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9月29日,僅僅間隔兩天,德國和日本先後完成了影響國家未來走向的選舉。
在「中美百年博弈」的大格局之下,無論是德國所在的歐盟,還是日本所在的東亞,都不由自主的捲入其間,或主動或被動的扮演角色。
幾乎同時舉行的兩國大選,卻呈現出完全相反的社會思潮,也將推動着德國向左,日本向右。
兩國未來路線雖然相反,可是選舉獲勝者的對華政策卻是「一致的強硬甚至敵視」。
德國與日本的大選,只是全球重要政治勢力,未來一年多政權更迭的導火索,這些政權更迭連在一起,構成了中國外交「二十年未有之大變局」。
面對即將風起雲湧的外交大變局,我們必須提早布局,牢控先手!
壹、德國大選,默克爾接班人「被反殺」
從2005年上任以來,德國總理已經連任四屆。根據德國選舉制度,默克爾可以繼續選舉,繼續連任。
可是默克爾從去年底開始,就多次表態,不會爭取連任,並且直到選舉結束,她都沒有反轉。
默克爾在德國長期執政,支持率較高。如果她繼續參選,連任的幾率很大。可是默克爾支持率高,她所在的黨派民基盟卻沒有壓倒性優勢。
默克爾的威望雖然在,可是移民政策,能源政策,環保政策,與美國的關係,對中國的態度在執政末期也越來越遭遇「爭議」。
默克爾力推的「繼承人」拉舍特,沒有默克爾的威望,卻要繼承默克爾的所有「爭議政策」,這讓他從選舉一開始,就危機四伏。
德國選舉,與美國兩黨廝殺不同,是多黨亂鬥,因此很難出現一黨獨大的局面。
所以各黨選舉,爭奪的就是選票第一。
只要拿下選票第一,就擁有優先組閣權。
歐洲選舉的多黨組閣,就好比我們小時候玩撲克牌,由得票率第一的挑牌,幾張牌相加,超過51%就能執政。
德國多個政黨的牌面,不僅代表他們大選拿下的支持率,還有他們代表的階級立場和內政外交的方向。
要看懂德國甚至歐洲所有國家的大選,需要普及一下「極左政黨,中左政黨,中右政黨,極右政黨」。
沒錯,在我們國內將這些「意識形態詞彙」掃入故紙堆的時候,這些詞彙成為歐洲各大政黨吸引選民基本盤的「底色」。
那麼歐洲的左翼政黨,右翼政黨代表什麼意義呢?
我們舊中國經常提到「左翼人士」,「左翼文人」都是很正派的革命者,那麼歐洲的左翼政黨是不是我們的「天然盟友」呢?
歐洲不同政黨的細節政策差異較大,這裡形象的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無法完全涵蓋,只是大概正確。
首先,歐洲的左右政黨誕生之前,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根深蒂固了,「這一基礎對認知左右很關鍵」。
目前對左右翼的定義有:「左翼代表激進改革派,右翼代表極端保守派」。
還有:「左翼倡導社會公平,右翼力保經濟增長。」
以及:「左翼倡導幫助弱者,極端公平,右翼倡導優勝劣汰,市場選擇。」
這三種定義哪一種對呢?其實都對,只要明白了「歐洲各國處於根深蒂固的資本主義社會」,就能發現,這些定義,說的是同一件事。
右翼的極端保守,就是要「保護現有的資本主義體制」,「力保經濟增長,最得利的也是資產階級」「強調優勝劣汰,市場選擇,也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手段。」
左翼的「激進改革,甚至帶有革命色彩」,要改革的就是「根深蒂固的資本主義」。「倡導的社會公平,個人極端的平等與自由,也是對資本主義體制的挑戰」。
最近一段時間,先於德國的歐洲多國選舉,都是「左翼政黨聯盟」獲勝,不僅是德國,整個歐洲都有「向左走的傾向」。
歐洲的左翼政黨都有「社會主義性質」,他們不是我們的天然盟友麼?
