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在即,人民幣再給美元霸權一次重擊!

天涯時事

12月14日,緬甸央行對外發佈第48號令,為加快中緬兩國邊境貿易發展,優化兩國銀行間結算體系,遵循符合東盟金融一體化原則提升國內金融貨幣使用流通,允許在中緬兩國邊境地區直接使用人民幣/緬幣進行支付結算。

12月20日,隨著出口商緬甸棉花製造公司收到的首筆預付款6萬元人民幣匯入其在緬甸經濟銀行木姐分行的人民幣賬戶,並於近日完成了進出口貿易流程,臨滄外貿企業雲南龍盛商貿公司參與的中國首筆中緬邊貿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宣告成功。

這則新聞意義重大,因為它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又向前進一步。

由於這則新聞比較重要,所以在新聞剛出來不久,就被百度百科收入了詞條。

我們以前的文中曾和大家說過,自從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以後,中國就已經開始規劃設計「防美國金融洗劫」的各項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第二,積極與相關國家進行貨幣互換;

第三,推進和相關國家進行本幣結算。

其中,貨幣互換和本幣結算都屬於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人民幣國際化是從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以後才開始的——人民幣正式國際化是從2008年底開始的,從2012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貨幣研究所每年都要發佈中英文版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年開始,中國央行每年也發佈《人民幣國際化報告》,詳細的描述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

為了反應人民幣國際化的程度,人民大學貨幣研究所編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人民幣國際化指數。

從人民幣國際化指數來看,這些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比較低,只有5左右,但一直在穩步上漲。

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貨幣互換協議,也是從2008年開始的。

2008年12月,中國央行和韓國簽訂了26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貨幣互換協議。

為什麼和中國進行貨幣互換協議的第一個國家是韓國?

因為在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和2008年次貸危機中,韓國被美國資本給洗劫了,可用外匯儲備幾乎消耗殆盡,韓國政府不得不呼籲本國老百姓捐黃金——1998年的時候,350萬韓國人捐贈了227噸黃金以輓救韓國經濟(美元和黃金都屬於硬通貨,得到所有國家的認同)。

說這些主要是為了告訴大家一點:當初,中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不是為了讓人民幣能像美元那樣洗劫世界,也不是為了衝擊美元霸權,而是為了「自保」,為了保證我們不受美元霸權的洗劫。

想要讓人民幣成為像美元那樣的國際貨幣遠非大家想象的那麼容易,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人民幣必須成為世界各國承認的計價貨幣、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

想要讓人民幣成為計價貨幣就必須要建立各種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市場——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黃金、原油、鐵礦和糧食等期貨市場,但是交易規模還比較小,無法與美國相比,沒有辦法獲得主導性的定價權。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已經把這個「架子」搭起來了;

想要讓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就必須要建立跨境支付清算系統CIPS——目前,我們的這個系統也已經建立起來了,很多國家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已經加入了這個系統,但是與美國的swift系統相比,差距仍很大(有1000多個金融機構加入了中國的系統,但是加入美國系統的金融機構卻有2.5萬多個)。

想要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就必須要保證人民幣的貶值幅度,而且保證人民幣能夠買到任何你想要買到的商品:如果人民幣貶值幅度比較大的話,其它國家是不敢大量儲備人民幣的,就像人民幣貶值比較快的話,你也不會大量儲備人民幣,而會把它換成房子、股票或黃金等;如果人民幣不能買到任何你想要買的商品,那麼其它國家也是不會大量儲備人民幣的,就像如果你存人民幣買不到糧食,你也不會儲備人民幣一樣,你只會儲備能買到糧食的貨幣。

這段內容大家看看就好,能看懂最好,不懂也沒有關係,它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以後遇到相關問題我們會細化解釋。

總之就是一句話: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框架已經全部搭建起來了,就差規模和應用了——房子和配套設施都已經建好,就差大家來買房子和住進房子里了——而這背後需要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做支撐。

貨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就是擴大人民幣國際化規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促進人民幣的計價、結算和儲備功能。

下面,我們重點和大家講述下這兩個方面。

我們先說說貨幣互換方面的內容。

我相信最近一段時間肯定有人關注土耳其了:最近土耳其物價指數暴漲,股市、匯市崩了。

為什麼會崩?

