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贏了 台灣輸了

宋魯鄭

和選前的民調一致,民進黨的蔡英文以明顯優勢成功實現連任,號稱「百年一見政治奇才」的韓國瑜未能再創造奇迹。

應該說,蔡英文這四年執政並不成功,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慘敗。而且這一年民進黨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顯然這樣的選舉結果是有特殊原因的。

儘管執政四年台灣經濟持續衰落,但蔡英文依舊贏得此次大選

第一,外部因素的作用。

台灣是一個開放而又規模較小的經濟體,大陸的山東省都是它的兩倍多。所以很易被外部因素影響甚至左右。

這一次選舉有兩個重要的外部因素。一是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發生的持續至今的對立事件。民進黨成功的操作成「反中」、反「一國兩制」,並借香港事件給台灣社會製造了強烈的所謂「亡國感」。我在台灣觀摩選舉的時候,藍綠都認同這個看法,也得到民調的驗證。韓國瑜成為國民黨候選人後,民調一直保持領先,但到了6月份香港發生大規模遊行開始,韓國瑜的民調就開始下降進而落後,一直到選前民調封盤,就再也沒有反超過。

這種政治操作對於青年人來講相當有效,青年人沒有生活壓力,對經濟本來就不敏感,但卻極易被政治煽動。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各地青年人往往是各種抗爭運動的主力。所以民進黨籍政治議題獲得多數青年人的支持,也促成了空前大勝。

二是中美關係由合作轉向競爭,美國為此在一年間提出或通過多個支持台灣的法案。雖然從國際關係角度講,這些所謂法案並無多少實質內容,而且其目的並非是為了支持台灣而是為了遏制大陸,具體也很難操作,但象徵意義很大,民進黨也藉機鼓吹美國對它的支持。以美國在台灣的巨大影響力,它的表態和立場自然影響很多選民。

第二,國民黨的分裂和一再失誤。

不團結一直是這個百年大黨的基因。這一次也不例外。而且這種分裂在初選時就已經出現。早就宣布角逐大位的王金平拒絕參加初選,參加初選失敗的郭台銘拒不支持韓國瑜,後來甚至退黨。除此之外,競選過程中,韓國瑜也沒有得到國民黨中央多少支持。曾有媒體當面向他提問是否中央黨部一分錢都沒有出。韓則回應:他們也很困難,很不容易。等於默認這一說法。

國民黨中央和各方的失誤更是一而再影響選情。先是黨主席吳敦義為了能競爭「立法院」院長而提出一個非常負面的不分區「立委」名單,隨後國民黨「立委」到行政院去抗議「網絡黑手」卻又發生對一位女警察動粗風波,把一張好牌打爛。到後來吳敦義再次發生針對蔡英文的人身攻擊事件,而且拖到很晚才道歉。

韓國瑜這匹黑馬,最終還是沒有衝殺成功

第三則是韓國瑜確有先天不足。

一是他剛剛當選高雄市長就又出來參加地區最高領導人的選舉,確實損害了他競選的正當性。這在台灣選舉史上也是頭一回,所以民進黨攻擊他是落跑市長也能引起社會共鳴。事實上也是有負當初投票支持他的高雄選民。這一次在高雄,他雖然是市長,卻仍然大輸幾十萬票,而僅僅在一年前還大勝15萬。如果說其他地方輸還可以找找原因,但他主政的高雄慘敗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二是韓國瑜是非常草根的一位政治人物,在國、民兩黨的政治精英中實屬另類。不僅政治精英內心瞧不起他,就是經濟精英、知識精英也同樣不接受他。就是一般的選民也有不少人認為韓國瑜可以做市長,但地區最高領導人還是不夠資格。韓國瑜在三場政見發表會和一場辯論會上,也確實顯示出在行政能力、治理經驗上的不足。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選前一年,蔡英文大撒錢以政策買選票。據韓國瑜陣營的指責,蔡英文一共投入5000億新台幣拉抬民生,進行政策買票。本來台灣的經濟底子就不錯,台灣民眾主流也是滿足於小確幸,再加上民進黨大量補貼各行業,使得民眾對民進黨執政不佳的憤怒和不滿一定程度的消減。

然而,雖然蔡英文贏得連任,這是她個人的勝利,也是民進黨的勝利,但卻是台灣的失敗。

一是兩岸關係不但喪失了改善的機會,而且走向惡化的幾率增大。

蔡英文在第二個任期,即使想做出妥協穩定兩岸關係也不可能了。首要的,她力推的《反滲透性》一定會簽署。只要通過成為法律,兩岸互信就雪上加霜。客觀而言,美國和日本也在台灣大量滲透,但這部法律卻只針對大陸,事實上是反兩岸交流法。