真不是!
歐洲左翼形象的說,就是追求「公平分蛋糕」,右翼追求「不斷做大蛋糕」。
我們國家不也強調「公平優先超越效率優先麼?」
可是歐洲左翼認為他們的「不公平」,就是中國的經濟政策造成的。
歐洲左翼追求的「個人自由」,「人人平等」,導致他們「強調意識形態的對立」多於「務實賺錢的經濟合作」。
我國的新疆政策,勞工政策,台海與香港政策,都將成為「左翼政黨」挑起矛盾的攻擊對象。
9月27日德國大選的結果,就是「中立偏左翼」的社民黨25.7%獲勝,默克爾所屬的「中立偏右翼」聯盟黨24.1%排第二,「左翼」的綠黨14.8%快速崛起,成為聯合組閣的重要力量。
貳、德國反華是「想加錢」還是掀桌子?
這次德國選舉過程中,「對華關係」並不是敏感問題,德國聚焦的是疫情應對以及氣候問題等。
可是在對外關係上,選舉領先的左派政黨都提出「改變默克爾方針」的態度。
默克爾時期的德國外交,核心是:不參與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將中國經貿合作排在更重要位置。
這次德國的候選人,都強調要修德國與美國的裂痕,同時要團結歐盟中的小國力量。
這兩個方向,都有將「德國推入反華陷阱」的危險。過去德國與美國保持距離,就可以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
現在德國新候選人強調修復美歐關係,那美國政府當然需要你交投名狀。
歐盟內的北歐與東歐小國,一直是美國埋下的「反華釘子」,用來在歐盟內部破壞歐盟與中國的關係。
過去一段時間,歐盟內部的小國反華聲浪很高,甚至把持了歐洲議會。但是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大國執政者,還是清醒的,中國與歐洲大國的關係沒有被東歐小國影響。
可是東歐的立陶宛,在反華路上越走越遠,同時要求歐洲國家對華政策「一致性」。
現在德國候選人強調,德國要與東歐,北歐小國保持外交一致性,代表他們的外交政策將被反華小國綁架,被迫一起反華。
最近歐洲和國內的兩條新聞聯動,已經可以看到「德國反華」的苗頭。
今年上半年,因為美國對華為手機無死角的制裁,加上小米手機的研發投入與極致性價比,小米取代華為成為國內手機出貨量第一,並且填補了大量的華為國際市場。
小米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出貨量第二,歐洲市場佔有率第一後,8月10日,小米舉行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提出將用3年的時間拿下全球第一的新目標。
9月26日,《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在烏鎮召開。小米董事長雷軍在會議上發表演講,再次喊出「全球第一」的口號。
就在雷軍躊躇滿志,要讓「小米」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歐洲「反小米」浪潮卻在快速放大。
今年東歐小國立陶宛,因為「挑戰一個中國」底線,被中國執行召回大使並命令對方大使離境的懲罰。
立陶宛被重鎚之後,開始用「經濟手段」向中國施壓,立陶宛政府動用政府資源,誣陷抹黑小米手機「不安全」,並且鼓動全民砸小米手機。
立陶宛是東歐小國,手機市場並不大,就算鬧出「砸手機鬧劇」,也無法影響小米的全球市場。
可是立陶宛通過官方途徑,向歐盟所有國家反映「小米不安全,被中國監控」。
就在德國大選塵埃落定之前,德國官方宣布「調查小米」。
只要智商在線的正常人,都能看到立陶宛「整小米」,是搞砸中立關係後的報復行為,可是德國作為歐盟老大,開始調查「小米手機」,必將成為歐盟所有國家的風向標。
三年前,華為就是在無限接近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時候,被美國鐵腕制裁,這次美國還沒出手,利用小國立陶宛瞎折騰,就「幾乎斷掉小米的歐洲未來」。
如今,德國政府還沒有更多對中國企業的調查動作,「小米是否安全」也沒有最終定性,所以德國政府「會不會反華,何時轉向反華」,還需要時間驗證。
叄、日本選舉,「知華派」河野太郎被做掉!
