曲也從另一角度引起了人們的「不安」。8日,在俄亥俄州州長介紹事故最新情況的同時,一名美媒記者因在現場直播報導被警察推倒在地、銬離現場,後續還面臨非法入侵等指控……

當地時間2月3日晚,一列貨運火車在美國俄亥俄州脫軌,火光沖天

跑出「毒圈」,一場「關乎生死」的撤離

綜合美聯社報導,出事貨運列車有超100節車廂,其中約50節車廂當地時間3日晚在俄亥俄州東部鄰近賓夕法尼亞州的小鎮東巴勒斯坦城(East Palestine)脫軌引發火災。涉事列車共有20節車廂裝載有毒物質,其中一半脫軌,當中包括5節運載壓縮氯乙烯的車廂。

電視台和社交媒體畫面顯示,事故現場火光沖天、濃煙瀰漫,滾滾濃煙甚至能在氣象雷達上顯示,還飄散到附近小鎮。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已成立專責小組調查事故原因,聯邦調查人員後來透露,列車工作人員在事發前不久收到了有關車軸機械故障的警報。

東巴勒斯坦城當局3日深夜在社交媒體發文,對事發地點周圍1英里(約合1.6公里)範圍內居民發佈撤離令,並開放了當地高中和社區中心作為避難所,同時建議疏散區域外的居民避免外出。疏散區覆蓋了小城逾4800名居民中的近一半。大火延燒數日,所幸未報告人員傷亡,但據當地官員稱,有超過500人拒絕離家。

當地時間5日,鐵路運營商諾福克南方公司通報稱,工作人員當天發現5節裝載壓縮氯乙烯的車廂釋壓裝置停止工作,其中一節車廂內出現「急劇溫度變化」,有潛在爆炸風險。為避免「災難性」後果,諾福克南方公司6日決定在專家和應急人員協助下對上述5節車廂進行「受控釋放」,把氯乙烯排入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坑道內引爆並使其持續燃燒,避免這種有毒氣體擴散到空中。

俄亥俄州和相鄰的賓州隨後下令將疏散範圍擴大至事發地點方圓1至2英里內。賓州疏散令覆蓋區域涉及大約20戶家庭,當地警員挨家挨戶敲門,確保居民在釋放操作開始前撤離。

俄亥俄州州長辦公室警告,吸入氯乙烯燃燒產生的煙氣可能會致命,家中有未成年人但拒絕撤離者可能會被逮捕。當局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和預期釋放流量划定了不同等級的受影響區域,留在紅色區域內的人群將面臨「重大死亡風險」,身處黃色區域者則會面臨「嚴重傷害風險,包括皮膚灼傷和嚴重肺部損傷」。黑線代表在最壞情況下可能受到影響的整體受關注區域。

「你們必須離開,這關乎生死。」俄亥俄州州長邁克·德萬(Mike DeWine)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親口敦促居民。他還告訴在現場報導發佈會的記者,發佈會一結束就立即離開該地區。賓州州長喬希·夏皮羅(Josh Shapiro)也警告當地居民,情況「非常嚴重」,「我希望你們明白,如果我現在在那裡,如果我的妻子和孩子在那裡,我們會撤離……太危險了」。

「受控釋放」可能影響的範圍(圖片來源:俄亥俄州州長辦公室)

「未被回答的問題」

被疏散的居民當地時間8日被通知可以返回家中。俄亥俄州和賓州政府表示,在事故區域和周邊居民區所採集的數百個空氣樣本中的毒素水平低於危險標準。一直在監測水質的俄亥俄州環保局則表示,有部分「物質」進入了河道等並「立即對魚類產生了毒性」,但飲用水質量仍是安全的。不過,美聯社指出,不少居民仍擔心暴露在低濃度污染空氣中的長期影響。

氯乙烯在室溫下為無色易燃氣體,工業上大量用作生產PVC塑料的單體,它被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認定為致癌物質。美國疾控中心警告,長期吸入氯乙烯「可能與腦癌、肺癌和一些血癌有關」。氯乙烯燃燒時可產生光氣和氯化氫,也是有毒氣體。光氣是一種劇毒氣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用作化學武器,可致人嘔吐和呼吸困難,在最急性接觸中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氯化氫氣味刺鼻,會刺激喉嚨、鼻子和皮膚。

