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戰爭,不看誰能打,就看誰能拖

席亞洲

在中國人民歡度國慶假日的時候,敘利亞戰場迎來了重大轉機。俄羅斯軍隊終於正式加入了這場已經持續多年、越打越亂的混戰。戰爭剛爆發時,觀察者網軍評作者施洋說過的那句話應驗了:敘利亞戰爭,不看誰能打,就看誰能拖。那麼,到底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轟炸情況如何,他們的轟炸對於消滅極端組織會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呢?

Syria war

熊掌拍得有多狠?

10月1日,已經進駐敘利亞空軍基地的俄羅斯戰機發起了各方期待已久的轟炸行動。共計約30架俄軍飛機輪番出動,在空襲開始的第一天出動20架次,第二天出動30架次,第三天8架次……

20151004083702155
俄軍蘇-34戰鬥轟炸機,注意其機身下掛載的KAB-500S-E衛星制導炸彈

雖然從出動次數來說,俄軍的行動還是比較「悠着來」的——如果是高強度空襲行動,每架飛機每天出動兩三次也不稀奇,而俄軍目前每架飛機每天出動還不到1架次,但不論如何,這次轟炸行動對於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敘利亞政府來說不啻於一顆寶貴的「定心丸」,其對於敘利亞戰局的影響不可小覷。

不過,從出動次數、襲擊目標數量等來看,俄軍的轟炸並未達到全力以赴的程度。這或許表明俄軍的轟炸將會細水長流,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在俄軍轟炸一開始,就有西方媒體引用敘利亞反對派的說法,不斷報道俄軍轟炸導致平民傷亡,或者轟炸了西方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部隊等消息。普京親自出面否認了上述消息,稱之為針對俄國的宣傳戰。更為諷刺的是,很快美軍就在阿富汗誤炸了「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醫院。

此外,國內媒體引用俄公開的空襲照片和視頻,稱俄軍轟炸精度差。

情況真的如此嗎?

首先,我們要判讀一下轟炸的視頻和照片。以被某國內媒體當做「俄軍炸彈命中精度是30-50米」的照片來看,這個媒體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圖中中心有一個十字花,而炸彈實際命中點沒有在十字上。

20151004083725193
俄軍空襲照片,雖然沒有直接命中十字標誌,但這並不能說明炸彈偏離目標

從照片上看,俄軍炸彈爆炸位置覆蓋了目標區,這毫無疑問算是一次精確命中,談什麼「誤差很大」呢?

從今天俄羅斯RT電視台發布的視頻來看,俄軍此次投入的SU-34戰鬥機攜帶了一種外形特別的炸彈,就是KAB-500S-E型衛星制導炸彈。載彈量巨大的蘇-34飛機上僅攜帶一枚炸彈,說明飛機和炸彈都還處於測試階段,俄軍確實是將蘇-34戰鬥轟炸機投入敘利亞前線實施實戰檢驗的。

俄羅斯的KAB-500s-e炸彈採用的是俄羅斯自己的「格洛納斯」全球導航系統,不過這套系統由於衛星老舊失效,效果可能已有所下降,因此或許這枚衛星制導炸彈是以慣性制導方式來使用的,所以導致實際命中精度並不「完美」,但至少這證明了這種多次在莫斯科航展出現的「俄版JDAM」不是擺設。

此外,俄國防部提供的視頻顯示,除了常規炸彈,俄軍還使用了集束炸彈,在視頻中可以看到目標區出現密集的小爆炸形成的煙塵。

稍後在RT電視台的畫面上,俄軍的蘇-25強擊機機翼下還出現了RBK-250型集束炸彈。這種炸彈在近幾年的敘利亞內戰中反覆出現在鏡頭裡。政府軍飛機到處投擲這種武器,但由於炸彈中的小型子彈藥正常起爆率不高,戰場上出現了很多殘留的未爆子彈藥。據報道,有IS武裝將這些未爆子彈藥收集起來再使用。由於子彈藥的尺寸和重量較小,估計他們可能是把它當做手榴彈投擲。可見RBK-250炸彈在敘利亞使用的有多頻繁,俄羅斯此次可能是使用這種炸彈來襲擊ISIS的人員或者彈藥堆積點等目標。

20151004084152202
RT電視台畫面中顯示蘇-25攻擊機機翼下掛載的RBK-250集束炸彈

俄軍的轟炸看起來不夠猛烈,原因可能出在後勤上。據計算,如果俄軍以類似海灣戰爭中美軍那樣每架飛機每天出擊3次的頻率來實施攻擊,他們在敘利亞的這些飛機每天要「吃掉」1200噸的補給物資,包括燃料和彈藥。而且這將會迅速消耗飛機的飛行時數,讓空襲行動難以持久。

