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誰幹了莫斯科音樂廳,俄羅斯可能都會這麼幹

靜思有我

一、誰幹的?有 4個懷疑方向,但都不確定

3月22日晚上,俄羅斯莫斯科近郊一個音樂廳發生恐怖襲擊,4名武裝分子先是輕武器射擊,然後縱火點燃了音樂廳。截止到3月23日,死亡人數為130多人。

這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發生的第1次嚴重的恐怖襲擊,也是10多年來在俄羅斯首都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恐怖襲擊。

網上紛紛在討論:這事是誰幹的?

第1個懷疑方向是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

恐怖襲擊發生的次日,3月23日,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此事負責。意思是:這事是他幹的。

然而世界輿論並不完全相信這事兒是「伊斯蘭國」幹的,因為這不符合他們慣用的手法。

「伊斯蘭國」的慣用手法是自殺式襲擊,去搞事情的人一般沒打算活下來,自然也就沒打算逃跑。然而這次的襲擊者一門心思還想跑,據俄羅斯說,跑的目的地是烏克蘭。

更進一步地說,這一次的襲擊很專業,不像「伊斯蘭國」那樣業餘而又原始(這一點後面細說)。

更為重要的是,「伊斯蘭國」這個組織過去多次冒名頂替說壞事是他幹的(其實不是他們幹的)。

還有,「伊斯蘭國」這個組織很鬆散,世界上任何一個犄角旮旯的恐怖組織,只要向他效忠,於是那個組織幹的事兒,就算是「伊斯蘭國」幹的。

總之,「伊斯蘭國」這個組織「好大喜功」。他說壞事兒是他幹的,地球人還未必相信。

第2個懷疑方向是烏克蘭。

如果不是「伊斯蘭國」,那麼還可能是誰幹的呢?人們自然會想到烏克蘭。

俄烏衝突延續到今天,烏克蘭在正面戰場上節節敗退,他們越來越注重開展「敵後」鬥爭,也就是襲擊俄羅斯本土。這已經成為俄烏衝突的「新常態」。

另外,烏克蘭手上掌握著一個名叫「俄羅斯志願軍團」的組織。這個組織其實主要是由俄羅斯人組成的,是一支准軍事部隊,在政治上極右翼、反普京。

這個組織原來只能算是散兵游勇,俄烏衝突爆發以後,烏克蘭極力支持這個組織,並建立了正式的武裝力量,算是勉強稱得上叫一個組織了。

第3個懷疑方向自然是美國。

當然,說美國的時候,應該自然而然地帶上英國。

美國在世界上幹的壞事太多,以至於地球上只要出了壞事,地球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含英國)。

時間長了,地球上只要出現壞事,美國人第1個反應就是對外聲明說:那不是他幹的。

這次自然不例外。

但地球人仍然懷疑是美國幹的,而且,這次在常規推理和心理慣性的基礎上,還有一個特異性的特徵:這次的恐怖襲擊非常專業。

從恐怖分子的時間線上來說,一名恐怖分子是3月4日乘飛機從土耳其到達俄羅斯的,也就是說恐怖分子是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這樣的人實施這樣高難度的動作,通常需要國家級別的情報支持。有專家分析稱,此次恐襲顯然經過精心策劃與長期準備,

從手法上來講,先是用輕武器掃射,然後投擲燃燒彈,這更像雇傭兵的幹活方式,像極了西方式的「獨狼」行動。

總之,這是專業人幹專業事,不是外行人不要命地往前衝。

當然,人們懷疑美國是這次恐襲事件的幕後黑手,還因為目前宣稱對這事負責的「伊斯蘭國」就是美國一手培養起來的。具體時間是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的時候。

當時由沙特出錢,美國CIA負責招募,以色列負責訓練,於是便有了「伊斯蘭國」。

2016年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多次說,是美國親自建立並一直資助「伊斯蘭國」,他在演講中原話還這麼說:「奸詐的希拉里實際上就是這個組織的聯合創始人。」

到了2023年,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宣佈參加2024年競選總統,在演講中也公開宣稱是美國創造了「伊斯蘭國」。

但有一個問題:美國雖然親手創造了「伊斯蘭國」,未必現在美國就跟他還是一伙的。當初美國也是一手創造了基地組織扶持了本·拉登,結果基地組織後來跟美國反目成仇,並在美國製造了911恐怖事件,徹底改變了美國國運。

然而,「伊斯蘭國」跟基地組織不一樣,其直接的證據就是:

「伊斯蘭國」從創立到現在,在世界各地搞了上百起恐怖事件,基本沒有襲擊過美國和以色列。

有人可能會說,那你舉例說明啊。我想說:他沒有襲擊過美國和以色列,我咋舉例呢?

