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是斯基哭暈在廁所裡的日子。
看這條消息: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議案,提出了拜登政府提出的撥款請求,同意向以色列提供143億美元軍事援助,但是對烏克蘭,卻是一個子兒也不撥。
拜登那邊,頓時氣得跳腳。
因為這個撥款請求,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想出來的妙計!
援助烏克蘭614億美元!
援助以色列143億美元!
捆綁在一起!
你共和黨如果想要援助以色列,就得同意援助烏克蘭!
簡單來說,就是類似糖衣炮彈,你得同時吞下!
結果眾議院的這幫共和黨人,一點都不客氣,直接剝開糖衣,扔掉炮彈。
他們說你拜登提出的撥款請求裡,有援助以色列的143億美元啊,這我們同意!
什麼?
裡面還有援助烏克蘭614億美元的內容?
對不起!
我們沒看見,不知道!
就算看見了,現在美國國內是什麼一副狀況?
通貨膨脹很嚴重!
老百姓生活困難!
這時候你還往外到處灑錢,你對得起美國納稅人嗎?對得起美國老百姓嗎?
這意味著什麼?
烏克蘭已經正式被美國拋棄了!
美國《時代週刊》專門登了一篇文章,說今年聯合國大會期間,澤連斯基跑到美國華盛頓,從拜登到國會議員們,統統都找了一遍,回到烏克蘭後,因為知道被美國拋棄的一天,肯定會到來,他的心情就一直非常不好。
但這一天,最終還是來了!
對這事,美國方面是怎麼說的呢?
白宮方面,當然是大罵了,大致意思就是:我們畢竟還是美國啊,就算再苦再難,也得再烏克蘭和以色列之間,繼續搞雙線作戰啊!
眾議院,也就是共和黨呢?
像那位剛剛上台的眾議長約翰遜,話說就得很白了: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需要美國去解決,美國也會去解決,但現在美國「需要更多地關注」在以色列發生的事件。
這段話啥意思呢?
前面兩句,其實是廢話:美國人向來覺得自己很牛叉,所以必須得讓他們保持這種感覺。
後面那句,卻是實話:美國現在已經吃不消打雙線戰爭了!
哪怕只是局部戰爭!
還是最省錢的代理人戰爭,美國不用親自下場!
這事怎麼說呢?
烏克蘭人真是太慘了:過去10年,先被歐美利用成那副樣子,這兩年又打成這樣,國破山河碎,生靈塗炭,最終的結果居然還是說被拋棄就被拋棄。
戰線怎麼守住?
這個冬天怎麼渡過?
烏克蘭今後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
不好意思,你的價值已經被榨乾,你已經沒人關心了,所以你就自求多福吧!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忍不住要說:美國這國家,果然是渣男啊,用完就丟!
這話對不對呢?
當然對!
但如果光這麼說,還太淺了一點,我們還得去思考這麼一件事:
美國的GDP,2022年是25.74萬億美元;
歐盟加英國的GDP,有近20萬億美元;
俄羅斯GDP,去年只有2.24萬億美元,只有美國加歐盟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但為啥俄羅斯在一年多時間內,面對歐美的各方面瘋狂制裁,不但沒崩潰,反而還它們的陸軍彈藥庫存,幾乎都打空了呢?
這種事,如果不是大家親眼所見,而是放到兩年多前,比如說2021年,你去跟任何一個人說起,恐怕大家都不會相信!
當時網上的調子,主流是說俄羅斯的GDP,連廣東省都不如!
那好,一個問題就來了:假如你是拜登,光看著上面列的那幾組數字,你會怎麼決定?
十有八九,你也會跟他一樣,作出同樣的決定!
那好,又一個問題來了:現在所有的事實已經證明,拜登當初的決策,也就是設法讓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打上一仗,是錯誤的,那他究竟錯在哪裡?
大家還記得吧?
從去年俄烏戰事開始,我就一直不斷地說: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裡,將會有新規則。
歐洲和美國,如果按GDP來算,加起來的總數,超過俄羅斯的20倍,結果卻搞得這麼狼狽。這事背後,其實已經潛藏著一個新世界的規則。
什麼規則呢?
讓我們從1929年10月29日說起,當天是星期二,很多人像往常一樣起床,然後吃早餐,當時沒電視,不少人家也不喜歡邊吃早餐邊聽收音機,所以那條後來震驚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消息,他們絕大多數人是不知道的:美國股市崩盤了!
