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世紀三國殺,誰是百年長跑冠軍?

占豪

說起歷史,新中國以前的中國近代史可真是不堪回首。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開始經歷百年凌辱。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由過去最富有的國家、泱泱上國一落千丈成了任人凌辱的國家,中國人的自信心一點點崩潰,中國人的命賤如螻蟻,4億中國人距離亡國奴僅一步之遙,中國距分崩離析在毫釐之間。在這個歷程中,中國非正常死亡的人數至少有1.5到2億。近代史,每每讀起來都有心在滴血的感覺,很沉重又不得不去了解,我們永遠無法想象那些冰冷的文字後面是怎樣的血流成河,怎樣的屍橫遍野,怎樣的被慘遭蹂躪的中國人······雖有歷史的片段紀錄,但永遠難以呈現其全貌。

The-game-between-China-US-and-Russia

如果把中國比作一隻股票,那麼鴉片戰爭就是中國這隻股票百年熊市暴跌的開始。中國這隻歷史上的「長牛股」(滿世界,從古代留下來的股票也就中國這一隻,所以對中華民族沒信心的都該去讀讀世界史和中國史)在這一輪熊市暴跌后是什麼時候開始見底的呢?準確地說,是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雖然,從中華民國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時間裡中國依然是戰火紛飛,從未真正實現過有效統一,但中國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由一個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向新社會過渡。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雖說沒有參與太多,而且也沒有從中得到什麼好處,但終歸也是個「戰勝國」,哪怕是名義上的。

當然,1927年前的北洋政府時期,中國總體是軍閥割據時代,1927年蔣介石領導北伐,最終收了大多數軍閥的力量,有了新的國民政府。也正由這一時期前後開始,中國進入被美、蘇、日三國爭奪時期。

沙俄覆滅后,蘇聯在1922年誕生。蘇聯誕生后一戰的利益已瓜分完畢,由於沙俄倒台後俄國早早割地退出一戰,所以待蘇聯成立后蘇聯根本沒辦法在傳統的地緣區域插手。為拓展發展空間,中國這個廣袤且沒有被列強完全控制的國家就成了蘇聯希望拓展勢力範圍的地方。

蘇聯開始對中國發展影響力是通過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在1924年支持國民黨,促進國共合作構建新的國民政府,並支持國民黨建立黃埔軍校,支持國民黨建立自己的軍隊。國民黨就是在蘇聯的支持下有了自己的軍隊並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北伐的。蘇聯另一條線是通過共產國際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本來,蘇聯認為掌控了國共就掌握了中國,然而一切都在北伐取得勝勢后改變了。

蔣介石北伐需要錢,蔣介石自己也需要穩固地位,於是開始和江浙財閥勾結在一起。江浙財閥很怕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於是就用金錢讓蔣介石選邊站。最終,蔣介石站在了財閥一方,發動了四一二革命,對共產黨人進行了大肆屠殺。共產黨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轉為地下的,周總理那時候在上海進行地下工作,而毛偉人直接上了井岡山抓槍杆子去了。

事實上,蔣介石之所以與共產黨決裂,除了要和江浙財閥勾結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要抱英美西方的大腿,要和日本求和,並試圖最終達到消滅一切政治力量而一家獨大的目的。蔣介石之所以投向美英,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比蘇聯在經濟上、軍事上更有實力。

從進入1930年代開始,美蘇日在中國採取了不同的支持策略以爭奪對中國的影響力,美國是支持蔣介石政府,蘇聯是支持中共,而日本則是直接採取了侵略,試圖用武力來佔據中國大地,所以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將軍隊推進到了北平附近。