不僅如此,「伊斯蘭國」搞的恐怖事件,總是跟美國的戰略利益相符合,而不是相反。比如,美國和以色列恨伊朗,於是「伊斯蘭國」就在2024年1月3日,在伊朗克爾曼市的蘇萊曼尼墓地附近搞了恐怖襲擊,幾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美國和烏克蘭恨俄羅斯,結果「伊斯蘭國」就在俄羅斯搞了恐怖襲擊,100多人死亡。

所以,我們不能說這事兒一定是美國幹的,但是正常人用正常思維,都會正常地懷疑美國。

第4個懷疑方向是以色列。

以色列幹這事的動機有兩個方面:

第一,轉移國際社會的注意力。

以色列馬上要進攻加沙的拉法,就連美國總統拜登也對他進行了公開而嚴厲的批評。拜登說,如果攻入拉法將是踩踏「紅線」。

美國都不支持以色列進攻拉法,以色列徹底成為這個星球上的孤家寡人。最後一個朋友,美國在這事上走了。可是以色列這事兒他又要幹,怎麼辦呢?搞點事情轉移一下地球人的注意力,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選擇。

第二,報復俄羅斯。

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後,以色列被哈馬斯搞得焦頭爛額。胡塞武裝襲擊途經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的關聯以色列的商船。3月19日,還向以色列埃拉特射了一枚巡航導彈,也就是打到了以色列本土,而以色列的防空系統竟然睡著了,沒感覺!

與此同時,北邊的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也不停地騷擾以色列,還有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民兵組織也參與其中。

所有這些角色,背後的大佬,都是伊朗。

而伊朗背後的大佬,是俄羅斯。

目前最值得注意的一個小消息是:「拖鞋軍」胡塞武裝,竟然有了高超音速武器!

這玩意兒可不得了,美國都沒有。

本來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有,結果,不知道怎麼搞的,慢慢地,伊朗有了,朝鮮也有了,現在連「拖鞋軍」胡塞武裝都有了。

你說以色列會把賬記到誰的頭上?

二、不管誰幹的,俄羅斯都會這樣

總結起來,這次恐怖事件的真凶有4個懷疑方向,分別是「伊斯蘭國」、烏克蘭、美國(含英國)、以色列。

到底是誰呢?也許地球人永遠都不會知道,只有當事人知道。另外,可能俄羅斯在調查之後會知道。

但是,國際上處理此類事件的慣例是:調查結果必須跟處置手段相一致。

用中國人習慣的方式表達就是:動手的一方將把調查情況與下一步行動方案相結合。

或者,不公佈調查結果,一直調查下去,但是,報復行動先幹起來。

那麼,俄羅斯會報復誰呢?

雖然我們不知道幕後真凶是誰,但是我們可以推斷大概率俄羅斯下一步會報復誰。

這個對象就是:烏克蘭。

換言之,在這次恐怖事件當中,不管是誰打了俄羅斯,俄羅斯要打的大概率是烏克蘭。

如果這事兒是烏克蘭支持的「俄羅斯志願軍團」幹的,那俄羅斯自然要打烏克蘭。

如果這事是美國(含英國)幹的,烏克蘭可能參與了,也可能沒參與,那麼,美國(含英國)這樣做也是在幫烏克蘭,所以俄羅斯肯定要打烏克蘭。

問題是:如果這事兒是「伊斯蘭國」幹的,或者是以色列幹的,烏克蘭根本就沒參與,美國(含英國)也根本沒參與,俄羅斯為什麼還是會打烏克蘭呢?