到什麼程度呢?
光當天上午,就有11位銀行家或經紀人自殺身亡,然後危機橫掃了整個美國,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陷入極其悲慘的境地。
有這麼個統計數據,在大蕭條期間,整個美國正常死亡的人數,超過了700萬,主要是三大死因:自殺、餓死或因為沒錢看病。
到什麼程度呢?
有些中產階級,幾個月前可能還在到處度假、消費、曬日光浴什麼的,轉眼間就只能為了一口吃的,扎堆蹲在街頭賣蘋果。
當時有家公司想招2名員工,消息傳來後,半夜就有人排隊,等它第二天開門時,門前已經排隊的人,已經超過了2000!
銀行家、律師、醫生、工程師這些原先的精英階層,也活不下去了,所以時常有人,身上穿著筆挺的西裝,卻要挨家挨戶地敲門,只為能討到一碗剩飯!
經濟到底出了什麼事?
當時的美國政府一無所知,只知道情況很嚴重,但究竟有多嚴重,他們根本說不上來!
1933年3月,在一片失業、破產、倒閉、暴跌中,小羅斯福上台。他一上台,就決定推行新政,也就是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對經濟進行刺激。
但怎麼刺激呢?
首先得對美國經濟,來完整地摸個底:像明白和危機之前相比,現在的情況有多嚴重;還要知道,整個美國能動用的經濟力量,究竟有多大之類的。
然後一個人就冒出來了: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
他表示說:對美國現在所面臨的這副狀況,我可是相當熟悉啊!
為啥呢?
庫茲涅茨是俄羅斯裔,他1901年出生,1920年才到美國,他經歷過俄羅斯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之後再和白軍激烈內戰的那段歲月,親眼目睹過蘇俄政權在面對四面圍攻時,怎麼集中經濟資源,將優勢敵人逐個擊敗!
庫茲涅茨是怎麼幹的呢?
他們先把美國的經濟部門,分成一個個門類,像能源業、採礦業、製造業、農業等,然後再按圖索驥,到全國的各個工廠、礦山和農場進行實地調查,得出數據,再把這些數據加起來,估算出美國全國的經濟總量。
這個總量叫什麼呢?
GDP!
因為庫茲涅茨統計出來的GDP,小羅斯福心裡就有底了,他憑借著相關數字,推行了新政,對美國的經濟進行了刺激。
到1939年,在「黑色星期二」之後差不多10年,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
但沒過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庫茲涅茨和他帶著的團隊,又被美國政府找去,去面對另一個問題:美國該投入多少生產力和閒置產能,才能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面對著戰爭,不光是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經濟學家們,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軍事戰略家,外加一些經濟學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常聽說的凱恩斯,他們的說法挺簡單,那就是:現在是非常時期嘛,所有的經濟必須服從軍事,因此國家必須動員所有的民用企業,不顧一切、不計代價地,投入到軍事生產裡去。
凱恩斯甚至還證明說:如果這麼幹的話,會對經濟起到極大的刺激作用!
庫茲涅茨和另一群人,是另一派,他們不斷說:萬萬不能把所有經濟資源,通通都投入到戰爭中,因為這樣會涸澤而漁,導致戰爭沒法持久打下去。
那怎麼辦呢?
吵過一架後,就開了這麼一個口子:在保證民用經濟運轉的情況下,政府支出,其實當時主要是軍事開支,也可以被計入GDP裡去!
最後小羅斯福拍了這麼一個板:除特殊行業外,美國打這場仗,要主要依賴民營企業的閒置產能,來滿足戰爭需求!
為啥能敢拍這個板呢?
因為經過精算之後,庫茲涅茨他們發現:按照他們這種方案,到1944年,美國不光能支撐歐洲和太平洋兩條戰線作戰,它國內的經濟、個人消費,不但不會受影響,還會處於歷史最高位!
也就是:美國能做到一邊打仗,一邊還能賺大錢!
為什麼二戰之後,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覺得美國這國家非常富裕,非常有錢?
就和這有關。
因為當時的美國,雖說兩線作戰,兵力龐大,它國內卻是消費旺盛,一片興盛,馬照跑,舞照跳,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
蘇聯、德國和英國呢?