目前據RT電視台報道,俄軍的主要補給方式可能是通過安-124大型運輸機直接從國內運來——運來的大部分可能是彈藥。安-124的載重量為150噸,這可能是俄軍轟炸行動中飛機都難以發揮其全部武器掛載能力的重要原因——30架現代化戰鬥機投送火力的能力可是相當驚人的,150噸彈藥大概只夠它們每架出擊一次。

據報道,俄軍目前襲擊的目標主要是指揮部,彈藥、武器堆積所,土製武器工廠等二線目標,而並非幫助敘利亞政府軍實施近距離火力支援,儘管據稱距離俄軍基地最近的極端武裝就在機場圍牆40公裡外。

20151004084251341
西方報道的轟炸情況,可見俄軍轟炸範圍相當廣泛

這意味着俄軍的空襲是標準的「戰場遮斷」任務,這對於戰局只有間接作用,打擊效果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在戰場上體會到。俄軍之所以不進行近距離支援,是戰場形勢決定的,畢竟短兵相接的戰場上要有效地引導飛機支援作戰,其實是一份非常複雜的技術活。當年中國戰鬥機幫助中亞某國反恐,就曾擔心因空地聯絡不暢導致誤炸,幸而最後在該國特種部隊引導下,中國戰機準確擊中了行軍中的恐怖分子,據悉那場戰鬥中有500多名恐怖分子被擊斃。對於敘利亞政府軍來說,他們冒不起誤炸的風險,因此俄軍並未實施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

與西方國家此前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的轟炸行動相比,俄軍這次轟炸的強度要高得多。原因主要是俄軍此次行動是直接從敘利亞境內的基地起飛,而不像西方國家的飛機,要從遠在數百上千公裡外的空軍基地起飛長途奔襲。

不過,正如前面說到的,俄軍飛機目前尚未全力實施作戰。但由於在敘利亞境內有基地等有利條件,將來俄軍的空襲力度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當然這要視戰況而定。

應該說,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展開的是一場各方面受到限制的空中作戰,後勤存在一定限制,戰術受到一定限制,此外未來如果與西方國家打擊IS的機群相遇,它們也可能互相影響……可以說,俄國大熊的這一掌,並未全力打出。

熊掌打痛了誰?

俄羅斯空襲一開始,西方媒體就聲稱俄軍的轟炸目標主要是敘利亞反對派,而不是ISIS武裝。

俄方對此則表示憤怒,反駁稱俄羅斯此次空襲行動打擊的都是恐怖分子。

不過俄外長拉夫羅夫的話里也留了「扣子」,他說空襲是應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要求實施的。換句話來說,阿薩德要求炸哪裡俄軍就炸哪裡,如果俄軍炸了非IS的反對派武裝,那就怪阿薩德沒提供好情報嘛……

雖然俄羅斯外交部門再三宣布他們的轟炸行動不是為了支持阿薩德,然而事實上俄軍此次轟炸行動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給敘利亞政府軍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這甚至比空襲的實際軍事意義還重要。

20151004084358573
敘利亞空軍擁有20架蘇-24戰鬥轟炸機,被擊落兩架后,現在出動率明顯降低

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敘利亞空軍一直是政府軍藉以壓倒對手的主要手段。然而隨着戰事久拖不決,敘利亞空軍的損耗也相當嚴重。從去年起,由於正規制式航空炸彈不足,敘利亞政府軍開始廣泛投擲「巴沙爾鐵桶」——土製航空炸彈。目前敘利亞反對派和IS武裝的防空火力還是相對薄弱的,真正被這些火力擊落的敘利亞空軍飛機並不多,但隨着西方國家空襲的展開和不久前以色列、土耳其擊落靠近其邊境的敘利亞飛機,敘利亞的天空不再是敘空軍的「安全區」。這個時候,俄羅斯空軍的到來對於敘利亞政府軍而言,顯然是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20151004084415448
複雜的敘利亞戰況,各派別控制區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不存在西方所說「俄羅斯轟炸的地區沒有ISIS武裝存在」這樣的情況

俄羅斯此次襲擊的目標的,當然首先是ISIS武裝,至於打了反對派,應該說算是「摟草打兔子」——順便。

這和敘利亞戰場現在的局面有關,現在敘利亞戰場上實力較強的是政府軍和ISIS武裝,而「自由軍」等反對派武裝則由於一方面戰鬥力差,另一方面得到西方援助的各種物資裝備,因而成了被政府軍和ISIS武裝來回「刷」的「小怪獸」,扮演起「運輸大隊長」的角色。

