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 就是避免醫患糾紛的良方

李清晨

寶寶生病時,父母往往心急如焚,恨不能替寶寶痛苦換成自己生病,尤其是當寶寶需要接受一些看起來很可怕的檢查時,情緒激動的父母往往不能冷靜地判斷,甚至會拒絕一些必要的檢查,有時候會釀成本可避免的悲劇,因為這種情況引起的醫患糾紛屢屢見諸媒體。

Trust-the-doctor

微博出現以後,這種新時代的自媒體也成了患兒家長向公眾投訴「無良醫院」的有效手段,比如2012年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珠海市某醫院的一起糾紛就是典型的一例,患兒的母親在微博說該醫院因不負責任誤診誤治導致了患兒的死亡,一時間引得數萬網友口水聲討,可當該醫院也在微博發出聲音,出示證據表明恰恰是這個不冷靜的母親拒絕了腰椎穿刺術才是導致悲劇的最關鍵因素,事情又出現了反轉……那麼腰椎穿刺術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些家長會拒絕?還有類似的看起來好可怕的檢查到底都有什麼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每一個就診的家長都希望醫生能夠妙手回春迅速解除患兒病痛,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每次診療活動都能一帆風順手到病除,病情千變萬化,要想獲得良好的診療效果,最首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有準確的診斷,否則治療效果則無從保障,所謂的「治癒」也只能是瞎貓碰死耗子了。

對於那種發病過程臨床表現非常典型的疾病來說,診斷往往不是難事,可問題就在於並非每一個病人都那麼典型,否則,只要會背教科書(教科書中描述的多為典型情況)就能當醫生了。相對而言,越是發病典型的情況,醫生動用的輔助檢查手段就可能越少;越是發病不典型診斷有困難的時候,醫生需要的證據就越多,很多家屬不理解為什麼自己就比別人做的檢查多,其實多數情況是因為這個,為了明確診斷,緝拿「元兇」。

由於中國的國情問題,多數患兒家長對輔助檢查的接受程度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經濟因素,這個檢查貴不貴,醫保管不管;第二就是檢查給患兒造成的痛苦。像留尿、糞便等檢查自不必說了,采靜脈血雖然也會導致寶寶嚎啕大哭,但因太過常見多數家長也能欣然接受,可如果是那些看起來比較嚇人的檢查,很多家長就很容易犯嘀咕了,可偏偏是有些有創檢查對診斷某些疾病不可或缺。

像化膿性腦膜炎(亦稱細菌性腦膜炎)和病毒性腦炎這類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腦脊液檢查都是必不可少的,當病人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甚至出現意識障礙,體格檢查出現腦膜刺激征(比如醫生會搬動患兒的脖子來查這個體征)、眼底檢查發現視乳頭水腫等,醫生都會建議檢查腦脊液。腦脊液標本的採集一般通過腰椎穿刺術獲得(極特殊的情況下會採用小腦延髓池活腦室穿刺術)。

這個檢查在台灣地區民間有一個更為恐怖的名字——抽龍骨水,這名字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慄,很容易讓人產生極痛苦的聯想。腦脊液不過是循環流動於腦和脊髓表面的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抽取幾毫升對人體基本沒太大影響,想不明白台灣同胞為啥管腦脊液叫做龍骨水,好像有多神秘似的。其實多數人擔心這個檢查,可能跟一個錯誤的認識有關,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那跟長長的腰椎穿刺針會扎到脊髓上,其實,在人的發育過程中,脊髓跟脊柱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後者要長一些,而腰椎穿刺的區域恰好就位於沒有脊髓的區域,只能穿到腦脊液裡面去,不可能傷及脊髓。但在實際工作中,那個要求家屬簽字的操作同意書確實列舉了太多的可能的危險情況,但這並非是醫生要推脫責任,事實上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無論簽了什麼字家屬都可以追責的,那個簽字過程,只是滿足家屬知情的需要,並非醫生的擋箭牌。因為合格的醫生施行的腰椎穿刺術本身給患兒帶來不良後果的,極其罕見,更關鍵的是,跟拒絕腰穿帶來的潛在危險相比,腰穿本身的風險小到可以忽略。不過,任何檢查都有一個陽性率的問題,不能指望任何一次腰穿都能帶來確定性的結果,有時候,通過腰穿只是能排除一部分兇險的疾病而已。

通常情況下,腰椎穿刺術成功之後需要先測一下壓力,而後要採集三管腦脊液,每管1~2ml,第一管做細菌學檢查,第二管做生化和免疫學檢查,第三管做細胞計數和分類(懷疑惡性腫瘤時,還需另行留一管做脫落細胞學檢查,這在小兒很少涉及)。通過這一檢查,通過包括腦脊液檢查在內的輔助檢查,結合體格檢查,醫生將作出診斷,指定治療方案。以化膿性腦膜炎為例,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患兒的預后非常關鍵,錯失診治的良機,後果堪憂。所以發熱的患兒,一旦出現神經系統的異常癥狀和體征時,應儘快行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以明確診斷。讓有些家長可能會費解的是,為什麼昨天都做過這個檢查了,今天怎麼又做!那是因為有時候在疾病早期,腦脊液常規檢查可能沒有明顯異常,而其他線索又高度懷疑化膿性腦膜炎,這時候就不得不在24小時后再複查……臨床工作異常繁重,如果這時候溝通不暢,碰巧家長又以疑鄰竊斧的心態去審視醫生的處置,恐怕處處都將充滿疑點,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了。

類似的,像骨髓穿刺之於白血病,胸腔穿刺之於胸腔積液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創檢查手段,家長拒絕這些檢查的時候,其實都是將患兒置於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我們必須承認,在診療的過程中,做到可以恰到好處完美無缺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最可能的就剩下倆種情況,一是「過」,二是「不及」。通常醫生主要根據疾病的一般規律、發生概率以及臨床經驗結果作出判斷,這個過程未必都有所謂「金標準」,相當多的時候是在做選擇題,排除了ABC那麼選D,可有時候選項卻不只4個,而這個排除的過程就很容易將醫生置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了。檢查過多,有過度醫療的問題;檢查過少,則很可能漏掉小概率事件,危及病人安全。作為家長,當然希望的是花最少的錢獲得最佳治療效果,那麼我只能建議你充分相信醫生,並讓醫生感受到你的信任。一個醫生只有當其被充分信任的時候,他才可能自己適當地涉險從而少動用醫療資源做出判斷,畢竟少用醫療資源的結果是醫院的收入少了自己冒的風險大了,如果不是醫患有着充分的互信,哪個傻子會這麼干呢?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