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躍身熱門移民國,但包容力量不及格

據國際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 (OECD)的統計,德國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高學歷移民疏緩德國專業人力短缺的問題,但德國歡迎移民的文化趕不上時代腳步,移民的融入仍是一大挑戰,社會衝突的引爆點 。

20140605-germany-immigration

歐債危機促使歐洲各國大量失業白領出走,經濟一枝獨秀的德國成為吸納人才的磁鐵,2012年約有40萬人到德國長期定居,幾乎比5年前多出一倍,目前,每5名德國人中就有1人有移民背景。

柏林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在日前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的移民中,37%擁有大學文憑,平均教育程度比德國民眾還要高,正好填補了德國就業市場的缺口,而且對稅金和社會保險收入也做出貢獻,但其中不乏大材小用的例子,而且可能國內情況一好轉就走人,若想借力移民疏緩長期的勞力緊張,亟需改善德國的「歡迎文化」,讓新移民覺得受歡迎,更想久居。

這份名為「新潛能」的報告還指出,來自亞太地區的移民,是所有新移民中,教育程度最高的,57%具大學或更高學歷,比德國的平均43% 高出許多,他們的第二代走的也多是學術路線,尤其中國來的移民,多是數、理 、工程、自然科學等德國最想要的專業人才。

對人口嚴重老化、且出生率降到谷底的德國來說,移民近悅遠來無疑是好消息,但報告也批評德國的歡迎文化太不發達,若想留人,還必須加把勁,營造吸引移民的氛圍。

除了免費的德文課外,德國對外來客的照顧談不上「體貼」,剛到德國的外國人,想看個電影都不得其門而入,因為除極少數原聲播放的電影院外,所有的影片都配成德文發音,電視也一樣,對學德文,當然有極大的助益,但對初入門者,卻是一道高牆;又如,在媒體、娛樂圈、運動場上,近年開始出現講德文的外國面孔,但在議會上、政府單位、警察局、學校、幼稚園等和個人生活息息相關之處,清一色還是土生土長的德國人,不易讓人相信外國人真正享有機會平等。

另外,德國複雜的教育體系、嚴苛的國籍法及對國外文憑的認可標準,都令高階人才卻步。

德國人雖漸漸了解並接受移民是高齡少子社會的出路之一 ,但移民中,也有不少低層勞工,這些藍領外勞自成一族,和德國主流社會像永不交叉的平行線 ,一直是社會矛盾的引爆點,多年錯誤融合政策的結果,讓仇視外國人的右翼思潮至今仍有市場。

今年年初,德南巴伐利亞邦的執政黨基社盟(CSU)就因為擔心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經濟難民大量湧入「騙取」福利,喊出「唬嚨福利的觀光客」的歧視性口號,最後總理默克爾也站出來安撫人心,強調歐盟是政策聯盟,非社會福利聯盟;轟動一時的仇外小組NSU「處決」外國人的恐怖事件,至今仍在審查庭中,一般相信,若非情治單位和警方的暗中包庇,NSU 3人小組不至背著9條人命,卻逍遙法外十多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