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歐,到底誰在消耗誰?

唐如松

梅德韋傑夫算不算俄羅斯國內的鷹派?這個問題要是放在十四年前他擔任俄羅斯總統時,我肯定會回答不是。那時候的梅德韋傑夫和大多數俄羅斯政客們一樣,都還是對西方世界抱有幻想的,也在積極加速和西方世界關係的融合。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是,梅德韋傑夫以俄羅斯總統身份訪美,和奧巴馬坐在一家漢堡店裡吃漢堡以展示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那時候,美國對於掌控俄羅斯未來政局走向的信心無疑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能夠讓普京親自選擇的接班人成為第二個戈爾巴喬夫,那美國將可以兵不血刃地解除自己在歐洲方向的安全威脅,從而專心致志地搞自己的「重返亞太」。只是很可惜,就在奧巴馬和梅德韋傑夫剛吞下漢堡,還沒有來得及消化的當口,美國聯邦調查局就抓住了一個俄羅斯在美間諜網絡,其網絡中最著名的就是一名俄羅斯燕子,叫做安娜·查普曼。這是一個重量級的俄羅斯間諜,其在美國所接觸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以及國會議員據說很多。這不但是一次對俄羅斯間諜網的打擊,也是對美國國內政壇的一次震蕩,更是對美國正在謀求對俄羅斯政治高層進行控制行動的一次重大打擊。

安娜·查普曼事件一出,美俄雙方的關係立刻就緊張起來,梅德韋傑夫不得不暫停和奧巴馬的友誼。(事實上,我認為這也中斷了奧巴馬「創造歷史」的一個可能性)。最終,俄羅斯以四名在押美國間諜換取了查普曼的歸國。同時,也中斷了美國對俄羅斯一次重大的政治浸入。這件事即便到了今天我們還是無法得知到底是俄羅斯的普京所為還是美國的某一勢力所為。不過很顯然,從此後的美俄關係來看,美國方面不待見俄羅斯的因素顯然要大得多,但也不能排除普京對於這件事的不贊成因素存在。不過,不管怎麼說,都不會影響到我們對於2010年時梅德韋傑夫是一個鴿派的定性。

不過,雖然我們可以把那時候的梅德韋傑夫定性為鴿派,但他和普京之間卻並沒有本質上的分歧。政治家們所謂的本質,其實就是所站的利益基礎點。一切為了俄羅斯,這是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利益基礎點。至於通過何種途經來實現這個利益基礎點,2010年時的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其實分歧也並沒有太大。因為極力融入西方世界本就是俄羅斯所堅持的方向。二人所存在的分歧大致在於究竟是低頭融入還是彎腰融入。二人的共同點則是都不會同意跪下融入。這也是為什麼梅德韋傑夫在普京後來的總統任期期間能夠一直成為普京的左膀右臂,並且最終成為俄羅斯聯邦政府里的一個鐵血人物,也就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一個手裡真正掌握生殺大權的秘密部門直接領導。

俄羅斯是聯合國五常之一,這個位置俄羅斯是絕對不會放手的,所以,即便在今天俄羅斯遭受到歐美聯合制裁和抵制的情況下,俄羅斯依然要保持自己的政權合法性以及國際影響力。這就使得俄羅斯必須要維護自己的國際地位。在歷經兩年的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固然取得了不菲的戰果,但同時也遭受到極大的指責。這種指責如果單純來自西方世界還好,但如果是來自俄羅斯方面的叛逃人員,那麼他們手裡的一些證據就會讓俄羅斯陷入到極為被動的境地裡。更何況,現在的視頻人工智能已經可以模仿到唯妙唯俏的地步。只要出面指責俄羅斯存在暴行的人員是真的,那麼他手裡的「證據」就可以被西方世界無限放大來使用了。

