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哈利摩托、中洲鐵釘被迫出走,今有福特、蘋果不願遷回,在貿易戰面臨不斷升級的陰雲下,美國企業紛紛做出符合市場規律的選擇。
據美媒報道,由於美國對5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有着114年歷史的美國老牌車企福特公司最近被迫取消了一款在中國生產的小型汽車赴美銷售計劃,理由是這款產品加上美國關稅,未來在美國的銷售價格會太高。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發推文稱,福特這款車可以在美國製造,這樣「不用交任何關稅」。然而,福特公司10日作出回應,宣布沒有計劃把這款小型汽車搬回美國生產。
無獨有偶。美國最大科技企業蘋果公司近日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如果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實施加徵關稅的措施,將增加蘋果公司產品的成本,這將置其於全球競爭的不利地位。對於是否按特朗普總統的呼籲回到美國建廠以避免關稅影響,多位分析人士稱,蘋果公司不會這麼做,因為這樣勢必大大增加它的成本,降低競爭力。
福特和蘋果,一個是「美國製造」的老字號,一個是「美國科技」的領軍者,它們之所以都不願將生產線遷回本土,不是有意跟美國政府唱反調,而是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它們的產品在中國生產組裝,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實現更大贏利,獲得更大的發展。
就汽車行業而言,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銷量仍領先全球,銷量達1223萬輛,其中福特F系列成為最受歡迎的車型,銷量近54萬輛。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任何一家車企都不可能輕言離開。有分析家測算,如果美國車企回歸美國本土生產,在當前中美互相加徵關稅的情況下,按25%稅率測算,3.0L及以下車型稅率增幅為30%左右,3.0L—4L車型稅率在40%左右,4.0L及以上車型的稅率增幅接近50%。這將使美國進口車在中國市場毫無競爭力可言。作為一家百年車企,福特怎會心甘情願地失去全球第一大汽車銷售市場呢?留在中國生產,自然成為它的不二選擇。
就科技行業而言,中國在全球電子科技產業鏈的價值正一步一個腳印地上升。在蘋果2018年全球200強供應商名單中,中國內地和香港共佔34家,這比去年增加了7家。其中,香港的7家蘋果供應商的21家工廠全部設在中國內地。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日益提升的產業配套及勞動效率,是蘋果公司增加中國供應商的主要考慮。如果它將產品轉回美國生產,可能硬件成本提升不大,但人工成本、產業鏈供應成本等勢必會大幅提高,最終導致價格上升不少,市場份額很有可能會被競爭對手佔據。這一點,蘋果公司應該非常清楚。
福特和蘋果的選擇,讓外界更加看清:以貿易戰手段迫使企業和工作崗位迴流美國,是根本行不通的,反而有可能會逼得越緊,出走的企業和不想迴流的企業越多。在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下,世界上恐怕很難找到一個像中國這樣的市場: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工人、工程師和研發團隊,能為各國企業和投資者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物流等生產必備要素。
最近,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宣布,將在中國廣東投資100億美元建設大型獨資石化項目,就是一個例證。對一個世界級的企業來說,它要真正偉大、真正具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優勢,就不能限於一城、一國、一域,而要在紮根全球、深耕市場、服務人類的進程中,實現價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