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時印度發展能趕上中國?外媒細數其中關鍵——

作為亞洲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印度常常被拿來與中國進行比較。2018年,印度經濟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大多數主要國家,印媒預測稱,2019年印度將超過英國,成為全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也有輿論指出,印度還需要20多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中國現在的發展水平,印度應該借鑒中國改革的一些經驗。

據俄羅斯衛星網近日報道,上世紀70年代末,中印兩國經濟狀況大致相同,甚至包括公路和鐵路長度。然而現在,舒適的「子彈頭列車」正奔馳在中國各地,而印度的鐵路基礎設施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

此外,在軍事裝備方面,《印度快報》網站曾稱,印度海軍的潛艇實力與中國相比相形見絀,從數量和技術先進程度上講,中國的潛艇遠超印度。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則稱,印度軍艦建造技術和能力顯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卡莫爾塔級軍艦製造缺乏經驗導致工期延誤,每一艘軍艦平均耗時9年,但中國只用3年時間就可以讓類似的軍艦服役。

是什麼影響印度像中國這樣實現質的飛躍?衛星網的報導引述一位中國學者的觀點認為,改革開放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成績,也留下了很多經驗,而印度在這方面經驗不足。這位學者認為,印度國內的營商環境不佳,一系列限制如土地政策、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等問題對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沒有發展好,很難進行大規模的製造業投資、開展工業化進程。

法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網站在去年的一篇分析中提出了一個觀察印度經濟的新視角: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大部分由服務業(2016年佔比53.8%)支撐,工業和農業分別佔比28.8%和17.4%,但一大半勞動力卻集中在初級行業。印度每年有近1200萬人進入就業市場,而目前的培訓能力不足450萬人。

布魯金斯學會印度智庫訪問學者阿南特·克里希南近期從一個獨特角度觀察了中印兩國的差異,他表示,對比印度的「邦」與中國的「省」可以找到印度與中國之間的真正「鴻溝」,中國優先發展沿海省份和改造落後省份的經驗值得印度學習,中印地方層面應該建立有效的聯繫來分享各自發展經驗。

延伸閱讀

印度學者:中國與印度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這樣分析更清晰——

對比2017年中國各地GDP官方數據和印度各邦經濟估算數據,可以為判斷兩國狀況提供更豐富的背景,並為印度要在多大程度上縮小差距提供參考。它還展現了兩國的地區差異以及兩國最貧窮邦、省級行政單位的比較情況。

以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廣東省為例,它們分別是印度和中國最富有的邦和省級行政單位,也是兩國主要產業的重要中心。

廣東省2017年的GDP為1.43萬億美元,約佔中國GDP的10%,相當於印度GDP的一半左右。而印度最富有的馬哈拉施特拉邦GDP則為4000億美元,雖然預計它將實現大幅增長,但經濟規模仍無法躋身中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前十名。實際上,它排在中國兩個大都市——上海(4750億美元)和北京(4360億美元)之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