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新冠病夫」是如何誕生的

風留痕

疫情之初,美國《華爾街日報》曾發表侮辱中國的文章,曾中國為「新亞洲病夫」。為此,中美兩國還展開了一場輿論戰和外交戰。而今,當《港區國安法》正式生效的時候,紐約時報一名駐港記者又將自己的推特背景上使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艦隊集結香港的照片。顯然還是在回憶中國為「亞洲病夫」的時代。

不可否認,當年的中國確實羸弱不堪,確實是人見人欺,就像染了一場大病。可是,國情羸弱並不代表中國人就是「病夫」。中國人從沒有停止過與列強的抗爭。也正是在與列強不斷抗爭中,中國才一步一步向前進,成就了今天的偉業。

如今再想給中國戴上「亞洲病夫」的帽子,那真是異想天開了。中國已經不是過去的中國,而世界也不是過去的世界。中國不但站起來了,而且是已經強起來了。

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爆發出巨大的能量。不但能夠迅速控制住疫情,而且還能夠為世界提供抗疫經驗和物資支持。如果沒有中國的努力,這個世界早就被疫情吞沒。

而與中國的表現相對應的就是美國的表現。美國雖然是世界最強國,但美國卻成了世界疫情的重災區。美國不但沒有為世界抗疫做貢獻,甚至是有可能成為拖累世界的根源和累贅。

目前,世界感染新冠的人數為1000萬,美國就佔了近1/3。而這隻表面數據,實際上美國已經有2000-4000萬人感染。目前的表象是美國政府隱瞞的結果。

美國為什麼要隱瞞?因為美國已經無能為力。既然無能為力,也就只能是破罐破摔。

且不說此前美國的抗疫不力,只說目前疫情已經惡化的情況之下,美國政府目前依然是採取放任的策略。

目前美國公開的或有據可查的數據是,已經累計確診新冠病人280萬,累計死亡13萬多。目前是日增新冠病人5萬例以上。

現在問題的關鍵,不是疫情本身如何,而是美國上下對待疫情的態度。疫情正在加速擴散,死亡人數在不斷增加。可白宮依然在唱喜歌,在這種情況之下還在說抗疫得到控制。總統竟然從一組不可靠的就業數據向好就斷然做出了疫情得到了控制的結論。而副總統和財長也堅決支持總統加速開放的政策。

問題不在於結論本身是否正確,而是對待疫情的態度。說疫情得到控制,自然就會放鬆對疫情的控制措施。勢必使疫情更快速地擴散。

雖然各州府又開始恢復一些疫情的防擴散措施,但依然還是堅持原來的重啟經濟計劃。

對此,白宮衛生顧問和CDC主任除了反覆發警告就是一臉的無可奈何。福奇已經明確表態,美國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甚至說日增10萬以上都不足為奇。

美國的政治人物與科學家們在疫情問題上的嚴重分歧,必然加劇抗疫的混亂局面。也決定了根本無法抗疫。

現在的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美國人把抗疫和保經濟看成一對矛盾對立。化解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二取其一。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認知。

看似矛盾的雙方實際上並不矛盾。加強抗疫並不等於一定就是在犧牲經濟。而保經濟也未必就一定要放棄抗疫。抗疫和保經濟完全可以同時進行,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而已。單純抗疫或單純保經濟都不可取。

如果放棄抗疫,到最後可能給經濟帶來更大的災難。

或許,對於擁有3億多人口的美國來說,死亡個百八十萬的算不上什麼大的損失,甚至於還會說是自然淘汰和自然選擇。何況先期死亡的還多是一些老年人。但是,最新統計分析卻是50歲以下的青壯年是感染的主力。隨後形成的死亡潮恐怕也多是這些人。

這對美國的失業率有好處,但對就業勞動力卻是一個嚴重打擊。不論是感染新冠還是死亡,都是在不斷消耗美國的勞動力。當勞動力缺失的時候,崗位再多又有何意?而暫時的就業向好,會隨着疫情的加劇而變壞,這是一定的。

目前,白宮的策略顯然是保住在11月之前美國經濟不崩潰,最好在此之前能夠表現向好。除了隱瞞數據弱化疫情影響之外,也就只能是加速重啟經濟。

目前來看,到11月之前的4個月時間裡,死亡人數即使是翻番達到20-30萬,美國人應當是可以接受的。而白宮目前主要目標也就是力保11月的到來。

而要力保11月,就只能是繼續加速重啟經濟,自然也就只能是任由疫情自由泛濫了。

可是,如果說11月之前疫情數據勉強可以接受,之後呢?之後美國就不生存和發展了嗎?疫情可以隱瞞或忽略不計,但最終死亡的人數卻會劇增。

11月之前,疫苗是不大可能研發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大可能大規模應用。接種個10萬、8萬的也解決不了多大的問題。而且11月之後,在有效的疫苗應用之前,美國很有可能感染上億人,死亡人數不會低於30萬,甚至可能達百萬之多。

而要是疫苗無效呢?死亡的人數恐怕就不會低於百萬人。就算不看死亡率。目前新冠感染者的住院率大約在20%左右。而成千萬上億人次的感染,最終需要住院治療的也要在200-2000萬人。這些人可都是勞動力。這對經濟的影響依然是巨大的。

而醫療資源被新冠佔用,非新冠病人就只能是放棄。這會增加多少非新冠的死亡?這會減少多少的勞動力?

