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印度將軍眼中的2025與中印博弈

王鼎傑

近二十年來,美印關係日趨升溫。

這個變化的背後,是中美印戰略三角和中美印俄戰略四邊關係的凸顯。

說到這兩組關係,不能不提一位印度將軍和他寫的一本書。

這位印度將軍名叫森德吉,是印度陸軍的前總參謀長。也是很多人筆下的鷹派人物。只是這個印度鷹並非簡單的喊打喊殺型。他能打能殺,也曾經真打真殺過,卻又不限於用打殺來解決問題。

他曾在美國李文沃斯堡陸軍指揮和參謀學院進修,打過第二和第三次印巴戰爭。印軍對東巴的閃擊戰就是他一手策劃的傑作。其對印度陸軍的軍改,以及印度核戰略的制定、核力量的發展,均產生了巨大影響。

他還是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的主要推手。他當時就提出了立足直升機機動,形成新的打擊模式。他還提出,對華不戰則已,戰就要以雅魯藏布江為界,進行深入突擊,快打快撤,一雪62年之恥。但關鍵是開戰時機。

森德吉晚年一直在寫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展望2100:21世紀的戰略》。他1999年2月8日去世時,書還沒有寫完。殘稿由其夫人整理後於2003年出版,可以看作是他留給印度的一份戰略遺囑。事後看來,這份遺囑確實極大影響了日後的印度軍政界。

在這本書裡,森德吉認為,21世紀的第一個25年,是奠定新格局的25年。這個25年,首先取決於美國的戰略選擇,其次則是幾個主要大國對美國戰略的回應方式。這兩個變量的組合,將導致世界格局存在如下三種可能:

第一種狀態他稱之為綠色假設

美國乃至所有聯合國五常,都奉行克制戰略。主要核大國集體進行深度核裁軍,且均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改革安理會,去除一票否決權。保持太空非軍事化,嚴控核生化武器擴散。中美關係持續和解,整個世界以合作、發展為主流。

第二種狀態他稱之為黃色假設

美中、美俄關係吃緊,雖未到公開破裂的程度,但美國已經開始暗中準備針對中、俄兩國的戰略遏制計劃。而中國尤其成為美國最大的假想敵。為此,美國開始同時試探印度與俄羅斯的合作意願,孤立中國。同時,中國和俄羅斯也根據自己不同的戰略需求,開始「分別對印度進行(合作)試探」。

第三種狀態他稱之為紅色假設

美國極大弱化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組織,世界動蕩不安。美、俄雖然進行核裁軍,但仍然保留着極其強大的核武庫。英法中則不斷強化自己的核武庫。私營的「火箭俱樂部」出現,外太空成為戰略競爭空間,而且競爭門檻逐漸降低。美中、美俄關係均持續惡化。美國通過拉攏印度,積極推進同時遏制中、俄的戰略計劃。

在森德吉看來,第一種情況下,美國可以低成本維持自己的全球主導權,並形成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屬於兩利行為。但是,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印度固然不再面臨嚴重的威脅,卻也沒有什麼戰略存在感。

相比之下,森德吉認為,黃色和紅色假設狀態下,印度才有足夠的戰略存在感。這兩種狀態出現的前提是美國犯下嚴重的戰略失誤,安理會五強分裂,甚至互相惡鬥。這個結局,將讓世界動蕩不安,也不符合美國長遠的戰略利益。但是,印度的戰略機遇卻將因此出現。

也就是說,印度的戰略機遇,決定於美國的戰略失誤,和安理會的分裂,世界的動蕩。

森德吉還認為,黃色與紅色假設出現的可能,高於綠色假設。印度既要看到機遇,也要看到,如果印度準備不足,不僅無法利用機遇,反而可能先遭到國際動蕩的弊害。

所以,他認為,印度要保持高度靈活務實的外交,更要深度推進軍改,提升核威懾力。其深層目的顯然在於,努力先立於不敗之地,再靜觀二戰的一幫勝利者互相廝殺,從而找到自己的崛起機遇。

