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說撕就撕」?瘋起來的澳洲連自己人都打

百里明頤

澳洲外交部長佩恩

這兩天,澳洲當著整個國際社會的面,把任性戲碼演繹得淋漓盡致。

4月21日,澳外長聲明稱,澳聯邦政府決定廢除此前該國維多利亞州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及框架協議。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有學者直言,如果說此前澳方種種作為是在將中澳關係逐步引向冰點,那麼如今,澳方釋放的信號已非常明確:該國政府已完全置兩國關係於不顧。

維多利亞州地處澳洲東南角,首府是澳第二大城市墨爾本。長久以來,中國是該州最大的貿易夥伴。

2014-2015年,維州與中國的雙邊商品貿易額達204億澳元;2016年,維州發布《中國戰略》,擬在未來10年內深化與中國合作,向中國出口更多商品,以吸引更多中國投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該戰略發布2年內,維州對華出口額從65億澳元快速飆升至100億澳元;中國對維州投資佔中國對澳整體投資中的比例也從2014年的8%升至2018年的25%;旅遊方面,中國赴維州遊客的年過夜消費額一度高達27億澳元,中國遊客貢獻了維州旅遊消費總額的1/3。

這樣快速升溫的雙邊合作背景下,2018年10月,維州政府與中國發改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一年後,雙方又進一步簽署框架協議。

根據該協議,維州將與中國在高端製造、生物技術、農業技術、應對人口老齡化等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同時在基建領域緊密協作,推動中企參與維州大型基建項目,甚至探討了聯合設立「基礎設施加速器」的可能性。可以說,協議是雙方互利共贏的絕佳契機。

就是這樣一個生機勃勃、面向未來的協議,卻被澳聯邦政府以「不符合澳洲外交政策」為由給否了。

澳聯邦政府撕毀協議顯然不是心血來潮。事實上,這是一次處心積慮的行動。

維州與中方簽訂協議之初,澳總理莫里森曾猛烈抨擊稱「維州此舉削弱了聯邦政府引領外交政策的能力」「有關舉動讓維州捲入一項事關國際關係的重要事務」。

同時,澳多名政府官員以「不透明」為由,公然反對該協議。時任澳內政部長、鷹派政客達頓稱「該協議明顯不符合澳洲的國家利益」;更有官員將這一協議污名化為「中國的宣傳策略」,稱「共產主義政權價值觀與澳方差異明顯」。

這還不夠。為從法律層面「合理」推翻協議,2020年12月,澳聯邦國會通過全新《對外關係法案》,該法案要求,州政府等各級政府、機構須將與外國簽訂的協議提交澳外交部及情報部門審核,聯邦政府有權否決新增及已簽署協議。

即便澳政府聲稱此法案「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各方普遍認為,這是在為撕毀維州「一帶一路」協議鋪路。

這不,該國政府頭一次啟用這項法案賦予的否決權,就瞄準了中國。甚至有媒體預測,接下來,西澳、南澳、塔斯馬尼亞等地已經與中國簽訂的系列協議,也難免被撕毀的厄運。

事實上,對於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澳聯邦政府近年來的態度反覆無常,近乎癲狂。

2014年訪澳期間,習近平主席在澳聯邦議會發表演講,提出「大洋洲地區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中方對澳洲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持開放態度」。2015年6月,澳方提出「北部大開發」戰略;同年7至8月,時任中國駐澳大使與澳貿易部長,接連表達了「一帶一路」與「北部大開發」的對接合作意向。隨後,中澳雙方宣布建立對接工作小組。

但這之後,澳洲的態度就開始急轉直下——

2016年,時任澳總理特恩布爾在與中國領導人的兩次會晤中,均未明確提及有關對接工作,直至2017年2月,在中澳外交戰略對話中,時任澳外長才改口重提合作;

2017年末起,澳洲彷彿籠罩在“新麥卡錫主義”陰雲之下,該國境內出現大量「中國留學生間諜論」「議員接受中國贊助論」等「中國威脅論」變種。澳政府更以「國家安全」為由,收緊對中國投資項目的審查,並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

2018年2月,在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時,澳政府提出,計劃與其他三國建立「一帶一路」替代品;

2019年11月,澳洲正式加入美國發起的《藍點網絡》計劃(Blue Dot Network),該項目意在「對全球基建項目進行評估及認證」,被外界視為是抗衡「一帶一路」。

短短几年,澳洲的態度就來了個大轉彎,並最終給「一帶一路」披上了一層國家安全、意識形態的「妖魔化」外衣。

澳政府撕毀「一帶一路」協議後,維州墨爾本某電台與澳外長的一段對話耐人尋味。

主持人:為什麼要撕毀協議?

佩恩:因為影響了澳洲國家利益。

主持人:影響了什麼國家利益?

佩恩:國家利益有很多種,我們也廢除了與敘利亞、伊朗簽訂的協議,並未針對中國。

主持人:所以中國影響了什麼國家利益?

佩恩:國家利益必須要和外交政策一致,維州不應與中方簽訂協議。

主持人:除了這點,「一帶一路」究竟影響了什麼國家利益?

佩恩:國家利益是我們最看重的,當然我們也重視和中國的夥伴關係。

一通繞口令,就是說不清楚到底這協議損害了什麼「國家利益」。當然,西方政客歷來如此,咱見怪不怪。來自國際社會的一組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

2018-2019財年,澳洲32.6%的商品及服務出口到中國,遠高於澳出口的第二大市場日本(13.1%);澳洲對中國的出口總額是對日本的2倍有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澳洲2020年經濟萎縮6.7%,面臨30年來首次「衰退風險」,但該年前9個月,澳洲依然有40.5%的商品出口到中國,澳洲每13個工作崗位就有1個與中國有關。

另據摩根斯坦利預測,「一帶一路」或將帶動澳洲礦業巨頭必和必拓股價上升13.5%,有關合作將給澳洲帶來極為可觀的投資和貿易額度。

澳商務部門曾「賣慘」,說「打不通中方電話」,好像看上去賊委屈。但大家同樣看得清楚:一段時間以來,澳方在新疆、香港、南海等中國地區事務上從未停止對中國的惡意攻擊,做盡破壞政治互信之事。

本來,維州對華關係友善,原是中澳關係未來回溫的一個窗口。但澳聯邦政府在對華事務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搞破壞,顧頭不顧腚,自然使本就嚴重困難的中澳關係雪上加霜。先前枉顧國計民生,事後「賣慘」又有何用?

中國駐澳洲公使王晰寧有句話說得好:「中國不是一頭奶牛,人們不該想着在中國正值盛年時擠奶,最終再密謀將其宰割。」

如果澳洲政府覺得當年在澳大力投資的中國是奶牛,現在可以宰了牛,那未免太拎不清自己了。用中國網約車司機的話說,「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沒有?」■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