放棄抗疫,無論疫苗是否有效,也無論能否最終產生群體免疫,對美國經濟的打擊肯定是巨大的。而疫情過後呢?

現在美國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未來會如何?可能也並不想未來會如何?可總有一天得面對殘酷的現實。二戰中美國戰死的人數也只有40萬人而已。如今卻要面對上百萬人死亡的可能。如果美國人民回過味來一對比,會引發什麼反應呢?

回過頭來再說美國經濟。重啟後,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經濟下滑,但危機的深層次原因還在,經濟的動力卻正在失去。目前的美國經濟是帶疫運行,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讓美國經濟快速恢復的,甚至是不可能恢復。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儘快無後顧之憂地加速經濟恢復。否則就永遠是不死不活的「帶疫經濟」。

而經濟危機的長期下去,又會死亡多少人呢?

雖然目前感染的人群中以西語裔和非裔佔一多半,雖然多是一些窮人,但這些人依然是美國的主要勞動群體。沒有這些窮人給富裕階層墊底,低等工作誰來做?社會生活如何持續?

總之,不積極抗疫,不迅速控制疫情,美國經濟就一定受嚴重的傷害,就無法走出危機。抗疫實際上就是保經濟的重要一環。

現在美國的情況可怕的還不只是政府或政治階層的認知有問題,更重要的是美國社會普遍的產生了錯誤的認知。

正像白宮衛生顧問福奇所說的那樣,美國目前存在着嚴重的「反科學現象」。政府層面反科學,民間同樣也反科學。而科學恰恰是美國強大無比的重要因素。

在抗疫和保經濟問題上的認知,實際上就是一種反科學的表現。而一上來就放棄「嚴格隔離防護」這一最基礎的、最簡單的、也是最科學的防疫手段,這是嚴重的反科學行為。

政府不積極採取科學的防擴散手段,民間更是如此。連戴口罩這一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都不積極採取,這簡直就是無知。而近來在美國學生中流行的新冠感染遊戲,更是把無知和反科學推向了極致。

此前福奇說過,在美國反科學的大有人在。他說即使有了有效的疫苗也會有大批的人不用。這還有些不相信。可如今美國社會的表現,真就是如此。

不顧疫情擴散的大規模上街示威遊行,這就是導致疫情迅速擴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美國人卻無視。到目前為止暴亂還沒有平息。雖然事出有因,但這種做法卻是在加劇美國的危機。新冠遊戲則更是達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總統堅拒戴口罩,各州府對此也是諱莫如深。

美國人為何這麼不怕死?為什麼要反科學?其實,思來想去,也並非都是出自於無知。很可能是源自於無奈和失望情緒的蔓延。

美國人一早就知道了,面對疫情不可能犧牲經濟保大眾健康,一早就知道了不可能像中國樣堅決抗疫。既然一開始就知道了不可能控制疫情,那就不如任其泛濫。

或許,美國人覺得,感染了新冠的絕大多數人沒什麼事。無癥狀者、輕症者很多。可是,疫情所帶來的恐懼卻有可能引發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這麼多人死去,美國人會一點也無動於衷?

另一方面,感染新冠而有幸住院治療的人,即使治癒了也未必就沒有問題了。新冠侵犯的不僅是呼吸系統,還嚴重侵犯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這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證實。那麼未來能否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就是一個未知的事情。

而目前的治療用藥主要就是激素,而大量的激素應用,就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當年發生非典的時候,許多治癒患者出現了股骨頭壞死。這是會使人失去勞動力或行動能力的。只這一項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最後還有一個對美國來說同樣是嚴重的問題。

美國目前基本上放棄了抗疫的國際合作。現在是退出了無法主導的WHO,而後在解決經濟危機的問題上,美國很有可能會因為無法體現「美國優先」而退出WTO。也就是說,美國實際上是在不斷放棄世界的領導權力。

一邊是美國主動放棄領導權,另一邊則是世界各國堅持要維護多邊體系的合作局面。而疫情危機和經濟危機不但極大削弱了美國的實力,也是在削弱美國的霸權。

重點在於,美國的經濟結構和經濟政策,是基於霸權的基礎之上。也就是美國的繁榮是建立在霸權的基礎之上。如果失去了霸權,目前的美國經濟結構和政策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曾分析過,這一次的經濟危機是一次系統性經濟危機,而不是單純的經濟周期中出現的衰退現象。周期性危機可以進行有效的調整。而系統性危機則必須進行重大的結構和政策調整。

美國製造業已經空心化,重振是需要時日的,也更需要與外界的合作。霸權的削弱或丟失,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可能更大。美國要調整已經來不及了。

總之,這一次新冠流行,美國是最大的疫區。而且還在繼續擴大。成千萬上億的人感染新冠,自己就成為了「新冠病夫」。而死亡人之多,最後很可能超過二戰的死亡人數。而這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而這麼多人感染,整個美國隨處可見的都是新冠病(夫)人。如果新冠真有後遺症,情況更糟糕,那會有更多慢性病。而美國原本患有基礎病的人就較多。經濟危機同樣會給美國人的身心帶來極大傷害。此前特朗普就說過,美國已經有大批非新冠非常規死亡。關鍵是這個感染和死亡數字目前一點也看不到頭。而美國人一直認為可以永遠獨霸世界,眼看着獨霸世界的戰略要失敗,這對處於幻想中的美國人來說也是一個心理上的沉重打擊。美國社會撕裂會加劇,社會思維會更亂。「新冠病夫」或「美洲病夫」就是這麼誕生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