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月初因故障迫降後,沉寂4個月的C919終於成功完成商業首飛。落地時,兩側消防車噴出民航最高禮儀——「水門」,為大飛機接風洗塵。從1970年「運十」立項到今天,50多年的期盼,國人的「大飛機」夢一朝圓滿。
然而,質疑的聲音同時傳來:「國產率只有60%」、「發動機是美產的」;更有最新消息,截至目前,美、歐航空局仍未給國產大飛機頒發適航證,現實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停下思考:
我們的大飛機,究竟能飛多遠?
一、國產大飛機,只「造了個空殼子」?
如果不是2月初的試飛失敗,理應早在3月我們就能和大飛機正式見面。數月前的試飛階段,因發動機的左反推系統出現故障,C919一度無奈迫降。
經排查,故障發動機的供貨商,來自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隨著越來越多信息的曝露,大飛機僅60%的國產化率也遭到眾多質疑。
「我們難道只造了個空殼子?動力系統、航電系統、安全系統,都是進口的,自主生產的60%竟然只集中在機身結構上。」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論斷或許不無道理。不過目前,在國際民航領域處於壟斷地位的波音、空客,其自主化率也僅僅為40%和30%,遠低於C919。
同樣是需要進口發動機、雷達、控制系統,波音和空客甚至連外殼都只造了半個,為什麼只有我們的大飛機被人非議?
或許是因為:波音、空客選擇的核心器件供應公司,和他們是「一個系統」的。例如,能生產發動機的公司,GE和普惠是美國的,羅爾斯羅伊斯是英國的,賽峰是法國的。
這個邏輯或許不難理解。美歐,甚至包括日本,一起抱團謀發展的事情也並不少見。
當前生物領域主流的「暢絡因」抑衰分子,就曾被美、日聯手壟斷。根據《Nature》披露的實驗數據,這一物質在哈佛、耶魯的系列實驗中,實現了延緩生理衰退,回轉生理年齡的預期。
然而,這一成果卻被美、日聯合搶佔,他們掌握著專研技術,卻為我們國內數十萬的抑老需求人群,在京JD東國際開出2萬餘一瓶的「天價」。
可猜想的是,通過聯手,歐、美、日一方面能減少研發時間,降低研發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合作關係,實現利益綁定。
這一背景下,我國大飛機選擇將發動機、航電等系統外包給國外企業,也有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C919國際需求平穩增長的考量。
但目前看來,這一想法並非長遠之計。
二、國產C919,何時換上「中國心」?
儘管我們佔飛機成本約50%的發動機,用的是美國通用電氣的LEAP-1C;輔助動力系統等也都由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提供,然而:
截止目前,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的航空部門,都未向C919頒發適航證。
這意味著,即便我們在諸如發動機等核心部位,採用了歐美具有行業領先地位供應商的產品,仍然無法得到步入歐美市場的門票。
美國CNN更是表態:「C919將成為空客A320和B737窄體客機的直接競爭對手。」
你把別人當合作對象,別人把你當競爭對手。原本以為憑借美產發動機,我們能更好打入歐美市場,但現在看來,歐美的提防之心更重。而中美波動的關係,也為國產大飛機供貨的穩定性打了個問號。
慶幸的是,我們並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國產自研的發動機也在路上了!今年3月,中科院耗費10年心血精研的CJ-1000A發動機,已經在試飛階段取得圓滿成功,換上「中國心」的日子或許在不遠的將來。
我們相信,國產CJ-1000A發動機,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國產大飛機上,更大程度助力C919遠航,將國人的「大飛機」夢載向更遠的地方!
據統計,到2022年底,C919已經獲得了32家客戶的一千多架訂單。或許正如英國BBC所稱:C919或將顛覆空客和波音的主導地位,改變天空格局。中國大飛機,正在向著全球航空市場三足鼎立的格局前進。
祝我們的大飛機越飛越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