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訪美旨在新科技

石老師工作室

不少人對習近平訪美的「習奧會」有期待,甚至有所憧憬。其實,以習總「目標為本、無寶不落」的務實作風,在諸多政治噪音下,訪美的實際任務可能在西雅圖已完成了。

Xi's-visit-aimed-at-new-technology

繼年前加州「莊園會面」和北京「瀛台夜話」的「親密互動」之後,習奧在華盛頓的私人夜宴及其後的正式會晤特別令人期待有「更大進展」,但「劇本」早已寫好,在教宗「巧合地」同期訪美;習訪美前夕,美國務卿暗指中國資助網絡間諜活動,在南海填海造島等,甚至故意派偵察機越界等種種政治噪音之下,中、美領導人仍只會是「口和心不和」,但中、美商人則不一樣,因彼此是相互利益之所在。

互聯網世代,網購盛行更顯「贏家賺盡」的市場特質,網銷才是真正「無國界」,電商跨領域的銷售模式,令新鮮商品已可透過低溫處理,從產地直送。

由此,阿里巴巴可「食」了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而沃爾瑪也可「食」阿里巴巴,但從海爾在美國設廠的啟示可知,那是「中國產品,美國製造」還是「美國產品,中國製造」已不再重要,反正微軟中國已宣布與百度、小米等發展雲端服務,甚或正名為「中國微軟」,而思科(Cisco)也將與中國的浪潮集團合組公司,正是「美中有華,華中有美」,商家無國界,要緊密合作才是利益基礎。

習近平先訪問西雅圖這個以技術產業(波音、微軟等)為主的工業重鎮有其原因。美國經濟命脈部分掌握在華爾街的財閥,而其餘就落在製造業和IT業的手中。

資金、產品之外,今時中國更需要的是技術,習總用「芝麻開門」來形容對外開放政策,以釋除美國企業高管在「市場准入」和知識產權兩大方面的疑慮。

中國需要技術,莫說是一般科研基地,即使是波音公司幾百架客機定單附帶的、選址於浙江舟山的航空產業園(波音首家海外工廠)都是會令美國技術「轉移」的地方。

美企業即使知道技術會被「轉移」,但利之所在,不來華又不可—競爭對手來華,自己不來,業績就跟不上,又如何向股東交代?

今時中國不會稀罕製衣、造鞋等普通工業,而要製造如波音大型客機的技術才夠吸引,當飛機組裝工廠落戶中國,便不愁沒有製造飛機的技術,富士康與小米就是個好例子。

中美IT產業的合作可促進相關技術就更明顯。看中美IT一眾巨頭,群星拱照習總的合照,大家會認為,這班領導總市值達20萬億港元的企業、「可買起全宇宙的人」日後不會有任何商業合作?

19889_1273517_358954

因此,習近平訪美雖說是國事訪問,但還是以促進商貿合作為主,取技術為實,而外交、政治目的次之。

習總樂意對商家鬆手—美企來華、市場准入,但在外交、政治上卻絕不手軟—南海主權不容外人指指點點,而在網絡安全方面也自稱是「黑客受害國」。「中國夢」實現的關鍵不在於空談,而是在於對高新產業,有推動作用的技術。■

原文轉載自《晴報》 2015年9月29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