這一時期,蔣介石政府依然抱着「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試圖用非中央軍的軍閥去「剿共」以實現消耗對手而壯大自己的目的(站在國際視角,這不但是國共的較量,也是美蘇力量在中國的博弈)。當時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也沒辦法,在這種背景下每一次所謂的「圍剿」都被「反圍剿」了。當這差事輪到楊虎城和張學良的時候,楊虎城攛掇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張學良深知,和共軍打下去最終消耗的是自己,蔣介石甚至連軍費都拖欠更別說考慮東北軍隊的利益了,再加上民族大義擺在眼前,中共一直在主張抗日並在東北組織抗日(東北抗聯是一曲雄壯的英雄讚歌),種種因素考量最終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發現「剿共」是不行了,如果繼續下去恐怕蔣介石的人頭不是張學良、楊虎城給搬走,也是李學良、張虎成給搬走,「剿共」在中國政壇所形成的反彈力已經到了要老蔣命的地步。最終,蔣介石開始領導抗日。日本發現,蘇聯支持的中共和美英支持的國民黨再次聯手了,要一起對付日本了,這事讓日本最終選擇了更快更早地展開全面侵華計劃。於是,1937年7月7日,日本找了個小借口就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客觀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定是從中國開始打的,無論是九一八事變還是七七事變,總之中國戰場才是拉開二戰序幕的地方。西方之所以將二戰開啟地點定在歐洲,就是要確立西方二戰主戰場的歷史地位。也是基於這個原因,2015年的9·3大閱兵我們在強調中國是二戰東方主戰場的歷史地位。

從日本全面入侵中國到抗戰結束一共八年時間,最終二戰結束日本被趕出中國。抗戰結束后,國共開始和談。但蔣介石和談是假,準備內戰是真。蔣介石認為,就內部而言,自己兵強馬壯,國軍是共軍的三四倍,裝備也不是共軍可比,自己又掌握着大半個中國,特別是富庶的城市;就外部而言,他認為自己背後有美國為首的西方支持,他又以蒙古獨立為條件換取了蘇聯不支持中共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賣國條約宋子文不敢簽字,於是辭去外長職務),如此一把「好牌」還怕「泥腿子」中共?在蔣介石看來,收拾中共那是三兩年的事情。

然而,大國往往不是一紙協議可以解決的,美蘇本質上是在爭奪中國這個戰後地盤,於是蘇聯並未遵守與蔣介石政府的條約。當然,共軍在毛偉人的領導下,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非國軍可比,結果被美國武裝到牙齒的國軍不堪一擊,也就三年多時間,二戰四巨頭之一的蔣委員長就逃到台灣去了。

1949年10月1日,中共領導的新中國成立,自此中國告別了任人凌辱的百年墮落。如果繼續將中國比作一隻股票,那麼1949年10月1日就是中國這隻大牛股新一輪大牛市的開始,這一輪漲勢一直漲到今天,並且在繼續氣勢如虹地上漲着,中國這隻大牛股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牛市路上。

新中國成立,就大國的較量來說,美蘇在中國的爭奪算是以蘇聯勝利而結束了。由於此時冷戰已經開始,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正在為劃地盤而進行着激烈鬥爭。由於冷戰需要,美國本來要將日本閹割到農業社會,徹底清算日本軍國主義,結果為了對抗蘇聯不再徹底清算,保留了日本的工業基礎,這就埋下了今天日本對抗中國的禍根。

新中國后,由於美國丟了中國這麼一大塊地盤,美國認為自己在東方戰場已經非常被動,二戰東方戰場的果實被蘇聯拿去,為了避免蘇聯借中國繼續拓展地盤,美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果斷介入,並試圖佔領整個朝鮮。與此同時,美國航母已經開到了台灣海峽,新中國解放台灣已無望。最終,以毛偉人為首的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選擇了抗美援朝,拒敵於國門之外。