《華盛頓郵報》說,人們對於這種有毒物質與人體影響的瞭解大部分來自長期接觸氯乙烯的工人的研究,至於此次燃燒的「突然釋放」會如何影響附近居民,民眾鮮少有瞭解。

當地時間2月6日,美國俄亥俄州列車脫軌現場濃煙升騰

據報導,有部分居民在疏散令解除後幾個小時就回了家,但也有人要求先對其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賓州哥倫比亞納縣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人8日稱,截至目前,該地區已經收到了大約300個家庭的空氣檢測請求。不少居民回家後對屋內進行了大掃除,全面清洗衣物和床單被套,並開窗通風。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你也不知道。」住在受影響區域的梅麗莎·亨利(Melissa Henry)說,「這是一場噩夢,現在仍然是。」她還透露,她早在4日的強制疏散開始前就已離開,帶著兩個孩子在父母家住了近5天,因為小兒子當時「眼睛變得像西紅柿一樣紅,還一直咳嗽」。

俄亥俄州本地媒體WCPN當地時間9日報導直言,本次事故處理中「還有許多未被回答的問題」,例如恢復公眾信任、確保信息透明度、更新鐵路行業的公共健康與安全政策等。「數以千計的東巴勒斯坦城居民將在本週返回他們的家園……但沒有人保證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報導寫道。

東巴勒斯坦城鎮長特倫特·科納韋(Trent Conaway)也承認,人們仍對附近揮之不去的氣味感到沮喪。他承諾「不會只相信」鐵路運營商方面的說法,並表示有環保署的官員參與監督空氣質量檢測,當地官員也在每天監測飲用水系統。

美聯社稱,科納韋對於火車在疏散令解除後便恢復了在東巴勒斯坦城的運行表示不滿,因為這比他預期的要快。他說,他將追究諾福克南方公司在事故中的責任,「這件事不會被掩蓋……我們要讓他們站在火上(譯注:指向其施壓),他們要做到自己承諾會做的事,他們要保護這個鎮的人民」。

據報導,東巴勒斯坦城的一位企業主和另外兩位居民7日在聯邦法院起訴了諾福克南方公司,指控其存在過失。訴狀稱,該鐵路公司沒有維護和檢查其鐵路軌道和列車,沒有提供適當的員工培訓,也沒有合理地警告公眾。

美媒指出,鐵路通常被視作最安全的陸路運輸方式,聯邦數據顯示,涉及危險物質的列車事故極為罕見。但由於鐵路幾乎從美國每座城市和城鎮的中心穿過,即使事故概率很小,一旦發生就可能是災難性的,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本週在電視上被問及危險物品的鐵路運輸時,俄亥俄州州長德萬也承認,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過去幾天,我們已經近在咫尺地感受到了」。

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即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運輸行業部門聯盟格雷格·列根(Greg Regan)表示,他擔心美國發生災難性列車脫軌事故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因為在過去六年中,美國主要貨運鐵路公司已經淘汰了約三分之一的工人,轉而運行班次更少、路線更長的列車。

列根說,列車檢查員原本有大約兩分鐘的時間來檢查每節列車,但在大幅裁員之後,每節列車的檢查時間被縮短到大約30至45秒。負責維護沿線軌道和發出安全信號的工作人員的管理區域也變得更大,最終更難提出預防性維護。「他們真的只是想從這些工人身上榨取盡可能多的生產力。」他說,「而當你趕時間時,不幸的是,事情有時會被遺漏。」

根據聯邦鐵路管理局的數據,美國每年大約發生1000次火車脫軌事故。此外,在過去的一年里,美國媒體已經報告了多起有關列車裝載化學品洩漏的事故。據《華盛頓郵報》,去年冬天,一列火車行經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縣時,車載氯甲烷氣體從鬆動的閥門處洩漏,導致周圍兩個街區居民被疏散。同年8月,一輛油罐車經過加利福尼亞州佩里斯時發生化學品洩漏,附近一條高速公路被部分關閉,周圍地區民眾亦被疏散。

