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越久,中國周邊爆發戰爭的時間越晚

牧之野

近期,美國媒體發了幾篇文章,講關於軍界、情報界對俄烏戰爭的看法。

大致意思就是,認為烏軍的這次反攻很爛,不僅損失極大,而且對西方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烏克蘭還長期缺乏防空能力,榴彈炮和炮彈數量不足,電子戰系統不足,導彈匱乏,也許最關鍵的是,該國掃雷能力僅達到所需的25%。」

自戰爭開始以來,烏克蘭軍隊已發射了200萬發155毫米火炮,幾乎耗盡了西方的供應。

情報人士表示,反攻受挫很可能會使烏克蘭和西方國家政府內部相互指責:為什麼耗資數百億美元購買西方武器和軍事裝備的反攻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除此之外,陣地戰消耗和佔用了美國大量的軍事資源,包括衛星和無人機偵查、數據處理、輿論控制等。

僵持的戰局還引起了一些政治麻煩,在美國,一些共和黨人在得知上述嚴峻的情報評估後,開始反對美國總統拜登最新提出的對烏克蘭的援助計劃。本月早些時候,拜登要求國會批准約400億美元的支出計劃,其中超過240億美元將用於援助烏克蘭。

在國內,烏克蘭民眾對戰爭的支持度正在下降,許多人厭倦了戰爭帶來的痛苦和犧牲,渴望和平和穩定。烏克蘭政府也面臨著經濟困難和社會動蕩的風險,需要平衡軍事開支和民生需求。在國際上,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雖然仍然堅定,但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一些國家,如英國、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主張要堅決對抗普京,甚至提出要削減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但另一些國家,如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則更傾向於尋求與俄羅斯的對話和妥協,以避免進一步升級衝突。美國總統拜登也在不同場合發出了不同的信號,有時強硬地譴責普京是「戰犯」,有時又保守地限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從最開始一面倒的「美國贏麻了」「俄羅斯要亡國了」的論斷,到一年半後戰爭的現狀,俄羅斯在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的背景下,似乎是也拖著美國進入到了另一個泥潭。

俄是一個好戰卻不善戰的國家,但是論持久消耗能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國家能比的上。

整個世界局勢越混亂,最有利的是兩個國家,一個是美國,因為可以通過美元回流獲利,同時也是資源產出國;另一個則是俄,因為俄的經濟體量不大,但資源極為豐富,可以在混亂中獲得資源更大的溢價。

美國目前主要所損失的,還真不是上面那些軍事資源的供給問題,美國當前丟掉的西瓜,是:

美元信用體系的動搖和中東的掌控權。

伊斯蘭世界的大和解和團結,是改變世界舊秩序的重要因素。

伊斯蘭文明覺醒後,接著傳導的是全球南方中的非洲,這些大的格局改變。

最開始美國想的最好結局是,能夠同時解決中俄兩大問題,那如果時間這麼拖下去,連一個也解決不了,那麼,先瓦解的可能就是西方霸權體系。

因為巨大的沉沒成本,西方接受不了在俄烏戰場上與俄羅斯握手言和,這意味著西方的巨大失敗,也意味著新秩序更迭的重要節點將要出現。

而無論俄烏戰爭結果如何,歐洲的衰弱已經成為定局,美國看似虹吸了歐洲的美元和工業,卻讓自己的盟友變得更加虛弱。

從當下整個戰略局面看,中國從俄烏戰爭的持久過程的慢慢受益開始顯現,周邊爆發戰爭和時間在被延後。

美國軍界官員就表示,他們在另一端準備戰爭的很多進度都被耽誤了。

美國從不打無準備的仗,也從不跟強國硬碰硬,中國可能是唯一的例外。

如果美國決定在形勢不受控制時親自下場,就必須先把兵馬糧草準備好,然後先把另一頭的合約簽了,但一旦有了求和的想法,那麼俄羅斯的要價也必然順勢提高。

在那之前,即便有軍事衝突,也沒大事。

一旦談和,才是重要指標。

今天,張捷老師對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美國支持提供了另一個思路做參考,他認為這不僅是因為東電公司的大股東是貝萊德,美國資本通過打壓東電股價達到完全控制的目的,而且與美國控制日本的核資源有關。

他解釋,核電站可以產出鈈,是做小型核彈的材料,美國通過控制日本的核工業,實際間接控制了5000枚小型核彈的核材料,並且,這些都在中國周邊,可做最壞的打算。

大國博弈棋局是廣布子的,但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馬凱碩說,中美的對決勝算各50%,就看誰犯致命錯誤了。

當每個人都覺得俄烏戰爭是普京的致命錯誤的時候,蝴蝶的翅膀扇動,或許它才是中美博弈中美國的最大失算。

有定力不是喊出來的,而是用屁股的沉默坐出來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