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美國銀行遲早會爆更大的雷

卡夫卡不忙了

八月一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突然宣佈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到AA+,說實話,以老美現如今的財務狀況,能拿這個評級絕對算是被高評了。

2011年8月,標準普爾把美國主權評級下調到AA+,從此便被美國政府各種針對,當時的CEO很快離職,並且淡出財經圈,得虧公司幕後老闆們來頭大,最終只繳了10多億美元的罰款,就跟美國政府達成了和解。

見識過老美辣手以後,整整12年,都沒有評級機構再敢對美國政府信用指手畫腳了,但標普畢竟還是心裡存了刺,一直到現在,老美的信用評級也沒有上調回來。

以前沒有,現在更沒有。

也就是說,三大國際評級機構裡只剩下巴菲特持有的穆迪還在維持老美的最高評級,但人家畢竟也很委婉的發佈了對美國現狀的負面展望。

8月7日,穆迪下調多家美國中小銀行的評級,一些大銀行的評級下調也在進行中。

大佬巴菲特一直重倉富國銀行,2022年,老頭突然清倉了這隻長線票,這隻票曾經幫巴菲特賺取了十倍的盈利,常年掛在嘴邊到處誇,何以翻臉無情?

我的讀者都知道,所謂股神巴菲特的牛逼之處在於他消息靈通,甚至強大到了可以操控市場消息。

比如說,一位投資大師手上還拿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的控制權,那麼穆迪上調或者下調評級之前,他會一無所知嗎?

這只是巴菲特神奇市場操縱術裡微不足道的能力,他還能通過龐大的遊說機構來左右美國政府的經濟決策,早早知道方向,那還能不大賺特賺?

所以俄烏衝突之前,巴菲特就開始瘋狂買入石油股票也就不足為奇了。

嗅覺如此靈敏的老頭子早早的賣掉富國,你可以說富國銀行有問題,但被他拋售的可不止富國,美國和眾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的股票也幾乎前後腳被老頭給清倉式拋售了。

今年3月份美國硅谷銀行暴雷引發投資界一片嘩然,起因是硅谷銀行拿了太多低利率的客戶存款,在低利率的環境里,它選擇了購買長期美債來套利這種精明的玩法,很可惜,2022年,美聯儲瘋狂加息,那些在低利率環境里買入的長期美債就形成了巨額的賬面虧損。

浮虧其實問題不大,只要能扛住不兌現,那麼浮虧不過是浮雲,很可惜,因為各種緣故,硅谷銀行的客戶們紛紛取出自己的存款,這就逼得銀行不得不拋售虧損的美債,來保證流動性,於是浮虧就成了真實虧損,擠兌之下,連三天都沒扛住,硅谷銀行就破產了。

西方人說,如果你在廚房看到一隻蟑螂,那麼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必然有許多只蟑螂。

規模不算小的硅谷銀行突然就能崩了,這怎麼可能是孤立事件呢?

硅谷喜歡短債長投賺利差,難道別的銀行沒這麼做?

只是硅谷銀行之後又有第一共和暴雷,美聯儲開展了針對銀行的專項流動性支持,讓那些銀行能拿著浮虧的美債債券抵押出足額現金,只要浮虧不兌現,那麼浮虧就只是浮虧而已。

但這些虧損難道就不是虧損嗎?如果要美聯儲提供足額現金來熨平週期,支撐到美聯儲降息,請問美聯儲又要承擔多少因果,它承擔的起嗎?

目前富國銀行或有虧損高達460億美元,美國銀行或有虧損超過千億美元,別的行也好不到哪裡去,只看資產規模算虧損額罷了。

從去年開始暴雷的瑞信告訴我們,銀行玩花活,隱藏負債,偽造盈利,虛增資產再容易不過了,華爾街所謂的金融創新,各種互換工具,各種票據,不都是彼此勾結的套路嗎?

或有虧損可以當沒事,要不乾脆就藏起來,創造出許多或有盈利,然後告訴大家,哎呀呀,我可太能賺錢了,賺了這麼多錢,我可得好好的給大家發錢啊,再創造一個漂亮的財務報表,好讓股東們心安理得的拉升股價啊。

2018年2月,美國對富國銀行開出了30億美元的罰單。

因為富國銀行的員工開設了數百萬個偽造的銀行和信用卡賬戶,以達到極其不切實際的銷售目標。

該行還被指控,它迫使數千名借款人支付他們不需要的汽車保險,其中一些人甚至被錯誤地收回了車輛。

它還向潛在的購房者收取不必要的費用,以鎖定抵押貸款利率。

這還是在巴菲特庇佑下富國實在幹得太出格了,讓美國監管部門實在看不下去,才跑來敲打的。

冰山一角就讓人看了覺得夠膽大妄為了,假如你看藏在水面之下的全貌,那還不得嚇死?

