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何以仍能鬥而不破?

宋魯鄭

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中國的訪問為標誌,起起伏伏的雙邊關係再次趨向穩定。縱觀冷戰後的中美關係有兩大特點:一是競爭性戰略博弈始終是主線。二是鬥而不破。今年二月意外發生的飛艇事件也再次體現了這兩個特點。

拜登總統已經把未來十年當作捍衛美國霸主地位的最後時機。可以想見中美關係的嚴峻考驗還在後面,而且事實求是的講,中美之間存在諸多風險。

一是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中國這樣的對手。美國既視中國是挑戰者,但也和中國有巨大的共同利益。這使得美國不得不提出來「合作,競爭和對抗」三原則 。但在政策執行上卻很難清晰把握和界定。

二是和美國的政治體制有關。美國三權分立,自行其事,即使是同一政黨也會互相拆台,個人利益凌駕政黨利益,政黨利益超過國家利益。比如佩洛西2022年竄訪台灣,總統拜登並不贊成,但即將退出歷史舞台的佩洛西要歷史定位,雖然雙方是同黨,但仍然一意孤行。此舉極大的推高了雙方的風險。

三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國家利益日益呈現全球性,美國更早就是全球性大國,因此雙方在全球「相遇」的點愈來愈多。過去主要在台海,現在東海、南海、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地中海、北冰洋都有可能。比如2015年中國第一次在地中海進行了軍事演習。中國海軍出現在阿拉斯加附近也不罕見。

四是中國和許多國家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美國也有很多盟友,但中美都未必能夠完全影響和控制這些(准)盟友國家的行為。中美被其他國家捲入衝突的風險也在上升。歷史上看,大國被弱小的盟友拖入戰爭不乏其例。

五是中美兩國已經貿易、科技等多個領域衝突,雙方的對立情緒日趨上升,與此同時美國的民粹主義崛起,政治極化,都成為中美發生衝突的重要因素。比如飛艇事件,拜登政府一直想息事寧人,但民眾的反應、媒體的報導煽動、共和黨借題發揮搞政治鬥爭,都迫使拜登政府過度反應,最終以非常不理性的手段處理。這既可能誘發中美的衝突,也會在發生突發事件後無法降溫而迅速升級。

儘管如此,由於如下六大原因,中美鬥而不破的局面不會改變。

第一,核國家不會發生戰爭的規律一直沒有被打破,中美競爭也不會例外。現在正在發生的俄烏衝突也再度證明瞭這一點,美國甚至都沒有對俄羅斯進行海上封鎖。所以即使大陸武統,美國也不會直接下場。

二是從文明角度講,中美都是非常實用主義和理性的民族,相對於蘇美,雙方的理性程度更高。比如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美軍四星上將、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於大選前4天和國會衝擊事件發生2天後兩次致電中國軍方,保證美國不會發動襲擊。米利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根據美國法律,如果發生戰爭,可以終止權力交接,因此擔心中國誤判。

三是中美雙方建交四十多年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和冷戰時蘇美相互隔絕不同。中美貿易戰打了五年,在高關稅的情況下,2022年雙方的貿易額照樣以近七千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這說明雙方不但沒有脫鈎相反聯繫還在深化。

僅從利益角度,雙方都有強大的力量推動合作,反對衝突。在布林肯訪華之前,美國最重要的企業家馬斯克、蓋茨、庫克等紛紛訪問中國就是如此。

四是美國相信憑借傳統手段仍然可以遏制甚至搞垮中國,能夠再次複製冷戰的勝利。

美國遏制中國主要有兩個方式。第一是妄圖利用台灣發起一場代理人戰爭,台灣成為第二個烏克蘭,即使兩岸迅速統一,美國也可以成功令歐洲和中國脫鈎,只要失去歐美,中國的發展要麼高度放緩,要麼被中斷。

第二美國出於對自己制度的迷信,非常武斷地認為任何不實行這樣制度的國家包括中國都無法做到持久的政治穩定和長治久安。在美國看來,它需要做的就是利用中國境內外因素激化中國內部矛盾,再和體制高風險的弱點相結合就能不戰而勝。

五是歐洲平衡美國的作用。中歐相隔遙遠,歐洲也不再尋求霸權,中國也是和平發展,所以雙方沒有地緣政治衝突,同時還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中美如果發生戰爭,歐洲將蒙受巨大損失。特別是在目前俄烏衝突的背景下,歐洲根本無法承擔這一後果。

全球各個力量,對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就是歐洲。它既可以一定程度約束美國地挑釁烈度,也能一定程度影響美國發動戰爭的決心。今年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放風將去台灣,但最後改為在本土會見蔡英文。這一罕見的變化,應該是歐洲發揮了很大作用。

從歷史上看,在許多涉及中美的重大事件上,歐洲都起了剎車或推動的作用。比如1964年法國率先和中國建交。僅八年之後美國總統尼克松就來到中國。而且這個過程中,法國也發揮了巨大的中間人作用。

六是美國不僅面臨中國一個競爭對手,還有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巴西等國家和地區。這非常類似於一戰時英國面臨的局勢:不僅德國,還有俄羅斯、美國、日本、法國等挑戰者。

歷史的教訓就是,當英國和德國衝突時,美國就成為最大受益者。同樣的,當中美衝突起來時,其他國家都會借機崛起,美國的霸主地位不僅保不住,而且地位還會低於衝突前。就如同二戰後的英國。

所以不管中美如何競爭,但仍會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而贏得這場競爭的關鍵是「打鐵仍需自身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