既然反對派是實力最差的「軟柿子」,假如政府軍在伴隨着俄軍轟炸開始的反擊中,首先「捏」它們一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從歷史上看,轟炸行動被用來干涉戰局的手段並不新鮮。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有北約軍隊打着「維和」旗號猛烈轟炸南聯盟軍隊,迫使他們放棄消滅克羅地亞軍隊的戰例存在。而1998年的轟炸南聯盟更是開了僅僅使用空軍就贏得戰爭勝利的先河。

20151004084435139
敘利亞周邊國家的態度。紅色為敘利亞,綠色為支持反對派或ISIS武裝,黃色為同時存在支持政府和反對派的勢力,藍色為支持敘利亞政府。這導致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和ISIS武裝很容易通過邊境獲得人力、物力的支持

不過這對於俄羅斯來說還是一個新的作戰形式。2008年格魯吉亞衝突爆發時,俄空軍的表現仍相當拙劣,圖-22轟炸機、蘇-25攻擊機等先後被格魯吉亞擊落。而且參加作戰的機型也較為老舊,缺乏精確打擊能力。

相比之下,此次在敘利亞的作戰中,俄軍投入了其兩種新型戰機,蘇-30SM和蘇-34。這兩種飛機是在俄現國防部長紹伊古親自關心下大量採購的。

據熟悉俄空軍部隊情況的人士介紹,蘇-30SM飛機是俄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在出口印度的蘇-30MKI基礎上研製的自用型飛機,性能相當先進。但在2012年前,俄軍卻從未採購此型飛機。其中原因並非蘇-30SM飛機本身有問題,而是由於當時與伊爾庫茨克競爭的共青城飛機製造廠利用與俄國防部上層的關係,發揮影響力的結果。

共青城廠在90年代-21世紀初通過向中國出售蘇-30MKK戰鬥機,大發了一筆財,而且該廠技術實力也較強,俄羅斯新一代蘇-35戰鬥機,T-50戰鬥機都由共青城廠設計生產。相比之下,伊爾庫茨克廠的主要產品是原本為了「坑」印度而研製的蘇-30MKI,就顯得有些「不上檔次」了。

20151004084448960
與現在全部待在共青城試訓基地的蘇-35相比,蘇-30SM戰鬥機目前是俄軍最新的形成實際戰鬥力的飛機,此次該機也被部署到敘利亞接受實戰檢驗

不過有意思的是,到了2012年,紹伊古出任國防部長,由於共青城廠的蘇-35遲遲難以形成戰鬥力,決定重新考察這兩家廠主力戰鬥機的情況。在傳奇試飛員博格丹等人試飛伊爾庫茨克的蘇-30SM后,得出的結論是:蘇-30SM是一種好飛機,在印度持續十多年的「支持」下,伊爾庫茨克廠已經將當年有些「坑人」的蘇-30MKI發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在蘇-35戰鬥機能夠形成戰鬥力之前,蘇-30SM是俄軍提高戰鬥力的最佳「捷徑」。

從那時起到今天,俄軍真正形成戰鬥力的新銳機型,就是蘇-30SM了。此外,新西伯利亞廠生產的蘇-34戰鬥轟炸機經過多年的磨合,作為俄軍重點投資的機型,到現在也算是能夠飛出來作戰了。

可以說,此次在敘利亞,俄軍已經展示了其空軍改革的最新成果,經過強調實用主義的紹伊古這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俄空軍的戰鬥力比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時期有了很大提高,現在已經能夠開始以類似西方的模式展開一場獨立的空中戰役,說明俄軍實力的增長確實是實打實的。

但是,俄軍對敘利亞的空襲能否一舉改變敘利亞戰局呢?恐怕還是很難讓人樂觀。

目前,敘利亞戰況並不是當年波黑戰爭那樣的機械化、正規化戰爭,沒有明確的後勤線讓你去切斷,沒有重兵集團和重裝備讓你去摧毀。更讓人頭痛的是,ISIS武裝也好,反對派也好,都能從海外得到源源不斷的人力、裝備補充。尤其是ISIS組織,作為一個現代伊斯蘭世界的「義和團」組織,甚至炸死他們的一些重要人物恐怕也不會有什麼作用,因為它的組織結構本身就是扁平化的,很容易替換其中的重要人物。

在這種情況下,俄軍的轟炸也很難將ISIS或者反政府武裝直接消滅掉,只能幫助政府軍取得上風而已。

敘利亞的未來,基本局面恐怕還是沒有變,交戰各方恐怕還是也要繼續比耐力,還是那句話:不看誰能打,就看誰能拖。或許,今天的阿薩德對於「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會感觸萬千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