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爆冷!頒給誰都洗不掉它身上的歷史污漬

花叨叨、無影刀、鴿子叨

特朗普「落選」了。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塵埃落定,世界糧食計劃署爆冷獲獎。

這一結果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轉念一想,卻又覺得實至名歸。

這樣的反應,恰恰說明和平獎此前屢屢偏航。

事實上,諾貝爾和平獎大概已經成為最有爭議的全球性獎項。

且不說在此前的提名裡,還曾出現「港獨」的名字,就是在西方社會,它也備受質疑。不久前,特朗普和拜登先後獲得2021年的提名,這場鬧劇再度把諾貝爾和平獎推向風口浪尖,圍繞它的爭議愈燒愈烈。

諾獎的嚴肅性和公正性,正在越來越被和平獎拖後腿。

和平獎到底獎的是和平還是分裂,正在世界上越來越多地方被打上問號。

1

作為一個具有爭議性的獎項,諾貝爾和平獎究竟頒給誰,是每年諾貝爾獎的一個看點。

202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共有318位候選人,其中211位個人和107位組織,是自諾貝爾和平獎設立以來提名人數第四多的年份,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此前,世衛組織、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新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普遍認為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有力角逐者。

根據愛爾蘭博彩公司Paddy Power的數據,世衛組織賠率是2:1,環保少女通貝里的賠率是3:1,阿德恩的賠率是5:1,特朗普的賠率為12:1。

這其中最具爭議性的提名,無疑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雖然特朗普高列賠率榜第五名,但令人奇怪的是,不少媒體表示並不清楚特朗普到底是不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

不過特朗普還有機會,因為今年,他又三次被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的第一次提名來自挪威一名極右翼國會議員,理由是特朗普參與斡旋以色列與阿聯酋關係正常化。為此,特朗普興奮地連轉16條與此相關或向自己表示祝賀的推文。

對於美國媒體沒有恭喜自己「喜提」諾貝爾獎的好消息,特朗普還在講話中表示非常失望,說這些「報道假新聞」的媒體居然一個字也不提,反而天天關注美國遭逢大西洋颶風 「薩莉」影響的天氣新聞。

特朗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消息也把諾貝爾和平獎又一次送上了風口浪尖。

眾所周知的是,在解決氣候問題,戰勝新冠疫情,加強聯合國的作用,推動全球貿易等一系列全球議題上,特朗普都起到消極作用。今天的世界無疑比特朗普總統入主白宮之前更加動蕩不安。

而拜登方面也不甘示弱,「你有的我都有」。在特朗普被提名後不久,拜登也火速獲得提名,這是英國反對黨工黨的一名議員提的,理由是拜登在席捲全美的暴力抗議中緩解了政治緊張局勢。

面對這一幕,見過世面的美國輿論也不能不目瞪口呆:特朗普和拜登兩個人在美國總統大選中還沒打夠,諾貝爾和平獎竟然變成美國總統大選的附屬賽場。

事情越來越鬧劇了。

2

和平獎大概是諾貝爾所有獎項中,爭議最大的一個。

也曾有中國人獲得過和平獎,但也正因為此,大部分中國人對它沒有太多好感——「太政治化了」。

其實這樣的爭議不僅存在於中國國內,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包括西方自身內部,比比皆是。

隨手舉幾個例子,先來燈塔國的吧。

美國前總統卡特、前副總統戈爾與前總統奧巴馬3人分別在2002年、2007、200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美國輿論嘲諷說,這是「反小布殊三大獎」吧!

諾委會這邊,頒獎給戈爾的理由是「因致力防止地球暖化」,但被批這不是諾貝爾和平獎應該獎勵的範疇。還有反對者說,戈爾並非科學家,甚至根本就不懂氣候變化問題。

2009年10月,奧巴馬剛剛上任八個半月,幾乎毫無建樹之下就獲獎,爭議可想而知。

《紐約時報》也刊文認為,給奧巴馬頒和平獎似乎是諾委會為了確認自己的身價,而不是確認獲獎者值得敬重。

需要政客來為自己抬身價,這也許從一個側面說明瞭諾委會的衰落。

就連奧巴馬本人也頗感意外,他的支持者表示,一定是諾委會搞錯了。

坊間還有一個段子流傳至今:看來看來大家都知道,只要美國總統什麼都不做,就是對世界和平最大的貢獻。

此外,1973年的獎項被授予了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和越南政治人物黎德壽,原因是他們在越戰中達成了停火協議。

然而在這之後,越戰之後又打了兩年才結束。黎德壽也以美國違反停火協議為由,當年就拒絕了和平獎。

這些都讓諾委會頗感尷尬。

還有歐盟。

2012年,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原因是「歐盟在戰後幫助重建歐洲,使歐洲大陸從戰爭大陸轉為和平大陸,並在1989年為推翻柏林牆起了關鍵作用」。

但這個獎項卻讓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什麼是在今年」?因為此時的歐洲,還沒有從歐債危機的泥潭中爬出來……

還有傳言說這純屬巧合——評審團中有人早想頒獎給歐盟了,但迫於反歐人士的阻撓沒能成功,但2012年,反歐派中領頭的人因中風缺席,歐盟才得以獲獎。

還有中國人很熟悉的,戈爾巴喬夫。

1989年柏林牆倒塌,次年西方世界迫不及待地張開懷抱擁抱戈爾巴喬夫,毫不吝嗇地給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在和平進程中發揮的主導作用,幫助形成了今天國際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的格局對西方來說是夢寐以求的,然而對前蘇聯的人民而言,「和平獎」無疑是個莫大的諷刺——30年過去了,東歐國家不僅沒有被西方主流社會所接納,反而大多仍在經濟停滯與社會動蕩中飄搖,蘇聯解體的潰瘍在那片土地上從未愈合。

3

1895年,諾貝爾先生在去世一年前立下遺囑,要每年將自己財產的所得利息獎勵給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五位個人。

其中關於和平獎的獲獎者,遺囑是這樣形容的:

「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規軍隊以及為組織和宣傳和平會議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截至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共授予了107位個人和24個組織。其中不乏涉及人道援助、反戰與和平談判的人士或團體。諾貝爾和平獎並不總是這樣充滿爭議。

然而在一個多世紀之後,和平獎的偏幅似乎正在越來越遠離初心。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和平獎開始越來越偏愛「人權人士」——判斷的標準當然是西方社會的利益,卻與「和平」漸行漸遠。

政治——而非和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

以至於連《紐約時報》也在2013年毫不客氣地批評和平獎說,倘若(諾委會)再做出一次意在政治的決定,《牛津當代世界歷史辭典》恐怕就該反思其中對評獎方的評價了。

「人權」與「和平」到底是什麼關係,諾委會從未給出過清楚的解釋。

然而我們看到的事實往往是,選出有巨大爭議的獲獎者後,其實際結果不僅沒有帶來「和平」,反而鼓勵了分裂與動蕩。

導致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西方市井主義的各種算計很深地滲透著和平獎。諾委會的一些人顯然認為,這個獎能夠在西方世界得到推動,最根本的還是它善於左顧右盼,懂得要取悅西方世界的領導力量,尤其是服務於西方領導力量當權派的意志。

於是它的政治味道才會越來越濃。

今年的獎項頒給世界糧食計劃署,很多人感到意外,轉念又覺得實至名歸。

這樣的反應其實恰恰說明,諾貝爾和平獎此前真的走太遠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