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直接對台動武外」,美國智庫認為,大陸在應對台灣問題上還有很多辦法,這次他們特別提到了「灰色地帶」作戰。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邁克爾·奧漢隆認為,除了外界所想象的解放軍直接「收台」外,「灰色地帶」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現在大陸正利用「灰色地帶」應對台灣問題,並試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外界認為,當前的台灣正處於一種「灰色地帶」,解放軍正在展開「灰色地帶」行動
除了美國智庫外,島內一些智庫學者也坦言:其實現在對台灣而言,最大的隱憂不是解放軍「武力收台」,而是解放軍在「灰色地帶」的行動。
長期觀察台海局勢的朋友可能對「灰色地帶」四個字並不陌生,這一詞彙經常出現在西方以及島內對台海局勢的觀察中。那麼什麼是「灰色地帶」呢?對當前解放軍而言,對台「灰色地帶」行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下面就來解析一下台海「灰色地帶」作戰。
(一)台海局勢的慣用軍事術語:「灰色地帶」
1月29日,《法新社》援引一名學者的判斷發表了一篇文章:現在台灣最大的隱憂就是解放軍在「灰色地帶」的作戰行動。日前美國華府智庫CSIS發佈了一項調查報告,內容顯示:過半的美國和台灣島內的專家認為2024年台海可能會有一場非常大的「危機」。很多專家也認為,當前解放軍具備對台封鎖的能力。
台防務部門下屬智庫機構的學者詹祥威表示:目前討論解放軍是否會「武力收台」還為時過早,至於說封鎖台灣島,這一行動操作起來有很多複雜因素。台灣是一個海島,從理論上講,困台、鎖台的可能性很大,但解放軍如果採取鎖台的話,他的前提意願則是不輕易對台「動武」,但台灣很有可能會有另一番動作,為了打破解放軍的封鎖,不排除台灣會輕啓戰端,如此一來的話,鎖台很有可能就上升為直接軍事行動。所以嚴格意義上的長期鎖台很難存在。
不過詹祥威強調:現在收台、鎖台都是對未來的一個判斷和預測,至少當下不會出現。目前台灣遭遇的最大麻煩是解放軍在「灰色地帶」的行動。解放軍的艦機繞台訓練常態化導致台軍的日常訓練和軍事資源遭到極大的損耗。
除了島內專家發出「灰色地帶」的警告外,美國的一些智庫專家們也發出了相同的判斷。日前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邁克爾·奧漢隆發表了一篇名為「封鎖台灣」的研究,他指出:即使不直接「武力收台」的話,大陸處理台灣問題的方式也有很多。大陸的軍事演習、艦機繞台或常態化突破「海峽中線」、信息戰等「灰色地帶」行動如果能把台灣逼上談判桌,就用不著隔離與封鎖;若是隔離與封鎖就能擊垮台灣抵抗的信心,就用不著走到最後的「武統」選擇。在這裡,邁克爾·奧漢隆也著重提到了「灰色地帶」一詞。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對解放軍台海「灰色地帶」的行動,去年美國學者和台軍方也曾發過類似的報告。2023年,台軍方在發佈大陸軍力研究報告時也曾著力提到了「灰色地帶」的行動。而在去年11月份,美國CSIS學者白明和另一名美國台海問題專家葛來儀聯合在「戰爭困境」平台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認為台灣目前所遇到的最迫切的行動不是解放軍的「武統」,而是「灰色地帶」行動所帶來的對台「絞殺」。
他們認為,對台「武統」是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後手段,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做出這一步的,而且目前大陸對台政策並未變,依舊以和平統一為主要前提,所以對台當局而言,大陸的「武統」並非是他們所面對的當務之急。目前他們所面對的最棘手問題是大陸在「灰色地帶」的行動。「灰色地帶」是一種模糊的「蠶食」,它會讓台灣對當下的局勢變得更加絕望。
(二)什麼是「灰色地帶」呢?
總之,在美國和台灣島內的智庫學者對當前台海局勢的研判中,「灰色地帶」是一個繞不開的重點詞彙。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什麼是「灰色地帶」呢?