兩個原因:

一是,無論如何,俄羅斯都要找一個人暴揍一頓,才能解心頭之恨,才能給俄羅斯民眾一個交代。

那麼打誰呢?

毫無疑問,烏克蘭是最佳備選對象!

因為,俄羅斯本來就在打烏克蘭,再加點力氣,不浪費。

畢竟,俄羅斯現在不宜分心。再找一個新人暴揍一頓,就分心了。

二是,不管這次恐怖襲擊與烏克蘭或者美國(含英國)有沒有關係,都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為現代戰爭的基本形態是:混合戰爭。

混合戰爭,基本上可以理解成:在戰爭當中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戰爭的一部分。最常見的是恐怖襲擊、無人機侵擾、輿論戰、信息戰等等。

此前的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以及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就是混合戰爭的典型體現。

那麼,既然這個恐怖事件已經是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俄羅斯在特別軍事行動當中再暴揍一下烏克蘭,有何不可呢?

也正因為烏克蘭接下來挨打的風險急劇升高,所以,烏克蘭在事件發生後的第一時間發佈聲明,說跟它無關。可是,有誰信呢?

美國則在時間發生的15天之前,3月7日,就明確提醒俄羅斯:莫斯科可能會遭到恐怖襲擊,而且,地點可能是音樂會這樣的聚會。

這次,美國的情報是准的。不像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時,美國情報顯示塔利班還要90天才能攻入喀布爾,事實是沒幾天就到了。

但是,有什麼用呢?地球人懷疑這事兒本來就是美國人幹的,所以情報才這麼准的。你自己幹的事兒,你還會不准嗎?

尤為重要的是,美國近幾年來的情報能力總是被地球人所嘲笑,最典型的就是2021年從阿富汗撤軍的時候,他們認為阿富汗塔利班還要有90天才能攻進喀布爾。結果沒幾天就到了,導致美軍撤退非常狼狽。

但是,美國人的情報在有一個方面總是很准的,那就是:只要涉及「伊斯蘭國」的情報,它都很准。

比如2024年1月3日「伊斯蘭國」在伊朗恐怖襲擊,美國也是提前向伊朗提供了情報,結果這事兒還真發生了。

這一回,又是「伊斯蘭國」要搞恐怖襲擊,他又提前知道了消息,而且還是准的。

美國人在「伊斯蘭國」這個極端恐怖組織那裡怎麼情報就這麼顯靈了呢?而且每次都有這樣一個特徵:他雖然提前提供的情報,但最終不管用,恐怖事件總是按照恐怖組織的既定計劃進行。

三、對中國的啓示

說來說去,就是想說,不管是誰幹的,接下來最有可能挨打的應該是烏克蘭。因為美國撇不清關係,美國和烏克蘭又是一伙的。

從過去幾天俄羅斯的動態來看,這種可能性也很大。

最權威的消息是,恐襲案發生的第4天,3月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俄方知道這起恐怖襲擊是激進伊斯蘭分子實施,但俄方更關心雇主是誰。

那麼俄羅斯懷疑的雇主是誰呢?

恐襲案發生的第3天,3月24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說,在音樂廳恐襲案件調查完成前,美國為烏克蘭任何辯護的言論都應該被視為犯罪證據。

這話說的比較重,凡是為烏克蘭辯護都視為犯罪。毫無疑問,俄羅斯懷疑烏克蘭。

此外,恐襲案發生的第5天,3月26日,塔斯社報道俄羅斯莫斯科巴斯曼區法院已經缺席宣佈逮捕了烏克蘭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柳克。

請注意,被逮捕的人的職務是安全局局長,跟策劃恐怖襲擊事件密切相關。

雖然俄羅斯刻意強調這個逮捕與音樂廳恐襲案件無關。但是早不逮捕,晚不逮捕,為什麼恐襲案發生之後就決定逮捕的呢?

