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後的中國外交「策」與「術」

于潔博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外交與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在近一年裏,中外評論家對研究中國共產黨第19次代表大會饒有興趣。許多評論和預測都專注於最高層人事變動,以及黨章怎樣修改。筆者作為研究中國外交的學者對十九大後中國的外交政策走向最為感興趣。


過去五年,世界格局變化多端。由冷戰後美國主導提倡自由民主為核心的國際秩序被接二連三的「黑天鵝事件」和頻發的恐怖襲擊攪亂。而中國在西方世界出現亂局時繼續推行自己的經濟外交,用自身的經濟實力不斷擴張自己在地緣政治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積極參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全球治理,比如氣候變化外交和全球金融體系改革。中國的外交手腕或者「術」,和外交官的素養日益嫻熟,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許多中外學者一致認為,過去五年,中國外交在習近平領導下由「韜光養晦」漸變成「奮發有為」的「策」。他倡導的「新型大國關係」和「一帶一路倡議」,都逐漸印證中國外交全面開花。從過去只強調自身發展中國家地位,關起門來求經濟發展,成為積極參與國際與地區事務,主導全球治理新模式。一些長期研究中國的外國學者甚至預測,今後五年中國外交會變得更加強硬,更難打交道。

而筆者認為中國外交的基本特點:「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外交為內政服務」在過去五年沒有改變,今後五年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也難以更改。中國外交策略的強硬或者溫和程度都取決於外交怎樣為內政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服務。許多人會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外交政策皆如此,多少都受內政影響。但在當代中國絶大部分外交政策都由內政引導,這種狀況是把雙刃劍,可以讓中國外交政策變得更成熟,更專業化,也容易使中國的伙伴對中國產生戰略懷疑和錯覺。

過去五年,習近平和他的團隊一方面在中國國內大刀闊斧的懲治黨內和軍隊內部的貪污腐敗,另一方面推進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多項改革,其中包括對國有企業和金融系統的改革。三中全會上列舉的每項改革都極其複雜,其中涉及利益集團眾多,相應的阻力也不小。國內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地方政府與企業債台高築。今後五年,轉化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發展國民經濟應該是中國政府今後的主要任務。

因此在外交政策上也就會出現相應調整。比如「一帶一路倡議」,作為習近平第一任期親力親為所倡導的一系列政策之一,不僅是中國對外擴張自身國際影響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進一步轉化國內過剩產能和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結合體。在實施過程中,中國政府不可避免的會照顧中國企業「走出去」,為參與企業提供資金援助和政治支持。但外界對這一倡議眾說紛紜,誤解頗多。

「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是中國政府許多政策實施過程中的方式手段,而且普遍為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所接受。誠然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與世界的聯繫不那麼緊密時,摸著石頭過河,強調中國特色可行。而當今中國的發展與整個世界息息相關,如果執行許多經濟和外交政策依舊只按照自己的意願自說自話,就會加深摩擦。世界許多參與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國家往往不明白這些「中國特色」,在對華交往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困惑和不滿。中國外交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是中國國內和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本身國力的看法有偏差。國內普遍低估了中國的能量,政府的潛力和外部影響;世界許多國家則普遍高估了中國的富裕程度,戰略規劃能力和中國在周邊及全球做出實際舉措的可能性。正因為存在這個反差,才導致中國內許多老百姓覺得中國政府偏軟弱,對外承諾太多;世界很多國家則認為中國在全球化中獲得的好處最大,承諾和提供的公共產品以及國際援助遠遠不夠,無法建立自身的公信度。

與此之外,怎樣處理與特朗普治下的中美關係,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是今後五年中國外交政策的兩大變量。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貢獻自然十分重要,但中國同樣也需要在解決若干重大全球性問題包括熱點難點問題擁有重要影響力。儘管朝核問題是建國初期和冷戰時代意識形態主導的產物,但拖不得。中國應在今後五年推動世界共識的形成乃至引領世界發展方向上發揮自身獨特的正面影響。中國具有越來越多的大國存在感,但還缺乏全面意義上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就怎樣提高自身的「策」。

在過去五年中,一些臨時性的外交政策表現出保守的跡象。這也是世界一些國家越來越警惕中國的另一原因。中國應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開放性,適當示強,無可厚非,但不宜過度強化民族主義和強硬立場。在強而未強階段的中國,固然需要一些強硬政策以示國家實力,但更重要的是積累實力與提升軟實力,無論國家大小,中國應一視同仁。這就需要在今後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限制強硬外交手段的頻繁度與力度,用力過猛則生變,以柔克剛是上策。這樣可以減少外來阻力,增加中國的吸引力。■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