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為什麼會變成「失敗國家」?歷史中就有答案

張宏傑

拉丁美洲的困境,在委內瑞拉的命運中得到了濃縮式的展示。

委內瑞拉被稱為「瀑布之鄉」、「美女之國」,良港眾多,礦藏豐富,氣候適宜,尤其眾所周知的是它令人垂涎的豐富石油儲備。然而,這個國家幾十年來一直動蕩重重,發展到今天,委內瑞拉已經成為世界最嚴重的通脹國家和最危險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1999年,平民出身的查韋斯當選總統,開始推行一系列激進的經濟舉措。為實現「石油完全主權」,查韋斯自2004年以來,採取一系列石油國有化措施,最終將委境內全部油田收歸國有。除了石油領域外,查韋斯還對電話、電力、水泥、鋼鐵、大米加工廠、咖啡、銀行、超市等實行國有化,基本實現了經濟的全面國有化。[1]

查韋斯為什麼要推行如此激烈的經濟政策呢?主要是因為他要兌現競選承諾。

他承諾了什麼呢?要給支持他的選民提供「超福利」。平民出身並無雄厚背景的查韋斯之所以能成為總統,就是因為他提供給民眾的許諾最慷慨最誘人:他要為窮人提供免費住房、免費汽油。

為了報答他們的選票,自2003年起,委內瑞拉政府確實免費為窮人們提供了上百萬套住房提供給窮人。同時,委內瑞拉也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委內瑞拉人享受着世界上最便宜的汽油——僅為成本的10%,比水都便宜。[2]

正是這種經濟政策,造成了委內瑞拉經濟的崩潰。

委內瑞拉的超級福利政策背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巴克萊預計,這一社會福利讓委內瑞拉政府犧牲了近270億美元的收入。

如今,堂堂的「石油富國」已經淪落到需要進口燃料,嚴重的通貨膨脹讓委內瑞拉人將紙幣當做餐巾紙來用。大批生活無着的委內瑞拉人到街上去翻垃圾桶,一度成為世界媒體的頭條新聞。

委內瑞拉的經濟失敗其實源於政治的失敗。

拉美地區大部分都是前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位於歐洲大陸和非洲的路口,歷來外敵入侵頻繁,特別是阿拉伯人入侵,也經歷了八個世紀的對阿拉伯人的「再征服」,因此形成了崇尚軍事強權的傾向。整個國家都崇拜地位和權威,一切是權力和暴力說了算。

因此在征服拉美地區後,西班牙把本國的封建專制制度直接移入殖民地,建立起與西班牙完全相同的殖民地官僚體系。西班牙殖民地政府具有封建專制政體的一切缺點。「行政效率極差,辦事拖拉,貪官污吏層出不窮。」殖民地官員也具有專制政體下官吏的典型性格特徵,那就是對上唯命是從,對下蠻狠專橫,殘酷剝削。[3]

而英國對殖民地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基於英格蘭自治傳統,英王對殖民地的管理也是放羊式的。殖民地時代的美國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治規劃。「雖然英王被宣布為所有殖民地的主人,但英國對殖民地的管理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實際上並無章法。」做為一個代議制國家,英國把民選代議制也帶到了殖民地。

正如同英國的殖民統治決定了美國、澳洲、新西蘭的面貌一樣,西班牙對拉丁美洲的數百年舊式殖民統治,也決定了拉丁美洲今天的面貌。雖然拉美通過獨立戰爭從西班牙手裡解放出來,然而事實上,獨立戰爭的結果「僅僅是一場政治權力的轉移,原來的二等公民克列奧爾人(即在拉丁美洲土生的白人)的種植園階級、商人階級取代了西班牙人的政治位置。」[4]

也就是說,只是由克里奧爾人取代了半島人的統治,其他沒有變化。殖民地時代的吏制腐敗、賣官鬻爵、效率低下,在獨立之後,也保留了下來。這成為拉丁美洲各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障礙。

獨立戰爭之後,幾乎每個拉美國家都建立了共和制度,希望按照歐美模式構建一個新的社會。然而歷史的基因是強大的,「共和政體、憲法、議會都成為擺設。在獨立后的150年中,各國草擬了總計約180部至190部憲法。」但是,這些憲法很難落到地面上。玻利瓦爾曾經這樣說:「憲法形同廢紙,選舉是格鬥,自由即無政府狀態」。「無論何處的憲法都沒有這樣精緻———同時也沒有這樣不被遵守」。

