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塞爾維亞簽自貿協定,意義遠不止經濟!

北風

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再現「萬國來朝」的大國外交盛宴。一帶一路的宏觀意義文章過去寫得比較多,因此今天決定從「細節」和「實績」角度來解讀。

這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一大實績就是與塞爾維亞簽署自貿協定。這是中國簽署的第22個自貿協定,塞爾維亞成為中國的第29個自由貿易夥伴。

塞爾維亞人口只有800萬,經濟規模大概只略強於中國一個二線城市,僅僅塞爾維亞的外貿需求,給我們帶來的經濟增量有限,那麼這次自貿協議的意義何在呢?

在塞爾維亞自身的外貿需求之外,這次中塞自貿協議至少有四大意義。

意義一: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份自貿協議

過去十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曾經走得比大家以為的近得多,發展勢頭非常好。

標誌之一,是早在2012年,中國就與「希臘之外的中東歐16國」建立了合作機制,領導人峰會每年一次,而第一次峰會是在美國在東歐的前哨,北約核心國家波蘭華沙舉行。

標誌之二,「16+1合作」成為2018年全世界十大熱詞之一,可見影響力之大。2019年4月,希臘正式宣佈加入「中國+中東歐合作」,從此,「1+17合作」模式確定下來。

標誌之三,中東歐17國裡,包括波羅的海三國,也就是過去兩年瘋狂作妖的立陶宛。

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的最後「線上峰會」是在2021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過去十年,中國~中東歐合作曾經是我們破局「中歐合作瓶頸」的妙招和亮點。

可是美國利用立陶宛作妖,綁架地區國家選邊站隊,讓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停滯。

以至於中東歐17國裡,與中國正式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只有匈牙利一國。

如今塞爾維亞成為中東歐地區17個國家裡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夥伴,也是我們在該地區被立陶宛作妖破壞後,樹立的共贏夥伴,重新將朋友弄多,敵人弄少。

意義二:讓塞爾維亞成為中歐貿易的一大支點

自從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和全面遏制以來,中國與歐盟的貿易變得越來越重要。

可是中國歐盟貿易雖然發展了四十多年,但是歐盟對我國的市場壁壘在許多行業依舊存在,使得中歐貿易雖然規模龐大,但是陷入增長瓶頸。

塞爾維亞雖然還沒有加入歐盟,但是與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程度」更高。塞爾維亞本身的800萬人口,市場規模和消費力都不足。但是塞爾維亞具備成為中國「工業品小商品集散地」的地理與市場優勢。

塞爾維亞處在中歐貿易的關鍵節點,是「歐亞經濟大動脈」,一帶一路陸上通道的重要一環,這些區位優勢都決定了塞爾維亞在「中歐貿易瓶頸期」的特殊「轉口貿易港」作用。

意義三:給「血盟國家」增加經濟紐帶

帝國主義從海權時代以來用幾百年建立的國際秩序,世界各國不同的發展階段,決定了世界各國「政治路線」與「經濟路線」的差異。

在中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對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國家很顯然是「歐美發達國家」,當時美國一爆發經濟危機,歐洲一爆發債務危機,中國的經濟也跟著「栽跟頭」。

在這段時期,中國「政治上友好」的國家,依舊是朝鮮,委內瑞拉,巴基斯坦,伊朗,非洲多國這樣大家樸素認知中的「窮國」。

我們經濟上綁定「歐美發達國家」,政治上又親近「反美窮國」,導致中國的民意和輿論也很撕裂。

最近十年,一帶一路的推廣,我們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發展中國家在中我國貿易中的比例與增長率越來越亮眼,這種「政治與經濟」的撕裂感才小了一些。

不過對於類似塞爾維亞這樣的國家來說,他們自身與我國的關係,也存在「政治與經濟的矛盾」。

經歷了1999年的南聯盟大使館轟炸事件,以及二十多年來我國在科索沃問題上仗義執言,主持公義,與之相對的是歐盟全面支持「科索沃獨立建國」,塞爾維亞在政治上與我國顯出「一起流過血」的親近。

可是在經濟層面,塞爾維亞緊鄰歐盟,是一個失去海港的內陸國,與我國相隔幾千公里,經濟上歐盟大市場能夠給予塞爾維亞的顯然更多,塞爾維亞經濟上顯然更依賴歐盟,也更親近歐盟。

塞爾維亞只是中國外交「友好國家」的一個代表,我們的這些「友好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都處在「向西方發達國家求經濟利益」的階段。

這就導致我們與友好國家之間政治熱經濟冷。

這次中國與塞爾維亞簽署自貿協議,加強開放雙方的外貿市場,讓塞爾維亞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也是向所有友好國家樹立「政治親近經濟共贏」的典範。

對於如今的塞爾維亞而言,「加入歐盟」能獲得的經濟利益確實更強,可是歐盟一直將塞爾維亞放在排隊名單幾十年,缺乏誠意。

這就好像加入歐盟,塞爾維亞每人每個月能多賺3000塊,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融入一帶一路,每個月只能多賺2000塊。

可是與中國的自貿協議,中歐班列的經濟利益可以「立即到賬」,加入歐盟的豐厚回報卻一直是「畫大餅」,作為務實的領導人,武契奇當然會做出正確選擇。

意義四,給世界火藥桶增加「穩定器」

當今世界,提到「世界火藥桶」,大家首先會想到哪裡?

已經被引爆的世界火藥桶有兩個,一個是俄烏戰爭,一個是巴以衝突。

全球高度關注,有潛在動武風險的火藥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朝韓衝突,第二個是美國日本可能介入中國台海統一之戰。

全世界的目光首先聚焦在這四個地方,可大家似乎忘記了,「巴爾幹半島」地區,才是引爆一次世界大戰的火藥桶。

美國與北約在上世紀末肢解了南聯盟,但是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去年以來,科索沃「偽政府」不斷挑釁,與當地塞族人爆發多輪流血衝突,塞爾維亞已經宣佈進入「戰備狀態」。就在剛剛過去的九月,科索沃當局與塞族人的衝突導致雙方多人死傷,塞爾維亞和北約都在「邊界」地帶增加了軍隊。

原本許多人擔心科索沃火藥桶在十月會引爆,結果沒想到搶先打起來的變成「巴以衝突」。

因此從地區穩定性,戰爭潛在風險角度,塞爾維亞都不是「發展區域經濟」,「外貿中轉集散地」的首選地區。

可是中國沒有因為塞爾維亞的動蕩而逃離,與「戰爭邊緣」的塞爾維亞簽署自貿協定,恰恰是向全世界,向聯合國,向這次參會的150多個國家證明,我們願意為「全球戰爭風險」地區,提供經濟壓艙石和穩定器。

我們毅然簽訂自貿協議的舉動,是向150多個與會國家傳遞:無論戰爭或貧窮,飢餓或疾病,我們都風雨同舟,命運與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