葛來儀和白明在他們的文章中是這麼解釋的:「灰色地帶」被定義為「介於常規戰略和公開戰爭之間的競爭場域」,它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政治戰略,也就是在不引發對手直接且代價高昂的反應的情況下,取得經濟、軍事或政治上的利益。
葛來儀特別提到了佩洛西竄台:佩洛西竄台後,解放軍實戰演練了一次鎖台軍演,這對台灣島內造成了很大的震撼。此外,「海峽中線」被常規突破,甚至被徹底抹掉,台軍的地理活動範圍被大大壓縮。這些巧妙的行動讓解放軍在台海的行動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收穫。
2023年10月份,英國的BBC曾特別針對解放軍台海「灰色地帶」行動發表了一篇深度分析文章,它是這麼解釋「灰色地帶」行動的:目前解放軍對台軍事行動並沒有走到直接「武統」,現在依舊停留在「灰色地帶」,而這一軍事術語是指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戰術。
之前台防務部門下屬的智庫機構是這麼解釋「灰色地帶」一詞的:「灰帶衝突」的手段主要包含經濟,資訊攻擊,以及「准軍事」等手段,其本質是「家園戰爭」,藉由對手內部壓力改變政策現狀,更可轉為顛覆工具。 透過網絡,手機的快速傳播,正改變政治與戰爭本質。
綜合判斷的話,毫無疑問,如果「灰色地帶」再做進一步升級的話,那就是直接戰爭或衝突。
(三)解放軍「灰色地帶」行動的主要手段就是艦機繞台
至於說「灰色地帶」作戰的主要手段,前面在闡述他的定義時,其實已經做了一定的闡述。解放軍對台「灰色地帶」作戰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艦機繞台或是艦機巡航台海。這個詞彙已經在台海新聞報告中出現了數年。根據美國和島內專家的普遍評估:解放軍的艦機繞台雖然並非是真正的對台作戰,但它對台灣島內帶來的影響非常大。
首先,台軍的地理活動範圍被大大地壓縮。自從2022年8月份佩洛西竄台後,台軍的地理活動範圍基本上被限制在了台灣島周邊24海裡範圍內。根據之前台空軍退役將領張延廷的說法,對空軍戰機而言,24海裡是一個非常短暫的路程,它意味著台軍的反應時間已經被大大壓縮。
之前只要解放軍軍機一出海活動,台空軍就會立刻警戒,隨著解放軍軍機繞台的常態化,後來解放軍只要越過「海峽中線」,台軍就會高度警戒,但隨著「海峽中線」被常態化地突破,現在台空軍的反應距離基本上僅限於24海裡,如果解放軍從台灣島周邊24海裡線直接出擊,直衝台灣島的話,恐怕到時台軍戰機根本還沒來得及起飛,導彈就直接落下了。
其次,解放軍艦機繞台對台軍,尤其是台軍飛行員造成的壓力非常大。面對解放軍的艦機,台軍飛行員只能處於被動的狀態,他們是隨著解放軍的動態而作出相應的動作,這很容易造成台軍飛行員的疲於奔命。
解放軍的軍機白天、晚上都有可能會隨時出動,例如夜間解放軍軍機突然在台海周邊展開夜訓,睡夢中的台軍飛行員聽到警報聲後恐怕不得不起飛升空。根據BBC的報導稱,一位名叫侯勝軍的台軍飛行員表示:「你只有大約六分鐘的時間緊急起飛升空,飛行員處於這麼一種心理狀態,等待緊急升空的命令,」
在這種心理高壓之下的台軍飛行員恐怕日子會非常不好過。所以在台灣島內出現了這麼幾種現象:台空軍總是缺飛行員。因為巨大的出勤壓力,很多台軍飛行員在服役期滿後,直接宣佈退役,去飛民航。在他們看來,飛民航安全,而且薪酬很高,最主要的是沒有安全風險,如果繼續飛戰機的話,他們可是處於第一線的。
此外,隨著台海局勢的兵凶戰危,台軍招飛行員變得越來越難,因為他們都明白,這是一個風險工作。去年美國《華盛頓郵報》曾披露這麼一件事:對台空軍而言,他們現在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F-16V戰機什麼時候能夠交付,而且他們必須要有足夠的飛行員駕駛這些戰機。如果台軍飛行員的數量還沒有F-16V戰機的數量多,那才是台軍最大的麻煩。
而且解放軍的頻繁繞台讓台空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充分訓練,他們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應對繞台的解放軍軍機,同時台海地理範圍的壓縮也讓台軍飛行員的訓練嚴重受限。台灣《風傳媒》網站曾披露:台灣軍人和西方觀察人士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台灣在軍隊的準備和訓練方面正遭受嚴重且日益惡化的衰退,特別是台陸軍和空軍。
