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改國名,結局會如何?

后沙

印度國內將上演一齣大戲–改國名。

據《印度時報》稱,印度政府將會在9月18日至22日向議會正式提出一項把印度英文名稱India更改為Bharat(婆羅多,我們譯為巴拉特)的議案並進行審議。

不少人從宗教、文化、歷史角度來解讀印度改名的原因,其實在本質上這是莫迪和印度人民黨的一場政治豪賭。

賭贏了,印度人民黨將會死死壓住國大黨,將政權延續下去;

賭輸了,印度將全面動蕩,甚至四分五裂。

莫迪老仙利用執政優勢,在G20峰會晚宴的邀請函上,稱印度總統為「巴拉特總統」,這是印度建國以來第一次。

既然莫迪政治意圖如此明顯,國大黨肯定要進行反擊。

而在7月份,由26個黨派組建的印度反對黨聯盟(縮寫為I.N.D.I.A.),也發聲表示堅決反對,它們稱問題是改善經濟,而不是改變國名。

莫迪的理由是「India」帶有殖民痕跡,所以要改變。

在印度憲法中,英語稱印度為India,印地語則稱為Bharat(巴拉特)

印度人民院要審議的就是英語India是否要改為Bharat。

可以看出,改名遇到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問題。

1947年印度獨立,尼赫魯為了去除殖民色彩,決定在15年之內廢除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同時,選擇使用人數最多的印地語列入憲法,準備作為將來唯一的官方語言。

15年之後,就是1962年。印度由於在邊境屢屢挑釁中國,結果挨了一頓暴打。

印度為了求得美國和英國支持,1962年廢除英語計劃就不了了之,至今英語仍是官方語言。

印度目前十大本國語言:

1、Hindi (印地語、國語)

2、Bengalese(孟加拉語)

3、Telugu(泰盧固語)

4、Marathi (馬拉地語)

5、Tamil(泰米爾語)

6、Urdu (烏爾都語)

7、Gujarati(古吉拉特語)

8、Malayalam(馬拉雅拉姆語)

9、Kannada (坎那達語)

10、Oriya(奧里雅語)

另外還有1600多種語言和方言,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此多的語言,它是無法協調和發展的。

「書同文」,中國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解決。

中國人一般會說方言和普通話,天南地北交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比如,東北人說「幹哈?」,台灣人說「幹什麼啦?」,相互都能瞭解對方的意思。

美國更注重語言統一,因為它是移民國家,美國公民必須會說英語,這是強制性的要求。否則,美國各州各講各話,它也無法發展。

法國的拿破侖將標準法語視為鞏固帝國的一種力量,強行推廣。

印度則錯過了統一語言的歷史機會,問題出在甘地身上。

甘地給印度人留下了一個政治悖論,這與今天印度想要更改國名有直接關係。

此事說來話長。

當年英國殖民者故意把印度搞出562個土邦,同時又設立幾個行省。

英國人本可以取消原有土邦將其併入行省,但英國卻把土邦越搞越多。

土邦和行省犬牙交錯的行政區域設計使得印度人根本無法統一協作,英國人則可以輕輕鬆鬆統治印度。

甘地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提出了建立「語言邦(省)」的思想,以爭取英屬印度不同語言族群的支持。

1947年,印度獨立,尼赫魯承諾按照甘地精神設立語言邦,重新規劃行政區域,這使得印度失去了統一語言的最佳時機。

如果印度用語言來設立行省,那怎麼可能有統一的語言?

如果印度要確立唯一官方語言,那又怎麼可以設立語言邦?

這個政治悖論是無法解決的,世界上也沒有這樣的大國。

印度就鬧開了,孟加拉邦就要求以孟加拉語為唯一官方語言,因為印度最偉大的作家泰戈爾就是用孟加拉語寫作的。

而其它各語種則要求尼赫魯兌現甘地的承諾。

尼赫魯發現這事不對,邦的問題就僵在那裡。

1952年,印度政治人物波蒂絕食而死,他要求甘地精神不能變。

尼赫魯只好讓步,同意設立安得拉邦(泰盧固語),它是從馬德拉斯邦分離出來的第一個「新邦」–語言邦。

這道口子一開,其它語言群體也紛紛要求這樣做。

旁遮普鬧得最凶,旁遮普分兩種語言:旁遮普語和印地語,而旁遮普人拒絕再次被切割(印巴分治已切割過一次)

他們要求印地語群體離開旁遮普地區,準備建立一個旁遮普語言邦。

這裡的印地語群體基本上都是印度教教徒,他們拒絕離開,印度教教徒與當地錫克人展開激戰,死了不少人。

錫克人的卡利黨(就是現在鬧獨立的「卡利斯坦運動」主力)在地方議會中獲得了席位優勢。

根據印度「民主」嘛,這就必須建立旁遮普語言邦。

但印度教教徒拒絕離開,他們背後是全印度說印地語的印度教教徒。

尼赫魯束手無策,他死後,1966年才建立了旁遮普語言邦,但卻是一分為三,印度教教徒分走了一塊(哈里亞納邦)和另一塊併入喜馬偕爾邦。

而哈里亞納邦與旁遮普邦卻是同一個首府–昌迪加爾(可以自行百度)

這就是渾渾噩噩印度人幹的事,錫克人憤怒,印度教教徒也憤怒。

於是印度教狂熱分子不幹了,當年,甘地就是死於他們之手。

印度教激進組織要求建立一個「婆羅多」國家,這就是莫迪現在要改的國名。

他們的口號是「一個國家,一個文化,一個宗教,一個語言」。

婆羅多又必須包括巴基斯坦,因為印度河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內,這怎麼可能實現?