一個月前,日本過渡首相菅義偉宣布「不競選連任自民黨總裁」之後,日本國內就進入選舉周期。
在菅義偉宣布放棄參選之後,先後有岸田文雄,河野太郎,高市早苗和野田聖子,兩男兩女共四人參選。
日本自民黨的總裁選舉,不是全民票選,而是幾百名自民黨內國會議員和地方代表投票選舉,因此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宮鬥大戲」。
這部宮鬥大戲的第一幕:過渡首相菅義偉前期高調宣布「競選連任」,卻在和安倍深夜會面後,突然宣布放棄選舉。
當時普遍輿論認為,安倍晉三還沒有找到重新出山的時機,可是準備在這次自民黨大選中,為未來「重新出山」埋下後手。
這次參選的四人河野太郎擁有自己「河野派」以及二階俊博領導的「知華派」支持,原本整體勢力排第一。
岸田文雄的岸田派,在國會議員中,有47席,也算有「基本盤」,而且岸田文雄多年在安倍政府擔任外相,並且多次在黨內與安倍的競選中,「棄選相助」,因此被認為是能夠和「安倍」達成交易的力量。
安倍如果不直接全面表態支持岸田文雄,河野太郎就會一直在競選中保持優勢。
於是安倍創造了神奇操作,推出了極端右翼的高市早苗與河野,岸田打擂台。
安倍晉三並不公開強調高市早苗的「執政能力」,而是反覆鼓吹「如果日本在100任首相的時候,選擇女首相,會讓日本享譽世界」。
安倍晉三很陰險,就是用「性別牌」來分散中立的票倉。
這時候,對外政策最平和,強調日本與周邊國家加強友好互動,減少「軍事威脅」的野田聖子挺身而出,同為女性的她,沖淡了高市早苗的性別標籤,讓自民黨總裁選舉,重回「外交政策和派閥角力」的軌道。
在德國選舉中出現的「左翼右翼對決」,在這次日本選舉中更為明顯。
如果將候選人的立場按照「極左,中左,中立,中右,極右」來劃分的話,四名候選人剛好分屬四個立場。
中左:野田聖子。中立:河野太郎。中右:岸田文雄。極右:高市早苗
在「日美同盟與日本及周邊國家關係政策」這一問題上,四人立場清晰可見。
野田聖子:維繫現階段美日同盟,但不擴張到所有領域,加強日本與周邊國家,尤其是中韓的經貿合作和文化往來。
河野太郎:確保美日同盟進一步深化,同時加強與中韓的經貿合作和民間往來,不升級日韓,日中對抗。
岸田文雄:強化美日同盟關係,擴大美日軍事同盟的適用範圍,同時將“對付中國”作為首相任上的第一事項。
高市早苗:積極強化美日同盟,擴大美日軍事在台海,南海的影響力,強調修憲,軍隊正常化,主動遏制中國。
在「美國提出在日本部署中程導彈,日本是否應該接受」這一問題,四人的立場更是差異巨大。
在這裡,先跟大家普及一下,美國去年和俄羅斯「廢除中導條約」之後,就一直在中國周邊尋求布置「陸基中導系統」,這是比韓國「薩德危機」更加嚴重的挑釁。
美國先後選了菲律賓,中國台灣,日本,韓國四個地區。菲律賓的杜特爾特直接不鳥美國,拒了。
韓國文在寅和日本菅義偉,都很謹慎,畢竟薩德危機導致中韓關係變差,至今還沒恢復,所以兩國拖着不同意。
至於台灣島偽政權,可能積極尋求中導落地,可是美國反而不敢「極限挑釁」到瞬間引爆戰爭的程度。
所以台灣島只是未來的美軍選擇,美國優先想推動的還是日本,韓國,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
這次日本四位候選人,面對「上任首相後」的必答題,這道題的答案,清晰地定義了日本未來在中美博弈中的站位和路線選擇。
高市早苗是四人中唯一明確強烈要求「主動提出日本布置中導」的候選人,她同時強調修改憲法,加強軍備,應對台海危機與中國的「南海訴求」。