就當時而言,這個選擇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新中國成立只有半年多,百廢待興,此時若和美國領導的所謂聯合國軍在朝鮮開戰,對一個一窮二白的新中國而言的確有些太難了。然而,正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不得不問,如果中國不參戰又會怎樣?結果無非就是美國佔領整個半島,金日成政府退到中國東北建立臨時政府。一旦如此,假如美國繼續向前推進,則中國就將重燃戰火。考慮到一旦金日成政府被迫退入中國,再考慮到金日成政府和中共、蘇共的淵源(金日成曾入中共,並且是東北抗聯成員,受蘇聯扶持),謀求復國不可能不打仗,那中國不捲入戰爭也得捲入。一旦到那時候捲入,打仗就是在中國自己國土上打了,這損失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退一萬步,哪怕美國不向前推進,考慮到東西方冷戰,中國東北也就成了美蘇冷戰較量的洞房前沿,到那時蘇聯就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使用中國的軍事基地,使用東北的鐵路,使用大連港、旅順港、東北的工業基地,甚至在中國長期駐軍······總之,到那時中國將失去部分主權,很可能淪為蘇聯的附庸。所以,最終毛偉人等第一代領導人選擇了抗美援朝,這是一個大智大勇的抉擇。

抗美援朝那場仗打贏了,中國從鴨綠江打到了三八線,中國取得了戰略緩衝,也確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地區大國地位。自此,美國人不敢近前中國一步,蘇聯則對新中國刮目相看。為借中國之力與美國打東西方冷戰,蘇聯開始在工業上強力支持中國,援助中國157個工業項目。中國的工業基礎就是在那幾年打下來的。

但是,蘇聯給中國支持可不是學雷鋒,而是打贏對美國冷戰的步驟。在斯大林時期中蘇關係相對較為友好,赫魯曉夫上台後即開始向中國討價還價,特別是在工業項目建設到一半的時候,赫魯曉夫在站穩腳跟后開始要挾中國配合蘇聯的戰略。1958年4月18日,蘇國防部長建議在中國設長波電台,7月21日蘇大使又提出建立聯合艦隊,建議均遭中國拒絕後,赫魯曉夫看到無法控制中國,於是就開始施加壓力。1959年6月20日蘇軍單方面撕毀了國防新技術協定,之後中國不屈服蘇聯又單方面撤走了所有專家,中蘇關係快速惡化。

從中蘇關係惡化開始,中美蘇「三國殺」的雛形基本上就出來了。1960年代,美蘇冷戰愈演愈烈,在東亞越南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當時美國總統肯尼迪認為,如果美國撤出亞洲將會影響美國的戰略全局,於是權力支持南越。1963年肯尼迪被刺殺,1964年繼任總統林登·約翰遜得到國會不宣而戰的授權,開始親自介入越南戰爭。

就越戰而言,當時情況是中蘇雖然不睦,但表面上依然是社會主義陣營,所以共同支持北越與美國支持的南越對抗,當然中蘇也是在爭取越南。在後來美國直接參与戰爭后,中蘇以更大力度支持北越,特別是在中國無論是物資、人員方面都給予了越南大量支持,據統計中國共支持越南200億人民幣,是中國建國以來對外援助最多的國家。這場戰爭讓美國陷入戰爭泥潭,進不得退不得。與此同時,美蘇在中東已經進行了多次較量,雖然美國支持的以色列都贏了,但美國的壓力非常大。

此時的中國,戰略上正遭遇巨大挑戰,一方面是中蘇關係惡化使得蘇聯對中國正在進行着大包圍,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已經對中國構成直接軍事威脅,而在南面則試圖建立「亞洲集體安全體系」,利用印度、越南、阿富汗等對中國進行戰略包圍。另一方面,中美也依然是敵對關係,西方對中國依然封鎖。中國被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境況可想而知。