卻到了糧食要按人頭,實行配給制,大家要一起挨餓的程度!
但美國的這種繁榮,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就是靠蘇聯和英國受盡苦難,頂住德國,靠我們這邊浴血奮戰,頂住日本,然後它按部就班地,等1944年,它國內經濟發展到了頂峰,才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擊!
大家如果注意一下,就會發現:歐洲戰場的諾曼底登陸,發生在1944年6月;太平洋戰場上的大規模登陸作戰,也差不多從1944年才開始。
然後大家見到的,就是:美國人富得不得了,所到之處當人們見到的,是它大兵的口袋裡,總是鼓鼓囊囊地,裝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食品,然後隨意拋出一些,給那些快成餓殍的人們!
這宣傳效果,實在太好了。
誰也不會,更不敢去想這件事:在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這些美國大兵自己,也和這些被戰爭折磨成餓殍的人一樣,也是瘦骨嶙峋,營養不良!
說到這裡,對GDP這個常見名詞,我們是不是更新的認識了呢?
它因危機而生!
因戰爭而起!
但它是怎麼成為世界規則的呢,這要從另一個名詞講起:馬歇爾計劃。
二戰之後,歐洲一片廢墟,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就提出了一個計劃,意思就是美國提供各種類型的資金,幫助歐洲各國搞重建。
但凡是這種用錢的事,都涉及到KPI,也就是績效考核的問題。
因為不可能朝一個無底洞裡砸錢。
那怎麼辦呢?
美國又想到了GDP,但這個GDP我前面說過,不是庫茲涅茨最早提出的那個版本,而是被凱恩斯改良過的,加入了政府支出的那個版本。
對馬歇爾計劃,美國人分配資金的規則是這樣的:根據GDP的統計規則,各國要報出自家每年GDP的增幅,如果拿的錢少,增的幅度大,說明這錢用的效率高,今後就可以多給錢。
人都是會鑽空子的。
這種規則之下,大家會怎麼幹?
別的方面動不了,肯定是拿到美國人的錢後,用盡各種辦法,把數據做好看嘛!
剛開始,還只是努力增大政府開支,寅吃卯糧,讓GDP數字變好看。
但後來,就變味了。
因為各國為了拿援助,每年都要公佈,漸漸地就成了各國政客搞政績PK的方式:我在任時,GDP增長速度快,說明我執政能力強,說明我能幹。
這麼一搞,就推廣出去了。
到什麼程度呢?
1950年代時,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把目光盯牢巴基斯坦,因為它那段時間的GDP,增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每年差不多有6%!
據說僅次於日本的14%!
連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都頗為心動,想去親眼目睹一下巴基斯坦人,究竟是怎麼搞把它的經濟搞得這麼生猛,居然能起飛的。
結果巴基斯坦人建議:艾森豪威爾的總統專機,在經過它城市的貧民窟時,不要飛得太低,以免他能看清楚底下人的生活情況,對小巴產生不好的印象。
為啥呢?
因為GDP這東西,確實能反映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速度,但它卻不能反映其它東西,比如說解決貧富差距,社會矛盾什麼的!
至於最初設計的,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應對危機或戰爭的能力,在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之後,則早就不見了!
但在這時,其實還有一種統計方法,更能反應一個國家這方面的能力。
什麼呢?
就是社會主義陣營用的「社會總產值」這個概念。
它只計算物質產品的產值,像糧食、鋼鐵、煤炭、石油之類的東西,凡是全是實的東西,而服務業什麼的,被認為只是二次分配,統統不計入!
看完之後,就知道差很大。
美國在冷戰時,就利用了這中間差距,比如說在1979年,它就廣為宣傳,說蘇聯不行了,它1978年的GDP只有8401億美元,日本卻有1.01萬億,它連日本都不如!
當時這種說法,對蘇聯人的自信心,造成了很嚴重的打擊。
然後美國和沙特再聯手,瘋狂增產石油,把國家油價打得極低,然後再哄抬國際糧價,因為當時蘇聯的經濟模式主要靠出口石油,來換取糧食的,就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再加上之前美國人不斷地宣傳,說蘇聯經濟不行,結果連蘇聯高層都懷疑自家的經濟有問題。
之後的事,大家也都看到了:人心散了,蘇聯崩了。
到這裡,一個問題又浮現出來了:如果當時蘇聯人心不散,大家憑著硬實力,和西方來上一場,它到底會輸還是會贏呢?
