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事件的本質

葉立華

丘吉爾講過一個和平砥柱的理論,1946年3月,丘吉爾應邀到美國演講,杜魯門把丘吉爾請到杜魯門的母校,丘吉爾講了一個鐵幕演說。

鐵幕演說的主題不叫鐵幕,叫和平砥柱,講的是蘇聯在日益擴張,擴張到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

所以愛好和平的國家要組織起來,不讓蘇聯進一步擴張,最好能徹底瓦解蘇聯。

蘇聯人不過是把東歐從納粹德國的統治下解放了出來,就引起了如此大的敵意。丘吉爾講的不是蘇聯在擴張,畢竟大英帝國的歷史上也擴張過,這個時候他就一句話不講了。

東歐在納粹德國手裡的時候,丘吉爾講就算希特拉入侵地獄,他也會幫魔鬼說好話,東歐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丘吉爾講人家搞鐵幕政策,那麼丘吉爾什麼時候不講話呢?

除非東歐在英國手裡,如果是英國擴張到了東歐,那丘吉爾就會講是我們帶來了和平,是我們帶來了發展。

西方國家直接對蘇聯開戰,那是打不過的,蘇聯紅軍從哈爾科夫打到柏林,殲滅東線精銳德軍無數,美軍在諾曼底登陸後在西線二線德軍手裡屢次吃了敗仗。

以德國為參照,英美打不過蘇聯。換成幾年後的朝鮮半島做參考對象,英美還是打不過蘇聯。武裝入侵萬萬不可行,於是他們提出了一個辦法,用除了武力入侵以外的一切手段來遏制蘇聯。

但是,要遏制蘇聯,不能杜魯門親自出來講,去皮見骨這個政治的基本原理,我講過兩次。

去皮見骨,針對的是個人。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太多的利益,地主階級和封建貴族對張居正改革痛恨不已,張居正本人權謀一流,奈何不了他。於是地主階級在他去世後開始了瘋狂的反攻倒算。

目標就是扳倒貫徹張居正路線的申時行,或者是讓他放棄把改革進行到底的想法。重新回歸地主階級作威作福的年代,至於國家存亡,百姓疾苦,地主階級是不在乎的。

彈劾是逐漸展開的,先問的是張居正的四個兒子,三個得中進士,其中兩個入翰林院,申時行當日為會試時主試官之一,可能有說不清的關係。

他們接著又建議,今後大學士的兒子一律不得參加會試,矛頭是針對申時行的長子申用懋。

再接著他們又彈劾吏部尚書楊巍,說他用人辦事都逢迎內閣旨意,言外之意乃是首輔專權跋扈。

他們接著又參劾禮部尚書徐學謨,徐被迫去職。徐學謨已被視為張居正的人,而他在最近又和申時行當了兒女親家。

一步一步,去皮見骨。扳倒申時行。去皮見骨,做的是對個人合法性的攻擊,對群體的攻擊,叫做投石問路。去皮見骨,玩的是輿論傾向,投石問路,講的是既定事實。

政治的攻擊從來不是全面出擊,政治攻擊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按照預定步驟進行的。

要辦一件大事,首先要人投石問路。英國的丘吉爾出來投石問路,如果引起了較大的反應,那麼就說成是丘吉爾個人言論。

如果發現蘇聯方面反應較小,那就大張旗鼓的辦,木已成舟,一點一點突破底線,順利成章手段安排。

逐層加碼,加到哪一層,引起了反彈,就停在那一層,如果沒有反彈,就一點點加碼。

丘吉爾講鐵幕演說,蘇聯沒有反應,然後就在割裂上製造既定事實。

割裂成了既定事實,下一步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展開爭霸,在地緣上製造既定事實。赫魯曉夫反應很大,但是認了慫。於是又造成了地緣的既定事實。

地緣成了既定事實,就要在經濟上進一步試探,通過引導勃列日涅夫,將蘇聯的創新能力扼殺,轉而變成一個資源依賴國家。勃列日涅夫沒有反應。

經濟上沒反應,就去意識形態上加,最後一步就是臨門一腳,一直加到蘇聯解體。

這就是所謂投石問路。

近期韓國和日本發生的類似事件,本質也是如此,西方對我的態度,不是以我對其態度為變量轉移的,就像是東歐不管在誰手裡,只要不在英國手裡,丘吉爾就有話要說一樣。

想要將華人徹底轉化為矛盾輸出的對象,不能由他們背後的主子來做這件事。否則一旦沒做好,容易造成第二個斐迪南。要做,只能由狗腿子或者旁的人出面來做,第一步既定事實成了,他們就按部就班推進。

如果第一步造成了極大副作用,他們背後的主子還可以站出來甩開責任,不是我們的意思,是他們自己要做的。

可進可退,不可謂不妙。所以,想要讓他們徹底放下想法,第一步就要打疼。打到他們的主子想要立刻撇清關係。

如果第一步打不疼,或者打了,但是無關痛癢,那以後海外的華人,就要多長幾個心眼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