岸田文雄很「雞賊」,他說「布置中導」是很複雜的問題,是否同意布置受很多其他因素影響。一個「不全面的假設性問題」,這裡無法給出明確答案。(也就是岸田文雄對美國布置中導,是模糊表態,這比過去日本首相的謹慎拒絕表態,已經是一大轉變)。
河野太郎認為布置中導是「加劇地區局勢的非必要挑釁」,因此拒絕布置。
野田聖子不僅明確拒絕布置中導,同時強調戰後日本主張「和平憲法」,與周邊國家消除誤解,構建和平東亞秩序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我們通過四位候選人的表態和立場,可以發現野田聖子強調中日民間往來,加強經貿,絕不拜祭靖國神社,算是「三觀最正」的日本政客,可也是這次日本選舉得票最少的候選人。
野田聖子的票數稀少,「知華派」河野太郎被做掉,都表明了自民黨內部的「反華親美」路線,更加的明確。
肆、「多面政客」岸田文雄如何選邊站隊?
這次日本選舉,無論是民意調查,還是派閥勢力在國會議員的人數,河野太郎都是佔優的,那他又是如何被做掉的呢?
安倍晉三與岸田文雄的操作,都和這次選舉制度有關。
這次選舉,採用的是「兩輪決勝」制度。
自民黨在國會議員有382人,那麼第一輪投票,就包括382張國會議員票和382張自民黨地方代表票。
在總計764張選票裡,如果有人得票過半,直接當選首相,如果無人過半,前兩名進行第二輪選舉。
安倍晉三手握自民黨內最大派閥,在他不「力挺」的情況下,河野太郎,岸田文雄,誰也沒辦法過半。
於是第一輪結果:岸田文雄獲得256票;河野太郎獲得255票;高市早苗和野田聖子分別獲得188票和63票。
河野太郎在國會的議員票佔優,可是整體票數與岸田文雄相差1票,可見兩人支持的勢力旗鼓相當。
到了第二輪,則是382張國會議員票,與47張地方票。
岸田文雄和高市早苗,或者說和高市早苗背後的安倍晉三,早就達成了第二輪二選一的時候,高市早苗的支持者,都力挺岸田文雄。
就這樣,第二輪選舉岸田文雄獲得257票,河野太郎獲得170票。岸田文雄以明顯優勢做掉了投票前「呼聲第一」的河野太郎,成為自民黨總裁。
因為自民黨的執政聯盟在國會佔據明顯優勢,所以岸田文雄會接任第100任日本首相。
從岸田文雄在競選過程中的表態來看,有明確的「迎合美國,遏制中國」的強硬表態。
但同時,岸田文雄在2012~2017年長期擔任安倍政府的「外相」,那五年,是中日關係快速回暖的五年。
岸田文雄在「外相」期間,與日本「防衛相」之間立場有差異,因此岸田文雄一直被認為是「對華鴿派」人物。
因為曾經對華「理智,推動雙邊友好」,如今競選又「對華強硬,強調遏制與打壓」,因此岸田文雄被人解讀為「多面難測」。
不過安倍晉三選擇自己多年的「外交副手」,聯合做掉「有自己執政思路」的河野太郎,證明岸田文雄的對美對華外交,一定還是延續安倍政策。
安倍對華外交政策,在他上任後的前七年,都有明確「欺騙性」。
要不是特朗普的幕僚博爾頓爆料,全世界都不知道「特朗普遏華戰略」是上任前,安倍跑到美國聲嘶力竭的建議的。
2016年的中日關係明顯還在「較好的狀態」,可見安倍的「外交戰略」多麼陰險。
在2020年疫情之後,安倍逃遁,就是因為中美博弈,已經將日本「玩花活」的空間不斷壓縮,難以兩邊賣好了,他就頂人出來背鍋。
中美博弈未來幾年都是咬勁的時候,從日本自民黨的整體路線看,未來幾年,會向「反華親美」的方向緩慢挪動。
伍、德國日本選舉只是系列政權更迭的前奏
德國大選每四年選舉一次,日本自民黨總裁,每三年選舉一次,這麼頻繁的更換,北風為什麼將這次選舉之後的外交局面,定義為「二十年未有之大變局」呢?