今年四月份,富國銀行許多客戶發現自己銀行賬戶不見了,或者銀行賬戶還在,戶頭上的錢卻不翼而飛。

別問,問就是技術故障,但你老美天天逼著老百姓把錢存銀行,但凡自己持有的現金多點,都是犯罪行為,所謂的財富,無非就是銀行賬戶上的許多數字罷了,現在你告訴我,你丫技術不行,隨時隨地這賬戶跟賬戶上的錢都有可能不見了,這讓客戶們心裡咋想?

信不信類似的事出現在中國,立刻就能引來全球媒體的集體熱議,並把鍋扣在體制上?有這種事,說不得連咱的主權評級都要砸幾個level。

然而富國可是美國的大行,於是一句技術故障,立刻連個敢出來質疑的人都沒有。

後來網友又扒出,賬戶和資金失蹤可不止是富國有,很多銀行都有,甚至有專門針對華裔群體研發的資金消失術,有些一看就是這幫王八蛋黑吃黑的伎倆,是啊,你有錢又偷跑來美國,這裸奔的財富憑啥我不能穿透式的給你洗劫一空?

老美的輿論控制能力還是很強的,這種匪夷所思的事在老美銀行業廣泛發生,卻連個屁都沒砸出來。

你以為這就完了?並沒有,這個月,富國銀行又開始大規模的出現賬戶異常的「技術問題」了。

富國銀行可是美國第四大銀行,有30%的美國家庭是它的客戶,經常發生這類「技術問題」,真的很正常嗎?

我看過一個瑞信前員工講瑞信財務玩法,瑞信把本來應該計作成本的金融系統開發的費用,巧妙的變成了一項資產,大概的玩法就是把信息支出計成投資,本來內部金融信息部門承包給外部公司,然後開支變成了投資款。

長期的投資形成了大量的資產,這些資產對瑞信之外的企業毫無意義,但通過這種財務美化大法,瑞信的成本神奇的下降了,盈利神奇的增加了,牛逼吧。

這也就是瑞信出事以後,才扭扭捏捏的讓大家看到了其中的貓膩。

所以你以為這麼高明的操作手段真的只有一家瑞信嗎?怎麼,如此先進的經驗毫無節操的富國能不學嗎?

往往大企業爆雷之前,能讓你看到的瓜,都是實在遮掩不了才暴露的,就像恆大,你當初膽敢討論一下它有財務問題,立刻就送個律師函,這還是中國呢,美國的大企業更捨得花律師費,敢用小道消息來「抹黑」人家試試,多半會告得你傾家蕩產。

重重黑幕藏起來不要太簡單。

老股民都知道,小資金掉頭很容易的,但凡你就那幾十百把萬的,隨便在哪支股票裡,都很容易進出,你要是幾百上千億的大資金,但凡在市場裡稍微活躍一點,立刻就會被人盯上。

所以很多基金大佬規模升到某個程度,立刻水平急速下滑。

人家不是不想操作,那真是沒辦法操作,它敢甩賣,立刻崩盤,它敢吃貨,立刻賣得個股大漲,明牌遊戲了,這還怎麼玩。

所以你們也別說為啥明知道加息國債會跌,那些美國銀行還不跑路?

怎麼跑,幾十萬億美國國債主要靠美國本土金融接盤,都跑路,美國還能運轉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於是美國的銀行們都只能咬著牙硬扛一波國債賬面巨虧,越是虧,還越不敢多操作。

本來以為熬幾個月,美聯儲很快就會降息,只要降息,那麼浮虧的美債資產立刻就能平賬,但這波去美元化玩起了實質性的變化,為了保衛美元,美聯儲不得不咬緊牙關硬挺加息到底。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美國銀行真的能挺到那一天嗎?

或者說到底怎樣的銀行才能挺到那一天,被降息救贖?

巴菲特控制的穆迪算是真正的局中人,既要又要,不好拆美國主權信用的台,於是早早的給美國銀行們下了一張吃棗藥丸的結論。

但到底啥時候完,會用什麼姿勢完蛋,現在還沒達成一致意見罷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