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西方制裁兩年俄羅斯最明顯的結果 「西方不再擁有決定性的經濟力量」

深喉

2月24日,俄烏衝突升級屆滿2年。

拜登政府當地時間23日對俄羅斯祭出超過500項新制裁,聲稱將確保俄總統普京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不過,美國《華盛頓郵報》同日報導認為,鑒於俄羅斯過去兩年間在美西方制裁戰中表現出的「韌性」,美國新一輪對俄大規模制裁不太可能奏效。

自2022年2月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以來,西方採取多輪制裁試圖從經濟上擊垮俄羅斯。報導稱,美國官員和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些措施將使俄羅斯更加貧窮、技術更加落後、更加依賴國家推動經濟發展。

俄羅斯總統普京

但報導指出,美西方的金融和貿易限制並未導致俄經濟崩潰。相反,兩年後的今天,俄羅斯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將超過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月將對俄羅斯2024年經濟增速預測大幅提高到2.6%,美國僅為2.1%。受烏克蘭危機的影響,IMF對歐元區2024年經濟增長預測值下調至0.9%,其中德國經濟增長預期從0.9%下調至0.5%,法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3%下調至1%。

「目前的局勢並不在白宮或其歐洲盟友的預料之中。」報導認為,鑒於俄羅斯過去兩年間「在全球貿易和金融戰場上不斷升級的衝突中表現出的韌性」,拜登政府23日為回應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之死而公佈的大規模制裁,也不太可能對俄經濟造成重大負面影響。

《經濟武器:制裁作為現代戰爭工具的崛起》一書的作者,康奈爾大學歷史學家尼古拉斯·莫爾德(Nicholas Mulder)分析:「(美西方制裁的)衝擊是嚴重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衝擊逐漸消失了……這是第一次沒有亞洲主要經濟體參與的地緣政治危機,西方不再擁有決定性的經濟力量。」

《華盛頓郵報》又提到,2022年春季對俄制裁實施後,歐盟對俄羅斯的出口急劇下降。但根據華盛頓行業組織國際金融研究所(II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賓·布魯克斯(Robin Brooks)分析的貿易資料,「幾乎所有歐盟國家對中亞的出口都大幅增長」,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等俄鄰近小國的歐盟進口資料同時攀升。

在有最新資料可查的2023年前10個月,歐盟向俄羅斯出口了320億美元的商品,低於衝突前2021年同期的820多億美元。與此同時,歐盟出口到中亞國家的貨物大幅增加,從大約180億美元增加到近310億美元。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如果這些歐洲貨物繼續通過中亞運往俄羅斯,它們將彌補制裁給俄羅斯經濟造成的約四分之一的損失。

美國《紐約時報》22日分析說,俄羅斯固有的實力源於其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這為其在金融和政治上的韌性提供了動力。報導稱,中國、印度和巴西正以折扣價大幅購買俄羅斯石油。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資料,印度目前每天從俄羅斯購買190萬桶石油,這一數字在2021年時幾乎為零。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在衝突前便是俄油的重要客戶之一,如今購買量更大,達到230萬桶/天。此外,2023年,中俄提前超額完成兩國元首提出的貿易目標,全年貿易額超過2400億美元,同比增長26%。中國連續14年穩居俄羅斯第一大交易夥伴國地位,是俄羅斯第一大機電產品進口來源國、第一大牛肉和海產品出口目的國。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據俄財政部資料,2023年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收入將達到約9萬億盧布,大致與2021年水準相當。基輔經濟學院負責外交政策的副院長、經濟學家葉琳娜·里巴科娃(Elina Ribakova)說,這讓普京有足夠的資金支援經濟和軍隊,「這種情況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華盛頓郵報》分析,俄羅斯令人驚訝的經濟耐力的關鍵也在於大量的國防開支。據芬蘭銀行估計,俄羅斯今年的國防開支預計將佔到政府預算的28%,這一數字是美國政府軍費開支的兩倍多。報導稱,這些資金促進了俄軍火廠生產,同時也為數百萬俄羅斯人提供了薪水,這些人進一步通過消費等方式推動經濟發展。

俄羅斯與別國經濟關係的發展,也讓其外交關係日益緊密,這些國家自然包括美國一些盟友。美媒注意到,普京去年10月訪問了北京,去年12月底在莫斯科接待了印度外長;幾周前,普京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受到了熱情接待。總部位於倫敦的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一份新報告稱,俄羅斯在非洲影響力也持續擴大。

在聯合國,美國領導的譴責俄羅斯的決議在盟友以外幾乎沒有得到支援,報導稱,這表明它們不願被迫在這場衝突中站在任何一邊。「這些國家擔心被視為大國競爭棋盤上的棋子,」歐洲政策分析中心主席阿麗娜·波利亞科娃(Alina Polyakova)說,「上屆(美國)政府對我們與其中許多國家的關係造成了很大損害,我們一直沒有被視為可靠合作夥伴。」

《紐約時報》說,在一些俄羅斯問題專家看來,美、歐領袖的認知與現實落差不小。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專家尤金·魯默(Eugene Rumer)與安德魯·韋斯(Andrew S.Weiss)去年11月為《華爾街日報》撰文,指責西方對普京所處困境的認知是「異想天開」。

「俄羅斯絕沒有受制於人,」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國務院官員的美國天主教大學冷戰歷史學家邁克爾·金馬奇(Michael Kimmage)也表示,「它沒有在經濟上受到限制,也沒有在外交上受到限制,而且還通過戰爭傳達了自己的資訊。」

在奧巴馬政府時代任職美國國務院並在2014年後負責督導對俄制裁的愛德華·菲什曼(Edward Fishman)坦言:「當前對俄制裁效果不如人意……不幸的是,俄羅斯現已建起某種程度的替代供應鏈。」

菲什曼表示,拜登固然能再下重手打擊俄羅斯能源出口、引進技術,但如此會損及與像印度、土耳其、阿聯酋這些美方盟友的關係,因為這些國家不是已成俄油大買家,就是與俄羅斯有科技生意。在他看來,最麻煩的是美國11月將大選,打擊俄油出口會再拉高全球油價,「做任何可能擾亂全球石油市場的事都會讓人緊張,尤其是在選舉年」。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目前的地位得益於拜登政府對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的支持。許多國家領導人認為,美國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平民區和基礎設施的襲擊是虛偽的,他們並不接受以色列在努力避免平民傷亡、俄羅斯故意針對無辜者的說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