一個可能的解釋:由於目前還沒有找到這個人跟音樂廳恐襲案的直接證據,所以只能這樣宣稱。

實際上,這些信息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俄羅斯這幾天已經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打擊力度:

恐襲案發生的第3天,3月24日法新社報道稱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利沃夫地區遭到俄羅斯空襲。

當然,你也可以說,俄羅斯這段時間一直在加大對烏克蘭空襲的力度,所以這事是不是跟音樂廳恐襲案有關呢?誰也不能說一定有關。

說到這裡,我非常沮喪,因為:

我說了這麼多,可是說來說去等於沒說,因為,到底是誰幹的?我沒說清楚。

還有專家提供了這樣一種分析,歸納起來就是:是美國人幹的,但又不是美國人幹的。啥意思呢?美國官方並沒有真正組織這件事,是下面的人幹了這件事。

你不要不相信,歷史上有一件發生在我們中國人身上的類似事件:

2018年12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跟中國領導舉行會晤。就在那一天,美國指使加拿大逮捕了中國公民孟晚舟。

事後美國NPR電台對當時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博爾頓進行採訪,博爾頓說他事先知道這件事,但他不知道總統特朗普是否知道件事。

他原話說:「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不是每一次都告知總統的。」

還有消息說,特朗普是在進入和中國領導會談的會議室之前,被告知他們美國扣了一個中國人。

如果這一次又是美國的下邊人幹的這件事,總統拜登並不知道這件事,那這事就更加說不清楚了。

總之,說不清楚。

這又讓我們生發什麼感想呢?

我的感想是:

戰爭一旦發生,很多事都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或者說沒有人能夠精准控制戰爭的走向。

所以,我們對戰爭應該懷有敬畏之心。

與此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絲毫不應該害怕戰爭。

對於這一次俄羅斯莫斯科音樂廳恐襲案件來說,不管是誰幹的,俄羅斯的安保措施過於薄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原因。

比如俄羅斯的社會上一直有槍支流動,在這一次事件當中,竟然有幾個人帶著槍都能進音樂廳。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推理一下,如果俄羅斯的安保設施足夠到位,那麼不管是誰幹的,都拿俄羅斯沒辦法。

俄羅斯這一次遭遇恐襲事件,對於民心和士氣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追根溯源的話,一方面可以追查到底是誰幹的,另一方面還應該追查,為什麼幾個帶槍的人能夠進入音樂廳?

這讓我想,中國未來如果不得不跟我們的敵人和對手不惜一戰,不管敵人對我們是否實施恐怖襲擊,也不管哪個敵人會對我們實施恐怖襲擊,也不管對我們實施恐怖襲擊的敵人和我們明面上的對手有沒有關係,我們都應該假定,我們會面對這樣的威脅。

那麼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增強我們的安保措施和能力。那些抱怨我們的攝像頭太多而影響了自由的人,應該重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在俄烏衝突爆發3個月後的2022年5月19日分析俄烏衝突的節目當中,重點分析了一個觀點:打仗打的是綜合實力。

綜合實力又包括哪些內容呢?簡直是無所不包。

我在以前的節目裡面說過,一場新冠疫情考驗了中國應對敵人可能發起的病毒戰爭的能力。實踐證明,我們不怕。與之相對應的,除了中國以外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怕。這就是中國的綜合實力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發現,綜合實力還包括一個方面,那就是安保措施。

所以,對於未來可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戰爭,我們首先要著急的,不是打不打、什麼時候打。我們首先要著急的是,我們綜合國力的方方面面是否已經做得足夠好。

換言之,不要問什麼時候打,戰爭早就已經打響,每一個中國人手頭上的每一件具體事,都是戰爭的一部分。

只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只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就有資格對敵人說:我們奉陪到底!

如果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敵人可能會對我們說:咱們不玩了吧。

你可能會說,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我們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嗎?當然沒有!那時候,是敵人把刀架在我們的脖子上了,做好沒做好都必須迎上去,決一死戰,向死而生。也正因為我們沒準備好,敵人才敢把刀架在我們的脖子上。

而今天,我們有條件去做好充分的準備,而敵人卻沒有條件把刀架在我們的脖子上了。我們已經有條件按我們的意志選擇戰爭的時間、地點、方式、烈度、範圍,乃至結果,甚至不排除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可能。

我總覺得,這不是一種軟弱,而是一種進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