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大世界熱點事件——回顧與盤點過去這一年的戰爭、軍事衝突、危機以及地緣政治事件

巡天遙看一千河

綜述

在結束疫情後的2023年剛剛過去以後,我們立即迎來了2024年元旦。回顧與盤點過去的這一年世界上發生的戰爭、危機以及各類地緣政治性事件,發現世界地緣政治衝突仍然繼續影響著世界格局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巨大挑戰;海權爭端與資源分配矛盾依然激烈;中美衝突的不確定性繼續影響著世界國際關係。本文特選了2023年十件最具代表性的戰爭衝突、軍事政治危機以及各類地緣性矛盾衝突等熱點事件一一來對比分析。

一、俄烏衝突仍在持續

在戰事陷入相對膠著的狀態下,2023年俄烏衝突的第一個顯著特點是無人機大戰。按照俄羅斯國防部的統計,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到今年12月20日,俄軍總共擊落了大約9900架烏克蘭無人機。按照烏克蘭軍方發佈的消息,烏軍擊落了將近6320架俄羅斯無人機。其次是利用無人自殺艇作戰。烏軍今年利用自殺無人艇對俄黑海艦隊的巡邏或靠泊艦艇、海軍基地和克里米亞大橋發動多次突襲。作為回應,俄羅斯也開始發展無人艇進行針對性作戰。三是持續的衝突也令民用設施遭到波及。今年6月,位於第聶伯河之上的卡霍夫卡水電站遭到破壞,導致水庫大壩崩潰,這也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最嚴重的民用設施破壞事件。四是在戰場態勢方面烏軍由攻轉守。今年5月俄方宣佈完全佔領巴赫穆特。烏軍從6月開始在扎波羅熱和頓涅茨克等方向發起反攻,但卻受挫,不得不轉入防禦。自10月下旬以來,俄軍逐漸奪取戰場主動權。五是俄羅斯與北約在其他方向的對抗也在升級。今年4月,芬蘭順利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這意味著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線一下子增加了一倍。而瑞典也正在努力加入北約。此外,北約今年還在俄羅斯周邊舉行了「空中衛士」「歐洲捍衛者」「北極挑戰」「軍刀衛士」等多場軍演。北約還將於2024年春季舉行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二、中美氣球事件

2月上旬,一個中國民用氣象氣球意外進入美國領空事件持續發酵,導致中美之間過去三個月稍微緩和的關係重新變得緊張。美方執意認為氣球帶有「間諜」性質,不僅因此推遲了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行程,還安排F-22戰鬥機發射導彈擊落了飛艇。「氣球事件」被美方大肆炒作,儘管只是一個「氣球」引起的摩擦,但也深刻地影響了中美關係。為了擊落所謂「高空偵察氣球」,有可能造成對地面人員的損傷,美國人更是不惜成本,FAA聯邦航空局主動關閉了三個機場,以及南卡羅來納州的部分領空。美國空軍出動了數架F-22隱形戰鬥機。另外,還出動KC-130加油機、P-8A反潛巡邏機以及HC-130搜救飛機等,配合F-22隱形戰機的行動。為了打撈「高空偵察氣球」的殘骸,美國海軍出動了CG-58「菲律賓海」號巡洋艦、DDG-79「奧斯卡·奧斯汀」號驅逐艦和LSD-50「卡特·霍爾」號船塢登陸艦等三艘大型軍艦,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艦和其他船隻也在現場協助殘骸的打撈工作。

圖4 被F-22擊落的氣球

三、菲律賓新增美軍基地並擅闖南海仁愛礁

2023年年初美國防長奧斯汀訪問菲律賓之後,菲律賓同意向美軍再開放4個軍事基地的使用權限。4月3日,菲律賓總統辦公室正式對外宣佈了新增4個美軍基地的地址。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基地位於菲律賓呂宋島的北部和巴拉巴克島,分別針對的是中國台灣和中國南沙群島。這意味著中美在南海區域的對抗進入另一個更加激烈的階段。4月11日,美菲舉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肩並肩-23」軍事演習。此次聯合演習中,菲武裝部隊出動5400人,美軍各軍種共出動1.22萬人,澳大利亞國防軍出動111人,此外還有來自日本等12個國家的觀察員,參演人數達到1.76萬人。不算裝備規模,僅演習的人員規模就是去年演習的近兩倍。從公佈的聯合演習計劃安排看,演習課目包括海上安全、兩棲作戰、實彈射擊、網絡安全、反恐行動、減災救援和人道主義行動等。