而委內瑞拉更是創紀錄的,自1811年以來頒布了22部憲法。

事實上,拉美獨立以來,社會上還一直保持着殖民地時期的兩極分化狀態。上層人物控制着財產和權力,奢侈放縱,而廣大底層民眾卻處於貧困和失業之中。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是拉美經濟的常見狀態,也是民粹主義興起的最佳土壤。而民主制度在這片土地上反覆失敗的結果,更導致了拉美人普遍對「西方模式」的不信任,助長了民粹主義。

拉美民眾也很容易受到那些激進口號的影響,他們喜歡那些提出誘人目標和簡單的解決快速方式的領導人。

平民出身的查韋斯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迅速崛起於政治舞台。因為他提供給民眾的許諾最慷慨最誘人。

委內瑞拉的失敗,還有一個原因拉美民營企業家階層一直沒有培養起來。

英屬殖民地經濟上比較自由。「北美洲的殖民者具有企業主的開拓和進取的精神。他們並不按照英國政府的意圖行事,不願意把自己生存的土地變成一個落後的原料供給地。而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的限制也不很嚴。所以,北美洲的移民很快開創了北美、非洲、南美洲的三角貿易,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屬地上大作買賣;他們還違背英國政府的意圖,迅速地建立了以鑄鐵、毛紡、小五金等為主的工業基礎。」[5]

從發展條件上來說,拉美遠比北美要好,拉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北美則相對貧瘠。然而,北美國家現在的發展遠比拉美要好。這主要是因為西班牙對殖民地的控制是嚴厲而死板的。宗主國規定殖民地種植什麼,經營什麼,絲毫不得違背。因此殖民地時期,拉美的經濟處於在封建種植園主的控制之下,社會和個人的力量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動員。

而在獨立之後,拉美政府在經濟方面,強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

因此,拉美民營企業發展的空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業家階層一直不能順利地成長壯大。約翰·科茨沃斯在描述19世紀墨西哥的制度環境時談到:「在經濟活動中的成敗常常取決於生產者與政治當局的相互關係。每個企業都在一個高度政治化的方式下運行。他們利用親戚關係、政治影響以及家庭地位來獲得補貼信貸的特權。」諾思則說:「在拉美,人際關係(而不是契約關係)仍然是大量的政治經濟交換的關鍵。」[6]

委內瑞拉的作法,其實也是大部分拉美國家的做法。「70年代伴隨着民族主義新高漲,拉美又出現一次國有化的高潮。據聯合國的統計,1970-1976年,拉美國家共把163個分佈在採礦、石油、製造業、農業、金融等部門的外資企業收回。」[7]

同時,拉美政治家喜歡採取激進主義政策,在決策中常常不顧民眾生活,比如採取通貨膨脹政策。委內瑞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儘管查韋斯模式短期內能夠改善窮人的處境,但長期看,窮人的利益也是受損的。因為「窮人只願意通過選票而不願意通過個人奮鬥來擺脫窮困的處境,他們越來越依賴政府慷慨的饋贈。」 [8]而政府的饋贈已經無法為繼。雖然查韋斯的教育和醫療領域確實對窮人進行了傾斜,但國家經濟崩潰,窮人的福利也自然隨之化為泡影。

查韋斯和馬杜羅曾多次嘗試提高國內汽油價格,雖然均因民眾抗議而失敗,但是吃不飽飯,買不起車,要汽油又要什麼用?

事實上,委內瑞拉的困境只是拉美的一個縮影。2013年以來,不少拉美國家經濟增長相繼陷於停滯,債務負擔增加,導致資本外逃,貨幣大幅貶值,失業率攀升,治安事件頻發。[9]

正如弗朗西斯·福山說:「民粹主義的問題並不在於它刻意迎合民眾的心理,而在於它所提供的短期方案實際上會損害窮人的長遠發展。」[10] ■

註釋:

[1]張森根:《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是如何搞垮委內瑞拉的?》

[2]張森根:《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是如何搞垮委內瑞拉的?》

[3]張衛良:《試論15-16世紀西班牙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

[4]尹保云:《現代化通病——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與教訓》,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3頁

[5]尹保雲:《現代化通病——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與教訓》,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0頁

[6]韓琦:《論拉丁美洲殖民制度的遺產》

[7]尹保雲:現代化通病——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與教訓,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154頁

[8]張森根:《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是如何搞垮委內瑞拉的?》

[9]袁東振:《拉美「21世紀社會主義」評析》

[10]張森根:《查韋斯的「21世紀社會主義」是如何搞垮委內瑞拉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