按照森德吉的邏輯,21世紀的一百年,最好是中美乃至所有五強撞車不斷的一百年。而這個撞車格局很可能在21世紀的前25年就形成。印度要做的就是促成這個格局的出現,再利用這個戰略機遇,卧薪嘗膽,暗度陳倉。

有意思的是,森德吉開始寫這本書時,因為核武器問題,美印關係還不明朗。但是,就在森德吉去世三個月後,發生了炸館事件,中美關係吃緊。同年,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提出了跨世紀年度「全球戰略評估報告」。該報告強調指出,在一個沒有了蘇聯的世界裡,俄、中、印三國的走勢與內部穩定與否,將對東亞、南亞、中歐、東歐等地區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對美國的全球利益和戰略布局也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幾乎全世界都沒有料到,三年後會發生911事件,讓美國戰略走勢發生巨大偏移,第一次以非國家組織為頭號國家安全威脅。美俄、美中關係均出現巨大緩和。但是,到2006年,美國新版四年防務報告重提中俄印三個「處於戰略十字路口的潛在大國」,標誌着回歸99年戰略的開始。

到2010年《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出台,居然去除了俄羅斯,僅強調:中國與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的崛起,才真正構成了全球權力格局的最大、最新變量,持續演變的結果將是「塑造出一個人們再也無法明確界定的國際體系」。「美國在這個體系中,仍將是實力最強的成員,但卻必須與重大盟邦及友邦擴大合作關係,才能維護穩定與和平。」

至此,美國立足中美印戰略三角進行布局的態勢已非常明晰。森德吉關於黃色世界的預想逐漸成型。

接着,2014年的克里米亞兼并事件,進一步導致美俄關係吃緊。奧巴馬-希拉里組合決定加大拉攏印度的力度,同時對付中、俄兩國。這又使得紅色世界的出現成為可能。

此後,特朗普的上台,使得美俄關係再次出現逆轉。特朗普的策略,明顯是重回同時聯絡俄、印,孤立中國。因為受到通俄門風波的影響,美俄和解至今仍未實現,但美印關係卻持續升溫。

很顯然,目前的形勢正在黃色和紅色狀態之間搖擺。而無論定格在哪一個狀態,都對印度有利,而對中國不利。甚至就算進入綠色世界,只能說是對印度無害也無利,但未必就對我們有利。

這三種假設,雖然也有客觀預判的成分,但更多是森德吉站在印度立場上的戰略計劃,希望印度能努力塑造未來。而這些年來,印度在外交、軍事、輿論等領域,也確實在打組合拳。

未來的世界格局,如何才是對我們有利?這首先牽涉到對美國霸權衰落周期的判斷。過於樂觀,就會造成好大喜功、急躁冒進。

其次更要放大視野,打破世界只有中美的盲區,真正從全球多元競爭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掃除盲區,穩步前進。

最後,對於印度這個國家,還是要加深研究力度。

目前我們在國家安全領域存在幾個顯著的認知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說到威脅,往往就會想到熱戰,而忽視了有核國家之間的鬥爭形態早已隱形化、多樣化。

第二個誤區是過於盯美國,忽略了多國交叉博弈的複雜性。

當周邊國家與美國關係緊張時,往往心生同情,甚至出手相助。但這些國家事後不僅不感恩,反而常常趁我們和美國關係吃緊時落井下石。相反,當這些國家和美國走近時,國內又往往一片喊打之聲。結果先不說能不能打,就算打贏了,也往往是戰術勝利,換來戰略上幫助對手深入借力強國,總體是得不償失。但老是這樣,該打時幫助對手,不該打時硬上,長此以往,戰略大局堪憂。

第三個誤區則是過度用自己獨特的歷史經驗看別人。尤其喜歡強調中央集權和工業基礎的前提作用,卻忘了也有在擴張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的國家。比如當年的日本,內部長期存在強大的地方勢力,直到日俄戰爭主要軍艦還靠進口。但這些都沒有阻礙日本的崛起。而日本恰恰是靠外交謀崛起,在崛起的過程中解決中央集權和工業化的問題。

只有走出誤區,才能看清真正的出手時機和出手方式。從這一點上說,森德吉的這本書雖然距今已經過去二十年,對我們卻仍有他山之石的價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