因為中國的外交局面,最根源的還是中美博弈。
美國從2001年911之後發動反恐戰爭,到2021年8月31日撤軍完畢,是二十年周期。
這二十年裡,歐洲的默克爾實現了16年的長期執政,日本的安倍晉三,兩次首相任期加起來接近十年。
兩人無論對華立場是「真親近」還是「假親近」,至少「經濟熱度」長期保持,並且兩人對國內各大政治傾向,有非常強的把控力。
這次德國大選,雖然左轉,可是左翼右翼政黨得票幾乎相等,極左和極右都有基本盤支持,展現了一個「十六年不曾見到的分裂德國」。
大選後的德國,大選後的中德關係,一定會發生變化。
日本也一樣,岸田文雄和安倍晉三通過「規則」取巧做掉了河野太郎,可是岸田的基本盤沒有絕對優勢,必然是「弱勢首相」。
何況還有「緊盯着權位隨時準備第三次復出的安倍晉三」,日本的對華外交也必然突變,甚至零亂。
那麼僅僅是德國和日本,顛覆了長期執政,就會導致中國外交「變局」麼?
德國外交,最終影響的是中國歐盟的外交,日本外交,最終影響的是中日韓朝的東北亞外交大局。
德國和日本的對華政策可能發生「反華趨勢」的移動,但不會大變。
因為要「隨大流」!
今年九月,德國和日本先後大選,結果都是「略微冷門和意外」。
明年五月,法國和韓國也要先後大選。馬克龍原本穩定的預期近來遭遇「核潛艇危機」,文在寅政黨的支持率明顯落後於親美的在野黨。
所以中歐關係,在德國變天後,取決於明年的法國是否變天。
東北亞局勢,也將取決於日本極右之後,韓國是否變天。
不僅如此,接下來,東南亞的菲律賓也要舉行大選。杜特爾特改變「不參選」的承諾,改為謀求「副總統」的職位。
可是目前菲律賓總統候選人的表態,清一色的「親美反華」。
杜特爾特時代,中國菲律賓的緩和關係,可能也面臨變局。
正是歐洲,日韓,東南亞接下來都會發生「改變外交路線」的政權更迭,這種集體更迭,集體轉向,在新世紀的二十
不曾出現過,所以北風稱之為「二十年未有之外交變局」。
這場變局從德國日本大選開始,到徹底形成,還有大本年時間。
這段時間,是中國加強內功修為,成為「人人需求的大哥」的重要機遇期。
同時,美國已經在釋放孟晚舟之後,多層面表現出求和,求溝通的意願。
中美博弈是持久戰,必然是「打打談談」的。
現階段美國遭遇危機比我們嚴重,一年之後,我們面對的圍堵困境比現在嚴重,所以中美兩國都有了緩和與對話的空間。
利用戰略機遇期,利用美國「懇求的時間差」,談一個相對穩定的中美關係,哪怕僅僅持續一兩年,也可以用這一兩年來收編其他國家的反華刺頭!
外交變局在路上,中國有為趁此時! ■
無論向左或向右,都是反中也要大賺人民幣吧? 中國該思考如何讓他們知道親中才能賺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