「暴力執法」令新聞界人士「不安」

在針對鐵路行業安全的疑慮以外,此次脫軌事故簡報會上的一起涉嫌「暴力執法」的插曲也從另一角度引起了人們的「不安」:在8日俄亥俄州州長介紹事故最新情況的新聞發佈會上,美國全國新聞台(News Nation)記者埃文·蘭伯特(Evan Lambert)在現場進行直播報導時,遭到了國民警衛隊隊員和警察的粗暴對待,還面臨進一步的訴訟風險。

和蘭伯特一起的攝像記者普雷斯頓·斯威格特(Preston Swigart)稱,這場在當地一所小學體育館舉行的發佈會晚了兩個多小時才開始,當州長德萬開始講話時,蘭伯特也正好在體育館遠處開始報導。斯威格特說,警察當時走到正在直播連線的蘭伯特身邊,要求他停止講話。據美國全國新聞台稱,蘭伯特中斷了現場報導,但隨後被要求離開,還被試圖強行帶離發佈會。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沒有服從命令。」斯威格特說。「體育館有回聲,聲音傳播得有點遠,所以我猜他們是不喜歡有聲音與州長講話『比賽』,儘管它一直在房間的另一端。」

埃文·蘭伯特被打斷報導(截圖來源:美國全國新聞台)

據美聯社報導,東巴勒斯坦城警察局長布朗(J.C. Brown)在一份聲明中稱,蘭伯特在德萬發言時「大聲說話」,兩名俄亥俄州公路巡警和俄亥俄州國民警衛隊指揮官小約翰·哈里斯(John Harris Jr.)便讓其停止報導,蘭伯特與哈里斯發生了爭執。

據哈里斯稱,蘭伯特以「咄咄逼人的方式」向他靠近,他感覺「受到了威脅」,就推開了蘭伯特。哈里斯還說,他「本能地」把手放在蘭伯特胸口,試圖阻止兩人間的碰撞,但不到一秒後他就移開了手,並在蘭伯特大喊自己受到了攻擊後走開。

東巴勒斯坦城警察局稱,蘭伯特隨後被告知他需要離開新聞發佈會,但他數次拒絕。美國全國新聞台的畫面顯示,正當蘭伯特試圖走回會場時,突然被一名警察拽住手臂,拉到體育館外,並很快被推倒在地,被戴上手銬。

埃文·蘭伯特被帶離現場(截圖來源:美國全國新聞台)

俄亥俄州州長辦公室後來在一份聲明中說,德萬並沒有看到這一事件,因為一排攝像機擋住了他的視線,但他確實聽到了「體育館後方的爭吵聲」。聲明稱,德萬「一直尊重媒體在其發佈會之前、期間和之後進行現場報導的權利」。在發佈會後結束後,德萬也應詢表示,他沒有授意警方或國民警衛隊進行逮捕。

據報導,蘭伯特被指控犯有非法入侵和拒捕罪。根據法庭記錄,他被關在監獄中大約五個小時,後以750美元的保釋金被釋放。德萬在11日的採訪中告訴美國全國新聞台,他不希望看到蘭伯特入獄或被起訴,但他也並沒有表態稱這些指控應該被撤銷。

獲釋後,蘭伯特在鏡頭前回應關切稱,「沒有一個記者期望在自己的工作時被逮捕,這真的很重要,這種事不能在我們國家發生」。美國全國新聞台華盛頓分台台長邁克·維基拉(Mike Viqueira)稱贊蘭伯特以專業精神處理了這一情況,並斥責警方侵犯了第一修正案。

喬治·華盛頓大學新聞學教授弗蘭克·塞斯諾(Frank Sesno)接受美國全國新聞台採訪時說,他對警方的做法感到「非常不安」。「通常情況下,執法部門會理解你在做什麼……他們不僅理解你作為一個記者在做什麼,他們還想支持你,因為他們想把清晰的信息傳給公眾。」他說,「從我對這件事的評估來看,有些事情真的很奇怪地‘脫軌’了……這個命令是怎麼來的?」

美國職業記者協會也譴責了警方逮捕蘭伯特的行為,稱記者應該能夠在不受執法部門干擾的情況下向公眾提供信息。該協會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新聞不是犯罪,我們敦促東巴勒斯坦城警察局立即撤銷對蘭伯特先生的所有指控,並就其被捕一事公開道歉。」■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