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恩怨系列之三

越南史觀:『民族英雄』都是『抗華英雄』

viet-heros

在越南,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都是『抗華英雄』,雖然如此,中越國有着密切民間交往。李響在《越南歷史上的「抗華」情結》文中也敍述了中越之間的文化紐帶,兩國的愛恨糾結,非一兩句話就能解開……

明朝永樂年間和清朝乾隆年間,中國都曾出兵越南,出兵的原因基本都是越南發生內部叛亂,或受到鄰國侵略,岌岌可危的王朝請求宗主國保護。在當時宗藩關係的禮法體制下,中國確有出兵的義務,並不能以現代觀點指責中國幹涉越南內政。

19世紀80年代,中國最後一次履行宗主國的義務,幫助越南抗擊法國軍隊,最終,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在清王朝的妥協下,1885年,法國占領越南,中越宗藩關係結束。直至1949年之後,中越關係才翻開新一頁。

在中國史書上,越南相關事務往往只是一筆代過,與中國交戰的越南將領,由於級別太低,名字很少被記載。但對越南來說,中國是最重要、最強大的鄰居之一,中越關係在越南歷史上十分要緊,對抗華英雄的祭祀和崇拜自古有之。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寫道:「我的越南學生就告訴我說,在越南的歷史上,所有越南的『民族英雄』都是『抗華英雄』。我也告訴他們,歷史上在印度支那半島族群內戰中,不知出了多少『民族英雄』,可能百十倍於抗華英雄,但是只有『抗華英雄』,才能名垂青史。其他英雄們的大名,你們都不知道罷了。諸生大笑稱是。」

紀念抗華英雄  也祭祀孔子

20世紀70年代後期,越南南北統一,民族主義情緒逐漸高漲,當時恰逢中越關係緊張,於是,古代中國侵越史成了民族主義教育的重頭戲,越南官方出版了大量渲染中國侵略的書籍,抗華英雄的事跡廣為流傳。每逢這些英雄的誕辰或忌日,或者重大節日,民眾會抬着英雄塑像遊行。現在,紀念活動的頻率已經降低,但仍在民間保持傳統。

越南民間紀念抗華英雄的同時,也祭祀孔子和財神爺,文廟的數量恐怕不比二征娘娘廟的數量少。中越古代發生戰爭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四十年,其餘近兩千年時間,兩地交往密切,漢字是越南官方文字,直到法國統治越南後才廢除。至今在越南北方,書寫漢字仍是一件文化格調很高的技能。春節到河內旅遊,你也許不能相信自己出國了,甚至會懷疑穿越回古代中國,中心城區遍布漢字春聯的小攤,許多白發老人席地而坐,用毛筆在紅紙上現寫現賣,男女老少排隊搶購。越南對古代中國的愛恨糾結,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開的。■

相關文章:
中越恩怨系列之一
中越恩怨系列之二
中越恩怨系列之三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