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酷刑報告出爐 指CIA逼供手法残酷

美國聯邦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中央情報局(CIA)報告9日出爐,揭露CIA以進行反恐戰爭為名,進行慘無人道的酷刑凌虐逼供;並譴責CIA刻意隱瞞事實、誇大刑求成果、誤導公眾與政府,情況之嚴重,有時連CIA自家人都看不下去,已經「在美國的價值觀與歷史上留下汙點」(a stain on our values and our history)。

US-senate-report-on-CIA-released

《委員會關於中央情報局拘留與偵訊計劃的研究報告》(Committee Study of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s Detention and Interrogation Program)列舉的CIA酷刑手法,包括惡名昭彰的「水刑」(waterboarding)、長時間剝奪囚犯睡眠、直腸灌食(rectal feeding)、直腸灌水(rectal rehydration)等等。據CIA醫療人員描述,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主謀哈利德(Khalid Shaikh Mohammed)遭受的水刑,形同「一連串的瀕臨溺死經驗」。

報告最重要的結論是:這類「嚴厲偵訊手法」(harsh interrogation measures)對美國的情報工作並無幫助。儘管CIA一再宣稱酷刑凌虐可以獲致極具價值的情報,包括協助美國獵殺「基地」(al-Qaeda)組織領導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但報告批評CIA的說法誇大失實,甚至完全錯誤。

這份報告是由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主席、加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主導,並由民主黨籍參議員的幕僚執筆,歷時5年才完成,參考超過600萬份CIA內部文件,全文超過6000頁,但鑑於其機密敏感性質,9日只公布528頁摘要,但已經足以重創CIA與美國的形象。

范士丹在報告〈前言〉中並未直指CIA使用「酷刑」(torture),但批評CIA在911事件創痛之後「使用殘酷的偵訊技術,違反了美國的法律、條約義務與價值……這份報告是對未來世代發出的警訊。」

CIA不甘示弱,同日發布112頁的反駁報告,雖然承認其「偵訊計劃」確有缺失,但否認刻意誤導公眾與政府決策者,並堅稱他們獲取的情報極具價值,有助於遏阻攻擊陰謀、逮捕恐怖分子、拯救人命。CIA現任局長布瑞南(John Brennan)說:「此項計劃獲致的情報,對於我們瞭解『基地』至關重要,而且時至今日,仍然為我們的反恐工作提供訊息。」

然而美國總統奥巴馬發布聲明力挺參議院民主黨,表示報告顯示CIA的作法令人困擾不安,「強化了我長期以來的觀點:這些嚴厲的方法不僅違背了美國作為一個國家的價值,對我們整體的反恐工作、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也沒有幫助。」

奥巴馬雖然肯定CIA過去13年來大幅削弱了「基地」組織的勢力,但是批評CIA的偵訊計劃「嚴重傷害美國的世界地位,導致我們更難以與盟邦和夥伴合作,追求實現我們的利益。」

美國已經訓令駐各國大使館加強戒備。

另據報道,報告似乎也引發了奧巴馬與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之間的分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珍·普薩基5日表示,美國國務卿克里曾給參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黛安娜·范士丹打電話,請求延後公布,但遭到拒絕。克里擔心,一旦報告面世,將不利於美國對外關系,比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可能處死美國人質、可能影響打擊「伊斯蘭國」的中東伙伴國家與美國之間的關系。

沒人真心修補美國形像

9日公布的報告是美國官方首次承認使用酷刑,但在全世界媒體眼裡,美國侵犯人權的形像早已深入人心。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8日報道,美國一直以人權保衛者自居,但從美國中情局實施酷刑看來,保衛人權只是美國對世界的一個謊言。美國的主要原則就是沒有任何原則,只要對自己有利可以違反任何國際法。德國《明鏡》周刊8日也質問。酷刑下的美國,還有多少理由讓人感到是個自豪的國家?

重塑美國的國家形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但奧巴馬政府真能承擔起這個任務嗎?美國媒體並不這麼認為。

《芝加哥論壇報》評論稱,奧巴馬並非真心想公布報告。奧巴馬上台後不斷受到國際方面的壓力。此前12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曾呼籲奧巴馬公開美國使用酷刑的記錄。奧巴馬當年競選總統時承諾的關閉關塔那摩美軍秘密監獄的承諾至今未履行。奧巴馬只是希望拖時間,等明年1月共和黨控制了參議院,他就有充分理由把責任推卸給共和黨人了。

德國洪堡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8日表示,這一事件在美國國內是政黨之間政治鬥爭的工具。在國際政治上,美國對其他國家人權的批評也會顯得無力,這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的領導力。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