此時就不得不佩服中國第一代領導人的勇氣和智慧了,中國從美蘇冷戰中找到了機會。在面對蘇聯巨大壓力下,中國主動發起了珍寶島戰役。這場戰役規模很小,但最終以中國取得優勢而結束。中國之所以敢這麼干,也是因為有請報上的基礎,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一個被隱藏的英雄,他的名字叫金無怠,仔細研究一下他就知道這裡的來龍去脈了。中國的這次冒險使得蘇聯一度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中國當時的領導人都紛紛轉移到了各地,為的就是防止蘇聯真的扔原子彈。當然,蘇聯權衡后最終沒扔,因為真扔了中國難民湧入蘇聯的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到那時蘇聯面對美國恐怕就真的要敗了。

如果說中美蘇「三國殺」是從什麼時候真正開始的,就是從1969年珍寶島戰役開始的。因為這場戰役是中國主動出擊,向美國釋放了一個重大信號,即中蘇關係已經破裂。有了這個信號,美國就知道,中國不但不再是美國的敵人,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中國還可以是美國的朋友。於是,新上台的尼克松總統開始推動中美關係緩和。

為了利用中國來遏制蘇聯,美國不惜放棄了南越,於是美國的撤軍結束了南越的同時,北越沒幾年就統一了越南。珍寶島戰役后中美很快開始秘密互動,經過兩年的互動到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關係堅冰開始被打破。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徹底破冰。由此,中美蘇「三國殺」的格局徹底確立,中國開始成為三邊博弈的一邊而存在,中國開始由站在蘇聯一邊轉為通過在美蘇之間平衡來達到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中美聯手對付蘇聯,這是蘇聯萬萬沒想到的,但由於中蘇關係已經破裂,所以為時已晚。為了挽回頹勢,1975年在越南統一后,蘇聯開始支持越南在中南半島搞擴張,試圖借越南之力在東南亞站穩腳跟,並對中國進行圍堵。1979年越南借柬埔寨紅色高棉殘暴,柬埔寨民怨沸騰開始侵略柬埔寨,並且在南沙侵佔中國島礁,在北方也對中國進行挑釁,中國在警告無效后忍無可忍,鄧小平訪美后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出擊,越南應聲倒下。越南倒下,蘇聯東南亞之路斷了。

此時的蘇聯,西面擴張到頭了,東面是太平洋沒有空間,中國又成了南面遏制蘇聯的大屏障,蘇聯沒辦法只能尋求從中亞向南突破。於是,在1979年蘇聯借阿富汗政局動蕩入侵了阿富汗,開始了軍事冒險之路。

蘇聯的這一冒險也成了蘇聯解體的導火索。由於西方在經濟上的封鎖和對外戰爭的消耗,蘇聯對盟國壓榨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美國為首的西方多年的滲透,1989年東歐劇變,蘇聯已近崩潰邊緣。

從這些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出,蘇聯對外盲目擴張搞帝國主義是其走向衰落的根源。而其搞帝國主義最終失去中國的支持是其衰落崩潰的最重要外部因素。試想,如果蘇聯不是那麼強勢,中蘇關係不出現惡化,中美就不可能聯手對蘇,蘇聯解體的可能性就很低。所以,本質上說,是蘇聯自己作孽,最終在中美聯手下被幹倒了。1991年,蘇聯解體。

有人說,蘇聯解體誰受益最大,中美都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從美國視角看,冷戰結束,美國「 一統江湖」成了世界霸主,這加速了全球化,美國經濟因此蒸蒸日上,美國影響力如日中天。對中國來說,鄰國是一個比自己實力強大得多的霸權國家並對自己虎視眈眈,如今突然沒了,你說是不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是不是最大受益者之一?這就像你每天睡在老虎旁邊,隨時擔心老虎餓了吃了自己,如今老虎突然死了,這當然是大大的好事。

所以,中美所得利益都非常巨大。當然,自私點說,從長遠看,中國得利比美國更大,畢竟蘇聯在中國旁邊,對中國威脅更大。蘇聯在,中國發展永遠被壓制;蘇聯沒了,中國發展總體順風順水。因此,站在中國視角,蘇聯崩潰那是件大大的好事,新中國以來最大的好事。蘇聯崩潰其實不但讓中國最大的敵人消失了,還給中國上了生動的一課,有了蘇聯崩潰的經驗,西方再想把中國搞崩潰就基本不太可能了。