因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做出了一個反常規的動作:在物價指數暴漲的情況下開始了降息措施。

大家都知道,在物價指數高漲的時候應該採取加息措施才能控制物價,但是埃爾多安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為必須要通過降息才能控制物價。

由於埃爾多安的做法違背了大家普遍的認知,所以他的政策被人稱為「另類經濟學」,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甚至有人把他當成「傻逼」來嘲笑。

那麼,埃爾多安的做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當然是有道理的!

說實話,不僅僅埃爾多安有這種想法,我也曾有過這種想法。

我們給大家舉個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中國的豬瘟問題。

2019年的時候,中國發生一場全國範圍內的豬瘟,大量小養殖戶的生豬大量死亡導致豬肉價格暴漲。中國人非常喜歡吃豬肉,所以在物價指數中豬肉所佔的比重非常高,這直接拉高了物價指數。

按照正常道理,這個時候,中國應該採取加息措施來壓制通脹。

但是……

但是,我們都知道,雖然那個時候的物價指數很高,但是那只是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拉動的,其它行業依舊非常差,需要大量的資金,需要降息。

降息以後,大量企業就能獲得更加廉價的貸款,就能推動經濟的恢復——豬肉價格高,降息以後,大家就可以擴大養殖規模,降低肉價;其它行業缺乏資金,降息以後,企業就可以擴大生產規模,大量建廠和招收工人,經濟就可能會逐漸恢復。

所以,在那個時期,不僅僅我認為應該降息,而且有很多人認為應該降息——利用降息的方式來壓制通脹。

其實,埃爾多安也是這種想法:由於疫情讓大量的企業停產,商品數量大幅度減少導致價格大幅度上漲,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企業就有了擴大生產規模的動力,這個時候如果能讓企業獲得廉價的貸款,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的商品。隨著商品的不斷增加,物價自然就降下來了。

所以,我認為埃爾多安的想法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土耳其的通脹並不是因為貨幣泛濫導致的物價上漲,而是因為商品短缺導致的上漲,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完全可以採取降息的措施來壓制通脹。

但是,有時我們也常說:理論再好,你也得考慮實際,輕易不能顛覆大家的常規認知,否則容易出現大問題。

在普遍的認知中,物價指數上漲應該加息,但是你偏偏採取了降息措施,很多人就認為這會進一步加劇通脹,錢會大幅度貶值。這個時候,一些有錢人害怕自己的錢被貶值了,為了保值,他們就會瘋狂的把自己的錢換成外匯(主要是美元)!

於是,我們就看到:由於大量土耳其人擠兌外匯,大量拋售里拉,導致土耳其里拉崩潰了!

大家看看下面的圖: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里拉兌美元大幅度的貶值,由以前的9里拉換1美元變成了18里拉才能換1美元。

當然了,肯定有人會問:里拉大幅度貶值以後,這幾天又大幅度升值,這是怎麼回事?

土耳其央行出手干預匯市了!

如何干預的呢?

土耳其央行宣佈,一旦里拉兌硬通貨幣的匯率超過銀行承諾的利率水平,政府就會給持有里拉存款的人補償因為里拉貶值而蒙受的損失。

什麼意思呢?

大概意思就是:假設現在1個蘋果等於1人民幣,你現在把錢存到銀行裡,不要去兌換美元,如果兩個月後1個蘋果變成2人民幣了,我就給你補上1塊錢。

土耳其央行就是依靠這種方式阻止老百姓擠兌美元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埃爾多安真是一個「狂人」和「瘋子」,冒著巨大的風險拿整個國家做試驗。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埃爾多安的做法是有理論依據的,一旦成功了,那將會打破常規,開創一個新的先例,成為經濟學中的一個經典,以後將會有很多國家效仿他的這種做法。

由於埃爾多安的降息導致土耳其的老百姓瘋狂的擠兌外匯,在這個過程中,土耳其央行為了控制里拉貶值,不斷的干預外匯市場,導致土耳其的外匯儲備大幅度減少。

大家都知道,外匯非常重要,因為你到國際上購買商品必須要用外匯。比如,你用里拉是買不到石油,只能用美元。但是,土耳其的外匯儲備已經接近枯竭了——目前最新數據沒有更新,但是大媒體通過測算,估計土耳其外匯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沒有外匯就買不到石油,沒有石油機器都無法運轉,工廠就要停產,土耳其的經濟必然要崩潰!