從俄烏戰場得表現來看,它應該會贏。
為啥呢?
從去年開始的俄烏戰事,可是美國+歐洲+烏克蘭什麼的陸軍武器庫存,一起加起來,來和俄羅斯對抗啊!
這中間不少東歐國家,還有烏克蘭,可都是原來蘇聯陣營裡的呀!
就這樣,美國的陸軍庫存武器,還差不多被耗乾了。
甚至到現在,因為以色列那邊打得急,美國人乾脆拋棄烏克蘭人,急著去救以色列了!
到這裡,我們就得思考一個問題:不是說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往往意味著它支撐一場戰爭的能力嗎?為什麼不管是俄烏戰事,還是從其它戰事來看,美國和歐洲紙面上的經濟實力,和它的戰爭能力,似乎嚴重不相稱呢?
這事其實得算到拜登頭上去,因為就是他,改變了原來的規則。
我之前講過:在戰後幾十年,西方國家漸漸地,已經從產業資本過渡到了金融資本,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其實是越來越大,甚至早在1980年,美國服務業的比重,就超過了製造業。
從GDP的角度來看,數字確實挺好看的。
拿著錢出去,也確實能換到很多東西。
但如果從另一面來看,就發現事情有些不怎麼對勁。
比如說中國的很多工業產品,早就不光是遠遠地超過了美國,甚至超過了西方。
像鋼鐵,去年中國鋼產量就佔全球的53.9%,前段時間中國鋼鐵行業協會還發佈消息,說今年佔全球的份額,還在進一步擴大;鋁產量更高,佔了全球的57%,水泥也差不多是全球的60%左右。
如果和美國比一下,就會發現它這方面已經到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像美國和日本,也就是8、9000萬噸的產量,居然和俄羅斯差不多。
去年有這麼一個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的比重接近30%。
這數字其實非常結實。
因為在它裡面,沒那種十幾萬、二十幾萬甚至上百萬塊錢一支的手錶,也沒有幾萬塊錢一個的人造革包包。
所以如果按照實際產能來看,我們工業佔的比例,其實還會更高。
這意味著什麼呢?
1997年,我們之前反復提到過的布熱津斯基,美國的那位地緣戰略專家,曾經在他寫的《大棋局》裡講過這麼一個預測:在未來的歲月裡,不大可能再有哪一個大國,會像美國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里那樣,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大約30%的水平,更不用說像美國在1945年佔50%的那樣了。
美國早年的GDP,製造業的比例很高,所以美國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的GDP佔世界的30%,其實約等於它的製造業佔全世界的30%。
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布熱津斯基當年的預測,已經被證明是錯的了!
我們其實已經超過了!
那一旦超過,意味著什麼呢?
作為金融國家的美國,如果它始終堅持在金融領域,和我們這種工業國家周旋,還能支撐很長時間,但它萬萬不能和另一個重要的工業國家,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發生戰爭衝突,一旦這種衝突發生,它將徹底原形畢露!
這就是為什麼我上面說這賬的算到拜登頭上去的原因,他錯誤地把美國和歐洲的GDP數字,當成自家的經濟能力,又換算成了自家的戰爭能力,然後拋開自己最擅長的金融領域,跳下水去,在烏克蘭搞了一場代理人戰爭!
結果一仗打出原形!
到這裡,有人要問了:打過烏克蘭這仗後,美國還能把遊戲規則,改回到依靠它最擅長的金融領域嗎?
答案是:不能。
今後世界的規則,將是各國拼各自的工業實力,而我們現在的實力,其實比偷襲珍珠港前的美國,還要更強。
這事怎麼形容呢?
美元霸權猶如有個穹頂,牢不可催,我們這麼龐大的製造業,本來只是構成這個穹頂的一塊塊石頭,但美國人傻乎乎地,在去年時,自己把這個穹頂給捅破了,毀掉了。
既然他們自己親手,摧毀了舊世界的規則,那今後就得按照新世界的規則來辦。
這是它自己一手造成的。
美國拋棄烏克蘭,證明瞭新規則已經開始起作用!
到這裡,還是得用起我們之前說過一遍又一遍的那句話了:拜登和他那批人啊,總是胸有成竹、有條不紊地把所有事都搞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