蘇聯接近崩盤,1989年美國也試圖顛覆中國,所以中美關係的蜜月期也就結束了。當蘇聯徹底崩盤后,中美關係也就沒了所謂的共同敵人的基礎,於是就開始新關係階段。整個1990年代,中國都是在低調地努力融入到西方,為此可以說忍受了一些屈辱,甚至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都忍了。沒辦法,誰讓當時實力弱呢,誰讓當時最重要的蘇聯靶子崩潰了呢。當然,最終中國忍過去了,美國在中國加入WTO協議上簽字應該是美國確認中國短期內不會對美國造成根本威脅,並且中國是可以利用的戰略判斷結果。

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但信任西方的葉利欽政府在西方的忽悠下吃盡苦頭,俄羅斯經濟崩潰一輪又一輪,民不聊生。最終迫不得已,俄羅斯開始轉向東方,轉向中國,葉利欽訪華,中俄關係改善。

對美國來說,蘇聯崩潰,中國「臣服」,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時不稱霸全球何時稱霸?此時不建「地球帝國」何時建「地球帝國」?於是,海灣戰爭打了,南聯盟被肢解了,到了21世紀就該瞄準掌控中東的所有石油了。於是,又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終於大美利堅帝國再次陷入了戰爭泥潭,而且還是兩個。

在美國搞全球霸權的時候,中俄的共同利益開始越來越多,並且不斷推進雙方的合作深化,最終雙方成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如今,顯然這「三國殺」成了中俄對美國的格局。

仔細觀察歷史會發現,新中國成立后不久,「三國殺」是中蘇對美國,結果美國連連挫敗,最終還陷入越南戰爭泥潭。然而,當蘇聯威脅中國后,中國開始將自己的砝碼放在了美國的托盤裡時,美蘇的天平就開始向美國傾斜,最終中美聯手做掉了蘇聯。蘇聯解體后,美國一家獨大並且耀武揚威,完全不把中國這個曾經的夥伴和曾經的霸主繼承者俄羅斯放在眼裡,於是中國這次不再是把自己的砝碼放在了俄羅斯的托盤裡,而是直接拉上俄羅斯「鬧世界多極化的革命」,大家構建起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一起幹事業。這,就是當今中美俄「三國殺」的格局。

新中國后六十多年的「三國殺」,中國從一窮二白被蘇聯「救濟援助」的落後國家一躍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大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上工業鏈最完整的國家······蘇聯呢?直接解體了。如今的俄羅斯,雖依然是世界大棋局的戰略棋手,但已不是美國的真正競爭者。反觀美國,如今開始從盛極而衰,成了中俄二對一的霸權國家,實力在多極化世界重組中不斷衰弱。可以預見,未來的中國在這「三國殺」當中還將贏得更多,這是中國蒸蒸日上的國力決定的,是勤勞的中國人民集體智慧決定的,並不會因為誰遏制一下就能怎樣。

回頭看,這六十多年的「三國殺」,蘇聯是輸的最慘的國家,中國是贏得未來機會最多的國家,美國是贏得現實利益最多的國家。如今,中美俄的「三國殺」還在繼續,未來該「三國殺」的大國遊戲誰是最終的贏家?你又怎麼看呢?對中國來說,已經站在了歷史大機遇的風口上,我們不該放過,不能放過,我們必須御風飛翔!

御風飛翔,先要做好自己,讓自己更優秀。要讓自己更優秀,先要不憤青,要理性,要客觀,要有知識有頭腦,而不是現在歷史當中不可自拔或缺乏根骨地盲目崇拜。要做到這些,首先應該學會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要歷史地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要辯證地看問題。我想,大家都做到這些,我們局裡最大贏家就更近了!你說呢?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