怎麼辦?

對的,鋪墊了這麼多,進入了我們今天的主題之一了:貨幣互換協議。

土耳其也知道自己國家的經濟規模比較小,很難抵御世界級的經濟危機,也很難抵擋國際資本的做空,所以早在2012年的時候就和中國簽訂了價值36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2021年將互換規模擴大到60億美元。

那麼貨幣協議到底是如何運行的呢?

假設,現在的匯率是1美元=5人民幣,那麼10億美元就等於50億人民幣;1美元=10里拉,那麼10億美元就等於100億里拉。這個時候,中國給土耳其50億人民幣,土耳其給中國100億里拉。

假設協議有效期是三年,三年後,中國必須要把100億里拉還給土耳其,土耳其也必須把50億人民幣還給中國。

這就叫做「貨幣互換協議」。

現在土耳其的外匯不是已經被老百姓兌換光了嗎,沒有外匯到其它國家購買石油了,怎麼辦?

它不是和中國互換到50億的人民幣嗎,它可以拿著人民幣到中國購買石油啊——其它國家不認人民幣,但是中國認啊,你可以拿著人民幣到中國購買任何你想要購買的商品啊。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土耳其把從中國互換到的50億人民幣用光了,三年後,協議到期了,中國歸還了土耳其的100億里拉,按理土耳其也必須要歸還中國的50億人民幣,但是這50億人民幣已經被它花光了,沒有錢還給我們了,怎麼辦?

那我們不管的,反正協議到期以後,你必須要還我們50億人民幣!

你欠我人民幣,你就必須還我人民幣!

如何還呢?

這個方式就多了。

比如,土耳其可以對中國的企業開放市場,吸引中國企業投資土耳其的核心領域——中國企業拿著人民幣去投資土耳其的銀行,土耳其不就有人民幣還中國了嗎?

比如,土耳其可以加大對中國的出口,只要你的商品價格足夠便宜,在中國市場上具有足夠的競爭力,那麼就可以把商品賣到中國獲得人民幣,然後拿著人民幣還給中國。

……

大家看出問題沒有?

這等於促進了中國和土耳其的投資和貿易!

說句實話,中國的外匯儲備足夠多,根本不需要和其它國家進行貨幣互換,因為我們根本不需要動用那些國家的貨幣,中國和那些國家進行貨幣互換協議的本質就是——在那些國家陷入危機的時候能夠用從中國互換到的人民幣到中國購買生產、生活必須的商品,然後讓他們欠中國的人民幣,迫使他們對中國開放投資和加大貿易。

當土耳其欠中國大量人民幣的時候,它的政府就會鼓勵中國企業到土耳其投資(不給優惠條件,誰去啊),就會鼓勵土耳其的企業出售商品給中國獲得人民幣,這樣慢慢的土耳其的企業和中國合作的時候就不要美元,只要人民幣了——這樣,人民幣是不是就替代了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了?

當土耳其的企業都要中國人民幣的時候,你再去土耳其旅遊的時候、學習的時候、投資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拿著人民幣了,而不需要再去兌換美元。

中國之所以和巴西、阿根廷等國家有巨大的合作,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的。

說實話,我現在巴不得土耳其經濟崩潰了,因為經濟崩潰了,它就不得不使用從我們這互換去的人民幣,然後它就會欠我們人民幣,這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現在大家知道貨幣互換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途徑了吧。

統計顯示,中國央行已經同38個國家或地區的貨幣機構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總金額達到3.6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有29份協議仍有效,總金額為3.4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5300億美元)。

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國家分布關係圖

下面就到了第二問題:採取本幣結算是如何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

什麼叫做「本幣結算」?

對中國來說,我們的法定貨幣就是人民幣,所以人民幣就是我們的「本幣」;同理,緬幣是緬甸的法定貨幣,緬幣就是緬甸人的「本幣」。

本幣結算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中國的一個商家到緬甸購買翡翠,可以直接付給他們人民幣;同理,緬甸的商家購買中國的玩具,也可以直接付給中國商家緬幣。這就叫做人民幣/緬幣支付結算。

這個協議看起來好像雙方是平等的,但是事實上卻非如此!

