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果然不會爆雷!大戲落幕,美國兩黨都是「戲精」。

國關大俠客

自奧巴馬政府開始,債務上限問題就成為美國政府非常重要的內政主題。這一方面要歸功於美國奇葩的「負債式政府財政制度」,將每年的政府預算以債務形式支出。另一方面還要得益於美國無節制的內外花銷,毫不考慮國家的承受能力。隨著逐年累積,美國債務總量已經達到一個天文數字。即使如此,其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無奈之下,美國兩黨不得不經常圍繞債務上限問題展開討論。儘管如此龐大的債務已經成為國家的沉重負擔,而且一旦「爆雷」將帶來非常嚴重後果。可對兩黨而言,這不過是一個抬高政治要價的籌碼而已。雖然兩黨已多次圍繞債務上限問題談判,但最終結果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提高上限,從未就如何減少債務達成過任何協議。

縱然兩黨高層都明白,債務違約等同於宣佈美國國家的破產,但為盡可能獲得更多利益,雙方還是會討價還價到最後一刻方才罷休。也正因此,每一輪債務談判都給外界一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可最終結果卻都是兩黨在最後一刻相互妥協。最近的這次債務問題談判更是如此,兩黨鬥爭異常激烈,美國總統拜登甚至以參與談判為藉口推掉太平洋島國峰會、四方安全對話峰會。可就在各界擔憂兩黨的內鬥是否會失控之時,雙方卻在債務違約期僅剩七天的時候達成兩年緩衝期的協議,不得不令人質疑這場所謂的「美國內鬥」是否只是演戲。

美債不會爆雷,兩黨在玩「膽小鬼遊戲」

據路透社5 月 25 日報導,一位美國官員證實,經過一番激烈博弈,美國總統喬拜登和國會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即將圍繞債務問題達成一項協議,該協議將提高政府 31.4 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為期兩年,同時限制大多數項目的支出。雖然該協議尚未最終確定,但該官員表示,一些具體內容已經確認,如增加對軍人和退伍軍人的可自由支配支出的資金,同時基本上將非國防可自由支配支出保持在當年水平。同時,白宮還在考慮縮減其增加國稅局資金以雇用更多審計員和瞄准美國富人的計劃。不過另一位美國官員則表示,美國國稅局的資金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遠稱不上解決。因為該問題的焦點是如何確保該機構執行總統的優先事項,所以任何幅度的削減或資金轉移都會異常敏感。

儘管很多信息都用「激烈內鬥」來形容此次兩黨之間的債務談判,可雙方的實際溝通過程卻要順利得多。有知情人士透露,最終協議將具體說明,政府可以在住房和教育等可自由支配項目上支出的總額,但不會將其細分為個別類別。而且在談判過程中,共和黨談判代表已經放棄增加軍費開支,同時削減非國防開支的計劃,轉而支持白宮推動更平等地對待這兩個預算的項目。可以說,一定程度上,雙方已經消除大部分分歧,簽署協議只是走下程序。

雖然瞭解美國政治的人士都已經明白,這類消息放出就意味著,兩黨最終達成協議已經進入倒計時,但美國的政客們,似乎並不想讓這場名為「內鬥」的政治遊戲過早結束。美國總統拜登明確宣稱,並不同意削減的範圍。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也於週四(25日)晚間向記者表示,雙方尚未達成協議。他還煞有介事地製造擔憂,稱不知道國會還有多少時間採取行動。為此,美國財政部還被警告,其將無法在6月1日償還所有債務,結果造成較大市場恐慌。為緩解外界情緒,美國財政部又表示會出售1190 億美元於6月1日到期的債券。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無異於一種暗示,即6月1日並非最後期限。很顯然,美國各部門都要在配合」兩黨「演出」的同時,避免真的發生債務違約。共和黨研究委員會的代表凱文·赫恩已經承認,協議的達成時間應該會在週五下午。

政客熱衷「內鬥遊戲」,美國久病纏身

不過現實中,兩黨也確實存在矛盾。一些右翼共和黨人和許多自由民主黨人也毫不掩飾自身對兩黨妥協前景的反對,造成任何協議想在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和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同時獲得通過都非常困難。麥卡錫對此也牢騷滿腹,將之形容為「不系統的運作方式」。而且即便是雙方已經就初步協議達成一致,該協議也只會設定廣泛的支出大綱,需要立法者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填補空白,這也就為雙方繼續爭吵留下空間。比如民主黨代表馬克·高野就公開抱怨拜登,因為他拒絕共和黨關於加強反貧困計劃工作要求和放鬆石油和天然氣鑽探規則的提議。

通過已公開的消息可以看出,美國政客們似乎非常熱衷於玩這種「內鬥遊戲」,所有人都試圖從中實現利益最大化。表面上看,這種遊戲的技術難度不大,只要兩黨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就不會「玩脫」。但實際上,兩黨漫長的爭吵已經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負面影響,遠不是一紙協議就可以解決。就在週四,信用評級機構 DBRS Morningstar 對美國進行可能降級的審查,而此前,惠譽、穆迪等機構也已經發出類似警告。標普全球則更加乾脆,早在2011年的美國債務僵局時,就已經下調美國債務評級。而當下的僵局也令華爾街倍感壓力,因為此舉大大推高美國的借貸成本。財政部副部長沃利·阿德耶莫已經證實,對債務上限的擔憂,迄今已將政府的利息成本推高8000萬美元。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美國債務問題的談判並沒有脫離「傳統路線」,雙方已經通過諸多渠道向外界傳遞即將達成協議的信息。即使最終協議可能會和公佈的消息有出入,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的債務問題並不會如部分媒體渲染的那樣「暴雷」,至少不會在這一次。可一次又一次的債務僵局也反映出美國的深層次問題,那就是美國的運行成本已經高到一個危險的臨界值。部分美國政客已經意識到問題,所以希望通過削減支出來避免債務問題進一步惡化。如麥卡錫就要求,任何協議都必須削減明年的可自由支配支出,並限制未來幾年的支出增長。而正是由於他們的堅持,導致美國每次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都會陷入艱苦拉鋸戰。

理論上,削減開支的確有利於緩和債務總量增長,但對當下的美國而言,只是削減支出,終究治標不治本。美國債務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政府沒有獨立貨幣發行權,而且由於美元的國際信譽下降,全球對美元的防範開始增加,美國傳統的收割全球財富的方式受到很大限制。再加上新冠疫情衝擊之下全球經濟陷入疲軟,美國的可支配財富已經達到一個歷史低點。

這種情況下,美元的購買力不斷下降,導致美國政府不得不增加開支以保證基本運行。可更為糟糕的是,由於中低端產業萎縮,美國自身的財富創造能力已經極為孱弱,又特別依賴對國際其他經濟體的收割,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若兩黨高層看不到美國債務問題的本質,那無論達成多少次協議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會讓美國在債務的深淵中越陷越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