俄羅斯叛逃飛行員庫茲米諾夫在西班牙遭受亂搶打死後,梅德韋傑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狗就得有狗的死法,至於死在誰的手裡並不重要。」這句話其實不僅僅是指向庫茲米諾夫的被殺,更是指向那些叛逃至西方然後出面指證俄羅斯犯下戰爭罪的叛徒們。雖然新聞媒體很少報道導,但這樣的叛逃人員在俄羅斯並不少見。比如前幾天表示自己要在海牙國際法庭出庭指證俄羅斯犯下戰爭罪的俄羅斯「老兵」薩利科夫。這些人的出面指證將會給俄羅斯在國際環境中帶來更多的麻煩以及更大的壓力。如果俄羅斯方面不採取強力手段予以鋤奸,那麼梅德韋傑夫這個聯邦安全委員會的直接負責人就算是失職了。所以,梅德韋傑夫這樣說,我們並不意外。

但是,梅德韋傑夫表現出其鷹派一面的證據不僅僅在此。他最近的出鏡率還是蠻高的。一些普京不方便說出的狠話,現在都是由他來說的。比如梅德韋傑夫前幾天在接受塔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攻進基輔,然後推翻當前的澤連斯基政府是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真正目標。這一表態意味著什麼呢?當然,我們也可以把梅的這一表態看作是一種放狠話的姿態。但很顯然,在頓涅茨克前線獲得重大進展之後,梅的這一表態也意味著俄羅斯當前並沒有想要就此罷手的意思,僅以獲得烏東的控制權為最終目標,而是要建立一個不奴顏婢膝跟著西方世界的烏克蘭新政府。從理論上看,這一目標的確才是解決俄羅斯與北約矛盾的最佳結果。但從實際上來看,俄羅斯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顯然困難也非常不小。所以,從中庸的角度來看,俄羅斯目前對於自己在烏東的行動較為滿意,並決定把這場消耗戰繼續這麼玩下去。

去年,也就是2023年,俄羅斯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高達3.6%,位居歐洲榜首。可見戰爭對於俄羅斯的影響是正面的,但相對於那些能源價格高漲,反戰呼聲不斷的歐洲國家來說,能不能撐得住就不一定了。這大概就是梅德韋傑夫宣稱將以佔領基輔為行動目標的底氣所在吧。這場消耗戰,反而成為了俄羅斯的經濟促進戰,這樣的戰爭,對於俄羅斯來說,顯然並不能視之為負擔和負能量。

回到梅德韋傑夫本人。他目前所展示的強勢姿態,在政治上還有另外一個目的。梅德韋傑夫出生於1965年,今年也才59歲。比普京小13歲。是一個在年歲上非常合適的政權接班人。而如今他在政治理念上以及行政手腕上又極度貼近普京,且和普京有著極為堅實而相互信任的政治和朋友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未來普京的接班者不是梅德韋傑夫,梅的存在也能夠帶給俄羅斯最為穩定的政治基礎。也就是說,普京之後,並不是沒有一個能夠讓俄羅斯保持政治穩定和政治方向的強權人物。這是梅德韋傑夫存在的又一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或者無所謂,反正即便俄羅斯贏了,倒霉的也是歐洲而不是北美大陸。但歐洲的政客們,歐洲的選民們則會有人要想一想了,如果俄烏戰爭就這樣持續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話,俄羅斯能夠在新的國際格局下繼續完成自己的經濟成長以及政治傳承,但歐洲呢?如今就連歐洲的農民都開始站起來反對戰爭反對烏克蘭了。再這麼弄下去,歐洲的工業基礎也得像今天的農業基礎一樣受到俄烏戰爭的牽連。那麼打著打著,會不會把俄羅斯打成歐洲的第一經濟大國和工業強國呢?那對於歐洲來說,恐怕才是最大的威脅和災難。

而試圖以普京的政治壽命來賭歐洲運氣的歐洲各國,在看到年輕力壯的梅德韋傑夫越來越像普京之後,會不會感到絕望從而不得不做出妥協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