其次,她在第一個五二零講話中實際上已經退到民進黨自己認為的底線了,連「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都講出來了。所以她的第二次就職演說最多也就是重複第一次的說法,但大陸顯然不會為之所動。除非民進黨修改黨綱,廢掉「台獨」條款或者明確說出接受「九二共識」,但這都是不可能的。

蔡英文繼續「執政」 台灣民眾生計堪憂

二是兩岸交流會全面倒退,對台灣的經濟將產生巨大影響,台灣民眾的生活提升更加無望。

現在全球都要搭大陸的經濟發展快車,台灣本也不應該例外。更何況台灣有很多優勢:文化語言相同、距離很近(成本低)、而且大陸也願意用經濟利益換取政治上的整合。只是民進黨堅持“台獨”立場,還刻意試圖擺脫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反易求難,再加上全球經濟在特朗普執政和英國脫歐下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台灣經濟自然難獨善其身。

另外面對這個選舉結果,大陸自然要認為經濟讓利手段不可行,也應該會進行必要的調整。這樣台灣的經濟困境將會日益沉重。

三是兩岸關係緊張,缺乏安全感和穩定感,會導致外資和島內的投資者喪失信心而紛紛外流,由於中美貿易戰而出現的所謂台商迴流也難以持續。這種情況下,台灣經濟何來發展?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兩岸關係緊張,台灣將不得不更多地向日本和美國求助。這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台灣沒有巨大的付出,日本和美國怎麼會答應施以援手?本就很難開源的台灣還要面對美日的獅子大開口,其經濟豈能不凋敝?

顯然,蔡英文勝選,台灣又將喪失四年發展機會。在全球化時代,一年就勝過過去十年,四年意味着什麼不言而喻。

最後要說的是,這一次選舉,國民黨主打民生和安全(韓國瑜競選口號:台灣安全,人民有錢),民進黨則主打「反中」、「主權」。按說只要是正常理性,都會選擇民生。更何況台灣目前並沒有面臨什麼直接的外部危機。但選舉結果表明,台灣最終還是做出了非民生性選擇。從政治制度的角度講,這反應了台灣民主的問題。

不僅如此,台灣的民意翻轉空前的迅速和絕決。2016年國民黨大敗,僅僅兩年之後民進黨就受到難以想像的打擊,現在僅僅才一年,又完全翻轉,國民黨再度慘敗。而且這三次還有一個共性,即選民的懲罰極其之重,超出外界預測,也超出政治學的比例原則,甚至超出責任原則(即誰做的誰負責)。給人的感覺就是發泄般的往死裡打。

其實馬英九這八年並不算太差(他卸任後民意支持度一直很高),但國民黨輸得無法想像。兩年後,國民黨並沒有多少改進,但選民卻幾乎一下狠狠把民進黨打趴,連高雄這樣的地方都倒戈。這才過去一年,按說一年是無法檢驗一個政黨的表現,更何況這一年民進黨也沒有什麼改進,尤其重要的是,這一年的外部事件和國民黨根本無關,但選民仍要把國民黨打得粉碎!用一個和國民黨毫無關係的事件去懲罰國民黨,完全違背比例原則和責任原則,但這就是台灣的政治現狀,台灣就是這樣的選民,這樣的選民全球僅見!(美國政治雖然極端化,但特朗普中期選舉也只是小輸)。

這一方面說明民眾的耐心極其有限,如果不迅速出政績就會被拋棄,也說明台灣的選民日益極端。這必然產生嚴重的後果:一是面對這樣的投票群體,政治人物除了急功盡利甚至竭澤而漁之外沒有別的選擇。二是在我看來,更嚴重的是選票的糾錯作用消失了。國民黨還沒有反思,民進黨已經大敗,民進黨還沒改革,國民黨又轟然倒塌。所以不出意外的是,蔡英文發表勝選感言時聲稱:這場選舉證明過去四年的方向是正確的。實際上過去四年民眾是強烈不滿的,否則也不會有民進黨九合一的大慘敗。但這場勝利又讓民進黨理解成過去四年自己是正確的,那就自然會更加努力地往這個方向走下去。

本來,通過選票促使政治物反醒並自我改進是選舉的一大功能,但現在這個功能沒有了,這個制度的意義何在?台灣民眾的苦難只怕是遠沒有到谷底。但這是台灣民眾自己的選擇,也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吞下苦果,惡性循環。

所以這次大選,蔡英文贏了,台灣輸了,台灣的(西式)民主也輸了。不過這卻有可能演變成中華民族的勝利,它不僅讓人看到台灣西方民主的問題,更將成為加快統一的催化劑。事實上,無論是國際環境(西方持續衰落:經濟衰退、民粹主義崛起、種族結構挑戰、英國脫歐、特朗普執政)還是大陸自身實力都日益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復興。也許當後人回顧今天的歷史,誰能保證不會說今天的選舉造就了中國統一的臨門一腳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