仁愛礁非法坐灘軍艦航拍照片以及仁愛礁衛星圖

7月,在菲方炒作所謂「南海仲裁裁決」公佈七週年之際,美方這個南海仲裁案的始作俑者也馬上表態支持。菲律賓在美方的慫恿下,利用對非法「坐灘」仁愛礁的軍艦實施運補的時機,試圖加固非法「坐灘」軍艦,偷運基建材料,屢次擅闖仁愛礁。截止至12月10日,美菲分別於8月22日、9月8日、10月4日、10月22日、11月10日、12月4日、12月10日先後7次擅闖仁愛礁海域,中國海警均依法對菲船隻進行嚴正警告、全程跟監、有效規制。其中,10月22日 6時14分,菲「尤娜扎·五月」2號遊艇在我事先提醒告知的情況下,又無視我多次明確警告,以不專業、危險方式,故意穿越我正常執法航行的海警5203艦艦艏,導致輕微擦碰。8時13分,菲海警4409船蓄意挑事,有預謀主動倒車,尾部與我停車漂泊的瓊三沙漁00003船右舷發生擦碰,惡意碰瓷製造事端,升溫現場局勢。菲方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威脅我艦船航行安全,我方操作專業規範、正當合法,責任完全在菲方。

美菲屢次擅闖仁愛礁事件再次說明,美國容不得南海風平浪靜,伺機攪渾水,借助菲政局變化,重新強化菲方對美依賴,試圖挑動菲方與中方發生摩擦對抗,以便從中漁利。美蓄意攪局南海,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准則,充分說明美是南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美軍原已租借的五個軍事基地
新增的四個美軍基地

四、部分非洲國家發生內戰與政變

2023年對於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是艱難的一年。極端天氣肆虐,引發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貧困和流離失所,西非與薩赫勒地區安全狀況再度惡化,尼日爾、加蓬相繼發生政變,非洲國家民族意識逐漸覺醒。

一是蘇丹內戰。4月15日,蘇丹快速支援部隊與蘇丹武裝部隊在位於北方州的麥羅維空軍基地和喀土穆國際機場激烈交火。當地媒體和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快速支援部隊領導人穆罕默德·哈姆丹·達加洛同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之間政見不和,此次衝突起因可能是快速支援部隊方面對即將被併入陸軍以及部分人事安排不滿。自蘇丹獨立以來,始終難以擺脫由亂到治、由治到亂的怪圈。此外,蘇丹國力不強,難以有效抵擋外部各種勢力,特別是西方國家的干擾。蘇丹的動亂,其背後大多有外部勢力攪動。

二是尼日爾政變。7月26日,西非國家尼日爾突發軍事政變,總統衛隊部分軍人扣押總統穆罕默德·巴祖姆,宣佈解除其總統職權,由軍方成立的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這是該國自1960年獨立以來的第五次政變,也是時隔13年後再次遭遇政變奪權。這一突發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12月22日,隨著最後一批50名法國士兵乘坐運輸機從尼日爾首都尼亞美的空軍基地飛往法國和乍得,法軍於10月10日啓動的撤離尼日爾行動結束,1500名駐尼日爾法軍全部撤離。同一時間,法國駐尼日爾大使館對外稱「因無法履行外交代表的全部任務,被迫無限期關閉」。法國24電視頻道在報導中稱,此舉意味著「法國在西非薩赫勒地區十多年來的『反聖戰』行動宣告終結」。

三是加蓬政變。8月30日,非洲國家加蓬發生政變,現任總統邦戈被軟禁在家中,加蓬共和國衛隊指揮官布里斯·奧利吉·恩圭馬被任命為過渡領導人。這是在尼日爾之後,一個多月以來第二個發生軍事政變的非洲國家。這是過去三年裡,西非和中非地區發生的第八次政變,涉及國家包括馬里、幾內亞、布基納法索、乍得、尼日爾、突尼斯以及加蓬,這些都是前法國殖民地。近些年來,法國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弱化,持續的政變給法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回顧過去兩年,法軍先後從馬里、中非共和國和布基納法索撤離,人員從高峰期的5400多人縮減到現有的約1000人,法國在西非薩赫勒地區的軍事存在日漸式微。此外,非洲多個前法國殖民地國家正進行「去法國化」運動,法國逐漸失去了其在非洲的影響力和曾經受尊重的地位,「法屬非洲」時代正徐徐謝幕。 