其三,解放軍艦機頻繁繞台行動會讓台灣的軍事資源被大量損耗。台軍戰機、軍艦每一次出動都是有折舊的,尤其是軍艦,很多都是過去服役很長時間的老舊軍艦,每一次出海行動都會加速它的退役時間。與大陸發達的造船業相比,台軍的造艦能力很脆弱,如果再這麼損耗的話,恐怕等不到開戰,台海軍的戰力就已經被大幅削弱。
(四)解放軍「灰色地帶」行動可能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不過BBC在分析解放軍對台「灰色地帶」作戰時,還提到了這麼幾點:其一,大陸可以對台灣的防禦能力做測試,而且對其有一個更加現實的評估。英國倫敦大學的學者帕塔拉諾:解放軍的艦機會定期進入台海活動,這是對台軍現有防禦能力的一項現實測試,不過這種測試對台軍而言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他們不做回應的話,這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如果頻繁做回應的話,這會讓台灣有限的軍事資源被大量消耗。
其二,這是解放軍的一個練兵過程。解放軍艦機在台海活動期間承擔的另一項任務就是練兵。近年來,解放軍在台海周邊進行了艦機聯合訓練、「紅藍」對抗、對海封鎖、對海和對陸模擬打擊、南北鉗形、「區域拒止」、空中加油等實戰化演練行動,這些讓解放軍充分熟悉了台海的作戰環境,未來作戰時將更加得心應手。
此外,解放軍還拉出了很多軍備在台海做了訓練,例如很多新型無人機都出現在了台海,它們要麼是與有人機、軍艦做配合,要麼是執行對台繞飛偵察。當無人機飛越到台灣島東海岸時,還能夠檢驗衛星鏈路。
所以解放軍艦機繞台是一個實戰化的軍事演練,按照BBC的說法,解放軍在測試自己的戰時各部隊協調能力和對台監控能力。
其三,「灰色地帶」的繞台行動會未來很有可能讓台軍陷入一種麻木狀態。美國華府智庫的研究員吉特認為解放軍台海行動的常態化、常規化會讓台灣變得非常麻木,他們終有一天會對解放軍的「灰色地帶」行動感到習以為常,有一天當解放軍真的發起「收台」行動時,台當局會立刻感到措手不及,甚至美國都很難做好應對準備。
其四,吉特還表示:解放軍「灰色地帶」的行動會讓台灣民眾變得更加麻木,他們對台軍的支持將會出現大幅減弱。BBC提到了這麼一點:多數分析認為,台軍是一支在縮編的陸軍、寡不敵眾的海軍和老化的炮兵,在面對實力強大的解放軍時無法制勝。很多台灣人也認同這一點,2022年台「民意基金會」所做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一旦戰爭爆發,大陸將會勝利。
在這麼一層民意之下,其實台灣民眾對增加防務開支和服兵役的意願非常不高。英國諾丁漢大學曾出具一項民調:近半的島內受訪者認為目前台軍軍費開支已經足夠,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則認為開支太多,已經嚴重超標。
如果說未來台灣民眾對解放軍艦機繞台行動麻木的話,他們會更加不願意台軍增加軍費,而台灣地區是一個選舉社會,對於民眾的這一要求,政客們為了選票只能順著民意。
英國的《路透社》曾表示:隨著解放軍在「灰色地帶」行動的擴大,台軍現有的狀況根本就難以應付,因為這是一種拼資源式的消耗,而台灣顯然不是大陸的對手。
對於解放軍「灰色地帶」行動所能夠產生的作用,2022年8月,台灣《天下雜誌》曾做過這麼一個評價:台灣被推入和平與開戰間的「灰色地帶」,大陸可能不需要開戰就能瓦解台灣的民心士氣。
BBC認為,像艦機繞台這樣的對台「灰色地帶」行動,一般是出現在外部刺激時,例如佩洛西竄台、蔡英文見麥卡錫,這些都會引發解放軍在「灰色地帶」的大規模行動。不過美國華府智庫學者吉特則認為:即使沒有外部事件刺激的話,解放軍「灰色地帶」行動也會持續,因為對大陸而言,台灣問題是不能久拖不決的,大陸的終極目標是完成國家統一。
不過葛來儀和白明在他們的文章中還提到了這麼一點:美艦、美機竄航台灣海峽就是應對解放軍台海「灰色地帶」作戰的一個措施,因為當美艦、美機竄航時,這很容易向台灣島內發出一個特別明確的信號。
如果從這一點看的話,看來美艦、美機竄航台海的背後目的不簡單。■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