有人覺得這口號沒有什麼不對啊?說明印度有雄心。

但問題是,這是印度,你不能用正常思維去看待。

「去除殖民色彩」就是鬼扯,中國人和阿拉伯人對這裡早就有「印度」這個稱呼。《大唐西域記》:「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大唐有殖民過印度?

India雖是西方人的稱呼,但也是讀音的演變。

莫迪老仙就是想通過煽動宗教狂熱性來延續其權力,這是印度人民黨明年議會大選的吸票大法。

印度人民黨是怎麼來的?

1914年,一個叫提拉克的印度教領袖創立了「印度教大齋會」,這是最早的印度教組織,是得到英國人允許的。

1925年,它們提出「振興印度教」口號,並在那格普爾建立了教派暴力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它的極端性不亞於納粹衝鋒隊,莫迪年輕時就是RSS的成員。

後來,RSS被政府宣佈為非法組織,國大黨對它進行壓制。

所謂「振興印度教」,就是要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印度–婆羅多。

1951年,「大齋會」領袖慕克吉帶領一幫人退出了RSS,成立「印度人民同盟」,以合法身份參加議會鬥爭,他們鼓吹「婆羅多」,要求「收回」巴基斯坦。

隨著國大黨的分裂(德賽派跟甘地派不和),1977年「印度人民同盟」與五個小黨聯合,成立「人民黨」。

人民黨禁止其所有黨員參加RSS活動。

由於對「婆羅多」理念產生分歧,人民黨分裂為RSS支持者和溫和派。

1980年4月5日,瓦傑帕伊率溫和派建立「印度人民黨」,也就是現在的執政黨。

但「印度人民黨」這幫人發現,沒有RSS宗教狂熱分子支持,他們的選票就是上不去。

於是,他們又轉向與RSS合作,搞宗教煽動,挑起印度國內宗教矛盾,以此吸收選票。

另一個宗教狂熱組織「濕婆軍」也站在了「印度人民黨」一邊。

他們在農村鼓吹建立「婆羅多國家」,號召回到羅摩王子時代,因為史詩上說那是印度的黃金時代。

瓦傑帕伊他們在選舉時,就是一天到晚的喊「婆羅多–羅摩」,而國大黨的票源來自中產階級和知識階層,人數比不上信奉印度教的農民。

1996年,印度人民黨成功上台,瓦傑帕伊成為總理,但他的內閣只堅持了13天。

1998年,印度人民黨再次勝出,瓦傑帕伊二度出任總理,但內閣也不穩定。

1999年10月,印度人民黨與24黨結盟獲得大勝,瓦傑帕伊第三次出任總理。

瓦傑帕伊是溫和派,他沒推動政教合一政策。

莫迪可不一樣,他在古吉拉特邦當首席部長時,就縱容印度教教徒屠殺非印度教教徒,過程極為殘忍,「異教徒」男女老幼都不放過,甚至連孕婦都要澆上汽油活活燒死。

RSS還攔截火車,放行印度教教徒,然後縱火燒死車廂里的「異教徒」

宗教衝突越激烈,印度人民黨的選票就越多。

2014年莫迪上台後,印度人民黨就變本加厲地玩政教合一。

但甘地種下的「語言邦」種子已經注定印度無法實現大一統。

印度用語言劃分行政區域是客觀事實,一些邦就不會接受帶著印度教色彩的「婆羅多」國名,印度教經典之一就是《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

其它不說印地語的印度教教徒也很難接受,否則,他們將失去語言邦的地位,而印度是聯邦制,邦的權力非常大。

這樣能看出莫迪的最終想法了吧?人民黨想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單一制的「新印度」–婆羅多。

但這是緣木求魚,比如旁遮普邦的錫克人就寧可打內戰,也不會接受單一制國家。

往深了說,「語言邦」背後是各邦的既得利益集團,這是階級問題。

莫迪怎麼可能去觸犯地方高種姓「貴族」、地主和資本家的階級利益。

而且自古以來,印度也只是一個地名,只是被英國人捏合在一起。

所以,印度改國名,只是莫迪和印度人民黨為了一己之私的政治操弄,除了挑起各邦內亂之外,不會有什麼收穫。

但為了權力,他們要豪賭一把。

起初,這或許是一場喜劇,但結局必定是一場悲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