遭到襲擊的喀土穆機場濃煙

五、俄羅斯瓦格納雇傭兵叛亂

從6月23日俄羅斯瓦格納雇傭兵公司負責人普里戈任指責俄國防部軍隊襲擊了瓦格納雇傭兵部隊的營地開始,瓦格納雇傭於6月24日從前線進駐頓河畔羅斯托夫俄軍南方總部。同日,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協調下,瓦格納雇傭兵即調轉方向返回營地,部分瓦格納雇傭兵進入白俄羅斯營地。僅僅一兩天的時間內,瓦格納雇傭兵叛亂局勢不斷反復反轉,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6月26日,俄羅斯莫斯科市、莫斯科州和沃羅涅日州宣佈解除反恐制度狀態。7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俄雇傭兵集團瓦格納向俄羅斯正規軍移交武器,共移交了2000多件武器裝備和2500多噸彈藥,其中包括重型武器。直到8月普里戈任意外墜機身亡,俄羅斯瓦格納雇傭兵叛亂事件起於突發,又在瞬間消弭於無形,大跌吃瓜群眾眼鏡。

瓦格納正向頓河畔羅斯托夫南方總部逼近

六、巴以新一輪衝突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宣佈對以色列採取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並表示已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彈。以色列隨即宣佈進入戰爭狀態,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目標發起代號「鐵劍」的行動 。這是以色列自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後,時隔50年再度向哈馬斯宣戰。隨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宣佈麾下武裝人員加入哈馬斯的行動。10月11日,以色列宣佈成立以色列緊急聯合政府 。以色列國防軍首先對加沙實施了「鐵劍」行動第一階段的封鎖。10月30日,在完成「鐵劍」行動第二階段對加沙的空襲打擊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佈,戰爭進入第三階段,以色列國防軍擴大了對加沙地帶的地面進攻。11月3日,以色列國防軍完成對加沙北部的南北合圍。11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聯合國安理會第2712號決議,決議聚焦人道主義關切,突出保護兒童。截至當地時間11月20日,流離失所者增至170萬人,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在加沙地帶的避難所里收容了約90萬名流離失所者。截至12月25日,本輪衝突已導致巴以雙方至少20674名人死亡。 截至12月26日,加沙地帶有超過4037名學生和209名教育工作者死亡。

哈馬斯利用動力翼傘從空中突襲以色列

七、緬北武裝軍事衝突

10月27日,緬北臘戌、貴慨等多地緬軍軍事據點遭武裝襲擊並爆發交火,戰事激烈。此次襲擊由緬甸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主導,稱行動旨在打擊老街的電詐民團。緬甸北部長期存在的低烈度衝突突然升級,多個反政府武裝於27日開始在包括與中國接壤地區的多條戰線上與緬甸政府軍激烈交火,當天除了緬北三支「民族地方武裝」,緬甸其他反政府武裝也參與了戰鬥,行動被稱為「1027行動」或「颶風行動」。11月2日,襲擊方已佔領至少92個政府軍據點和4個城鎮,並封鎖了重要貿易路線。同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萊表示要進行反擊。11月25日,緬甸北部果敢老街地區衝突持續,中國駐緬甸使領館緊急提醒在緬北老街地區中方人員盡快轉移撤離。12月12日,在中方斡旋和促推下,緬軍方和果敢、德昂、若開軍在中國境內舉行了和談,就臨時停火和保持對話等事項達成協議。

緬北軍事武裝衝突部分榴彈炮、迫擊炮、機槍陣地

八、也門胡塞武裝打擊紅海商船

10月31日,也門胡塞武裝首次對以色列發動導彈和無人機跨境襲擊,襲擊了以色列境內的多個目標。胡塞武裝稱,將繼續對以色列發動類似襲擊,直到以色列停止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自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胡塞武裝使用導彈和無人機還多次襲擊紅海水域目標。胡塞武裝聲明將繼續阻止所有前往以色列的船隻,直到加沙地帶的人民所需物資運抵。近期,地中海航運公司、達飛海運集團、馬士基集團、赫伯羅特公司等多家航運巨頭,都暫停了其集裝箱船在紅海及其毗連海域的航行。全球排名前五的海運企業中,已有四家暫停了紅海航線。這幾家公司在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中的份額累計達53%。也就是說,過半國際航運已不再經過紅海。

除了襲擊商船,也門胡塞武裝還向以色列方向以及在中東地區的美國軍艦多次發射導彈和無人機。12月19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美海軍中東總部巴林宣佈了一項重大決定,將組建聯合艦隊,在紅海巡邏。