為什麼?

我就問一句:假設你開了一個公司,你把商品賣給緬甸人,緬甸人給你緬幣,你要嗎?

你當然不會要!

為什麼?

第一,緬甸這個國家政局不穩,緬幣不安全;

現在的緬甸還處於內亂之中呢,說不定哪天就發生大規模戰爭了,一旦戰爭發生了,政府軍為了打贏戰爭必然要亂印鈔票來購買戰爭必須的各種物資,緬幣就可能大貶值。

在這種情況下,你存緬幣不是找死嗎?

第二,緬甸經濟體比較小,承受不住經濟危機;

緬甸只有5000萬人,還不如我們的一個省,它一年的GDP只有700多億美元,而中國的GDP達到了近15萬億美元。

經濟規模越大就說明商品豐富程度越高、扛風險能力越強,緬甸的經濟體太小了,扛不住大的風險——一個大級別的颱風、地震或經濟危機就可能讓這個國家的經濟崩潰,導致緬幣大貶值。

在這種情況下,你存緬幣幹啥——拿著人民幣什麼都能買到,拿著緬幣能買到的東西太少了,而且還有貶值的風險。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緬甸人和中國做生意,他肯定也會要中國的人民幣而不想要緬幣,因為人民幣比緬幣更安全,而且能買到各種他想要的商品。

所以,緬甸央行宣佈邊境地區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支付和結算其實是向中國單方面讓利!

那麼,緬甸政府為什麼要給中國讓利?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中國政府高度負責,不干涉緬甸的內政,這是緬甸軍政府的「投桃報李」;

大家也知道,現在的緬甸比較亂,緬甸軍政府因為利益關係推翻了昂山素姬領導的政府,美國等西方國家打算干涉緬甸的內政,正是在中國和俄羅斯的阻止下,才避免緬甸陷入一場巨大的危機中。

關於這場軍事政變,我們不想去討論誰對誰錯,因為不管怎麼樣,那是人家的內政,其它國家都無權插手——中國並不是支持緬甸的軍政府,而是在聯合國阻止其它國家干涉緬甸的內政。

我們公正客觀的說:如果沒有國際社會介入緬甸內政,昂山素姬領導的政府不可能是軍政府的對手,畢竟軍政府掌握著槍桿子。

現在的緬甸是軍政府執政,它自然要懂得「投桃報李」。

第二,美國加息在即,緬甸為了避免受到衝擊,也有必要和中國進行本幣結算;

大家來看一個圖:2014年的時候,美聯儲就開始叫著要加息,然後緬甸的外匯儲備就直接被「腰斬」了。

現在美聯儲又要加息了,緬甸的那點外匯儲備能扛著住嗎?

所以,還不如允許企業和老百姓與中國做生意的時候儲備人民幣呢!

那麼,這對我們中國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第一,我們和緬甸在貿易的過程中不需要給他們美元,直接給人民幣就可以了,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減弱了我們對美元的需求,我們就可以多拋售一些美元——現在美元在貶值,持有美元就等於財富在貶值;

第二,緬甸人為了獲得人民幣,他們就會低價賣我們商品,我們可以獲得物美價廉的商品;

……

當緬甸人都認同了人民幣以後,他們就會使用和儲備人民幣,人民幣是不是就可以成為像美元那樣的國際貨幣了?

所以,其它國家和中國採取本幣結算,其實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因為中國的經濟體足夠大、商品足夠豐富、政權足夠穩定,儲備人民幣是非常安全的一件事情!

目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越南、老撾、白俄、韓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已經和中國進行了本幣結算。

現在緬甸又正是和中國開展本幣結算,毫無疑問,這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重大利好,它擁有極大的示範效應——它會促進整個東盟10國和中國開展本幣結算的步伐(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緬甸已經和中國開展本幣結算了,還剩6個國家沒有和中國開展本幣結算),而東盟共有4.5億人(超過整個西歐的人口),是世界第四大經濟圈。

美國每濫印一次鈔票,就是對美元信用的一次打擊;世界每發生一次經濟危機,就是對美元霸權的一次打擊……

2008年的次貸危機拉開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序幕,2020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促進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發展……

每一次危機,對美元來說都是「危」,對人民幣來說都是「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