11月19日,胡塞武裝宣佈在紅海水域扣留關聯以色列的「銀河領袖」號貨船

九、   塞爾維亞首都騷亂

12月17日,塞爾維亞舉行國會和地方選舉,以武契奇所屬的執政塞爾維亞前進黨為核心的黨派聯盟贏得超過46%的選票,在250個國會議席中,獲取超過127席過半數而宣佈勝出,而主要反對派聯盟則以23%的得票率落敗。就在武契奇宣佈其政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數小時後,包括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代表在內的國際觀察團稱大選有「買票」和「灌票」等違規行為。這觸發了反對派聯盟的不滿,他們質疑選舉有效性,並指責政府允許來自鄰國波士尼亞的數以千計未登記選民非法投票,多名反對派領導人從上週一開始絕食抗議。12月24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市政大樓遭大批反政府示威者衝擊。一些人試圖砸開大樓的玻璃門,還有人爬上大樓並打破了窗戶。騷亂一直持續至當日深夜,直到大批防暴警察趕到現場,發射胡椒噴霧以驅散人群。而示威者則向警察投擲石塊,並要求他們離開,稱「與人民站在一起」。

示威者衝擊選委會所在的市政大樓

十、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分別於4月13日、7月12日先後兩次發射固體燃料推進的火星-18洲際導彈。9月6日,朝鮮舉行了首艘戰術核攻擊潛艇下水儀式,並將其命名為「金君玉英雄」號,可搭載4枚北極星-3型潛射彈道導彈及6枚Hwasal-2潛射巡航導彈,兩型導彈均可搭載核彈頭,具備相當強大的核攻擊能力。11月22日,朝鮮經過兩次失敗後,第三次成功把「萬里鏡-1號」偵察衛星發射到外太空。從核武器到遠程導彈再到偵察衛星,朝鮮基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精確打擊和反擊體系,初步具備了核武器遠程投送和精准打擊能力,對美核遏制水平上了一個台階。11月24日起,朝鮮還開始修復此前因協議被拆除的10個非軍事區監視哨所,重新部署無後坐力炮、高射機槍等重武器,並為板門店共同警備區執勤的朝鮮士兵配備了手槍。海上方面,朝鮮增加了西海海岸炮炮口數量,由原來每個哨所一兩門海岸炮增加至10多門。

對韓國而言,軍事偵察衛星1號的成功發射同樣具有重要的軍事象徵意義。目前韓國已擁有陸基的「玄武」系列導彈以及海基的「海星-2」導彈,基本具備了覆蓋朝鮮全境的打擊能力。不過,和朝鮮相同的是,韓國沒有屬於自己的軍事偵察衛星,一直依賴美國提供軍事衛星情報,缺乏自主偵察能力。韓國首顆軍事偵察衛星升空可以說是為「殺傷鏈」體系安上了「雷達」,確保了韓軍的自主情報監偵能力。韓國還宣佈從東部戰線東北端起修復前線哨所,並與美日大搞海上聯合演習。

為反制朝鮮,美海軍先後分別於2月25日、7月18日、10月13日和11月21日派遣 「斯普林菲爾德」號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肯塔基」號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密歇根」號俄亥俄級巡航彈道導彈核潛艇和航母「卡爾·文森」號相繼來到半島地區「大秀肌肉」。

朝韓《9.19軍事協議》的廢止意味著朝韓軍事危機管控措施已基本失效,雙方軍事部署針尖對麥芒,相互猜忌和對立情緒激化,半島地區出現擦槍走火、爆發武裝衝突的危險系數驟然上升。

 朝鮮火星-18型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

結語

2023年是世界新冠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年,世界各國以及地區在努力恢復經濟過程中,舊的利益矛盾問題依然一直存在,並未完全得到根本的解決,並時刻左右著這個世界上各國以及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在不斷的量變過程中悄然發生質變,最終以武裝軍事衝突、軍事政變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突然凸顯出來或者不斷升級導致爆發,從而成為世界性的熱點事件。剛剛迎來的2024年,我們即使對俄烏衝突、巴以衝突進行了種種預測與分析,推演其發展趨勢,但只要根本的矛盾利益問題未能得到解決,也難始終推演其真正的結局。或許,只有全世界各國以及地區真正認識到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同命運、共呼吸,而不是僅僅基於實力規則的國際秩序,才能更加公平地處理好國際問題,共同解決各國以及地區的紛爭,至少不用看到太多的人在戰爭衝突中流離失所、喪失基本生存的權利。願在新的一年裡,祈願和平,不用再整理世界上的這些戰爭、軍事武裝衝突,少一些炮火的打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